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为敌?

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为敌?

朱棣知道自己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幻想的世界,是虚假的。

但这个幻想世界……未免也太棒了!

他一手牵着心心念念的燕王妃徐氏的柔夷,另一手牵着稚嫩的怀安郡王朱高燨,一家三口就这么漫步在夏日的燕王府里,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他已经沉浸在一家团圆的幸福时光里,早已忘却了什么狗屁任务。

至于剩下三个崽儿?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燕王妃徐氏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自家王爷头一次像现在这样温柔,很难想象这居然是那个钟情于戎马的燕王朱棣。

而年幼的朱高燨也觉得不太对劲,他这是第一次感受到父爱的存在,一时间似乎有些不太适应,在他的心里,自己应该是父亲最不受宠的那个孩子才是,以前父亲看他的眼神与看王府上的侍女与宦官无异。

徐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询问道:“王爷,为何臣妾觉得,您像是碰上什么高兴事儿了?”

朱棣愣了一下:“哦,有这么明显吗?”

“您就差把乐呵俩字写在脸上了……”

徐氏定下心来思考,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值得自家王爷如此喜悦。

思来想去,国泰民安,似乎也没什么大事……

听说最近陛下身体不好,就这事有啥值得庆祝的?

你爹要噶了,你搁这儿还能乐呵呵的?

徐氏是何等睿智之女子,她试探的问道:“王爷,陛下近些日子来身体不好,您不会是有什么冒昧的想法吧?”

朱棣正色道:“朕没有,你别乱说。”

徐氏:“???”

朱棣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这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燕王,皇位的继承人是朱允炆这小比崽子。

年幼的怀安郡王朱高燨闻言,眸子不易察觉的闪烁一二,却又将自己的情绪隐藏的很好,继续装作一副什么都听不懂的无知模样。

朱棣回过神来,也意识到自己这个时间段应该干点啥才对。

老朱要驾崩了,继承皇位的是朱允炆这小比崽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出意外了。

如果任由时间如原来的历史发展下去,恐怕自己这美妙时光还享受不了多久,朱允炆就要把削藩的屠刀挥到他的头上了。

啧……是应该做些什么才对。

【提醒宿主:您一共有十次回档的机会。】

朱棣有些纳闷儿:回档是什么意思?

【回档:指,时间回溯到最初的时刻。】

朱棣:!!!

如此一来,朕,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朱高燨,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是幻想世界,朕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天下大同?

……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洪武皇帝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遗诏诸王在封国,不得到京师奔丧。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夺取北平九门,遂据北平,喊出了“天下大同,利国为民”的口号,誓师出征。

战事之初,因北方诸将多为其旧部,降者甚多。但在两个月后,建文帝一道圣旨,命宁王朱权、辽王朱植,大宁军与辽东军联合出兵,将朱棣镇压。

同年,朱棣卒。

……

时间回到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的前夕。

朱棣坐在燕王府的院子里,依旧是风和日丽,但他却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特么怎么和原来的剧本对不上啊!

“为什么宁王和辽王,会服从建文帝的命令,对朕发兵?”

这是朱棣现在最不理解的地方。

洪武就藩的诸王里,其实他燕王府的实力,算不上是最强的,甚至只能排到第三。

镇守大宁的宁王朱权,所统封疆数十城,广千余里,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视诸王最雄。

镇守广宁的辽王朱植,如同一头猛虎一般巡视着整个辽东。广宁三护卫骁勇善战,还有武定侯郭英、日后在永乐朝被拜为西北大将的宋晟等人辅佐。

但这两个小老弟,在原来的历史里并不是他的敌人,辽王被建文帝夺了兵权,宁王被朱棣套路掏空家底。

他们的共同敌人,是建文帝。

可现在建文帝一声令下,宁王朱权和辽王朱植就跟疯狗似的来咬朱棣,将燕王府撕成了碎片,其凶猛程度都快给朱棣干出阴影来了。

大宁军和辽东军,那都是在边关浴血征战出来的精锐,强悍比起燕王府的军队有过而无不及。在军队数量的碾压下,又有宁王、辽王这两位名将挂帅,连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郭英都只配给这二位边关塞王当副手,打起朱棣来跟玩一样。

“爹在想什么?”

听到这稚嫩的声音,朱棣瞅了一眼,一看到是还没自己膝盖高的瓷娃娃朱高燨,此时正心烦意燥的他忽然又轻松了许多,温和的说道:“小四啊,乖,爹在想事,别闹。”

此时,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阳郡王朱高煦从花园路过,看到父慈子爱的朱棣与朱高燨,流下了不争的眼泪。

明明是我先来的……

尼玛的朱棣,对朱高燨这小子是和蔼可亲,对我就是哐哐猛踹。

朱高煦愤而离开。

…… 朱棣随口说道:“小四,伱想过,天下大同的世界吗?”

年幼的朱高燨愣了一下:“父亲能具体一些说吗?”

“额……就是一个如理想国的世界,人人平等,人人为公,所有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国家的权力交付于百姓,一个没有君主的国家。”

朱棣挠了挠头,叹息一声,“算了,我与你说这些作甚,你这么小,能听懂个什么。”

随后,年幼的朱高燨沉吟道:“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只有不停地榨取底层力量才能推动进步,为了追求进步的速度与获取利益的的最大化以榨取价值,都会去疯狂的压迫底层阶级。”

“使底层阶级的民众始终保持在一个仅能依靠辛苦的劳动生存的程度,因为底层民众过于辛劳,才会创造出足够的价值使得统治层能游刃有余的去和其他势力争斗,底层民众只有劳动的权力、被剥削的权力、被压迫的权力,而没有思考的权力、没有发言的权力、没有参与统治或发表意见的权力,只有这样的底层才适合上层的统治。”

“如果不考虑对外战争的外来因素,在这种制度下,最严重的其实是内部斗争。内部斗争不仅仅是统治者与辅佐统治的政党在争斗,还有政党与政党之间的争斗。竞争力小的政党逐渐失势,被强势的政党吞并或击垮。”

“相应的是除了官僚体系,民众与世家门阀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民众不断的被世家门阀打压,王朝建立初期还能勉强维持有少数民众可以上升到帝国头部,可随着王朝国祚绵延甚久,利益被瓜分完毕,这块利益的餐桌前已经没有民众的席位,民众通往头部的渠道愈发窄小,直至彻底断裂。”

“由此导致整个国家最终被割裂为两个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一个是掌控者百分之百权力与利益分配的统治层,一个是只拥有被剥削权力的底层民众,就像是建立在火山口的堡垒,看似相安无事,可只要有个风吹草动,譬如天灾战乱,火山口就会彻底喷发,将堡垒烧成灰烬。”

“致命点在于,所有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这是制度本身的问题,统治层想要利益,民众不甘当做被剥削的牛羊。这是一种制度本身产生的自然规律。犹如刮风下雨一样,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就只能从改变制度入手。”

“而最先提出改变制度的那个人,将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

“谁敢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弄死谁。”

“在阶级的利益面前,所有的个人利益都显得极为渺小。世家门阀之间的内斗可以互相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可一旦有人提出来这个国家不需要世家了,世家们瞬间就会其乐融融的联起手来把说话的人弄死。”

朱高燨说完这些之后,大口的喘气,果然,对于这样一副年幼的身体来说,说这么长的一段话不带间歇果然还是太吃力了。

而朱棣人都听傻了。

他呆呆的看着朱高燨,脑子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惑,问道:“你今年多大?”

朱高燨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八岁。”

朱棣愤而起身:“这他妈八岁?!”

谁家八岁小孩能说出来这个!

关键在于……

朱棣听完以后,觉得还挺有道理!

统治层与底层民众之间的矛盾起源,官僚体系与世家门阀的利益划分,民众在阶级中的地位,朱高燨全都如数家珍的说了出来。

朱棣抓耳挠腮都想不明白的事,这小子能说的一清二楚。

原来如此。

朱允炆的暴力削藩与愚蠢的改革方式,引起了所有皇族的公愤与世家门阀的不满。比起愚蠢的朱允炆,他们更希望朱棣上位,能继续维持阶层现状,避免国家动乱。

在本身具有大气运以及阶层支持的情况下,朱棣打赢了靖难之役,皆大欢喜。

然后当他提出天下大同,本质上来讲是动摇了统治层的利益,要将所有的皇族阶层从利益的瓜分中踹出去。包括皇族在内,天下的世家门阀决不能容忍一个这样的傻逼出现,朱棣一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本来他们是反对建文帝的,毕竟恢复周礼这件事听上去就很蠢。可等到朱棣提出天下大同,他们又忽然觉得比起朱棣这个蠢货,建文帝还是很聪明的。

跟朱棣提出的天下大同比起来,建文帝的恢复周礼是个屁啊?

恢复周礼也就是倒退几千年而已,天下大同那直接给皇族都干没了!

难怪宁王朱权和辽王朱植会拼了老命的打朱棣,他们这哪里是效忠建文,这分明是为了捍卫属于自己阶层的利益!

而本身出身皇族有望逐鹿天下的朱棣,在提出天下大同的时候就成了阶级的叛徒。

朱棣试探的问道:“所以说,你觉得如果我要提出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概念,你能替我想出如何打赢这一仗的办法吗?”

朱高燨闻言,陷入了沉思当中。

朱棣见状,不由苦笑一声。

他真是昏了头,居然去问一个八岁小孩这种问题。

如果是未来那个以一人之力撑起整个帝国的恒景帝朱高燨,或许能想到解决的办法。但如今的恒景帝,还只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孺子。

一个八岁小孩能说出让他都为之震惊的言论,朱棣已经觉得很离谱了,怎么可能想到怎么去打赢他都打不赢的仗。

这并非是调兵遣将的仗,这是一场阶级的战争,一场要与所有人为敌的战争。

朱棣感觉,这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仗。

然后正当朱棣准备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时候,朱高燨却开口了:“联合能联合的盟友,对扛共同的敌人。”

“天下大同,是要将民主抬到台面上来,所有的农民阶级和穷人都是我们的盟友。其实提出天下大同的人并非是与天下为敌,而是与天下人为盟友。”

“盲目的与统治层为敌是极为愚蠢的,一个人打不过一群人。相应的道理,统治层是少数人,而民众是大多数,当我们能把全天下的民众联合起来时,统治层的少数人就显得极为渺小了。”

“当然,要将全天下的人都联合起来,这绝非易事。”

“民众不会自己启迪觉悟,需要一个有智慧有力量的人去引导他们觉醒。如果没有觉醒者,民众始终会如一滩死水般,几千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们习惯了被奴役,习惯了被压迫,习惯了头顶上有一个名为皇帝的人作威作福。”

“只有当他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造反,推翻原有的阶级,然后取代那个阶级。帝制是有学习的模板的,所有人都在学习秦始皇那样去统治,而所有活不下去的民众也都在学习陈胜吴广那样的去起义,但天下大同是没有学习模板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哪个反贼建立起来过天下大同的国家。”

“没有模板,那就去创造模板,唤醒民众,引导他们。”

“天下,人人为公。”

“天下,皆为盟友。”

“豺狼虎豹,焉能为敌?”

(本章完)

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军摧枯拉朽!第437章 紧锣密鼓的阴谋与埋伏!第308章 朱高燨:汉王没反,我反了!第59章 尔见王驾,还不跪迎?第350章 姚广孝:佛爷我悟了!第574章 望尘莫及呀第282章 白起:战必胜,攻必取第57章 夺门之变第51章 洪灾!第1章 朱棣的正确打开方式第462章 孔府议定 口出狂言!第212章 祁王:别走了,埋了吧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283章 恒景九年第384章 神臂弓的完善与改进!第180章 忤逆之臣,杀无赦!第74章 谁想杀朱棣?第560章 粮草未动,兵马先行。第456章 他孔家算什么东西?第158章 抹去女真文明!第379章 施压!朝中局面已定!请假一天第396章 正面冲锋 踏阵破军!第17章 斥候第333章 朱高燨:说话的资格第168章 这是要造反!第423章 朱高燨:后方不靖,前线继续加大力第195章 谋逆!兵变!第480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请假一天第94章 顶尖名将的默契第94章 顶尖名将的默契第525章 朝中琐事第371章 东宫议事,未雨绸缪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230章 祁王: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第44章 藏在大报恩寺里的真相第446章 轻而易举的反杀!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12章 先当孙子后当爷第442章 最后的准备,有人已经丧心病狂!第121章 朱棣:你还当什么太子!第486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392章 暴跳如雷的鞑靼小王子!第495章 前路艰险第361章 南方大乱,陛下危矣第54章 一石稻米,不如三石麸糠第102章 正德皇帝,朱厚照第466章 联手造反?他们有这个胆子吗!第108章 瘟神回京!第313章 朱棣: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502章 微服私访第373章 谋定而后动!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160章 谁能与祁王相比?第86章 让霍去病试试?第462章 孔府议定 口出狂言!第475章 大军四出,镇压北地!第105章 平分天下?平分个鬼!第267章 新人格,朱元璋!第372章 鞑靼不灭,孤心中一日不安!第349章 明皇可废,明朝不可亡!第448章 朱高燨:是谁给你的胆量?第175章 一世命即万世命,一人罪,万世功!第501章 臣有一计第385章 剑指鞑靼,各方云动!第476章 反贼!尔等害人不浅!..........第58章 朱祁镇:大明不亡,我心难安!第367章 朝堂交锋!世家大族图穷匕见!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点逝第60章 关于加更的单章第522章 抄家抄家!第432章 大索全城,围捕世家!第543章 来婚书喽!第119章 皇帝又又又又又抽风了第520章 知府有问题!第439章 大军凯旋,杀机隐现!第137章 兵权文政一手抓第202章 打碎他们的脊梁!第44章 藏在大报恩寺里的真相第312章 朱棣:老四类朕第435章 启程回京?一地鸡毛的云州!第187章 我叫朱由检第443章 凯旋入城!第16章 朱四郎第499章 内忧外患!第467章 先拿你们几个开刀!第544章 有人想害朕第215章 朱高煦:别拦着我,我要弄死他!第172章 我儿祁镇有大帝之姿!第119章 皇帝又又又又又抽风了第428章 一查到底!大幕徐徐拉开!第36章 君臣之礼,父子之情第273章 朱棣:坏了,出事了!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点第532章 古人就用上变色油墨了第228章 朱棣:有你祁王,朕心甚悦
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军摧枯拉朽!第437章 紧锣密鼓的阴谋与埋伏!第308章 朱高燨:汉王没反,我反了!第59章 尔见王驾,还不跪迎?第350章 姚广孝:佛爷我悟了!第574章 望尘莫及呀第282章 白起:战必胜,攻必取第57章 夺门之变第51章 洪灾!第1章 朱棣的正确打开方式第462章 孔府议定 口出狂言!第212章 祁王:别走了,埋了吧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283章 恒景九年第384章 神臂弓的完善与改进!第180章 忤逆之臣,杀无赦!第74章 谁想杀朱棣?第560章 粮草未动,兵马先行。第456章 他孔家算什么东西?第158章 抹去女真文明!第379章 施压!朝中局面已定!请假一天第396章 正面冲锋 踏阵破军!第17章 斥候第333章 朱高燨:说话的资格第168章 这是要造反!第423章 朱高燨:后方不靖,前线继续加大力第195章 谋逆!兵变!第480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请假一天第94章 顶尖名将的默契第94章 顶尖名将的默契第525章 朝中琐事第371章 东宫议事,未雨绸缪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230章 祁王: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第44章 藏在大报恩寺里的真相第446章 轻而易举的反杀!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12章 先当孙子后当爷第442章 最后的准备,有人已经丧心病狂!第121章 朱棣:你还当什么太子!第486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392章 暴跳如雷的鞑靼小王子!第495章 前路艰险第361章 南方大乱,陛下危矣第54章 一石稻米,不如三石麸糠第102章 正德皇帝,朱厚照第466章 联手造反?他们有这个胆子吗!第108章 瘟神回京!第313章 朱棣: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502章 微服私访第373章 谋定而后动!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160章 谁能与祁王相比?第86章 让霍去病试试?第462章 孔府议定 口出狂言!第475章 大军四出,镇压北地!第105章 平分天下?平分个鬼!第267章 新人格,朱元璋!第372章 鞑靼不灭,孤心中一日不安!第349章 明皇可废,明朝不可亡!第448章 朱高燨:是谁给你的胆量?第175章 一世命即万世命,一人罪,万世功!第501章 臣有一计第385章 剑指鞑靼,各方云动!第476章 反贼!尔等害人不浅!..........第58章 朱祁镇:大明不亡,我心难安!第367章 朝堂交锋!世家大族图穷匕见!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点逝第60章 关于加更的单章第522章 抄家抄家!第432章 大索全城,围捕世家!第543章 来婚书喽!第119章 皇帝又又又又又抽风了第520章 知府有问题!第439章 大军凯旋,杀机隐现!第137章 兵权文政一手抓第202章 打碎他们的脊梁!第44章 藏在大报恩寺里的真相第312章 朱棣:老四类朕第435章 启程回京?一地鸡毛的云州!第187章 我叫朱由检第443章 凯旋入城!第16章 朱四郎第499章 内忧外患!第467章 先拿你们几个开刀!第544章 有人想害朕第215章 朱高煦:别拦着我,我要弄死他!第172章 我儿祁镇有大帝之姿!第119章 皇帝又又又又又抽风了第428章 一查到底!大幕徐徐拉开!第36章 君臣之礼,父子之情第273章 朱棣:坏了,出事了!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点第532章 古人就用上变色油墨了第228章 朱棣:有你祁王,朕心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