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什么帝国主义行径啊

“不知道你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听到这句话,阿扎萨表情变得很凝重。

他知道,能不能获得帮助,全看这一遭了。

但他的底牌实在太少,甚至可以说就没有底牌,没有任何拉扯的空间。

只能拿出最大的诚意,以求打动对方。

“波斯国向大明称臣,加入大明的宗藩体系。”

陈景恪眼睛一亮,这个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不过他没有直接点头,而是问道:

“你可知道加入大明宗藩体系意味着什么?”

阿扎萨点头道:“知道。”

陈景恪继续说道:“别的且不说,我就问你两点。”

“大明为你们划定国界线,不允许超出。”

“大明宝钞作为你们的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这两条你也同意吗?”

“可以。”阿扎萨郑重的点头,紧接着问道:

“不知大明准备如何划定波斯的国界线?是否允许我们发行自己的钱币?”

陈景恪说道:“你们可以发行自己的钱币,只要允许大明宝钞流通即可,至于国界线……”

他拿出原本那副简易欧亚地图,用炭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包括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部分地区。

在划线的时候,陈景恪不由自主的想起前世,帝国主义是如何划分世界的。

啧,列强竟是我自己。

而且还是当前地球唯一的列强。

“这里将作为你们的领土。”

阿扎萨眉头微皱,倒不是觉得这片领土不好。

恰恰相反,陈景恪圈起来的都算是膏腴之地,而且面积也很大。

这很是让他意外,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慷慨。

他皱眉的原因是那片高原(伊朗高原),作为波斯人的祖地,没有被圈进来。

“不知道这里可否划给我们……我们愿意用阿塞拜疆的土地交换。”

陈景恪断然拒绝:“不可能,实话告诉伱也无妨,大明会在这里册封一位亲王。”

“此地虽然条件比较恶劣,但易守难攻,是最适合作为封国之地。”

一听此言,阿扎萨就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只能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过他也并不是太遗憾,陈景恪画给他们的土地,确实比那片高原更加肥沃。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至于祖地……波斯人早就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哪有什么祖地可言。

在哪建国,哪里就是祖地。

这时,陈景恪嘴角浮出一丝微笑,说道:

“我的朋友,高原毕竟是波斯人的祖地,我们也不会白要。”

“作为补偿,允许你们向西扩张。能打下多大的土地,就看你们自己的能力了。”

阿扎萨眼睛一亮,没想到竟然还能得到这样的好处,那这个祖地不要也罢。

“好,一言为定。”

条件谈拢,双方的氛围又不一样了,变得更加的轻松和气。

之后双方又谈了一些条件,比如陈景恪要求,以后的波斯君主必须拥有汉人血统。

也就是说,以后的波斯王必须娶汉人女子为王后。

在这个以父系血脉为主的年代,王后来自哪里并不重要。

所以阿扎萨并没有反对,相反他非常赞同这个条件。

甚至他都已经在考虑,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娶一位大明的公主为王后。

自己娶不了,也让要子孙娶。

那样波斯王族就有了大明皇族血脉,能获得更多的帮助。

除此之外,他们还商谈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比如怎么帮助阿扎萨控制家族,进而获得其他家族的支持。

又该如何控制萨菲教团。

至于选择哪个流派作为信仰,陈景恪没有参与,说是尊重他们的信仰自由。

这让阿扎萨非常的感动。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心情放松下来的阿扎萨终于坚持不住,开始频繁打盹。

陈景恪见此,就让他留下住宿一晚。

福清作为女主人终于出现,安排仆人带他去沐浴歇息。

等他离开,福清才问道:“他们会遵守协议吗?”

陈景恪毫不在意的道:“他们会不会遵守协议,全看大明够不够强。”

“等晋王和燕王的封国,和那片高原上的封国建成,他们想不遵守协议都不行。”

福清见他已经考虑到,也就没有再多问。

——

第二天下了朝,陈景恪就约了朱标、朱雄英一起去看望老朱。

最近老朱也是惬意的很,每天浇浇花遛遛狗陪陪马太后。

嗯,也没忘了他的那群后宫嫔妃,据说又有两个被检查出有喜了。

只能说,这老汉的身体确实很bug。

上辈子那么折腾,都能没病没灾的活七十多,还顺便生了好些个孩子。

这辈子会咋样,不敢想啊。

朱标要有他这身体,做梦都能笑醒。

陈景恪他们到的时候,老两口正围在桌子前说着什么。

每商量几句,老朱就提笔写一阵子。

等他们走过来,老朱就放下笔,说道:

“你们来帮咱看看,写的有没有问题。”

三人也没有客气,走过去一人拿起几页看了起来。

陈景恪粗略看了一下,发现是类似于回忆录一样的东西。

写的是老朱和老马的经历,以及在遭遇重大变故、转折时的心理路程。

老朱没有一点美化自己的意思,写的很中肯。

比如遭遇危险时的惶恐、害怕,都写的非常详细。

很多时候他不是靠智慧渡过的难关,而是靠着一股子血性。

都已经这样了,退是死,不退也是死。

反正都是要死,那就拼了,劳资死了也要溅他一身血。

就是靠着这一股子不服输不怕死的劲儿,一次次创造奇迹。

从一股小势力最终夺得天下。

当然,也不是一味的无脑拼命,期间少不了种种谋划。

可正是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头,才打出了谋划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一次次逆袭。

反倒是马太后,很多时候比老朱更有信心。

每一次老朱惶恐的时候,她都会在背后给予支持,鼓励他相信自己。

难怪老朱这么疼爱她,都是有原因的啊。

这不禁让陈景恪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本小说。

一个女的穿越到古代,进入后宫成为嫔妃,一步步获得皇帝的宠爱。

最终将皇后流放,自己当了皇后。

一个很老套的言情套路文,类似的书不胜枚举。 为什么他会在这时候,想起那本书呢?

因为那本书里的皇帝叫朱元璋,皇后是马皇后。

属实有点绷不住了。

一不小心,他就笑出声来。

老朱不乐意了:“你小子准没憋什么好屁,是不是嘲笑咱呢。”

陈景恪连忙说道:“没有没有,我哪敢呢,我就是被您和娘娘的感情感动了。”

“以后不敢说,但历数前朝,都再也找不到您和娘娘这样的模范夫妻了。”

朱元璋立即就得意的道:“那是,没有妹子就没有咱的今天,咱能不对她好吗。”

马太后轻轻拍了他一下:“孩子们面前,你瞎说什么呢。”

老朱嘿嘿笑道:“怕什么,又没外人……”

众人心下莞尔。

难得聚这么齐,大家也没有直接谈正事,而是闲聊起来。

老朱就检讨了一下自己的施政得失,对自己之前的军制、税制之类的提出了批评。

朱雄英却说道:“皇爷爷太妄自菲薄了。”

众人都看向他,等着他的点评。

“就好比一个饿急了的人,需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碗稀米粥。”

“当时天下混乱数百年,百姓需要的也不是什么宽松仁厚,而是能够让天下安定下来。”

“您制定的制度虽有不完美之处,却非常的及时,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社会秩序。”

“若没有您之前的制度打基础,景恪的变革也就没有施展之地。”

陈景恪也点头说道:“是啊,乱世需用重典。”

“陛下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了国家制度,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您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二十年前的局势。”

“您这就相当于是……怎么说的来着,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这个比喻实在太形象,引得众人大笑不已。

朱标说道:“哈哈……好一个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老朱也非常欣慰,说道:“如此说来,咱当年的制度,还有可取之处?”

朱雄英肯定的道:“有,太有了。若没有您的制度拨乱反正,哪有今日的大明。”

马太后不禁摇头,说道:“你呀,哪有自己夸自己的。”

“你就照实了写,夸你的事情留给你的好儿子乖孙子。”

陈景恪附和道:“陛下无需自我评判功过,只需要将事情写下来就足以,剩下的就交给后人吧。”

“您以布衣起兵,驱逐鞑虏恢复华夏,此等功绩后人自会给予中肯的评价。”

老朱大笑道:“哈哈,你这个马屁拍的好咱很喜欢,不过没有赏。”

众人又一起恭维了他一番,将老朱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不过大家都很忙,可没空一直闲聊。

拉了一会儿家常,老朱就让周围的侍从全部退下。

他们三个人一起过来,肯定是有要事。

“说吧,你们过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陈景恪就将阿扎萨的事情讲了一遍。

朱元璋取出一副详细的欧亚非地图,说道:

“你比划着地图给咱说说,到底是怎么想的。”

陈景恪指了指其中一块,说道:“这里就是我许诺给波斯人的领土。”

朱元璋皱眉道:“这里可是重要的陆上交通通道,如何能全部划给他们?”

陈景恪说道:“天下很大,我们不可能全部占据,当舍就要舍得。”

然后他伸出手指在中亚那里画了一个圈,就说道:

“这里我称之为安西之地。”

当年大唐的安西都护府辐射范围,称之为安西之地没有任何问题。

什么叫自古以来?这就是。

“晋王的封国在碎叶川(费尔干纳盆地),燕王的封国在天竺……”

“两国形成了一道屏障,可以帮大明抵挡所有来自陆地上的敌人。”

“但安西之地太大部族众多,想要完全治理这里很麻烦。”

“如果我们在安西高原(伊朗高原),建立一个封国。”

“就可以和晋国、燕国形成三角夹击之势,将整个安西之地包围起来。”

“然后慢慢的将这块地给彻底消化掉。”

众人不禁连连点头,这个设计确实非常合理。

陈景恪继续说道:“安西高原环境虽然不如平原,但四周皆有天险,易守难攻。”

“西面又临海,拥有多处天然良港,最适合发展海贸,发展潜力非常的大。”

“这个封国,未来定然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朱元璋非常满意,有发展潜力好啊。

其他人也都是同样的想法,这个地方简直太适合作为封国了。

从大明运送几十万人过去,就足以立足。

陈景恪话锋一转,说道:“但在我们消化安西的时候,极西诸国是不会坐视不理的,他们会激烈反扑。”

“波斯就是我们和极西诸国的缓冲带……”

朱元璋问道:“你就如此确信波斯会依附于我们?若他们撕毁协议,与极西诸国一起打我们怎么办?”

陈景恪笑道:“所以,我建议波斯人选择一个非常小众的教派,作为他们的国教。”

“在宗教狂信徒眼中,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一旦他们选择了小教派,就是自绝于极西诸国。”

“为了生存下去,就只能依附于我们。”

马太后不解的道:“这个道理他们也懂,为何会听你的话,选择小众教派?”

陈景恪将其中的道理讲解了一下:

“他们需要一个理由,将波斯人组织在一起。”

“现在敌人太强,还不能打出复国的旗帜,宗教就成了最好的理由……”

“小众的教派,才能确保他们的独立性……”

“这是个阳谋,只要他们还想复国,就必须走这条路。”

马太后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真如你所说,这波斯人确实不敢背叛我们。”

陈景恪说的有些口渴,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波斯国是小众教派,一旦他崛起,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其他小教派也会谋求独立……到时伊教诸国就会彻底分裂。”

“分裂的伊教诸国,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就眼下来说,对我们也是极为有利的。”

“奥斯曼国正在崛起,它信仰的是大教派,必然会和波斯起冲突。”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得渔翁之利……”

说到这里,他手指又放在地图的一处,说道:

“等奥斯曼和波斯打起来,我们就可以趁机出兵夺下此地。”

“掌握了这里,就掌握住了世界的命脉之一。”

184.第183章 兄弟齐心第29章 惊叹的朱重八第255章 我毕生的追求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241章 汉四郡第15章 太孙伴读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第36章 能不能换句话?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164.第163章 功勋九转119.第119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160.第159章 陈大师教我生儿子吧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83章 让他当驸马?第34章 新篇章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137.第137章 朱标酿成的恶果(求月票)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马皇后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么?第34章 新篇章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192.第191章 不结婚就想生孩子?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个屋檐下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第274章 团队力量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这种病第238章 没有枪头一样能杀人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102.第102章 假钞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第30章 预见能力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316章 伟大思想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71章 自古以来180.第179章 蓝玉竟成嘴替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77.第176章 异常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53章 朱标小露一手第349章 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60章 老狐狸95.第95章 将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第10章 险恶的政治斗争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8章 圣人言192.第191章 不结婚就想生孩子?171.第170章 如何动摇儒家地位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126.第126章 温寒变第25章 明心志97.第97章 继续说啊第19章 当然听皇帝的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80章 发个单章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335章 永恒的变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55.第154章 两个亿啊两个亿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96章 博望侯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第309章 那啥无题第239章 下次一定181.第180章 培养圣人?136.第136章 扒皮王209.第208章 无题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26章 有钱任性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第57章 实践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81章 自绝于军方第307章 一刹那的英雄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51.第150章 内部提纯第347章 明朝的苏武第248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
184.第183章 兄弟齐心第29章 惊叹的朱重八第255章 我毕生的追求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241章 汉四郡第15章 太孙伴读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第36章 能不能换句话?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164.第163章 功勋九转119.第119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160.第159章 陈大师教我生儿子吧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83章 让他当驸马?第34章 新篇章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137.第137章 朱标酿成的恶果(求月票)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马皇后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么?第34章 新篇章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192.第191章 不结婚就想生孩子?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个屋檐下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第274章 团队力量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这种病第238章 没有枪头一样能杀人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102.第102章 假钞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第30章 预见能力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316章 伟大思想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71章 自古以来180.第179章 蓝玉竟成嘴替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77.第176章 异常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53章 朱标小露一手第349章 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60章 老狐狸95.第95章 将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第10章 险恶的政治斗争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8章 圣人言192.第191章 不结婚就想生孩子?171.第170章 如何动摇儒家地位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126.第126章 温寒变第25章 明心志97.第97章 继续说啊第19章 当然听皇帝的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80章 发个单章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335章 永恒的变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55.第154章 两个亿啊两个亿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96章 博望侯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第309章 那啥无题第239章 下次一定181.第180章 培养圣人?136.第136章 扒皮王209.第208章 无题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26章 有钱任性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第57章 实践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81章 自绝于军方第307章 一刹那的英雄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51.第150章 内部提纯第347章 明朝的苏武第248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