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节

六月上,南山亭。

激战后的第二天上午,左将军麴义、虎威将军庞德、杨威中郎将张辽冒着大雨赶到天子营觐见天子。

天子很兴奋,有说有笑,对鲍义等人更是大加赞赏,一再表示要重赏北疆军将士。

麴义首先恭贺天子诛杀了叛逆,然后跪拜请罪,把北疆军勤王迟缓的原因作了一番呈叙。天子心情大好,早把过去的怨愤忘到了九霄云外。他袍袖一挥,一概不予深究。

“大将军为什么还没来?”天子请麴义等大臣分坐两侧,着急地问道,“朕想马上看到他。”

麴义起身奏道:“陛下,臣和皇甫大人做好里应外合,诛杀叛逆的准备后,大将军随即顺河而下急赴关西,会合征西将军徐荣大人,攻打洛阳去了。”

“攻打洛阳?”天子惊讶地反问道,“为什么要攻打洛阳?袁爱卿和刘爱卿的大军现在就在长安城附近,他们是来救朕的。他们和大将军一样,都是大汉的忠臣。”

太尉杨彪、司徒淳于嘉、司空张喜和诸多大臣闻言后,也是各显惊色。

“陛下,长安城已被烧毁,不能再做都城了。”麴义笑着解释道,“大将军攻下洛阳后,打算奏请陛下和朝廷回迁洛阳,重新以洛阳为京都,中兴大汉。”

天子疑惑地眨眨小眼睛,想了想,然后和颜悦色地说道:“麴爱卿,如今李傕、郭汜等叛逆已经伏诛,大汉中兴有望,大将军应该和袁爱卿、刘爱卿坐下来商讨稳定天下的大计,而不应该主动挑起战事,重燃战火。”

“这种迁都的大事,大将军为什么不事先奏请陛下?”太尉杨彪轻皱眉头,郑重说道,“陛下本来打算让大将军、袁绍和刘表三人齐心协力,以最快速度稳定社稷。没想到大将军竟然这样莽撞,擅自做主攻杀袁绍。”

“大将军此刻突然攻打关东,势必要和袁绍反目成仇。”司徒淳于嘉也叹道,“大汉将士互相征伐,互相残杀,战火要到哪一天才能熄灭?我们何时才能看到大汉中兴的希望?大将军这样任性妄为,如何取信天下?”

麴义面色陡然一沉,剑眉紧皱,语气顿时森冷,“诸位大人知道袁绍在干什么吗?他集结十万大军在攻打霸陵,在打我北疆将士,他是叛逆,不是我大汉忠臣。”接着他手指帐内众臣,厉声吼道,“你们忠奸不分,黑白不分,好坏不分,是非不分,这个时候了,竟然还在这里妖言惑众,蒙蔽陛下,竟然还说大将军不该打洛阳,竟然还相信袁绍是大汉忠臣。大汉败亡至此,就是因为有你们这帮祸国殃民的奸侫之臣。我看大汉要中兴,不但要诛杀董卓、李傕、郭汜这些叛逆,更要把你们这些瞎了眼的酒囊饭袋统统杀了。”

大帐内轻松欢快的气氛霎时不翼而飞。大臣们人人震骇,目瞪口呆地望着咆哮的麴义。

天子看到麴义一张笑容可掬的脸突然变得杀气腾腾,惊骇至极,瘦小的身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心中那份刚刚点燃的热情顿时烟消云散,全身就象掉进冰窟一样寒冷刺骨。

吕布被麴义的暴戾惊呆了。

他知道麴义是北疆军里最狂傲的统军大将,但他万万没想到,麴义竟然骄纵到了这种地步。他眼里哪里还有天子,哪里还有朝中大臣?

大将军为什么不让徐荣大人率军勤王?大将军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把麴义大人从冀州战场抽调到关中战场,并委以勤王重任?这背后,难道还有什么深意?吕布蓦然想到什么,心中惊悚,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

张济看到麴义公然指责天子和大臣,非常不满,“麴大人,你勤王是有功,但没有我们的帮助,你现在还在新丰城一筹莫展,哪里轮到你这样猖狂……”

“我猖狂?”麴义双目怒睁,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是谁攻打长安城挟持天子?是谁祸乱天下?是谁狗屁功劳都没有竟然敢厚颜无耻地逼着陛下给自己拜封一个骠骑将军?是谁背叛自己的兄弟诛杀自己的兄弟?你以为陛下赦免了你,你就不是叛逆了?我看你是活到头了。”

张济气得咬牙切齿,刚想张口反驳,王方一跃而起,一把拉住了他,对他连使眼色。

对面,赵云、庞德、姜舞、王当等北疆诸将手按刀柄,一个个杀气凛冽,好像只要张济再说两句,马上就冲过去乱刀齐下。

张济恨恨一甩手,强忍怒气坐了下去。

“袁绍是叛逆,刘表也是,韩遂、马腾也是一样。”麴义大手一挥,瞪着杨彪、淳于嘉等大臣说道,“你们说他们不是叛逆,那好,那就请陛下立即派一位大臣到霸陵,叫他们立即给我滚出关中,叫袁绍立即让出洛阳。”

“哼……”麴义环视帐内众臣,冷森森地笑道,“哪一位大臣愿意去?请自告奋勇,毛遂自荐。”

大臣们惊怖不已,各自低头不语。从董卓主政开始,到李傕、郭汜挟持天子到现在,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里,很多忠义之士为了大汉都死了,留下来的是些什么人,不问可知。

“陛下……”麴义猛地提高声调,躬身疾呼,“请陛下立即移驾河东,待大将军攻占洛阳,臣扫平关中叛逆之后,天下平定之日也就指日可待了。”

天子吓得一抖,两眼恐惧地望着麴义,一句话也不敢说。

“陛下……”麴义手指帐内大臣,厉声再呼,“五年了,陛下难道还没看出来,当今天下,谁才是大汉的忠臣?谁才能辅佐陛下中兴大汉?难道陛下要指望这些奸侫、饭桶来重振大汉社稷?

天子惊恐至极,脸色煞白,浑身颤抖,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

麴义连上三奏,逼迫天子和朝中大臣答应自己提出的三个奏议。

第一,天子和部分大臣立即乘船离开关中,暂居河东。

第二,天子营的护卫改由北疆军负责,张济、王方、皇甫鸿的军队和李傕、郭汜的残部立即赶到霸陵,准备攻杀袁绍。

第三,下旨诏告天下,宣布袁绍、刘表、袁微、曹操、袁术、韩遂等诸多州郡大吏为叛逆,如果他们继续祸乱天下,拒绝受抚,则杀无赦。

当天下午,天子和大臣们商议良久,最后由奋威将军吕布和荡寇将军皇甫鸿出面,说服了麴义。先派大臣到霸陵,招抚袁绍、刘表和韩遂等人,劝说他们率军退出关中。如果三支大军坚决拒绝,则采纳麴义的奏议。

麴义命令吕布、赵云、王当率军驻守南山亭,自己先行返回新丰城。麴义临走时交待三人,只要发现有叛乱的迹象和苗头,则坚决予以诛杀。不管是谁,逮一个杀一个,就是皇亲国戚也一样杀。

望着麴义消失在雨雾中的背影,吕布忧心忡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子龙,大将军为什么不亲自率军勤王?或者,让徐荣大人率军勤王也可以。麴大人这凌厉一击,必会召来无穷祸事啊。”

赵云转头看看他,低声笑道:“奉先兄猜到了?你是不是开始怀疑大将军勤王的诚意?”

“我不怀疑大将军勤王的诚意。”吕布摇摇头,“大将军不但要勤王,还要把勤王以后带来的所有危机都消灭在关中,只是……”吕布轻轻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担忧地说道,“麴大人今天的三奏,把大将军勤王的本意全部暴露了。大将军想干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其他人自然也一清二楚。大将军只要天子一个人,其他人他都要杀。大将军这么做,或许是为了在平定天下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或许是为了避免重蹈董卓和李傕等人败亡的覆辙,但同时他也把朝中的文武大臣逼上了绝路。这些人为了生存,或者说为了天子和社稷的生存,会不顾一切地展开反击。”

小雨“哗哗”地下着,冰凉的雨星随风漂浮,一股股的凉意随着清新的空气缓缓渗入心底,让人深深地陶醉在温馨的静谧里。

赵云贪婪地吸了几口沁人心脾的空气,顿时感觉通体舒泰,心旷神怡。

“他们已经开始反击了。”赵云对着迎面拂来的一层薄薄雨雾轻轻吹了几下,雨雾从中破开,把赵云团团裹住,“麴大人今天怒不可遏,就是因为如此。皇甫鸿欺骗了我们,南山亭大战的结果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

北疆军按照和皇甫鸿的约定,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南山亭展开了攻击。羌人被消灭了,李傕和郭汜的部分亲信军队也被消灭了,但天子却依旧被控制在张济、王方、皇甫鸿和杨奉、董承、夏育这些李傕、郭汜的旧日部属手里。可怜的天子从李傕、郭汜的手里又转到了张济、王方和皇甫鸿的手里,南山亭一战算是白打了。

北疆军帮助皇甫鸿诛杀了羌人,诛杀了李傕、郭汜,同时也帮助皇甫鸿把张济、王方和李、郭两人的旧部紧紧地团结到了一起。如今南山亭的这两万军队深切感受到了北疆军对他们生存的威胁,所以他们上下一心,比过去一盘散沙一样的三万多人的大军厉害多了。

“麴义大人当初是如何定计的?”吕布问道。

“麴义大人让皇甫鸿趁乱杀进天子营,力保天子不失。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天子,保护天子一个人。然后我们攻杀羌人,攻杀李傕、郭汜,攻杀天子营。除了皇甫鸿的人,我们见什么杀什么。从东面赶来的张济、王方看到天子营陷落,必定要去抢夺天子。这时我们和王当的一万大军前后夹击,张济、王方必定丧命。如此一来,朝中大臣也好,叛逆也好,还能剩下多少?天子被救,叛逆被杀,朝中大臣幸存者寥寥,关中形势将发生惊天逆转。”

吕布苦笑。的确,如果皇甫鸿完全遵从麴义的安排,昨天南山亭战斗的结果就是两回事,今天北疆军也就不会陷入两难的处境了。然而,皇甫鸿出卖了北疆军。他和朝中几位大臣,还有张济、王方等将领巧妙利用麴义的安排,利用北疆军杀死了羌人和李傕、郭汜,同时也利用北疆军团结了自己的力量。

“皇甫鸿和天子,和朝中的大臣们一样,不相信大将军,痛恨大将军。他们只相信自己,他们把天子牢牢地控制着。”赵云叹道,“南山亭一战,我们未能救出天子,关中形势随即对我们非常不利了。”

赵云和吕布轻策战马,并辔走在雨中。

“子龙,我们可不可以建议麴义大人,发动第二次攻击,再次勤王。”

“他们不可能再给我们第二次机会了。”赵云说道,“皇甫鸿的背叛,使得天子和大臣们都知道了我们勤王的本意。现在我们即使能救回天子,天子也不会再信任大将军了。我们一直以为,皇甫嵩大人的死,会逼得皇甫鸿去勤王,去帮助我们诛杀李傕等所有叛逆。但谁知道他做出来的事情让人瞠目结舌,无法理解。”

两人心情沉重,任由和风细雨吹打着身体。

“子龙,麴义大人今天威逼天子和朝中大臣,可能会激起众怒,一旦他们秘密联系袁绍……”

“他们谁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赵云说道,“张济和皇甫鸿等人为了把我们从关中赶走,肯定要利用袁绍的力量打我们。比如这次攻打南山亭,如果不是袁绍突然攻击霸陵,我们至少可以先后出动两万铁骑攻打南山亭。那样就算皇甫鸿出卖了我们,我们也一样会勤王成功,可惜……”

吕布抬头看看灰濛濛的天空,心若重铅。接下来,关中的战局会如何发展?何时才能真正的救回天子?

六月上,关东,洛阳。

洛阳太大了,三万多人的北疆军无法包围城池,只能兵逼北城,选择夏门做为攻击方向。

沮授、许攸、淳于琼、陶升等人集结了一万三千大军死守城池。另外,还临时征调了一万强壮洛阳百姓帮助大军守城。

洛阳城高大坚固,北疆军打了三天后,感觉自己有心无力,根本无处下手。正好天降大雨,李弘随即命令兵撤毕圭苑,等待关中的消息。

麴义送来的急报让李弘和徐荣非常失望。

“云天认为,皇甫鸿和袁绍有联系,否则袁绍的攻击时机不会选择的那样恰到好处。而且,在我们已经打到洛阳的情况下,袁绍不但不撤军,反而率军猛攻霸陵,可见袁绍对攻占关中十分有信心。他这个信心从何而来?”徐荣放下书简,若有所思地问道。

李弘沉思良久,“子烈兄,你看,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徐荣苦叹,“大将军,如果将计就计,我们今年的勤王之举可能半途而废。”

“我们现在打不动洛阳,也无法打洛阳。洛阳城固若金汤,袁绍也就不会回来。袁绍不回来,关中形势的发展对我们就越来越不利。如果继续坚持,可能会损兵折将。”李弘摇摇头,“我们兵力不足,此仗如果不能击败袁绍,损失就太大了,关西可能保不住。关西保不住,将来勤王就更难了。此刻我们退一步,先保存实力,然后静待形势的变化,也许机会会接踵而来。”

徐荣想了又想,迟疑着问道:“你坚信袁绍不会改弦易辙?”

“本朝前有王莽篡国,后有叛逆张纯称帝,袁绍为什么就不能篡立?”李弘笑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徐荣笑笑,点了点头,“那就给云天回书,请他小心一点,不要顾虑太多,我们还有时间,还有机会。”接着他缓缓走到大帐门口,望着沐浴在雨雾中的洛阳城,仰天长叹,“如果此刻我们有十万大军,洛阳城可一战而下,天下从此可定,可惜……”他无奈地连连摇头,“这次机会错过,不知道要到哪一年,我们才能再次兵临洛阳城。”

李弘走到他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次打打洛阳也好,最起码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大多粗,也知道若想平定天下,中兴大汉,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这是好事。”

“是啊。”徐荣感叹道,“现在看起来,我们的军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要想早日平定天下,北疆军就要长期在一东一西两个战场作战,这需要大量的军队和财赋,难啊。”

“会有办法的。”李弘笑道,“我最近正在想这个问题。河北财赋有限,能勉强支撑河北诸府和北疆大军的开支就不错了。但这样勉强维持,我们到哪一天才能平定天下?所以,军制必须要修改,以便减轻河北财赋的沉重负担。”

六月上,关中。

侍中种辑、左灵返回南山亭禀奏天子,袁绍拒绝退出关中。

天子大怒,要御驾亲征,要带着大军亲自赶到霸陵攻击袁绍。

左将军麴义拒绝了天子的要求,督请天子即刻移驾河东。

天子以绝食抗议。

五天后,天子昏厥。麴义大惊,亲自赶到南山亭相劝,但天子坚持己见,决意要御驾亲征,“打败了袁绍,朕就去河东,朕都听你的。”

“陛下既然坚持,那就到新丰城指挥。臣将率部渡过霸水河,和袁绍决战于长安城下。”

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八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五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三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四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第25章 血染于阗河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九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六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四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三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一节(上)起点浪子书友整理的大汉大事记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六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三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上)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上)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二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三节(上)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二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中)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钱穆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节(下)第11章 捷报入京师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二节第14章 壮士断腕计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九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钱穆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二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四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五节书友闲聊文人和武人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五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节(下)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四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五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五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
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八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五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三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四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第25章 血染于阗河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九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六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四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三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一节(上)起点浪子书友整理的大汉大事记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六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三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上)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二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上)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二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三节(上)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二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中)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钱穆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节(下)第11章 捷报入京师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二节第14章 壮士断腕计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九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钱穆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二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四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五节书友闲聊文人和武人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五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节(下)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四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五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五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