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

傍晚时分,十余员辽镇的高级将领,分别被孙承宗召见。

对被召见的武将,孙承宗的态度十分谦和,反不似对王在晋等人那般的不客气,这也是使得辽镇诸将感觉受宠若惊。

尽管在此前孙承宗就过要重将权,不过和实际做法是两回事,但最少以眼前的情形来看,孙承宗对将领们还是愿意恩结,这也叫不少心怀鬼胎的人放了心。

待祖大寿进来时,孙承宗眉宇间已经略有些疲惫,但看到气宇轩昂,身材高壮的祖大寿拜倒在自己面前时,孙承宗还是打起精神,笑着搀扶起祖大寿来。

“末将惭愧。”

孙承宗赐座赐茶后,祖大寿便是主动认错道:“此前在修筑宁远城一事上末将并不上心,以为朝廷必将弃守,是以拖延工期,还请阁部大人恕罪。”

孙承宗爽郎一笑,道:“此前朝廷并未定下大计,地方上不明就里,如何能实心任事?将军又何罪之有呢?”

祖大寿一脸感激的道:“阁部大人宽宏大量,末将十分感激,此后唯有实心做事,绝不敢怠慢。”

孙承宗微笑道:“祖将军能有这般想法,学生深感欣慰。原本祖家就是宁远的世代将门,岂有将根基轻轻抛弃的道理?”

祖大寿心中有些恍然,怪不得这一次孙阁部对诸将都是全无责怪之意,甚至在礼数和话语上都表达倚重,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将权”,而是一种对现实的考量。

经过数次惨败之后,大明的军事力量在天启二年时十分衰弱,要等数年之后,经过孙承宗的辛苦经营,辽镇,也就是关宁军恢复到了十四万人的极限规模,在此时关门内外却只有五万不到的兵力,如果是按王在晋的方案这兵力其实也差不多够了,如果要按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方案,则眼下的兵力远远不够,更需要倚重辽西的这些将门。

祖大寿肃然道:“阁部大人放心,我祖家为大明效力二百余年,虏焰方炽,不能收复失土,而宁远和关门绝不容再失。”

∟∟∟∟,m≤祖大寿又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一脸激动的道:“前一阵有十三山义士偷越虏骑防线至宁远来求援,末将叫他们在宁远等候消息……”

孙承宗很关注的道:“十三山的具体情形如何?学生听那里多半是百姓,只有少数的民间团练可以打一打。”

祖大寿道:“以末将看,这些义士与虏正面相抗很难,不过如果粮草充足,十三山地势险要,建虏也很难正面攻克,毕竟得不偿失。”

孙承宗脸上若有所思,祖大寿的法和他的想法差不多,就是十三山人口众多,但缺乏战兵和铠甲兵器,杨二和毕麻子是所谓大侠,所领的多半是喇虎和青皮一类的人物,这些人好勇斗狠,私斗很厉害,阵而战之,估计连营兵也不如,可见十三山的用处不大。

不过如果能够坚持,也算是在广宁一带埋下一根钉子,建虏留了兵马围山,可能也是害怕十三山会发展壮大,最终影响到后金与蒙古诸部的来往。

“可惜人数太多……”一念及此,孙承宗还是有了些兴趣,但转念一想,十余万人按最少的量供给,一天就需过万斤粮食,二百多里地运输过去要加三成的损耗,而且现在道路也不通,光是把人救援出来就很难,何况要运送大量粮食过去!

“十三山之事,”孙承宗斟酌着对祖大寿道:“祖将军可以多加注意,朝廷会设法救人,如果那边再过来人,一定要询问清楚山上情形。至于祖将军,还是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修筑宁远等诸城和军堡之上。”

“是,请阁部大人放心!”祖大寿答应着,站起身来。

……

孙承宗原本还要再去宁远,面色灰败的茅元仪持着公函进来,打断了他的计划。

“竟有如此之事?”孙承宗看完之后也是为之骇然,有儿不敢置信。

“内阁已经票拟批红,要派大员巡视大同宣府等地,就地查明王心一所奏是否属实。”茅元仪有儿要哭出来的感觉……如果王心一奏报是实,他肯定也脱不了关系了!

刚刚上任的赞画,前途正是一片光明,此时居然出这种事,茅元仪深感造化戏弄,人生无常。

孙元化以兵部司务的身份随行,此时闻讯也赶了过来,孙承宗把文书递给他看。

“张文澜居然有如此大的本事?”孙元化也有不敢置信之感:“刺杀巡抚,练商团私兵,设立商会,把持官府和地方政务,还有以私兵北上,与虏交战……”孙元化连连摇头,一脸凝重的道:“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孙承宗以手抚额,半响过后才向孙元化道:“以初阳之见,张瀚不管有没有这么做,他是否有这么做的能力?”

孙元化犹豫良久,终是答道:“学生在大同那边时间不多,不过,以学生观察来看,张瀚有这个实力。他的财力不提,已经是富可敌国,驭下之道则是学生未见过的厉害,各地的商会分行,都是如臂使指,大同李庄那里,更是井井有条,数万人或练兵,或屯垦,或为工,或经商,或为吏,真的是浑然如一。北上击虏,别人不敢,我看他未必做不出来。不过,若是他要造反,我还是不信的。”

如果张瀚在此,听到孙元化的这些话,也只能苦笑摇头,不知道什么是好。

这人智商之高也是罕见,在李庄一带不过几十天的时间,却是把很多东西看的通透,他笨,却又是看到了不,而在此时却竹筒倒豆子一古脑的出来。

孙承宗脸上也有些不满,一旁的茅元仪已经面如死灰……这般大逆案件,很可能会导致一场平叛战争,以大明现在的国力,东事尚且焦头烂额,张瀚如果真的如各人所的这般厉害,很可能如当年讨伐宁夏一役那样,旷日持久,要总督巡抚多位总兵集结大军征讨,如果是这样的话,茅元仪很可能被牵扯在其中,不要做官上进,恐怕功名亦未必能保的住。

甚至按更严重的设想,如果没有孙承宗庇护,茅元仪的性命是否能保住,亦未可知。

要知道当初晋铁进工部,茅元仪可是替张瀚还有和裕升跑了不少关系,替和裕升鼓与呼,谁都知道茅元仪和张瀚这个晋商关系十分亲密……

“止生不必着急。”孙承宗做了一个强有力的手式,他道:“此事学生会向朝廷请命,前往巡查。”

茅元仪十分惊喜,但又有些惶惑,他和孙承宗的关系当然是十分亲密,不过似乎也不至于叫孙承宗做到如此地步。

“如果张瀚真的如王心一所奏,”孙承宗道:“学生也不会循私,止生你放心,纵有牵连也不会叫你如何。毕竟当时张瀚只是普通一商人,本朝士大夫刻书借力于商人的不知凡已,没有道理归罪于你。若是王心一夸大其词,张瀚并无他所言那般多行不轨,甚至心存异志,那学生也不会纵容汪文言等人冤枉他人,徒生事非。”

孙承宗脸上有一些难掩的隐忧,他刚到辽东,要把辽事梳理清楚,如果在西北生事,朝廷不免要将大量人力物力往西北倾斜,辽事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利局面,万一关门被破,那可就真的是万事皆休。

现在朝中很多人还以为东虏是患,有识之士如孙承宗却是看的清楚,国朝经营了二百多年的辽东尽陷敌手,数百万军民为敌所有,加上野战攻城建州部都是无往不利,如果再叫他们攻克山海关,京师之外无险可守,这样的情形很容易造成整个大局的崩溃,最少也会出现如嘉靖和隆庆年间多次京师被围的局面,而且很明显东虏比北虏要更加凶险的多。

北虏还是部落联盟,东虏虽然不脱部落蛮族习性,但最少已经有完整和高效的国家形式,这样的敌人当然更危险的多。

孙承宗心中极为不满,甚至是隐隐的愤怒,在这种重要的关口,如果是汪文言和王心一等人挟怨报复,简直就是不识大体之至!

“止生,”孙承宗决然道:“替我拟奏稿吧,我要自请巡视宣大。”

……

几乎是在孙承宗接到消息的同时,张瀚也是飞章上奏……他当然是自辩。

国朝文官经常受到弹劾,按惯例便是先辞职在家,然后上疏自辩,如果自辩通过,那便重新为官视事,如果自辩失败,要么被免官下狱,要么就是辞官回乡。

张瀚是武臣,三品指挥兼卫城守备,他不必如文官那样暂避,不过张瀚已经在奏章中请求亲至京师,接受法司审判讯问,只是职责在身不敢擅离信地,当由朝廷定夺之后他才可以离开卫城前往京师。

在孙承宗的奏稿抵达京师的当天,张瀚的回奏也是经由通政司送往内阁,然后再送到大内。

天启这几天最关重的无非就是辽事和大同之事,两边一涉辽镇,一涉宣大,都是国家最紧要的九边重镇,辽镇之事关系京师安危,宣大之事也是十分要紧,如果真如王心一所奏,宣大地方糜烂的程度也是令人心惊胆寒,哪怕是身为天子,天启也是为之紧张,甚至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九百九十八章 对饮第七百七十二章 风向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谈第六十四章 击毙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离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缩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争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帅第六百三十二章 学校第六百零四章 汤池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谈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铳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别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一十六章 台吉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八百八十六章 断绝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动摇第三百零三章 摊派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农书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五百章 激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腾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后退第五十九章 铁场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签字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惊叹第二百五十章 欢喜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第一千五十九章 复杂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开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审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惊奇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亲供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七百八十八章 临阵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货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资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击第一千七十三章 门路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水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舰第一千零七章 密谈第五百二十五章 见面第六十四章 击毙第四百章 异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议第七十八章 点化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庆贺第五章 好人?第二百章 各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后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农书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护送第五百八十八章 军医第一千零四章 皮货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励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粮第二百六十章 应允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帮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帮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缩头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礼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灭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九百九十八章 对饮第七百七十二章 风向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谈第六十四章 击毙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离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缩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争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帅第六百三十二章 学校第六百零四章 汤池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谈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铳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别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一十六章 台吉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八百八十六章 断绝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动摇第三百零三章 摊派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农书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五百章 激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腾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后退第五十九章 铁场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签字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惊叹第二百五十章 欢喜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第一千五十九章 复杂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开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织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审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惊奇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亲供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七百八十八章 临阵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货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资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击第一千七十三章 门路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二百二十八章 试水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舰第一千零七章 密谈第五百二十五章 见面第六十四章 击毙第四百章 异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议第七十八章 点化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庆贺第五章 好人?第二百章 各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后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农书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护送第五百八十八章 军医第一千零四章 皮货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励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粮第二百六十章 应允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帮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帮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缩头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礼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灭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