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机

曙光女神,极有可能是鹰国的一种技术验证机,它是SR71黑鸟侦察机的替代者,但最终可能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性能,应该是没有准备,它也有可能是后来的X37B一样的空天飞行器技术验证机。

这永远都是一个谜团,如同当年登月一样,谁也说不清楚是真是假。

当年的XB-70女武神战略轰炸机,可以说是比后来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更加科幻的更加令人惊奇的一种战略轰炸机,虽然它并没有最终服役,但是它的确存在过,而且在一九六四年就进行了首飞,还达到了三马赫的最大速度,二万一千五百米的飞行高度。

一九六六年,修长洁白,充满了科幻色彩的XB-70女武神战略轰炸机在一次飞行试验中,发生了意外,伴飞的F104雷公战斗机,或许是飞行员被它的妖娆身影所吸引,竟然一头撞上了它,结果这架在当时先进得让人不敢相信的战略轰炸机就坠毁了!

后来它的事故不断,再加上毛子搞出了速度达到二点八马赫的超音速截击机,这个项目就下马了。

所以李轶也认为,曙光女神很可能是存在的,只是它不过是一种技术验证机罢了,鹰国可不缺乏各种科幻般的技术验证机,这就是其X系列技术验证机。

接下来的专家们,演讲得都很精彩,很快就到了李轶上场了,李轶现在也略有一些紧张,毕竟今天全是顶级专家,还有高层领导。

李轶大步走到讲台上,开始自信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我国未来发展民用客机方面的一些想法或者是建议吧。现在我们已经具备发展我们自己的民用客机的条件,我想我们可以先从喷气式支线客机开始,在支线客机获得成功后,我们可以接着发展我们的单通道干线客机,以及我们的宽体远程客机,我想我们可以把这个系列客机,命名为C9X9系列。”李轶一开始演讲,就抛出了一个大炸弹。

领导和专家们,都纷纷的小声议论起来。

想当年中国也不是没有发展过民用客机,只是最后呢,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八十年代首飞的运十客机,还是后来与棒子,还有其他国家寻求合作,都失败了。

包括后来与麦道公司合作的麦道八二客机,其实也是失败的。

现在又要重提发展民用客机,合适吗?毕竟民用客机,不同于军用飞机,因为它的客户是航空公司,这是市场行为,就算是国内航空公司,它们可不会因为这是中国制造的就买,客机的安全性,经济性要求非常高,这是军机不能相比的。

虽然不久前,高层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但是要做出决定还是不容易的。

而且有的专家还倾向于发展类似于麦道客机的那种支线客机,因为中国航空工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对麦道客机的那种设计掌握得比较多。

当年的运十客机,就已经达到了大型客机的标准了,四发设计,最大起飞重量一百一十吨,一百七十八座,最大巡航速度九百七十公里每小时,升限一万二千米,最大航程八千三百公里。

这是非常高的指标了,而且还是第一次参照鹰国适航条例FAR-25部标准研制,没有一个外国工程师的加入,没有国外设计机构的支持,全部是靠自己。

当然它的外形确实是像波音707客机,但是当时它的研制费用才几亿,再加上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力量薄弱,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一款先进的民用客机的研制。

只是运十客机,当时试飞过后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国内民航公司都不要,这时候正好麦道公司又抛来橄榄枝,跟我们合作研制客机吧,这下好了,每一次都是这样,当中国航空工业与麦道合作设计生产麦道八二客机,刚刚组装没几架,波音公司把麦道收购了,于是这个合作自然就黄了。

李轶接着道:“这个C9X9系列客机的含义,我们知道现在干线客机市场,是被空客波音垄断的,它们是A和B,而我们要成为这个C,我们要与它们形成三足鼎力之势,我们的中国,英文名第一个字母也是C,所以我们用C这个字母是最贴切的。另外9寓意着天长地久,我们的民用客机一定会长长久久,在我的设想中,咱们的C9X9系列客机,由四个型号组成,它们分别是C909,C919,C919和C939客机。”

顿了顿,李轶又道:“其中C909是咱们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它是一种九十座级支线客机,可以覆盖八十到一百二十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现在庞巴迪公司的巴航工业公司基本上把这个市场垄断了,但是我们就要用C909打破它们的垄断。所以我们的C909客机,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采用先进的翼吊式发动机布局,而不要采用落后的,过时的尾吊式设计,那是公务机用的。”

接下来,李轶又把为什么不用尾吊式的原因详细的进行了分析,专家们听了之后,都纷纷的点头,因为李轶确实说得有道理,只是现在要突破这个设计,也不容易,因为中国航空工业掌握的是当年麦道八二客机的尾吊式设计。

接着李轶又道:“我们在取得C909支线客机的初步成功后,就可以着手开始发展我们的C919客机了,它定位于一种中短程干线客机,可以覆盖一百五十到二百座的区间,当然在设计方面,我们肯定要瞄准同类的竞争机型,我们要比它们更有优势,比如客舱的宽度,我们就要提高,我们都知道波音737客机的座舱其实是很挤的,我们就是要打造更舒适的客舱环境,更好的舒适度,来赢得客户。”

“C929客机定位于一种双发宽体客机,它的基本型座位数二百九十座,采用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覆盖二百三十到三百五十座区间,这是一种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二百吨的大型客机,不仅可以有很好的商业用途,也可以发展为空军加油机,货运飞机,预警机载机等等,当然C919客机也可以,这要看空军的需求了。我想未来双发宽体客机,一定会成为航空公司远程航线的首选!”说到这里,李轶就看到专家们又小声议论起来。

李轶自信地道:“这是因为与窄体客机相比,宽体客机载客量,载油量和航程都有巨大的优势,宽体客机由于内部空间大,所以乘坐时的压迫感非常小,舒适性也大大提高了,由于有两个通道,乘客进出也变得非常方便。”

其实现在虽然说波音787和A350客机还没有亮相,就连A380客机也是刚刚以A3XX出现,但是这次空客的判断肯定是错了,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A380客机并不算成功。

第一个真正的宽体客机,是七十年代的波音747宽体客机,在空客380投入航线之前,波音747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宽体远程客机。

当然空客当年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双发A330宽体客机,还有四发的A340客机也是宽体设计。

随后波音公司也推出了波音777远程宽体客机与空客竞争,它也是一种双发宽体客机,而且还因此推出了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涡扇发动机,这就是GE9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推力最大的一个型号,拥有超过五十吨的推力。

李轶知道,很快波音公司就会推出全新的双发宽体客机,波音787梦幻客机,它在标准三级客舱布局下有二百多个座位,航程超过一万五千公里,首飞要到二零零九年去了,所以现在中国还有时间。

而A350宽体客机,则是空客针对波音787而开发的,它是在空客A330的基础上研制的,比波音787客机有更宽的机身。

在专家们的小声议论中,李轶又讲到了最后一个机型,C939客机。

李轶自信地道:“咱们将来还有可能发展一种C939的宽体客机,它将是一种超级客机,它有可能会像A380客机一样,拥有四百个以上的座位,这样一种超远程客机,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实力的最好象征,当然我们也会有同级别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起飞重量达到四百吨以上,我们的大飞机梦,一定会得到实现,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到时候我们将与空客波音分庭抗礼,未来二十年,无论是全球民用航空客运市场,还是咱们国内,都将有极大的增加,这是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我们怎么能够拱手让给别人呢?”

当李轶的演讲结束后,一片如潮水般的掌声响了起来,看来这一次李轶的演讲真是打动了很多领导和专家们。

其实李轶还不知道,就在不久前,高层已经决定支持李轶的C9X9客机发展计划了,只是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而一旦确定下来并公布,那么李轶就会完成最新的系统任务,他可以获得四千点飞机设计天赋值,这样他就可以花五千点天赋值来兑换民用客机设计制造技术,如此一来C9X9系列客机,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气轮机加电机混合动力第九十七章 打败专家们的感觉一定很棒第二百零八章 点火试车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机下线第一百七十四章 涡扇15核心机第四百四十一章 歼10A大战苏27第三百六十九章 涡桨16发动机第三十二章 你们的名字是大国工匠第二百三十四章 营收几个亿的大公司第三百八十章 国宝级专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中国客机计划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第三百七十七章 轻型私人飞机首飞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导弹远中近结合的发展规划第二百六十八章 涡扇十A发动机首飞第一百七十一章 歼七MF精彩表演第三百零八章 歼七MF战斗机定型审查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试车成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歼七MF战斗机登场第三十二章 你们的名字是大国工匠第三百七十四章 歼十B详细设计评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无人机关键技术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还是?第二百九十一章 与庞巴迪和巴航正面竞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来战略轰炸机之争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个屁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争气机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总师第二百三十章 歼七MF战斗机的新客户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雕首飞成功第二百八十八章 歼轰七B海空军都要第四百七十四章 猎鹰教练机完成设计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总师第三百七十七章 轻型私人飞机首飞成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吨级战略轰炸机轰6K论证会第九十三章 超七要用国产中推发动机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飞第四百二十七章 舰载预警机立项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机迎来设计评审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飞公司副总师李轶第二百七十三章 极飞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航母设计建造技术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来了第五十五章 自主设计还是继续仿制第六十九章 该是歼十战斗机上BUMP进气道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枭龙战斗机技术第四百五十三章 涡轴20发动机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略运输机的动力涡扇20第一百八十五章 齿轮传动风扇技术第二百零七章 是时候搞国产喷气式公务机和客机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飞第一百零一章 双发重型歼击机立项论证资料准备得不错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体无人机第三十六章 全国大赛出征欢送会第四百六十八章 两万五千吨级船坞登陆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菲的三代机计划第三百九十章 RT30舰用燃气轮机也要立项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机的衍生机型第三百四十章 魔改轰六K战神第四十六章 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头的常务副总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国工匠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第九十章 歼十战斗机最大表速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惊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级舰用燃气轮机第十一章? ??杨玮副所长谈话第三百零四章 住在一起第八十一章 一个核心机可以生出多少个发动机第四百二十四章 干掉棒子的金鹰教练机第二十五章 bump进气道设计方法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盘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进气道制造工艺第一百零二章 FC-1战斗机项目多方会议第十二章? ???飞机结构设计研究室第三百三十九章 推力A型20吨B型24吨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歼十S第四百四十八章 倾转旋翼机,兔子也会有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国航空工业引起轰动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来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样的空警2000预警机第四百二十章 霹雳12要达到AIM120C的水准第七十八章 这个想法太大胆第二百一十二章 巴空军要求其实不算高第一百九十一章 歼14之眼JL14无源相控阵雷达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对战略轰炸机来说不重要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签约与战略合作第三百八十二章 涡桨飞机第二百七十八章 坚持苏二七,到时候自己打脸第五十二章 风洞试验第一百一十二章 加莱特进气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军走向远海的步伐加快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警1000预警机和运九中型运输机平台第八十三章 双发重型鸭式布局高机动战斗机设计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龙舰载战斗机第六十一章 记者专访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惊喜
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气轮机加电机混合动力第九十七章 打败专家们的感觉一定很棒第二百零八章 点火试车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机下线第一百七十四章 涡扇15核心机第四百四十一章 歼10A大战苏27第三百六十九章 涡桨16发动机第三十二章 你们的名字是大国工匠第二百三十四章 营收几个亿的大公司第三百八十章 国宝级专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中国客机计划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第三百七十七章 轻型私人飞机首飞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导弹远中近结合的发展规划第二百六十八章 涡扇十A发动机首飞第一百七十一章 歼七MF精彩表演第三百零八章 歼七MF战斗机定型审查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试车成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歼七MF战斗机登场第三十二章 你们的名字是大国工匠第三百七十四章 歼十B详细设计评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无人机关键技术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还是?第二百九十一章 与庞巴迪和巴航正面竞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来战略轰炸机之争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个屁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争气机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总师第二百三十章 歼七MF战斗机的新客户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雕首飞成功第二百八十八章 歼轰七B海空军都要第四百七十四章 猎鹰教练机完成设计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总师第三百七十七章 轻型私人飞机首飞成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吨级战略轰炸机轰6K论证会第九十三章 超七要用国产中推发动机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飞第四百二十七章 舰载预警机立项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机迎来设计评审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飞公司副总师李轶第二百七十三章 极飞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航母设计建造技术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来了第五十五章 自主设计还是继续仿制第六十九章 该是歼十战斗机上BUMP进气道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枭龙战斗机技术第四百五十三章 涡轴20发动机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略运输机的动力涡扇20第一百八十五章 齿轮传动风扇技术第二百零七章 是时候搞国产喷气式公务机和客机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飞第一百零一章 双发重型歼击机立项论证资料准备得不错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体无人机第三十六章 全国大赛出征欢送会第四百六十八章 两万五千吨级船坞登陆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菲的三代机计划第三百九十章 RT30舰用燃气轮机也要立项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机的衍生机型第三百四十章 魔改轰六K战神第四十六章 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头的常务副总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国工匠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第九十章 歼十战斗机最大表速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惊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级舰用燃气轮机第十一章? ??杨玮副所长谈话第三百零四章 住在一起第八十一章 一个核心机可以生出多少个发动机第四百二十四章 干掉棒子的金鹰教练机第二十五章 bump进气道设计方法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盘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进气道制造工艺第一百零二章 FC-1战斗机项目多方会议第十二章? ???飞机结构设计研究室第三百三十九章 推力A型20吨B型24吨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歼十S第四百四十八章 倾转旋翼机,兔子也会有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国航空工业引起轰动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来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样的空警2000预警机第四百二十章 霹雳12要达到AIM120C的水准第七十八章 这个想法太大胆第二百一十二章 巴空军要求其实不算高第一百九十一章 歼14之眼JL14无源相控阵雷达第九十一章 突破音障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对战略轰炸机来说不重要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签约与战略合作第三百八十二章 涡桨飞机第二百七十八章 坚持苏二七,到时候自己打脸第五十二章 风洞试验第一百一十二章 加莱特进气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军走向远海的步伐加快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警1000预警机和运九中型运输机平台第八十三章 双发重型鸭式布局高机动战斗机设计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龙舰载战斗机第六十一章 记者专访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