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适合的科技

第222章 最适合的科技

清晨九点。

在科技信息蔀秦安国的陪同下,徐川跟随着警卫,一路来到了长安街北侧。

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内,徐川见到了以前在电视与新闻媒体上经常看到的那位老人。

看着走进屋内的徐川,原本正坐在一边等待的老人站起身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也伸出了右手。

“徐教授,欢迎。”

“您好。”徐川恭敬的握了握手。

“快请坐。”老人笑着示意屋内的椅子,接着道:“感谢你为国家带来了那一枚期待已经的奖牌,有你这样的学者,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荣幸。”

“您言重了,我只不过是做了一名学者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徐川连忙道。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一行人转入了正题。

“徐教授,不知道你对咱们国家的未来科学发展是怎么看的?”老人喝了口茶水后,看向徐川问道。

闻言,徐川正襟危坐,正色道:“在来之前,我这边做了一份文件,上面有我的一些见解,烦请耽搁您几分钟的时间。”

说着,他从口袋中摸出了一个U盘,放到了面前的桌上。

在老人的示意下,等候在一旁的警卫上前拿走了U盘,并带来了对应的设备,将其投影到了一张幕布上。

徐川点开U盘中的PPT文件,这是他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东西,等待的,就是今天这样一个机会。

他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他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

PPT展开,徐川深吸了口气,看着幕布上的画面缓缓道来:

“如今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三大领域的东西。”

“能源、材料、信息、是现代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三大重要领域,这三大领域独立而又互相关联,也是科学发展的主力支撑。”

“从能源上看,目前的能源暂时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变化,短时间内石油依然是主导。新能源则可能只剩下光伏继续发展,不过以科技储备为主。而可控核聚变有可能成为颠覆世界的能源黑马。”

“从材料上看,主要是依托生物科技的新材料会突破发展,渐渐从石化材料向生物原理合成材料转型。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信息上看,网络速度的大幅提升和公共信息库的充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触控、体感操作系统为重要辅助科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

听完徐川的讲解后,科技信息蔀的秦安国看了眼坐在对面的老人,小心的开口提问道:

“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大力投资发展这三方面的内容?”

徐川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顿时让老人和秦安国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投资和发展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必须的,但我的意见是,我们需要一件大杀器,需要一项足够让我们重回世界之巅的科技。”

徐川郑重的开口道,将话语指向最终的目标:“而在能源,材料和信息三大领域互相关联的背后,就有一项足够支撑我们实现目标的科技。”

闻言,秦安国和老人心中均是一震。

让华国重回世界之巅,这个梦想太伟大了,这样的一项科技,真的存在吗?

哪怕是存在,要实现它的难度肯定非常高。

两人脑海中划过了一些猜想,转瞬即逝。

深呼吸了口,压下心中的震惊后,秦安国和老人对视了一样后,谨慎的开口问道:“您指的是?”

徐川缓缓开口道:“可控核聚变!”

闻言,在场的所有人均将目光投向了徐川,但除了老人和秦安国后,其他人很快就又挪开了视线,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而对于老人和秦安国而言,两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学者会提出这样一个宏伟,甚至有些看不到尽头的科技。

可控核聚变!

人类的终极能源。

今天坐在这里的人,无论是谁,对这项宏伟的科技都有着一定的了解。

正如徐川所说,这个词语蕴含的能量足够让华国再次伟大,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俯瞰整个世界。

但这项技术,真的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吗?

早在1933年,可控核聚变技术相关的理论就已经成熟了,距今时间已近百年。

可是如何实现它,却一直没有成熟的方案。

无论是磁约束、还是惯性约束、亦或者是引力约束,还是其他的方式,都尚未看到近期能应用的曙光。

哪怕是的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目前也看不到尽头。

永远的五十年,这是外界对于可控核聚变的戏称。

而用可控核聚变来让华国重回世界之巅,这条路线能成功吗?

再度深吸了口气,秦安国看向了徐川,郑重的问道:“这条路,真的能实现吗?”

徐川认真的道:“老实来说,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很难很难。”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很难,就不去做,这样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走。”

闻言,老人开口道:“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但至今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无论是磁约束亦或者惯性约束,目前都没有看到能商业化使用的曙光,其他方向的研究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很清楚这项技术的价值,也愿意在上面投入更多资源,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它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成功,我们能否支撑起这份重担。”

徐川笑了笑,手指在键盘上轻轻的点击了一下,通过幕布放映出来的画面一跳,转现出来的,是一张树状结构的导图。

“要想一步到位,直接实现可控核聚变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无法朝着它前进了。”

“在前进的路上,每一项分支科技,都能给我们创造足够价值与利益”

一边说,徐川一边解释着树状图上各项科技与科学领域。

【常温超导材料】

【强磁镜镜箍控制环面】

【超高温等离子体湍流控制系统】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

【超超临界热机转换技术】

【.】

投影上,每一个细小的分支,都代表了一项科技。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徐川从来都没指望过仅靠一面之交的三言两语就让国家全力支持他。

别说他是一个菲尔兹奖得主,哪怕再加上一个诺贝尔奖也不够格。

在可控核聚变这项超级工程上进行投资,几十亿恐怕是最基本的数字,而往上提升,谁也不知道要多少,是真正的上不封顶。

这是一只张着漆黑大口的吞金巨兽,在实现它之前,谁也无法保证要向里面投入多少资金、多少人力物力。

徐川没有想过上来就干这么大的项目,这是不现实的。

哪怕他拿到了菲尔兹奖,也不可能轻易就让国家将可控核聚变这种耗资无数的超级工程交到他手上。

这不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什么的,可以举个人之伟力,超越全世界。

不过他可以将可控核聚变一点点的拆开,一点点的实现。

比如常温超导材料、强磁镜镜箍控制环面、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这些技术,都是他上辈子已经实现了的东西。

用这些东西来当做投石问路,进行铺垫,让人看到希望,再往下推进。

而在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后,能让国家看到投资回报与利益,能看到成果的出现,能看到希望,就足够了。

果然,当这一份树状图与对应的科技呈现出来时,秦安国和老人眼中都流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态。

正如徐川想的一样,如果说他上来就要直接掌握可控核聚变这种超级工程,上面会思索一下到底能不能将这件事交给他,也会考虑一下后面的方方面面。

二十岁就站到了科学界的巅峰,俯瞰世界,有这样的成就,年轻气盛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什么都能做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国家和个人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项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超级工程,交到一个年轻人的手上,特别是在已经超出了他专业领域的范畴外,这是一件很让人顾虑的事情。

科学允许试错,成功是从失败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可对于国家而言,这份试错与失败,是否值得,是否能带来些什么东西,同样是需要考虑的。

然而现在,两人都看到了这位年轻天才的另一面。

这份成熟稳重,这份希望,或许可以让他去尝试一下。

站在投影幕布前,老人盯着眼前的图片看了良久,终是转身看向徐川,缓缓开口问道:“如果将这份工作交给伱,你有多大的把握?”

徐川想了想,道:“我不知道最终能否成功,但我会尽全力去做好这件事情。”

老人思索了一下,道:“那你准备从哪方面开始?”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徐川开口道。

闻言,老人和秦安国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诧异和不解,说实话,他们并不是很清楚这是项什么科技。

从名字来看,这或许是一项和核能有关的科技?

但具体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还真不是很清楚。

感受到老人的目光,秦安国开口代问道:“能麻烦您解释一下您说的这个‘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吗?”

徐川点了点头,道:“所谓核能,分两种,一种是核裂变,另一种则是核聚变。”

“核聚变暂且不说,尽管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但它终究尚未实现。”

“而核裂变,是目前各国常用的一种发电方式。目前咱们国家应该刚刚进入三代裂变反应堆,算是处于世界前沿的地位。”

“但核裂变有一个很难处理的产物,核废料。主指核电站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和高放射性核废料两类。”

“这两类核废料占据了全世界核污染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让各国都相当头疼的东西。如何处理核废料一直是核工业面临的一个悬而未解的难题。”

“而‘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是建立在核辐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技术。”

“任何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时都具有能量传递和能量损耗过程,同时释放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而研究物质对射线引起的物理反应与吸收,并尽可能的将衰变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是我此前的一项研究。”

“这项技术使用一种特制的水晶来作为包裹层,以特定半导体NP层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辐射,特别是核材料与放射性物质(核废料)的自发的放射性衰变,以热电效应与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效应)为主要原理对核材料与放射性物质进行安全的能量转化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使得各种核废料产生射线不再是有害的污染物,它将造福人类,也将造福我们。”

听完徐川的解释,秦安国迅速问道:“效率呢?”

“核废料重复利用各国都在研究,但转换效率至今都不高,目前还没有超过百分之五的,你这个理论上能达到多少?”

他作为科学技术bu的蔀长,对于核裂变相关的一些科技自然是了解的。

核废料重新利用发电,这是各国都在研究的技术,但收效甚微。

一方面是转换发电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安全和包裹材料等问题了。

其中效率是最关键的,效率低,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

徐川笑了笑,道:“这就是‘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的关键核心了,按照我此前的设计和预估,理论上来说,通过转换聚集的效率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完美程度理论上来说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PS:求月票,主角回国了,可以开始刷科技了,进度也开始加快了。来点月票可怜一下八尾吧。(づ ̄3 ̄)づ╭~

(本章完)

第177章 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第223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731章 亚太科创投资峰会第156章 造成质子半径之谜的罪魁祸首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77章 悲剧的某研究生学长(求追读求月票)第725章 你让他试试好了第748章 强电统一!第701章 不要脸的米国当局第541章 没有人可以帮忙的领域第204章 解决等谱非等距同构猜想第164章 被抄袭了?第588章 阿尔忒弥斯计划,米国的反击!第675章 启动载人登火工程!第353章 出访庐阳科学岛第250章 核能研发的第二阶段第673章 《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第324章 拿两次菲尔兹奖?第329章 现在的期刊都这么会玩了吗?第771章 极化电磁场的研究第269章 因为我没有时间第211章 大会开幕(补更)第136章 毕业第713章 如同恒星般闪耀于文明的长河!第25章 练习短跑第741章 怎么爽怎么来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第477章 来自维度的碾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数学界第502章 换一条路线就好了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胁第364章 完成对ASDEX装置的购买第797章 带你看看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502章 换一条路线就好了第10章 二试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518章 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学家们第310章 威腾带来的灵感与观测暗物质的方法第346章 激光增能与粒子加速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来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220章 回国第298章 启明星,专属打造的奖章!第570章 没有任何意外的获奖人!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28章 卧虎藏龙的母校第2章 魂归故里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443章 聚变堆小型化的希望第184章 在两位导师面前装β第534章 国际高能物理大会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166章 数学与物理的完美融合第141章 晨星数学奖颁发第727章 这也太快了吧第501章 小型化聚变堆的探索研究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473章 最后的答案第93章 价值数十亿的市场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138章 大学毕业就结婚?第242章 诺贝尔奖典礼第577章 阿米莉亚的离开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第690章 抢生意啦!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并非不可能第749章 物理学的新纪元!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437章 仅仅只是试着研究一下而已第508章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第94章 建模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论文就好了第88章 请客吃饭第781章 还是那个人厉害啊!第438章 手搓常温超导材料?第459章 只不过是寻以为常罢了第506章 战忽直接变战恐第72章 你能听出一面鼓的形状吗?第211章 大会开幕(补更)第499章 为犯下的错误买单第505章 老人:这事我给你搞定第75章 论文投稿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133章 新闻发布会第322章 开创学科!第162章 戴维·格罗斯的指导第715章 衰老是个永远悲伤的话题第567章 爱因斯坦罗森桥第237章 诺奖前的准备第530章 来自国际数学联盟的邀请第626章 星海号!第176章 新年快乐~第69章 周海的欣赏第364章 完成对ASDEX装置的购买第47章 挑衅与耻辱
第177章 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第223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731章 亚太科创投资峰会第156章 造成质子半径之谜的罪魁祸首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77章 悲剧的某研究生学长(求追读求月票)第725章 你让他试试好了第748章 强电统一!第701章 不要脸的米国当局第541章 没有人可以帮忙的领域第204章 解决等谱非等距同构猜想第164章 被抄袭了?第588章 阿尔忒弥斯计划,米国的反击!第675章 启动载人登火工程!第353章 出访庐阳科学岛第250章 核能研发的第二阶段第673章 《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第324章 拿两次菲尔兹奖?第329章 现在的期刊都这么会玩了吗?第771章 极化电磁场的研究第269章 因为我没有时间第211章 大会开幕(补更)第136章 毕业第713章 如同恒星般闪耀于文明的长河!第25章 练习短跑第741章 怎么爽怎么来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第477章 来自维度的碾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数学界第502章 换一条路线就好了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胁第364章 完成对ASDEX装置的购买第797章 带你看看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502章 换一条路线就好了第10章 二试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518章 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学家们第310章 威腾带来的灵感与观测暗物质的方法第346章 激光增能与粒子加速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来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220章 回国第298章 启明星,专属打造的奖章!第570章 没有任何意外的获奖人!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28章 卧虎藏龙的母校第2章 魂归故里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443章 聚变堆小型化的希望第184章 在两位导师面前装β第534章 国际高能物理大会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166章 数学与物理的完美融合第141章 晨星数学奖颁发第727章 这也太快了吧第501章 小型化聚变堆的探索研究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473章 最后的答案第93章 价值数十亿的市场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138章 大学毕业就结婚?第242章 诺贝尔奖典礼第577章 阿米莉亚的离开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第690章 抢生意啦!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并非不可能第749章 物理学的新纪元!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437章 仅仅只是试着研究一下而已第508章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第94章 建模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论文就好了第88章 请客吃饭第781章 还是那个人厉害啊!第438章 手搓常温超导材料?第459章 只不过是寻以为常罢了第506章 战忽直接变战恐第72章 你能听出一面鼓的形状吗?第211章 大会开幕(补更)第499章 为犯下的错误买单第505章 老人:这事我给你搞定第75章 论文投稿第187章 暗流涌动的数学界第133章 新闻发布会第322章 开创学科!第162章 戴维·格罗斯的指导第715章 衰老是个永远悲伤的话题第567章 爱因斯坦罗森桥第237章 诺奖前的准备第530章 来自国际数学联盟的邀请第626章 星海号!第176章 新年快乐~第69章 周海的欣赏第364章 完成对ASDEX装置的购买第47章 挑衅与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