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刺王

朱棣因为对食言不能立朱高煦为储君而愧疚不已,不知该如何安置这个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儿子。按理说,立了太子之后,其余的皇子便要封亲王到各地就藩了,而彼时的朱棣便心知肚明,自己将会对各地的藩王进行比侄儿建文更甚的削弱限制。到那时,所谓藩王不过是天下最高贵的囚徒罢了。朱棣虽然能对自己的兄弟侄子狠下心,但对数次救驾与万军之中、自己曾以嗣位相许的次子,皇帝也实在不忍心如此安置。

朱棣在一番深思后,作出把朱高炽封在云南的决定,其实是一种补偿。因为云南虽然是大明的一个省,但事实上山高水远,朝廷鞭长莫及,只能遣亲信大将全权镇守,才能降服住那些桀骜不驯的!少数民族。所以实际上出镇云南便是列土封疆,建立自己的国中之国了。

在洪武朝,这个差事归朱元璋的义子沐英,虽然沐英至孝,但毕竟不姓朱,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将云南交给他和他的子孙,是以沐英出镇云南十年,爵位只不过是侯爵,直到因病去世后才被追封王爵。

到了永乐朝,沐英已经去世多年,朱棣便想把云南封给朱高煦,事实上就是把这片彩云之南的土地永久的赐给了汉王和他的子孙,这分明封的是诸侯王而不是藩王当然以勇武无双的次子出镇云南,朝廷再也不用担心边陲不靖,在皇帝看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了。

然而孰料朱高煦竟不肯去云南,因为他眼里只有皇位,其他任何出路都是失败。而且云南也确实是天朝人眼中的蛮夷之地,在朱高煦看来,让自己去那里简直就是发配。于是他不断对父皇诉苦,说自己难道犯了什么错误吗?凭什么要被发配云南?总之就是赖着不走,朱棣本来就更喜爱这个儿子,加上对朱高煦总是心怀愧疚,被他缠得没法,只好收回成命,让他先在京城住着。

结果这一住就是十年……

在寻常大臣看来,皇帝这是允许汉王在京城永居了,但胡广这样的老狐狸却依稀记得,似乎真相并非如此。为了验证自己的记忆,他利用职务之便,翻看了皇帝的起居注,果然发现皇帝当时只是允许汉王暂住京城,再让人查阅历年有关汉王的诏旨,也并未有汉王可以不就藩,永居京城的明旨。

这下胡广可找到了汉王的七寸,马上让自己的门生向皇上上奏曰,藩王久居京城非社稷之福,既然之前汉王是因为云南太偏远而不愿就藩,不妨请皇上换个不偏远的封地给他,这样汉王就可以满意了,也不会再有人说他滞留京城、阴窥神器了,可让父子君臣都有个好收场。奏章最后还提议,青州为古代九州之一,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且地处山东要津,绝对算不上偏远,正好作为汉王殿下的封地。如果汉王殿下还推脱的话,皇上就得不得不考虑下他的用意了

姜还是老的辣,胡广在幕后炮制出的这篇奏章,正打在汉王殿下的七寸上,同样让朱棣不能不认真考虑。因为虽然没有明说,但朱棣一直在低调的削弱藩王的权力,这在朝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永乐以前,藩王是列爵治民,分藩锡土的。藩王封地的布政使、都指挥使及其下僚,每月初一十五都必须到王府侯见,此外亲王亦可以随时召见他们。王府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使、护卫指挥使外,其余均由藩王自行任命,王府的官员也可以兼行省参政、都指挥使等官,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封国内,藩王拥有绝对的军政权力。

在朝廷这边,亲王可以遣使直达御前,敢有阻挡者,即以奸臣论处。风宪官以亲王小过或风闻亲王大过奏闻,即以离间亲亲关系罪处斩。纵使藩王真有大罪,亦不得加刑,只能召到京师,由皇帝发落,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面申饬,或遣官谕以祸福,促使改过自新。

这样就保证了藩王的超然地位,使藩王拥有足以威胁皇权的强横实力,到了洪武后期,朱元璋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担心孙子的皇位受到威胁,对亲王做出了诸多的限制。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没法对亲儿子下狠手,所以效果不大,结果还是形成尾大不掉不势,以至于朱棣有实力发动夺位之战。

朱棣夺取了侄儿的皇位后,自然要防止有藩王效仿自己,也来这么一出,是以对藩王的控制极为重视,先以谋反等各种罪名,分别削去他们的封爵、属官、护卫、取消他们统领驻军的权力,又废除宗室可以为官规定,命文武百官对于亲王,只具官称名而不称臣。规定亲王封国后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出到封国,以后非奉诏不得进京等等

其余的规定先放到一边,单‘亲王封国后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出到封国,非奉诏不得进京,一条,就足以把汉王吃得死死的,之前无人提起也就罢了,现在有人说了,朱棣就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必须要给个说法了……

是以虽然奏章被留中不发,但皇帝也没有因此责罚上书的官员,这让胡广大受鼓励,这些天又有十余名官员上书符合,促请皇帝表态

对此王贤自然有所考虑,他虽然不相信汉王会因此离开京城,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局十分难解,因为不管怎么说,汉王已经封国十年,还想赖在京里的话,到哪也讲不通这个道理。而这个问题朱棣总要解决,不然后世子孙效此先例,会彻底毁掉他削弱藩王的努力。

不过这件事自己和太子肯定不能掺合,不然适得其反,反而帮了汉王,所以王贤也就抱着看好戏的心情,冷眼旁观此事的进展。据说皇帝虽然没有召见汉王提起此事,但已经与姚少师、英国公张辅等心腹重臣密议过了,虽然结果不得而知,不过肯定会让汉王头疼欲裂是一定的。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马车到兵部衙门前,柴车便下车了。

“大人,咱们去哪?”待柴郎中进了衙门,周勇轻声问道。

王贤想到又是好几天没回家了,不禁一阵愧疚,便道:“回家去吧。”

马车便往东宫方向驶去,谁知刚看到家门口,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王贤登时这个郁闷……这马上的骑士八成是朝着自己来的,因为在这皇城之中,敢纵马疾驰的,除了几个皇孙、身负皇差的信使、就是自己身边的人了……

“大人”果然,一声低唤彻底浇灭了王贤的侥幸,不一会儿,周勇敲开车窗,低声对王贤禀报道:“大人,汉王遇刺了”

“什么?”王贤登时惊起道:“在哪里?”

“说是昨个儿孝陵那边传来密信,说孝陵殿前的银杏树一夜间全死光了,皇上听闻十分生气,命汉王殿下去孝陵向太祖请罪,并勘察实地情况。汉王殿下今早便出发,谁知在半路上竟遇到了埋伏,伤势严重,昏迷不醒”那名报信的五处军官忙道:“这会儿汉王殿下差不多已经被送回京城了,皇上命将他直接送往北苑,应该马上也会召大人见驾了。”

王贤点点头,正在消化这一惊人的消息,便又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个略尖的声音道:“前面可是北镇抚司的王镇抚?”

“正是我家大人。”又听周勇沉声问道:“公公是?”

“咱家奉皇命给王镇抚传口谕了”那太监勒住马缰,沉声道:“皇上命王镇抚火速进宫,不得有误”

王贤也急忙从马车上下来,一看果然是皇帝身边一名叫李忠的大太监,忙跪倒在地道:“臣谨遵圣谕”

“具体情形路上再说,大人先跟我见驾吧。”李忠朝王贤点点头,王贤也不废话,接过属下牵来的缰绳,利索的翻身上马,便跟着李忠往北苑疾驰而去

李忠亮出一面金牌,一路上畅行无阻,两人一直到北苑门外才下马,往仪天殿的路上,李忠简单向王贤介绍了发生的事情,与他所了解的大差不差。唯一的新消息是,太子、英国公等重要人物,也被皇上召到北苑了。

在仪天殿外候了片刻,王贤便见到英国公张辅匆匆赶来,这位大明朝的第一军人,正是不惑之年,生得身材清瘦,相貌俊雅,胸前三缕长须,眉下一对丹凤,看上去竟像文士多过武臣,可王贤万万不敢小觑这位国公爷,赶忙深深施礼。

张辅和王贤也打过照面,只是从没说过话,此刻点点头,温声道:“王大人早来。”

“下官也是刚到。”王贤忙道。

“皇上命我直接见驾,先失陪了。”张辅客客气气跟王贤打声招呼,说完便径直入了仪天殿。

“国公爷请便。”王贤微微欠身,目送着张辅进殿。

第612章 东宫开门第310章 伤离别第119章 杀招第757章 瓮中捉鳖第967章 绝壁第231章 闹洞房第596章 永乐皇帝的决心第1156章 玉有五德第922章 辩论第845章 霸道第1151章 公祭第1212章 鞑靼太师的儿子第258章 打群架第441章 进城第四七一章第956章 乱第959章 求援第697章 营救第1031章 追击第1196章 再战第1046章 来人第1135章 人心所向第934章 我要去看海第615章 重临第242章 御审第830章 不速之客第42章 凤凰落毛第1047章 计将安出第393章 金蝉脱壳第583章 汉王府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第336章 梳头第1114章 太孙回来了第708章 虎王第581章 英国公第536章 刻舟求剑第1126章 严清第1195章 上阵父子兵第506章 惊诧莫名第1105章 塞翁失马第160章 流民第501章 避险第144章 明教的野望第285章 黑寡妇第1113章 送信第1088章 临头第1115章 天人感应第664章 好风光第1266章 谁不吃顿饺子?第555章 入贡院第1165章 对策第537章 泼妇第785章 狩猎第446章 难老泉第1001章 行刺第378章 危局第193章 礼多人不怪第1132章 绝笔第34章 后悔药第690章 助人乃快乐之本第275章 暴怒第898章 错错错第795章 火并第617章 开中第1288章 求和第546章 掌控第244章 诏狱第1071章 老道第82章 无题第972章 肉食者鄙第105章 苏州第162章 正戏开锣第312章 答里巴第924章 诚惶诚恐第189章 归去来兮第249章 天下第一美女第920章 罪己诏第624章 分娩第1229章 惊闻第537章 泼妇第832章 婚礼第71章 囚徒困境第187章 你的命归我了第1082章 爆炸第41章 如何挤走上司(六)第89章 小日子第1092章 中风第1208章 母女第269章 练兵第482章 人肉第344章 谈判第948章 拿下第891章 晕第709章 理由第676章 产假第509章 讲和第585章 避重就轻第45章 低头第1129章 弑第1249章 神坛
第612章 东宫开门第310章 伤离别第119章 杀招第757章 瓮中捉鳖第967章 绝壁第231章 闹洞房第596章 永乐皇帝的决心第1156章 玉有五德第922章 辩论第845章 霸道第1151章 公祭第1212章 鞑靼太师的儿子第258章 打群架第441章 进城第四七一章第956章 乱第959章 求援第697章 营救第1031章 追击第1196章 再战第1046章 来人第1135章 人心所向第934章 我要去看海第615章 重临第242章 御审第830章 不速之客第42章 凤凰落毛第1047章 计将安出第393章 金蝉脱壳第583章 汉王府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第336章 梳头第1114章 太孙回来了第708章 虎王第581章 英国公第536章 刻舟求剑第1126章 严清第1195章 上阵父子兵第506章 惊诧莫名第1105章 塞翁失马第160章 流民第501章 避险第144章 明教的野望第285章 黑寡妇第1113章 送信第1088章 临头第1115章 天人感应第664章 好风光第1266章 谁不吃顿饺子?第555章 入贡院第1165章 对策第537章 泼妇第785章 狩猎第446章 难老泉第1001章 行刺第378章 危局第193章 礼多人不怪第1132章 绝笔第34章 后悔药第690章 助人乃快乐之本第275章 暴怒第898章 错错错第795章 火并第617章 开中第1288章 求和第546章 掌控第244章 诏狱第1071章 老道第82章 无题第972章 肉食者鄙第105章 苏州第162章 正戏开锣第312章 答里巴第924章 诚惶诚恐第189章 归去来兮第249章 天下第一美女第920章 罪己诏第624章 分娩第1229章 惊闻第537章 泼妇第832章 婚礼第71章 囚徒困境第187章 你的命归我了第1082章 爆炸第41章 如何挤走上司(六)第89章 小日子第1092章 中风第1208章 母女第269章 练兵第482章 人肉第344章 谈判第948章 拿下第891章 晕第709章 理由第676章 产假第509章 讲和第585章 避重就轻第45章 低头第1129章 弑第1249章 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