第六百一十九章 粮食贸易专营

新王朝时代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和藩镇时代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是存在极大差别的。

以前的藩镇们全面控制粮食贸易看似是稳定民生,但实际上这都是以前各藩镇们为了更好的剥削农民以维持战争。

一个拥有数百亩土地的农民家庭,甚至连年丰收的情况下都只能勉强吃饱饭,穿的衣服都是打满了补丁,孩子也无法接受教育,这种情况放在以前或者其他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在现在的大恒却是成为现实。

几十年前乃至再往上数几百年,大恒农民其实就是中产阶层的代名词,发展出来了极其特殊的大恒乡村经济体系!

但是现在,农民在大恒已经是变成了贫穷的代名词。

就是因为农民们收获的粮食,被藩镇们压了极低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然后又被迫购买藩镇提供的高价粮种、肥料、农具等,这剩下的钱大多也得缴纳高额税收,这么一转手后,手里就没剩下几个钱了。

这就彻底的把大恒人引以为傲,延续了将近几百年的乡村经济体系给破坏掉了。

有得有失,正是因为乡村经济体系被彻底破坏掉,众多中小农场主收入降低,甚至是破产后失去土地,这才迫使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才能够给工商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加速城镇化。

如果不是乡村经济的破产,大恒也无法发展起来一大批虽然落后,但是却规模庞大的工业。

帝国高层也是正在商讨着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试图寻找到一条良好的改革方案,既要保障农民们的生活,而且还不能压制帝国工业的发展。

大恒帝国拥有太多的中小农场主了,如果没有遭到严重的压迫,他们依靠种田就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完全没必要去城市里的工厂累死累活。

但是没有数量充足的工人,工业就无法发展。

对此,林氏王朝的相关官员们必须寻找出一条妥当方案来。

既要保障粮食产业的稳定,农民们的利益,同时也要保障工业的持续发展。

在找到一条更稳妥的方案之前,林氏王朝将不会对现有政策也就是限税令以及粮食贸易专营政策进行变动的。

限税令政策可以说是林氏王朝的立国根基,根据限税令里的诸多减税政策,不管是乡村里的中小农场主还是城市里的普通市民工人,又或者是商人,中高收入者,乃至富豪权贵们,全都是能够从限税令里获得大量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林子然颁布了限税令,能够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的原因。

利用广泛的支持,林子然才能够迅速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进而统一南海州乃至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

限税令,就是实打实的给社会各界好处,为此林氏王朝也是背负了沉重的财政压力,为了维持统一战争发行了大量的国债。

限税令部分农业税的条款,给予农民的好处是非常直观的,可见的,直接一口气把税率降低下来,给中小农场主减负,从而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同时新王朝执行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也不是说和原来的藩镇们一样,只是为了压低粮食价格,以剥削更多的农民生产剩余价值。

新王朝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核心目的是为了稳定粮食价格,避免粮食价格出现太大的波动,伤害农民们的利益,此外也是为了统一控制粮食出口贸易,避免内斗导致国际粮食贸易价格太低,从而资敌。

不过虽然说林子然不想要出口粮食,但是短时间内还很没办法停止粮食出口,因为这背后涉及到了一亿多农民人口,大恒的农民种植粮食,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吃饭,还是为了卖掉粮食,换取金钱用以交税、购买粮种、耕马、农具、衣服以及其他开支。

所以,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停掉粮食出口。

必须进行粮食国际贸易价格差调整,同时引导农民开始种植其他类型的经济农作物后,扩大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水品,多管齐下后,才能够有效的扼制粮食大规模出口的情况,以避免资敌。

大恒帝国目前的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关系,是矛盾而复杂的,再加上大恒帝国的农业主要生产粮食为主,并大量出口富余粮食,这就更多问题了。

之前造成这种复杂局面,是因为大恒持续了数十年的内乱,但是现在新王朝已经建立,统一战争已经是进入了关键时期,彻底统一有望,这个时候林子然就不得不考虑调整帝国内的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大量粮食廉价出口的问题了。

火车持续北上,在哐当哐当声当中林子然思索了良久,在火车抵达京师火车站之前,林子然就已经是敲定了大体的想法。

那就是甭管其他乱七八糟的,推动技术发展才是硬道理。

现在就要搞蒸汽拖拉机,以后还可以搞内燃机拖拉机推动机械化耕种。

再发展化工产业,研发推广化肥。

研究改进农作物,提高产量。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发展,以缓解目前的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矛盾,并让他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目前大恒帝国内的复杂乃至相互矛盾的产业结构来看,单纯依靠一些政策进行调整是不可能的。

比如农业和工商业矛盾的问题。

其根源在于劳动力!

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工业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此林子然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持续的推动现代化耕种模式。

对于拥有大量可耕土地的大恒帝国而言,哪怕是采用马耕,每个劳动力可以耕种的土地数量依旧有限,不客气的说,哪怕是所有大恒人都去种田了,大恒的可耕地也能够全部容纳,甚至都有多余的耕地。

在大恒的很多地方,其实都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深入内陆地区,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看见大片大片没有开发的平原地区。

不是大恒人不够勤快放着这些土地不开发,而是大恒拥有的可耕地实在太多,仅仅是大恒人的传统地盘,也就是京州,平南州、东定州、紫胜州、南海州、曲阳州这六个州,就拥有大量的可耕地,而且土地非常的肥沃,仅仅是六个州的可耕地资源,就足以养活好几个亿的人口。

在林子然看来,仅仅是这六个州的可耕地资源,如果进行完全开发,辅以化肥,改良粮种的话,养活十亿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甚至进一步深入开发的话,这六个州的可耕地至少能养活十亿人口以上!

这么多可耕土地,而且几乎所有耕地都是平原地形,至于什么丘陵里的梯田之类的,在大恒人眼里那根本就不是耕地。

这样的地形完全可以进一步推广机械化耕种,以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人,让他们得以进入城市工作为工业发展做贡献。

后续还可以发展化肥产业,提高单亩产量,也就能够进一步增加农业产值,让农民增收。

通过技术的发展,缓解工业和工业之间的矛盾,乃至让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同时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为了罗安统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战壕第六百一十章 分割包围第五百零七章 打鸡血不如加餐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弹药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恒级战列舰开建第三百九十章 让人无语的南州机器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亚帝国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梦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击破第八百八十章 残酷的新时代战争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恒参战第七百九十章 汽车新时代第三百三十一章 简良志的迷茫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号而已别当真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驾回南海州第三百九十章 让人无语的南州机器局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业的代价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银行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铁骑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略性武器:腌肉第八百六十九章 两大法宝第七百六十一章 军事和政治的区别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国大造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海州彻底统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名字有点耳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军团第三百六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战局失衡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杨钧第七百七十五章 让大恒人尴尬的水雷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艰难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五十六章 这事,有点古怪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许他会被部下打黑枪吧!第二百九十五章 难以想象的战斗第九百三十八章 没有第二个国家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战斗机第一百九十七章 士绅不吃眼前亏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万恒元第三百零六章 留给林子然的时间不多了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谱吗前面两章说明第六百零五章 飘扬的金色牡丹旗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驾回南海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伤亡巨大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们别的没有就是炮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强第三百四十章 弹药准备第七百八十章 国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战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钧第七百二十章 恒克两国商贸谈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简良志的迷茫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诚更重要第八百五十八章 舰队开始集结第三百五十九章 简良志的理智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第八百三十九章 东湖奇迹第四百一十六章 区别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来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万恒元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才是心腹大患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们也是匪吧?第二十六章 赚钱发财第七百零二章 豪气的克鲁尔王国海军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军团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患于未然第三百八十三章 无法理解的邵秉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体面人第一百零一章 又疯了一个第三百八十章 强行渡江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样的战争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讨厌大恒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赵松密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第九百一十二章 恒蛮子真有钱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亚人的勇武第四百七十七章 舰队的未来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涨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战斗机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来的南海军第九百五十二章 停战谈判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杨钧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点打第六百六十九章 帝国将会破产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继承人(还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威力重要还是射速重要第一百四十四章 他林子然不是配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给邵秉任何喘气的机会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买这个官了第一百九十章 南广城谁爱打谁打去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设省第八百四十四章 南州机器局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钧能够赢吗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战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为了罗安统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战壕第六百一十章 分割包围第五百零七章 打鸡血不如加餐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弹药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恒级战列舰开建第三百九十章 让人无语的南州机器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亚帝国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梦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击破第八百八十章 残酷的新时代战争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恒参战第七百九十章 汽车新时代第三百三十一章 简良志的迷茫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号而已别当真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驾回南海州第三百九十章 让人无语的南州机器局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业的代价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银行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铁骑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略性武器:腌肉第八百六十九章 两大法宝第七百六十一章 军事和政治的区别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国大造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海州彻底统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名字有点耳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军团第三百六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战局失衡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杨钧第七百七十五章 让大恒人尴尬的水雷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艰难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五十六章 这事,有点古怪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许他会被部下打黑枪吧!第二百九十五章 难以想象的战斗第九百三十八章 没有第二个国家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战斗机第一百九十七章 士绅不吃眼前亏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万恒元第三百零六章 留给林子然的时间不多了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谱吗前面两章说明第六百零五章 飘扬的金色牡丹旗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驾回南海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伤亡巨大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们别的没有就是炮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强第三百四十章 弹药准备第七百八十章 国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战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钧第七百二十章 恒克两国商贸谈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简良志的迷茫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诚更重要第八百五十八章 舰队开始集结第三百五十九章 简良志的理智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第八百三十九章 东湖奇迹第四百一十六章 区别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来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万恒元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才是心腹大患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们也是匪吧?第二十六章 赚钱发财第七百零二章 豪气的克鲁尔王国海军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军团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患于未然第三百八十三章 无法理解的邵秉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体面人第一百零一章 又疯了一个第三百八十章 强行渡江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样的战争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讨厌大恒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赵松密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第九百一十二章 恒蛮子真有钱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亚人的勇武第四百七十七章 舰队的未来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涨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战斗机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来的南海军第九百五十二章 停战谈判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杨钧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点打第六百六十九章 帝国将会破产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继承人(还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威力重要还是射速重要第一百四十四章 他林子然不是配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给邵秉任何喘气的机会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买这个官了第一百九十章 南广城谁爱打谁打去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设省第八百四十四章 南州机器局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钧能够赢吗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