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必须封梅殷为国公!

“你口中的吾师是什么情况?

那混……梅殷什么时候成你老师了?”

朱元璋望着陶成道出声询问。

陶成道闻言,恭敬的道:“回禀陛下,就在三天之前,微臣来到双水村吾师那里,得到吾师教导,受益良多。

很多事儿都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在这火器一道上,吾师当真是高瞻远瞩,行走在最前列。

微臣振奋之下,要拜吾师为师,

吾师当时不愿意收微臣为弟子,说年纪相差太大。

愿与微臣平辈相交。

是微臣死乞白赖,吾师方才将微臣收下为徒……”

陶成道在这里给朱元璋解释起来。

在提及梅殷之时,特别的恭敬。

言必称师。

这种恭敬,甚至于远超一般弟子,对老师的那种恭敬。

并且,在说能够拜梅殷为师之时,陶成道脸上都露出了满满的幸运与骄傲。

能够拜梅殷为师,在他看来,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造化!

朱元璋听了陶成道说的话,又看到了陶成道的状态。

心里面也同样是升起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就是自己的女婿啊!

随便就能够把陶成道这等在火器之道上,最有研究的人都给折服了。

直接死乞白赖的拜师。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知道,自己女婿还不仅仅只是在火药一道上有所涉猎。

在建筑、种地喂猪,水泥制造玻璃等铸造上面。

都拥有着很不一般的非凡能力。

结果现在,仅仅只是火药一途上,就能够令的自己这边,在火药上面最有研究,造诣最深的人,给心甘情愿的拜师。

完全无视了那巨大的年龄差距。

这小子,真有他的,果然不是一般人。

虽然在陶成道前去双水村的时候,他就能够确定,依照陶成道在火器上面的造诣,还有痴迷程度。

那么一番到了到了梅殷那边去,肯定会对梅殷特别的恭敬。

两人甚至会成为忘年交。

但是陶成道会对梅殷如此恭敬,并主动开口,死乞白赖的拜梅殷为师的事情。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这小子,是有一些能力,不过也就那样。

陶万户你也没有必要,真的拜他为师。”

朱元璋听了陶成道的讲述之后,忍不住出声,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虽然朱元璋对于自己家女婿,能够让陶成道这种人物,都心甘情愿的拜师。

多少还是觉得有些舒爽的。

但是这些年来,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对梅殷的不待见。

对陶成道说出这些话,还是和心中所想不太一样。

习惯性的要打击一下梅殷。

陶成道郑重道:“陛下,您不能这样说吾师,吾师真乃大才!

在火器一道之上,吾师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

对于火器的认知等事情,远远超微臣。

微臣就像一个刚入门的蒙童一般。

和吾师相差实在太远。

若用路程来形容的话,在这火器之道上,吾师已经走出了一百步之远。

而微臣才不过是刚刚走出了一两步,仅此而已。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吾师年龄虽小,但是其在火器上的造诣,却远超微臣。

微臣拜其为师,再正常不过。

是心甘情愿!

能拜吾师为师,实乃微臣三生有幸。”

陶成道直接就在这里,对着朱元璋据理力争起来。

哪怕是皇帝,在这个时候当着他的面说他老师的不好。

他也敢据理力争,自觉的去维护他的老师。

WWW ¸тt kān ¸C O

朱元璋听到陶成道所说出来的这话,感受到陶成道的态度。

心中的感受,那简直别提了。

它娘的,这陶成道可是自己这边的大臣。

自己和他打交道,不知道早上梅殷多少年。

可以说,陶成道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少不了自己对他的提拔和重用。

结果现在,他不过刚到双水村那边走了一趟,和梅殷第一次有了接触。

现在就已经敢在自己面前,维护梅殷这个混账小子了。

这它娘的……

朱元璋这个时候的心情,简直别提了。

有种自己这边辛辛苦苦培养的大白菜,被又被猪给拱走了的感觉。

而且,这猪还是他没事就骂骂咧咧,又爱又恨的那一头。

这混账的东西,当真是太过份了。

挖墙脚,挖到他这边来了!

这混账小子!

他在心里面骂骂咧咧的同时,也有被陶成道所说的梅殷在这火器之上的造诣给惊道。

尤其是陶成道所说出来的,在火器之道上,梅殷向前走了一百步,他才不过走了两三步这样的比喻,更加的震惊。

陶成道在火器之上,到底有多高的造诣,朱元璋是很清楚的。

而梅殷在弄出了大威力的火药,燧发枪,以及洪武大炮这些东西之后,他也很清楚梅殷在这火器一道上有多大的才能。

知道陶成道是比不上梅殷的。

但是却没有想到,两人之间的差距居然能有这么大。

那……真要是这样的话,倒也能够理解陶成道为什么会拜梅殷为师。

也能够明白,陶成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对梅殷这般的维护。

还别说,自己大明还真的是捡到宝了!

梅殷混账小子的才能,远超自己的想象!

如此想着,朱元璋就又一次忍不住想要感谢一下梅思祖他们这些人。

若非是他们,自己这边想要得到一个背景如此干净,且能力这么强,除了给自己家亲之外,没有别的什么亲人的好女婿,可真不容易!

在这上面,梅思祖他们,真的是立了大功了!

当下朱元璋便不在陶成道,拜梅殷为师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结了。

“这里面是什么?”

他拿出来陶成道给他的那个匣子,出声询问。

陶成道:“回禀陛下,这是吾师所写的,关于火器制造的一些建议。”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便动手将将之打开。

匣子里面,有一个本子。

上面的封皮上写着:关于火器生产制造规模化,标准化的二三建议。

朱元璋见此,心里又忍不住暗自嘟嘟囔囔起来。

梅殷这混账玩意,写东西不按要求来。

不过……他这种简明扼要的方式也挺不错,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需要多看别的,只是这么一看,马上就能让人知道,他这里面所写的是什么东西。

火器达标准化,规模化……这是什么东西?

梅殷没事总能整出一些花活。

如此想着,朱元璋动手将其打开进行观看。

很快就知道了梅殷这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面,梅殷详细的解释了什么叫做标准化,规模化。

以及这么做的好处,还有相应的办法。

在后面,附有流水线作业这个办法。

并详细的讲述了这样做的优势。

除此之外,最后面还有燧发枪以,及洪武大炮的图片,

标注出了尺寸。

每一个零部件,也给画了出来。

且每一个零部件的尺寸,都进行了准确的标注。

接下来朱元璋这边进行制造之时,就严格按照他的图纸以及上面的尺寸来进行建造……

朱元璋这些年来,每天都批改诸多的奏章,早就已经养成了一目十行的习惯。

阅读起来,那叫一个飞快。

一篇奏章很快就能够将其看完。

但是这一次,在看到梅殷所上的这建议书的时候,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这建议书,他拿在手里看了足足半个时辰那么久。

逐字逐句的来看。

不是说梅殷所写的建议书字数够多,够长。

而是说梅殷所写的这建议书,条理清晰。

而且里面的相关建议,对于他而言,都令他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让他一时间,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越看越觉得,梅殷所进行的这建议是再好不过。

这令朱元璋不舍得飞快的阅览,在这里逐字逐句的阅读。

翻来覆去的品味。

进行观看,越看越觉得收获非凡。

越看越觉得心中震动。

梅殷这家伙还真有想法!

竟是连这些都能想得到!

太有用了,这东西简直太有用!

规模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朱元璋不断的在心里,想着这些。

越想越是激动,震撼。

这混账小子,脑袋里面一天天都装的是什么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看到梅殷所写的标准化,规模化这些字时,还有些不太明白具体都是什么。

但是在观看了梅殷所写的这建议书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

并深深的认可。

觉得这才是,今后发展火器的王道。

这样做,当真是好处多多。

除了这些之外,朱元璋还想到了其余的很多地方。

那就是这东西,不仅仅可以用到火器的制作上面。

今后也一样可以用到其余的事情上。

很多需要制造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一套。

着实是意义重大!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连这些都能想出来?

这次,梅殷所给的惊喜,也是真的大。

实是让人意想不到!

原本,他只是想着让陶成道到双水村那边见见梅殷,好好的向梅殷请教一下火器制造的事情。

并尽可能快的,把大规模铸造洪武大炮给提上日程。

可哪能想到,这次陶成道到那边过去。

所获得的,远超自己的想象!

洪武大炮这些,倒还在其次。

梅殷所给出来的这些制造东西的规模化,标准化,以及流水线作业这一套东西。

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好东西,!

关键是这东西,还不仅仅可以用到用在制造火器上面,还可以发展到各行各业……

梅殷这小子,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给自己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朱元璋对于眼前看着的,梅殷所写的奏疏,是翻来覆去的看。

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越看越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建言献策。

而且,梅殷所写的这些,不仅仅言之有物,而且还条理清晰,没有什么废话。

不像之前他所看到的那些奏疏那样,很多的空话。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去茹太素所上的奏疏,那是真的长篇大论下来,一万多字。

满篇都是废话。

只有到了最后的几百字,才是真正的说事儿……

这事情,当时就把朱元璋给气了个半死。

命人把茹太素给抓起来打廷杖,往死里揍!

本身他每天就要批改诸多的奏折,忙的停不下来,最讨厌人写空话。

并且在此之前,也曾命令百官,上书言事之时,要简明扼要。

结果茹太素还敢如此做。

朱元璋不揍他才是怪事儿。

有了茹太素的遭遇之后,后面的人,再上奏章的时候就收敛了很多。

注意了很多。

朱元璋也觉得挺不错。

但是现在,看到梅殷所写的这奏疏之后,心中的这些感受,一下子就变了。

觉得还是梅殷所上的奏疏好。

这才是真正的简明扼要,言之有物,当真是半点废话都没有。

当下朱元璋就决定,等一下自己这边,就按照梅殷这建议书的格式,好好的研究一番。

然后给朝臣们弄一个上书的格式出来。

这样的话,今后自己批改奏章的时候,将会变得更加的方便。

这让朱元璋心中越发的欣喜,觉得梅殷这混账东西还真可以。

这等于说是短短的时间,自己这边,就又从梅殷那里得到了特别多的好东西。

除了流水线作业,规模化,标准化这些之外。

自己这边还得到了一个,让朝臣们上书的、特别好的一个格式范本。

梅殷这家伙,还真的是每每能给自己弄来一些惊喜。

不过高兴之余,朱元璋马上就又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这么好的建议书,为什么现在才上?

梅殷这个混账女婿,没什么不将之亲自送给自己。

反而让陶成道进行转交?

他这是什么意思?

话说,一般而言,很多官员都想要捞到和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见面的机会。

尤其是上这种非常重要,确定可以立功的奏疏时。

那更是能亲能亲自到场,就绝对不会让别人进行代劳!

结果到了梅殷这里倒好。

这么一篇让自己看到之后都心中为之震动,赞叹不已的奏疏。

这家伙竟然让人进行转呈了!

这它娘的……

梅殷这狗屁东西,还真的是……和别人大不一样!

这么好,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让一个才认下来的便宜徒弟给自己送来?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视功名如粪土,也没他这么做的!朱元璋心中,又一次忍不住对着梅殷骂骂咧咧起来。

不过,内心深处对于梅殷,却越发的认可起来。

觉得梅殷的做法,虽然随意是随意了点。

但是,他却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而且,从这里面能看得出来,梅殷对于功名利禄,真的如同他平日里所并表现的那样,不怎么在意。

对于这些,没有太多的想法。

这个女婿……还真的是与众不同!

若是自己大明,如同梅殷女婿这样的人再多上一些,那该有多好!

有本事,还不重视功名利禄。

这简直就是名臣的模范!

当然,在这么想的时候,朱元璋是自动忽略掉了,梅殷对他进行的多次死谏,把他给气的暴跳如雷,七窍生烟的事情。

若是再让梅殷对他进行一次死谏,保证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心里面的想法会发生诸多的变化。

朱元璋在这里看了好一会儿,一抬头,才发现陶成道还在这里等着。

当下便道:“如何铸造洪武大炮这事儿,你应该已经问清楚了吧?

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接下来,就按照梅殷告诉你的那样去做。

要尽可能快的,把洪武大炮给咱做出来。

就按照梅殷所说的那些那样来,一定要搞标准化,规模化,采用流水线来做。

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数量够多,质量够好,威力够大的洪武大炮。

若是有哪些地方还不够清楚,接下来朝随时到双水村那里,去请教你的老师梅殷。

必要时候,可以让他到兵杖局那边去对你进行一下指导。

甚至于让他亲自参与其中,也不是不行。

兵杖局的所有地方和事情,都不对他设防。”

朱元璋望着陶成道如此交代。

“是,陛下!”

陶成道立刻出声应下。

朱元璋所下的这个命令,也感到有些震动。

因为这和他在此之前,所了解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此之前,他所听到的,都是梅殷在陛下这边有多么的不受待见。

被陛下各种的嫌弃。

但是现在,所看到的却完全不同。

陛下哪里有嫌弃自己家的这个女婿?

对于这个女婿,简直是宝贝的不能再宝贝了!

兵杖局的火器,这种颇受陛下重视的东西,以往陛下捂的挺严实。

现在,却直接就对自己家老师开放了!

在自己家老师这边,没有任何的秘密!

这是多么大的信任?

非特别信任,特别亲近的人,不会有这种待遇!

不过,在这样的震动在心中升起之后,陶成道却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起来。

依照自己家先生的才能,还有先生和陛下的翁婿关系,陛下又怎么可能真的会看不上自己家老师?

所以,这些都是外面的谣传。

陛下对于自己家老师,那是无比的信任,无比的重视。

果然,很多事情都不能够听外面那些人瞎传。

而是需要自己先去了解才可以。

在陶成道领命退下之后,朱元璋接着在这里观看梅殷所弄的建议书。

只觉得受益无穷。

很快他就把太子朱标给喊了过来,把这东西递给了朱标看。

朱标看过之后,同样有被自己家二妹夫的手笔给惊到了。

只觉得自己家二妹夫真够可以的!

什么都难不到他!

总能给人特别大的惊喜。

“父皇,看来给二妹夫封伯爵,还是有些小了。

依照二妹夫的功劳,足可以封国公!”

朱标看过之后,忍不住望着朱元璋,满是认真的说道。

朱元璋闻言,哼了一声道:“看看他那尖嘴猴腮的样子!

封国公?

给他封个伯爵就够不错的了。

不过是弄了一些小改变而已,值得给他封国公吗?

那咱这国公,也忒不值钱了!”

听到自己爹所说的话,朱标并没有接茬。

因为他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父皇,习惯性的一些说法罢了。

就凭借自己家二妹夫,立下的种种功劳,今后被封侯,乃是板上钉钉的事!

甚至于封国公,也有极大的可能。

父皇嘴上说的,和实际上做的可是完全不同。

再说,就算是父皇真的在今后,不给二妹夫封国公。

那只要自己能够改变,父皇在模拟当中所看到的命运,成功当上皇帝。

那么在今后,自己一样会把二妹夫的国公给补上。

若是今后自己时日无多,还会走到父亲的前面去。

那自己在感到身体不行之前,也会把雄英给喊过来。

把这个事儿交代给雄英。

让雄英今后当了皇帝,给二妹夫封为国公。

自己当儿子时,管不了自己的爹。

但是临死之前,向自己儿子交代了一下遗愿,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有些东西二妹夫不在乎,但并不代表着自己这些人就可以将其忽略,不给二妹夫。

二妹夫不要是一回事,

自己等人给不给,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

双水村这边,梅殷还在这里做着一些事儿。

原本到时候,他是准备把标准化,以及流水线这些说于太子朱标的。

不过这次,陶成道到了这边,且又知道了陶成道回去之后,就会去见朱元璋,汇报一下前来双水村这边的种种经历。

在这种情况下,梅殷就改变了想法。

抓紧时间把这建议书给写好,让陶成道带回去。

一并交给朱元璋。

如此一来,就能够尽可能快的让这标准化,规模化,还有流水线等东西,在大明这边出现。

并尽可能快的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刚好,这次朱元璋他们这边,准备大规模的生产洪武大炮。

对付海上那些海寇。

这是一个很好的把这些东西施行出来的机会……

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梅殷到了红薯地进行观看。

把这些种植红薯的田地,都给视察了一遍,并分别刨出了几株红薯进行观看。

结合着最近的天气。

梅殷觉得,这红薯已经可以开始收获了。

话说,按照现在的晚红薯的状态,若是让它们继续生长下去,有合适的光照和水分。

下面的红薯还会接着长个头。

但是,梅殷却决定要对其进行收收获了。

因为已经入了冬,要不多久,天气就会变的越来越冷。

他这边要赶到天气变得彻底严寒之前,把红薯给收了。

不然一场霜冻下,来不及收获的红薯会被冻坏掉。

如此一来,那可就真抓瞎了!

现在,不是追求红薯生长极限的时候。

有个大差不差,能把红薯给收起来,装到窖里,才是正经。

而且,这个时候把晚红薯收了之后,还能接着种上一茬麦子。

等到明年,收获了麦子,又可以在麦田里种植晚红薯。

实现麦子和红薯轮作。

确认了红薯可以收获之后,韩成回到家中,便立刻安排人前往朱标那边送信。

告诉朱标,三天之后便可以开始收获晚红薯了……

……

“父皇,二妹夫来信了。

说三天之后,就可以收获晚红薯了。

父皇,那……咱们三天之后就过去?”

朱标来到接到信后,第一时间就来到武英殿这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道:“行,那就三天之后前去双水村那边收红薯。”

……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胡惟庸等人,一一奏事。

朱元璋处理之后,将要散朝时。

朱元璋开口道:“咱说个事儿!你们众人,都觉得咱因为红薯,把梅殷封为伯爵,是不是有些封的太重了?

觉得咱是看在他是咱女婿的份上,才会给他这样一个封爵。

觉得那红薯产量,过于夸大,言过其实吧?”

这不是事实情况吗?

听到朱元璋忽然之间,提起给梅殷因为红薯封伯爵的事儿后,有不少的人,都是愣了一下。

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间提起此事。

很多人也都觉得,朱元璋所说的话,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当然心里面想是这么想,却不敢说。

很多人都纷纷摇头,表示他们对于梅殷因红薯封爵,心服口服。

朱元璋却不吃他们这一套:“你们也不必摇头否认。

咱知道你们心里面的真正想法。

但咱还真就明确告诉你们了,这事不是咱妄言,说瞎话。

而是这红薯的产量,当真惊人!

接下来尔等就能明白,咱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等众人,后天一早,按照上早朝的时间,在城门处等待。

咱们前去双水村那边去刨红薯!

到了那时,亲自看到了这红薯的产量有多高,就能明白咱为什么要给梅殷封伯爵!”

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很多人都显得有些面面相觑。

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突然玩上这么一招。

朝都不上了,直接领着他们去收红薯!

不过,却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别的

毕竟这事儿,和别的不一样。

虽然许许多多的人,心里面看不起种地的那些泥腿子们。

但是,重视农商的事儿,却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的。

所以哪怕心里面对此极为不屑,也不敢在这种正式的场合,当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什么不是来。

所以这个事儿就此定下。

……

“妹子,咱已经颁布下命令,在后天要带着朝中众臣,前去双水村去收红薯。

让他们都开开眼。

不仅是这样,家里的这些小子们,咱也准备一并带过去。

六岁以上的,都要去到田里,去好好的劳作一番。

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种田之不易。

明白民间之疾苦。

咱的儿子,可不能成为不知民间疾苦的人!

不能忘了根本!”

下了朝之后,朱元璋来到马皇后的住处,望着马皇后如此说道。

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是满心支持。

她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这人呐,就是要多吃点苦。

吃了苦后,才会知道现在的生活到底有多好。

多不易。

尤其是这些年纪小一点都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蜜罐里泡着。

时间长了,就不知道甜是甜,苦是苦了。

他觉得重八的这个想法很不错。

他们家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哥几个,之前被重八派去了一趟凤阳,经历了那一遭的事后。

回来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有些影响,是可以持续一辈子的!

……

毫无疑问,朱元璋今天早朝结束之后,对众人对百官宣布的这个事情,一下子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伯温带着满心的欢喜,准备参与到这个盛事当中。

他知道,这乃是自己家好孙女婿梅殷,露脸的大好时机。

陛下是真给自己家好孙女婿长脸!

同时也是真的想要,亲自参与到红薯这种超好的粮食的收获里。

这红薯,他可是早就亲口吃到了。

知道有多美味,也知道其产量到底有多惊人。

但其余的很多人,对此态度就不太一样了。

“胡相,您说……这是真的吗?”

退朝之后,有人忍不住望着胡惟庸询问。

胡惟庸点头道:“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

不是真的,陛下又怎么可能会邀我等百官,共同前去收红薯,做见证?

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听到胡惟庸这么说,这人也点点头,觉得胡惟庸说的很有道理。

可是,想是这么想,心里面却终究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相信。

总觉得这个事儿,有些悬,过于离谱了!

……

“一亩地能产几千斤?笑话!什么时候有这么高产量的粮食了?

既然上位敢这么做,那就后天一同到那边去看看。

要是这红薯,真能达到一亩地几千斤。

咱弄一泡牛粪吃了!”

朱亮祖哼了一声,说出了他的豪言壮语。

对于红薯那离谱的产量,他是打心眼儿里感到不相信……

第50章 来自梅殷的,跨时代的降维打击第172章 他给的实在太多了!第270章 朱元璋:梅殷这混账,挖墙脚挖咱头第183章 朱棣:我父皇会打我?笑话!怎么可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102章 梅殷他敢干这事?!第58章 还是梅殷教的高招好用!第9章 喂猪就能变强第166章 这也太羞耻了吧?!121.第121章 他这是要造反?!第261章 梅殷见皇长孙朱雄英!成为大明最年第152章 重八,你说是不是吕氏害死的雄英?第184章 得知真相,朱棣懵逼了第265章 辣椒问世,梅殷欣喜若狂!这高低得第65章 完胜!109.第109章 朱元璋调查梅殷出结果第35章 不可能,梅殷做不到这些!124.第124章 朱允炆当皇帝?就他?他必败无第192章 朱元璋崩溃了第267章 朱元璋被看到的未来整懵了第145章 得知真相,朱元璋眼泪掉来第205章 梅殷让人折了腰的骚操作第72章 梅殷:我若是能弄出威力更大的火药呢第249章 【宿主可模拟观看朱祁镇的人生】第29章 有贵人前来第176章 朱标为了梅殷告黑壮:父皇,孩儿被第195章 朱标:父皇,你为啥打老四?您只管第69章 浑身上下就嘴最硬的朱元璋!112.第112章 朱元璋暴跳如雷!第17章 朱棣懵逼了:刚刚还说梅殷惨,怎么现第95章 尸横遍野!第228章 种地可以不交田税,官府还倒找钱?第74章 真的?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第208章 原来梅殷才是最狠的人!第250章 大明战神?!朱祁镇是大明战神132.第132章 老朱,别这样,我还是喜欢你桀第74章 真的?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第207章 梅殷放大招第26章 梅殷成了香饽饽!第143章 梅殷改变朱标命运第93章 朱元璋摊牌,李善长懵了:竟真的被小第229章 红薯收获!产量惊人!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第238章 马皇后霸气护女婿,梅殷抱住大明最第91章 自己英年早逝了?母后也老早去世了?第191章 原来梅殷才是真正的忠臣!朱元璋:第75章 得知真相,眼泪流下来第165章 不是他来真的啊?!第229章 红薯收获!产量惊人!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第57章 家里有矿!130.第130章 新的死谏任务第74章 真的?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第224章 吕氏上门送人头第14章 抓鱼被小瞧?超级捕鱼术给你们开开眼第223章 朱元璋又一次向梅殷妥协第2章 臣死谏!第34章 梅殷过的什么神仙日子啊!108.第108章 梅殷获超级免死铁券第168章 炸裂的消息第256章 梅殷私造火器是重罪?不!他是奉皇第56章 朱元璋?不过是个臭要饭的罢了!第212章 天字一号的孝顺女婿梅殷124.第124章 朱允炆当皇帝?就他?他必败无第8章 刘伯温背黑锅128.第128章 模拟未来,看到的惊天大秘密!第100章 啥?梅殷又娶公主了?又支棱起来了第54章 南无加特林菩萨,一息三千六百转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110.第110章 朱元璋见梅殷第79章 好!你们梅家诛九族时和我无关了第171章 梅殷:我超正经的!真的!你可别血第94章 杀!(四合一)第147章 脑补帝朱元璋:原来梅殷这混账,心第262章 朱标朱棣的震撼:二妹夫真是神了!第206章 朱元璋拉偏架:梅殷他还是个孩子啊第33章 落魄的大明战神第247章 吕家,灭门!诛九族!106.第106章 啥?你把有容嫁给了梅殷?!(第219章 朱元璋发威:全部拿下!剥皮萱草!第35章 不可能,梅殷做不到这些!第103章 啥?梅殷娶了公主?!第205章 梅殷让人折了腰的骚操作第23章 梅义暗窃喜自己抱上胡惟庸大腿第253章 这还是人吗?!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257章 懵了!这怎么和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啊第86章 啥?咱四个儿子都被李善长抓走服劳役第229章 红薯收获!产量惊人!第228章 种地可以不交田税,官府还倒找钱?第45章 一炮而红!第71章 惨遭打脸的梅义114.第114章 杀!第73章 真的吗?我不信120.第12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梅殷!第261章 梅殷见皇长孙朱雄英!成为大明最年第32章 把朱棣给逮了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113.第113章 朱元璋人傻了:咱大明的宗室,第61章 梅先生竟连这个都懂?!
第50章 来自梅殷的,跨时代的降维打击第172章 他给的实在太多了!第270章 朱元璋:梅殷这混账,挖墙脚挖咱头第183章 朱棣:我父皇会打我?笑话!怎么可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102章 梅殷他敢干这事?!第58章 还是梅殷教的高招好用!第9章 喂猪就能变强第166章 这也太羞耻了吧?!121.第121章 他这是要造反?!第261章 梅殷见皇长孙朱雄英!成为大明最年第152章 重八,你说是不是吕氏害死的雄英?第184章 得知真相,朱棣懵逼了第265章 辣椒问世,梅殷欣喜若狂!这高低得第65章 完胜!109.第109章 朱元璋调查梅殷出结果第35章 不可能,梅殷做不到这些!124.第124章 朱允炆当皇帝?就他?他必败无第192章 朱元璋崩溃了第267章 朱元璋被看到的未来整懵了第145章 得知真相,朱元璋眼泪掉来第205章 梅殷让人折了腰的骚操作第72章 梅殷:我若是能弄出威力更大的火药呢第249章 【宿主可模拟观看朱祁镇的人生】第29章 有贵人前来第176章 朱标为了梅殷告黑壮:父皇,孩儿被第195章 朱标:父皇,你为啥打老四?您只管第69章 浑身上下就嘴最硬的朱元璋!112.第112章 朱元璋暴跳如雷!第17章 朱棣懵逼了:刚刚还说梅殷惨,怎么现第95章 尸横遍野!第228章 种地可以不交田税,官府还倒找钱?第74章 真的?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第208章 原来梅殷才是最狠的人!第250章 大明战神?!朱祁镇是大明战神132.第132章 老朱,别这样,我还是喜欢你桀第74章 真的?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第207章 梅殷放大招第26章 梅殷成了香饽饽!第143章 梅殷改变朱标命运第93章 朱元璋摊牌,李善长懵了:竟真的被小第229章 红薯收获!产量惊人!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第238章 马皇后霸气护女婿,梅殷抱住大明最第91章 自己英年早逝了?母后也老早去世了?第191章 原来梅殷才是真正的忠臣!朱元璋:第75章 得知真相,眼泪流下来第165章 不是他来真的啊?!第229章 红薯收获!产量惊人!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第57章 家里有矿!130.第130章 新的死谏任务第74章 真的?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的?!第224章 吕氏上门送人头第14章 抓鱼被小瞧?超级捕鱼术给你们开开眼第223章 朱元璋又一次向梅殷妥协第2章 臣死谏!第34章 梅殷过的什么神仙日子啊!108.第108章 梅殷获超级免死铁券第168章 炸裂的消息第256章 梅殷私造火器是重罪?不!他是奉皇第56章 朱元璋?不过是个臭要饭的罢了!第212章 天字一号的孝顺女婿梅殷124.第124章 朱允炆当皇帝?就他?他必败无第8章 刘伯温背黑锅128.第128章 模拟未来,看到的惊天大秘密!第100章 啥?梅殷又娶公主了?又支棱起来了第54章 南无加特林菩萨,一息三千六百转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110.第110章 朱元璋见梅殷第79章 好!你们梅家诛九族时和我无关了第171章 梅殷:我超正经的!真的!你可别血第94章 杀!(四合一)第147章 脑补帝朱元璋:原来梅殷这混账,心第262章 朱标朱棣的震撼:二妹夫真是神了!第206章 朱元璋拉偏架:梅殷他还是个孩子啊第33章 落魄的大明战神第247章 吕家,灭门!诛九族!106.第106章 啥?你把有容嫁给了梅殷?!(第219章 朱元璋发威:全部拿下!剥皮萱草!第35章 不可能,梅殷做不到这些!第103章 啥?梅殷娶了公主?!第205章 梅殷让人折了腰的骚操作第23章 梅义暗窃喜自己抱上胡惟庸大腿第253章 这还是人吗?!第98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257章 懵了!这怎么和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啊第86章 啥?咱四个儿子都被李善长抓走服劳役第229章 红薯收获!产量惊人!第228章 种地可以不交田税,官府还倒找钱?第45章 一炮而红!第71章 惨遭打脸的梅义114.第114章 杀!第73章 真的吗?我不信120.第12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梅殷!第261章 梅殷见皇长孙朱雄英!成为大明最年第32章 把朱棣给逮了第200章 完了!坏事了!113.第113章 朱元璋人傻了:咱大明的宗室,第61章 梅先生竟连这个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