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东番九卫

圣萨尔瓦多城终于拿下来了,西班牙守军却跑了,不出意料,金银财宝,书籍资料,全部被他们带走了,只是鸡笼港中有不少货物他们还没来得及搬运走。

对此,张斌并没有想太多,人都已经跑了,你再也想他们,他们也不会回来,多想无益。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将整个东番完全至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了。

这个问题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张斌专门在鸡笼港找了间干净整洁的书房,取出最新绘制的东番地图,然后对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怎么将整个东番完全至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呢?

设州府,建县城,肯定不行,朝廷只要随便派一批知府、知州、知县过来,东番基本上就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了。

不设置管理机构也不行,以后将难民招过来就要乱套了,再说,田赋也需要人去征收。

设置地方行政机构也不行,不设置管理机构也不行,怎么办呢?

很快,他就想到了屯卫制度。

屯卫管理体系和地方管理体系完全不同,一般只要定下了卫指挥使又或是千户所千户,基本就不会怎么变更了,因为人家一屯下来就建家立业,娶妻生子,种地吃粮,在那里生活下去了,你再把人调来调去,那纯粹就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人了。

不过,在东番建立卫所可以,建都司衙门却不行,因为都司衙门是纯管理机构,里面的各级官员也是不种地的,可以随意调来调去,如果自己请求建个都司衙门,然后崇祯给调一堆不相干的人过来,那可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最后,张斌决定,在东番建立卫所,将自己的亲信提拔为都指挥使和千户,以确保东番始终在自己掌控之中。

当然,这个建立卫所的事他决定了没用,必须崇祯点头才行,这可不是提拔几个官员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人的大事,他一个巡抚可没这么大权力。

那么,怎么劝服崇祯同意在东番设立卫所,而不是建立州府呢?

张斌认真考虑了一阵,便提笔写起奏折来。

首先,他给崇祯奉上了一连串好消息。

盘踞在东番的海盗终于被全部剿灭了,至此福建周边再无海盗袭扰。

入侵东番的红毛番也被他击败了,而且还俘虏了红毛番四百余名。

几次战斗中,他又在海盗李魁奇巢穴和红毛番据点里面搜出白银一百余万两!

紧接着,他便给崇祯出了个难题,那就是,招抚来的海盗怎么办。

他这从郑芝龙手下两万人开始,前前后后招抚来的海盗总共达到了四万多人,如果继续把他们集结在一起,充当朝廷的正规军队,光是军费一个月就是十多万两!

这个钱,张斌当然能想办法赚来,但是,他表示,前面筹集到的军费已经是极限了,对于这四万多海盗的军费,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不能集结在一起,那么就必须把这些人遣散。

现在海盗基本剿灭了,红毛番也赶跑了,这四万多人倒是可以遣散了。

但是,往哪里安置呢?

把他们安置到福建各州府是不可能的,因为没土地分给他们了。

要让他们生存下去,每个人至少要分十亩地,四万多人就是四十多万亩地,福建个州府哪里来的这么多空地,所以,只有把他们安置在东番。

紧接着,他又开始分析东番的形势。

东番并不是一个安全的港湾,相反,东番面临着很多威胁,荷兰人、西班牙人、倭寇、甚至是其他地方的海盗都想把这里据为己有,所以,必须派兵据守,不然,过不了多久,这里又会变成海盗的巢穴、倭寇的乐园、又或是红毛番的据点。

那么,这驻守的人又从哪里来呢,如果派驻军队,又得花钱?

总结以上两个问题,他提出建议,在东番设立卫所,将招抚来海盗改编成屯卫。

这样一来,招抚来的海盗的安置问题解决了,东番防守的问题也解决了,最为关键的是,两件事都不用花一文钱!

然后,他又列举出在东番设立卫所的诸多好处。

比如,有卫所驻守,东番就算是安全的了,安置流民的事就可以开始了,只要安置了足够的流民,这田赋就多了,一年又是几十万两银子。

又比如,有东番这些卫所和福建沿海卫所两边一起威慑,海盗基本就不敢在福建周边活动,这样月港更安全了,月港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红火,这样收的税银又多了。

最后,他绞尽脑汁,奉上一记超级马屁:

大明自太祖洪武年和成祖永乐年至今两百多年时间,都司卫所,从未增设,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卫所数量一直在减少,如果能在东番增设卫所,这简直是两百多年来未有之壮举,皇上此举足以媲美太成二祖!

写完奏折,张斌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他相信,有这么多好处,又奉上了白银一百万两,崇祯肯定会同意的。

如果不同意,没问题,我只是建议而已,既然你不同意,招抚来的海盗你来想办法安置,东番你来派人驻守,崇祯能行吗?

肯定不行,倒不是说他能力不行,主要问题在于,如果不按他的建议来,安置海盗和派军驻守东番都要花银子,而崇祯,缺的就是银子!

这建立卫所的建议提出来了,卫所的具体设置自然要奉上,不然崇祯拿着几十年前的老地图,一顿瞎点,胡乱派些指挥使和千户过来,他前面的努力又白费了。

张斌拿着地图仔细看了看,很快便规划出九个卫所,即东番中卫、东番前卫、东番后卫、东番左卫、东番右卫、东番中前卫、东番中后卫、东番中左卫、东番中右卫。

各卫所的具体设置,他也给出了“建议”,并做了一定的说明。

东番中卫,他建议设置在笨港,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郑彩出任。

这里是郑芝龙原来垦荒之所,他很多手下的家属都在这里生活,划分起屯田来比较方便。

东番前卫,他建议设置在后世高雄所在的位置,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杨耿出任。

这里这会儿还没有任何势力涉足过,但是,这里是一块平原,十分适宜开垦,所以,在这里设置个卫所比较好。

东番后卫,他建议设置在鸡笼,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陈晖出任。

这里是原来西班牙人的驻地,有港口,有城堡,正好用来做卫所驻地。

东番左卫,他建议设置在澎湖,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郑兴出任。

这里地处海上要道,必须派兵驻守。

东番右卫,他建议设置在后世宜兰所在的位置,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甘辉出任。

这里主要是为了监视东番东北部,防止有倭寇在这里聚集。

东番中前卫,他建议设置在大员,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张冠出任。

这里是原来荷兰人的驻地,有港口,有城堡,正好用来做卫所驻地。

东番中后卫,他建议设置在后世新竹的位置,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施大瑄出任。

这里原本就是施大瑄的老巢,他很多手下的家属都在这里生活,划分起屯田来比较方便。

东番中左卫,他建议设置在后世彰化的位置,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洪旭出任。

同样,这里原本就是洪旭的老巢,他很多手下的家属都在这里生活,划分起屯田来比较方便。

东番中右卫,他建议设置在后世台东的位置,卫指挥使他建议由游击将军郑明出任。

这里主要是为了监视东番东南部,防止有海盗在这里聚集。

至于为什么要建议由这些人出任卫所指挥使,张斌在最后也解释了一下,因为这些人原本就是海盗头目,招抚来的海盗只有他们压的住,如果派其他人当指挥使,恐怕会压制不住这些海盗,到时候如果他们去重操旧业,那可就麻烦了。

还有郑芝龙兄弟的问题,他建议保留一万水师精锐,和两百艘左右的战船,分别由俞成龙和郑芝龙兄弟统帅,以防荷兰、西班牙还有海盗刘香反扑。

张斌这么肯定崇祯会同意他的建议,那么,崇祯是不是真的会同意他的建议呢?

说实话,这会儿崇祯真有那么一点把张斌真当亲信的感觉了,因为满朝文武,两京十三省这么多地方官员,唯有张斌一个人能不停的为他捞到银子,张斌前面给他送来的两百多万两银子可是帮了他大忙了。

有了这些银子,辽东的局势并不是那么紧张了,西北的乱民也没有那么多了,甚至,他还想着,如果张斌再给他弄来个百把万两,他就可以着手平定西南安奢之乱了。

结果,他打开张斌的奏折一看,果然又有一百余万两银子,而且,张斌已经提前把福建周边所有海盗剿灭了,红毛番也全被他打败了,甚至还俘虏了红毛番四百余名。

这简直是可以用来祭告天地,禀明列祖列宗的大喜讯啊!

崇祯看到这里就已经兴奋到不行了,至于后面关于海盗的安置和东番设立卫所的事情,由于他心情好,竟然越看越觉得有道理,特别最后那一句,“两百多年来未有之壮举,皇上此举足以媲美太成二祖!”,看得崇祯简直眉开眼笑。

他这一高兴,张斌的建议,他立马毫不犹豫全部采纳了!

就这样,后面威震列强的东番九卫诞生了!

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一五九章 还不是首辅第六章 领先一步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三十四章 崇祯怒了第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二二三章 永乐勋贵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袭第一六三章 坐看风云第四十九章 廷推风波第十七章 吓温体仁一跳第三十二章 无法善了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二十八章 东门山第二三九章 推广经济作物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阵第二〇九章 斩首第十六章 崇祯的怀疑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章 澳门总督吓坏了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十四章 不归路第二七三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十八章 息事宁人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七五章 白捡一块殖民地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风第二六〇章 亲赴欧陆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第二七〇章 总督的幸与不幸第三十一章 毕自严入狱第十一章 组织募捐第十一章 是功还是过第五十二章 崇祯下注第四十章 状元郎对奸相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四十九章 情敌乍现第十章 争相跑路第二十六章 温饱第七十四章 被染红的浑河血日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间作稻第七章 奇葩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十五章 政绩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计第八十章 阉党无耻第三十五章 责任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七章 整顿官场第二十六章 温饱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一七一章 废立太子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十七章 海战无敌俞家军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十六章 戚家军威武(下)第八十四章 有缘无分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十六章 戚家余烈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二〇二章 送钱送粮第七十八章 炮轰圣萨尔瓦多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四十八章 声东击西第二十八章 东番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五十二章 测试第十八章 张斌自辨第五十章 首功第四十四章 惊天逆转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七二章 张斌的盘算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一四二章 气数已尽第二十章 绝世猛将李定国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四十章 建城和铸炮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十章 查抄贪官污吏第二十三章 成亲记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八章 明荷贸易争端(下)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章 搬迁第七章 装病拖延第二三五章 国公力压亲王
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一五九章 还不是首辅第六章 领先一步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三十四章 崇祯怒了第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二二三章 永乐勋贵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袭第一六三章 坐看风云第四十九章 廷推风波第十七章 吓温体仁一跳第三十二章 无法善了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二十八章 东门山第二三九章 推广经济作物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阵第二〇九章 斩首第十六章 崇祯的怀疑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章 澳门总督吓坏了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十四章 不归路第二七三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十八章 息事宁人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七五章 白捡一块殖民地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风第二六〇章 亲赴欧陆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第二七〇章 总督的幸与不幸第三十一章 毕自严入狱第十一章 组织募捐第十一章 是功还是过第五十二章 崇祯下注第四十章 状元郎对奸相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四十九章 情敌乍现第十章 争相跑路第二十六章 温饱第七十四章 被染红的浑河血日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间作稻第七章 奇葩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十五章 政绩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计第八十章 阉党无耻第三十五章 责任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七章 整顿官场第二十六章 温饱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一七一章 废立太子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十七章 海战无敌俞家军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十六章 戚家军威武(下)第八十四章 有缘无分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十六章 戚家余烈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二〇二章 送钱送粮第七十八章 炮轰圣萨尔瓦多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四十八章 声东击西第二十八章 东番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五十二章 测试第十八章 张斌自辨第五十章 首功第四十四章 惊天逆转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七二章 张斌的盘算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一四二章 气数已尽第二十章 绝世猛将李定国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四十章 建城和铸炮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十章 查抄贪官污吏第二十三章 成亲记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八章 明荷贸易争端(下)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章 搬迁第七章 装病拖延第二三五章 国公力压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