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个人的荣辱,人们可以不顾生死。”

“但还有一种东西,能使人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那就是正义。”

“华夏文明对正义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他可以牺牲一切。”

“当一个群体和组织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凝聚力。”

“所以,我们的新思想必须是伟大的,是崇高的。”

“它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而存在,而是为了追求全人类的福祉。”

众人不明觉厉,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崇高的思想吗?

朱雄英却脱口而出道:“大同世界。”

陈景恪心道,没白教你那么多:“正是大同世界。”

大同世界出自《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可以说,大同世界是儒家思想构建的终极理想世界。

只是因为太不现实,很少有人真的把它当回事儿。

就连儒家自己都不怎么提这玩意儿。

前世康有为倒是想在这方面做文章,只是他屁股太歪,最终失败了。

之前陈景恪就给朱元璋他们讲过大同世界,只是他们也一样没有当真。

这不过是儒家幻想出来的,咋可能存在。

到了现在,朱元璋依然不信:“这东西……真的有人信吗?”

陈景恪反问道:“道教的天庭,佛家的净土,岂不是更虚无缥缈,天下人为何愿意相信?”

朱元璋反驳道:“宗教不同,它们是靠愚弄百姓获取信仰的……”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百姓愿意相信它们存在,是因为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说白了,信徒能从中得到好处,哪怕只是一点点心理安慰。”

“同理,世人愿不愿意相信大同世界,取决于朝廷如何做,取决于他们能否从中得到好处。”

“一边喊着大同世界,一边拼命压榨他们奴役他们,自然没有人愿意相信。”

“可是大明不同,现在的大明可以自豪的说,在济世安民这一块我们远超历朝历代。”

听到这句话,众人心中都不禁生出一股骄傲情绪。

虽然现在的大明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就政策这一块,确实称得上历朝历代做的最好的。

“别的朝代将大同世界作为终极目标,会被世人嘲笑。”

“可是大明这么做,所有人都会认真考虑可信度……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朱元璋情不自禁的挺直了胸膛:“咳,景恪言之有理,我大明岂是别的朝代所能比拟的。”

众人:……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严肃的说道:

“围绕大同世界改造儒家思想,倒也不是不行,但具体要怎么做?需要皇家做些什么?”

众人表情一肃,她这话其实就是在问,新思想如何保证皇家的利益。

陈景恪自然知道这是核心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任凭他说的天花乱坠都没用。

“这个问题之前我曾经笼统的说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其一,是以道德经中的天之道为思想。”

“天子代天行道,削弱豪强,补助苍生……”

“其二,天子的权力和责任都是历史赋予的……”

“天子非一家一户之天子,而是天下人的天子。”

“天子的终极任务,是带领世人建立大同世界。”

这两点之前陈景恪确实都讲过,而且分析的很透彻,也获得了众人的认同。

所以,见他从这两方面来确保皇权的合法性,大家都放下心来。

马皇后点点头,满意的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谁都知道她同意这一套逻辑了。

朱元璋等人就更没有意见了。

对于他们来说,皇权是‘天’赋予的,还是历史赋予的,区别不大。

只要这一套思想承认皇权的合法性,就足够了。

况且朱元璋对天赋皇权那一套也不是很感冒。

要知道,他可是说出过‘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这样的话。

在登基诏书里,也直言自己就是布衣得天下。

在历史上堪称独一份。

相比起天赋皇权,他反而更能接受历史赋予皇权这一套逻辑。

最关键的问题得到解决,众人的心情就放松了下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朱雄英就很兴奋的说道:“我华夏作为先行者,要带领全人类一起进入大同世界。”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来。”

“所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帮助蛮夷摆脱落后和愚昧。”

“我们征服四方,不是为了个人的文治武功,而是为了践行理想。”

“我们……是正义的。”

很中二的一番话,却听的众人热血沸腾。

华夏文明拥有自己的家国天下观,对正义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

平时可能不会挂在嘴边,甚至表现的不屑一顾。

但一旦站在正义的一方,会变得非常亢奋。

大有一种无所畏惧暴打天下的气势。

以前扩张是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国,现在是为人类谋福祉。

意义完全不一样了好吧。

这叫啥?

这叫我打你,是为你好。

什么叫道德制高点?

这就是。

不过这套思想现在还只有一个最高目标,别的都一无所有。

想要将其完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更何况,很多细节陈景恪自己也没有考虑清楚,还需要时间去总结。

而且他很清楚,靠自己想要完善这套思想体系是不现实的。

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天赋。

很显然,他这方面的天赋并不是很高。

即便有前世的见识,也很难独立完成伟大思想的建设。

当然,这个想法要是被别人知道,肯定会认为他太谦虚了。

二十岁能有这成就,天赋绝对是第一等的。

只是他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真要说天赋,他肯定是有一点的。

但不多,只有一点点。

能混到今天这一步,更多还是靠前世的经验。

尽管现在功成名就,他脑子始终是清醒的。 这是前世当医生,养成的一个优秀品格吧。

不管别人怎么吹捧,自己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

不会就是不会。

不懂装懂去给人治病,是要出大事儿的。

即便现在不怎么给人看病了,这种性格也一直在影响着他。

至于找谁来帮他一起完善这种思想,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方孝孺也只是备选项之一。

这么多年未见,谁都不知道他变成了什么样子。

万一两人的思想相冲突呢。

但不管找谁来帮忙,都要自己肚子里有货才行。

“所以,接下来几年,我会将更多心思放在研究百家学问,尤其是儒家学问上面。”

“力求早日拿出完整的框架,然后才好找人一起完善。”

马皇后意外的道:“你不准备自己完成这套思想?”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能力有限,勉强搭建个框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最终完善实在无能为力。”

众人都非常震惊。

算学、医术之类的也就罢了,这可是正儿八经称子封圣的机会。

竟然也愿意分给别人?

正如前面所说,没人认为他做不到,只以为他在谦虚。

那么他为何要这么做?

答案只有一个,他想尽快让这套思想问世,早日为大明所用。

该是何等的胸襟,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朱标不禁动容,再次说出了那句话:

“景恪,真君子也。”

朱雄英情不自禁挺直了胸膛,看到了吗,这就是我总角之交。

——

两位亲王凯旋带来的热度,持续了半个月才消散,但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却更加深远。

皇帝的亲儿子能战善战,意味着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更强。

谁再想搞什么请愿、逼宫、消极对抗,都很难威胁到政权稳定性。

原本还想沉默对抗新政的官吏,默默的放弃了这个念头。

WWW ¤ttκā n ¤Сo

利益受损,总比被灭族要强不是吗。

包括很多之前一直未能深入的政策,进度也陡然加快了许多。

比如人口松绑政策。

朝廷取消了匠籍,但很多地方依然在变着花样的奴役工匠。

奴仆要签订契约,但实际上依然有大量人家在使用卖身契,衙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官吏以为自己做的隐蔽,事实上朝廷早已经心知肚明。

只不过以前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无暇顾及。

朱标监国,政策开始转向休养生息、深化革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百官也明白风向要变了。

只是他们习惯了这种作为,再加上侥幸心理作祟,依然我行我素。

两位亲王统兵,同时大获全胜,着实震慑到了他们。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讲道理远不如震慑来的有用。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突然开始频繁召见朝中重臣,重点是勋贵。

徐达、冯胜、蓝玉、傅有德、李善长等等。

同时还对镇守地方的将领进行了替换,很多中枢关键位置也换了人。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替换上来的全都是太子一系的人。

虽然父子俩共用一套班子,但总有亲疏远近。

朱标也有自己亲近信任之人,这是难以避免的。

只是以前父子关系和谐,大家也就没有特别加以区分。

现在突然大规模的,让太子党羽掌管重要位置,太反常了。

怎么看像是在搞政权交接一样?

如果不是老朱依然正常上早朝,召见群臣,大家都以为太子政变了。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皇帝是不是要禅位给太子?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自己否认了。

原因很简单,权力这东西一旦粘上就很难放的下,更不容许别人染指。

亲父子也不行。

大明三代君主关系和睦,确实是史上独一无二的盛况。

然而众人依然不认为,朱元璋会活着禅位。

更何况现在他身体状况良好,精气神甚至比很多年轻人都充足。

别的不说,后宫关系可是很和谐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会禅位,怎么舍得禅位?

但不论大家怎么怀疑,这种人员替换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且因为都是熟面孔,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动荡。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九月份。

当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人员替换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对外宣布,他要禅位给太子。

一时间朝野震动。

这可是皇位交替啊,历来都是大事。

不过和之前朝代不同,百姓在震惊之余,很快就接受了这件事情。

皇帝太子太孙那都是明君,谁当皇帝都行,老百姓不担心他们瞎折腾。

真正无法接受的,是官僚集团。

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皇帝竟然真的要禅位?

他是怎么舍得的?

还是说他被太子一党给控制了?

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不是李渊,朱标也不是李世民。

排除所有不可能,那最后一个可能即便在不靠谱,也是唯一答案。

朱元璋是真的想禅位。

此时再回头看,其实此事早就有端倪了。

几次让太子监国,尤其是去年那一次,直接就不管事儿了,所有的军国大事尽归太子处置。

这很可能就是一次试运营。

而朱标做的也非常好,甚至可以说堪称完美。

今年大明四海升平,唯一的心腹大患北元又被赶到漠北,漠南再无蒙古铁骑的踪迹。

可以说是禅位最合适的时机。

至于为什么要活着禅位,并不难理解,确保皇权稳定交替。

想一想就知道了,皇帝活着禅位给太子,将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可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

朱元璋就真的一点都不留恋皇位?

历史上活着禅位的皇帝也不是没有,远的不说,宋朝就有一位。

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养子宋孝宗赵眘。

不过赵构那只是走个形式,实际上国家大权还是掌握在他手里。

可朱元璋不一样,他提前让太子的党羽接管了国家大权。

这就是真正的全面交权啊。

他是怎么舍得的啊?

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202.第201章 摊丁入亩119.第119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第339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89.第89章 恩及父母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来全在你手里了第12章 大幕开启112.第112章 方孝孺疯了?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191.第190章 海贸啊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第55章 正义执行209.第208章 无题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岂能让百姓吃亏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228.第227章 力学第13章 思烹狗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第268章 无题138.说下加更的事情吧228.第227章 力学209.第208章 无题217.第216章 生产力改变生活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259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115.第115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第68章 小小朱驳老朱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273章 大课堂第313章 见闻115.第115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这种病第260章 无题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283章 留声机176.第175章 黄河决堤第345章 血染淡马锡第253章 帝国时代第35章 大本堂开课231.第230章 无题第22章 突破口201.第200章 税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124.第124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169.第168章 毛骧:好像哪里不对178.第177章 独眼石人第300章 闪电战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2章 大明嫡长孙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285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第285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138.说下加更的事情吧第346章 血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72章 共创佳话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328章 神灵就是小偷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179.第178章 福报?剥削!第268章 无题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第76章 因时而变第306章 师徒谈心164.第163章 功勋九转第341章 挖坑杀人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326章 有钱任性第9章 脑回路不正常的陈远第242章 新罗婢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306章 师徒谈心第57章 实践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58章 唯儒独尊第84章 徐达还朝第54章 目标,倭国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86.第86章 我能治啊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第274章 团队力量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286章 意外之喜
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202.第201章 摊丁入亩119.第119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第339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89.第89章 恩及父母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来全在你手里了第12章 大幕开启112.第112章 方孝孺疯了?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191.第190章 海贸啊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第55章 正义执行209.第208章 无题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岂能让百姓吃亏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228.第227章 力学第13章 思烹狗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第268章 无题138.说下加更的事情吧228.第227章 力学209.第208章 无题217.第216章 生产力改变生活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259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115.第115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第68章 小小朱驳老朱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273章 大课堂第313章 见闻115.第115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这种病第260章 无题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283章 留声机176.第175章 黄河决堤第345章 血染淡马锡第253章 帝国时代第35章 大本堂开课231.第230章 无题第22章 突破口201.第200章 税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124.第124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169.第168章 毛骧:好像哪里不对178.第177章 独眼石人第300章 闪电战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2章 大明嫡长孙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285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第285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138.说下加更的事情吧第346章 血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72章 共创佳话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328章 神灵就是小偷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179.第178章 福报?剥削!第268章 无题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第76章 因时而变第306章 师徒谈心164.第163章 功勋九转第341章 挖坑杀人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326章 有钱任性第9章 脑回路不正常的陈远第242章 新罗婢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306章 师徒谈心第57章 实践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58章 唯儒独尊第84章 徐达还朝第54章 目标,倭国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86.第86章 我能治啊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第274章 团队力量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286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