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地师的传说

076 地师的传说

喻复阳其实也就是一个采煤工匠出身,他比其他人强的地方,在于比较善于学习,所以在当义夫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勘看煤脉,以及打井采煤的全套工序。由于觉得当工匠挣的钱太少,所以便凑了点钱,拉了一帮人出来单干,他自己当硐头,这样既可以拿到一份挖煤的工钱,还可以获得煤窑的利润。

这样干了五六年,喻复阳也小挣了一些钱,但其中的苦处也是无以言状的。纯粹当工匠的时候,他只管出力做事就可以。当了硐头,就要协调山场主、官府、买家、义夫等各方的关系,这都是要费时、费神而且费钱的。他采过的几个煤窑,都不曾办理窑照,但来来往往用于打点差役的支出一点也不少。

遇到煤脉比较好的情况,他的付出还是值得的,一个煤窑能够给他挣来几百两的银子。但如果遇到看走了眼,一口井打下去不见半点煤星,起码几十两银子就付之东流了。采煤是高风险的工作,如果井下发生了事故,造成工人的死伤,作为硐主的他,还要负责赔偿,这往往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喻复阳有时候也想过,如果能够有人愿意出资来聘他去打井,帮他摆平各种关系、承担打井失误的风险,那么他宁可放弃自己开硐,而去替别人做事。

这就有点像后世的一些白领,当员工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出去创业当老板;等当了几年老板,就知道其实替别人打工也不坏,最起码能够旱涝保收,不必天天睁开眼就要想着从哪弄点钱回来养活全公司的人。

正因为喻复阳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所以苏昊一发问,他便立即做出了答复,弄得苏昊都有些意外了。

“喻硐头,你真的愿意扔掉自己的煤硐,去替别人采煤?”苏昊没有在意喻复阳的失言,只是平静地问道。

喻复阳脑子转了几圈,谨慎地回答道:“苏师爷,你适才所言,可是真的?”

苏昊耸耸肩膀,道:“我吃饱没事跑到这荒山里来,就是为了跟你逗乐子的?”

喻复阳道:“如果苏师爷所言为真,那小的愿意替师爷做事,只要师爷能给小的一份合适的工食银就行。”

苏昊问道:“如果要请你当硐头采煤,一年要多少工食银?”

喻复阳道:“回师爷,采煤这行,有自己的行规。如果是单纯当硐头,只管勘煤,再带领义夫打井采煤,一年是100两的工食银,另外再加上煤窑红利的分润,一般是三十抽一的规矩。”

工食银就是工资了,照喻复阳的说法,他的要求是一年100两银子的工资,再加上大约3.3%左右分红。像喻复阳自己开的煤窑,正常情况下一年的红利也就是三四百两银子,按三十抽一,只能拿到10两左右,额度并不大。这笔抽头的钱,用后世的术语来说,就是绩效工资,是为了提高硐头的工作积极性而设置的。

苏昊这些天也了解了一下明朝的工资标准,一般稍微有点技术的工匠,一个月的工钱是1.5两银子,一年是18两。喻复阳的角色属于工头,身兼技术和执行二职,工钱拿到普通工匠的5倍,倒也不算离谱。

苏昊所长,仅仅是勘测煤矿而已,具体到煤井如何开掘,尤其是如何利用明代的技术来进行开掘,他就不太懂了,这些事必须是找专业人员来做才行。这趟出来之前,他就有这样的打算,准备招募一些小煤窑的工头和工人为己所用,喻复阳不过是他看中的第一个目标而已。

“你开的这个价钱,倒也算合乎情理。不过,我还是得先看看你的手艺再说。”苏昊答道。

听到苏昊说对自己的技术还不信任,喻复阳可有些急了。他拍着胸脯说道:“苏师爷,我不知道你见过多少打井的匠人,要说在咱们丰城县,手艺比我更好的,我不敢说没有,最多一个巴掌就能够数得过来。你如果不信,可以去看看我们正在采的这口井。”

苏昊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

“那我们就走吧,就在前面不远处。”喻复阳说道。

一行人在喻复阳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在开采的那口煤窑跟前。这些人,包括苏昊和陈观鱼在内,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看过明朝的煤窑,所以有些奥妙之处,还需要喻复阳给他们讲解。

明代的煤窑,大致分为竖井和横井两种。竖井是在煤藏的上方向下垂直打一口深井,一直通到煤层。横井则是针对煤层埋藏较浅的情况,从山边打一条水平或者略向下方倾斜的巷道,一直通到煤层。

无论是竖井还是横井,在挖到煤层之后,就要转向水平方向,顺着煤层的分布开始挖掘。为了避免大面积的采空,挖煤是沿着一条一条的巷道进行的,每个采掘工作面称为膛、茬口、窝、尖、掌子面等等。当年的采矿技术,已经能够挖掘近100米深的矿井,水平延伸的巷道最长可达一两里。

喻复阳拥有的这座煤窑,采取的就是竖井挖掘的技术,井深60米,井口直径2米多,架着一座硕大的辘轱,用于从井下往上提取挖出来的煤炭,以及工人的出入。在洞口,众人还看到了七八根粗大的毛竹,下端伸入井内。探头看去,依稀可见毛竹的末梢又连着其他的毛竹,一根续一根,一直通到黑漆漆的井底。

“这些毛竹是做什么用的?”马玉首先发问了,这个充满好奇心的秀才,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十分有兴趣。

喻复阳非常严肃地答道:“这些毛竹是用来清除井下的秽气的,这些秽气可伤人,若不排出,工匠下井会有生命之忧。”

苏昊当然知道喻复阳说的秽气,其实就是井下的瓦斯气。这些毛竹都是打通了竹节的,像是管道一样,伸入井下,可以把瓦斯气排出来。不过,这种排气的方法效率有多高,就另当别论了。想来,这口井应当属于低瓦斯井,否则仅仅靠几根毛竹管道来排瓦斯,是远远不够用的。

“我下井去看看。”苏昊对喻复阳说道。

喻复阳连忙阻拦:“苏师爷不可,这井下可不比寻常地方,没有下惯井的人,可万万不敢随意下去。”

苏昊笑道:“老喻,说句你不爱听的话,我在井下呆过的时间可能没你长,但要论下过的井,我比你多10倍也不止了。上个月我受知县大人之命,在全县打井抗旱。像这样的井,下过岂止百个?”

“打井抗旱?”喻复阳脑子里一亮,“你可是被百姓称为地师的那位县衙年轻师爷?”

“地师……”苏昊又汗了一个,“这都是谁给起的绰号啊。”

喻复阳倒是一下子回忆起来了:“对对,我想起来了,我们村子里的人说过,那位地师老爷就是姓苏,岁数也和你相仿,应该就是你。大家都说,你勘井百发百中,比最好的风水先生还要强出百倍。我家那个村子,全靠了你指点打出来的两口井,才保住了今年的收成。你不知道,好多人家都摆了你的牌位,把你当成万家生佛,给你烧香磕头呢。”

“不会吧,我还活着就给我摆牌位了。”苏昊笑道,“其实我也就是瞎蒙,恰好打出了几口好井,哪里当得起地师的称号。”

喻复阳道:“如果是打了一口好井,那倒有可能是瞎蒙出来的。可是大家都知道,你苏师爷打了上百口井,每口都是好井,那就是只有地师才能办到的了。”

苏昊纠正道:“这可不能乱编,我勘的井位,也有两成是错的,哪有百发百中之说。”

“勘井能够八成有水,这还了得?”喻复阳道,“像我们找煤师勘煤,能够有五成看准的,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大师了。像这样好的煤师,勘一口煤硐的香火钱,起码要20两。”

“这么值钱?”这回轮到苏昊吃惊了,他开玩笑道:“早知如此,我还开什么煤窑,我专门去替别人勘煤好了。我如果去勘煤,多的不敢说,起码七八成的成算还是有的。”

“肯定有,肯定有。”喻复阳连声说道。他虽然是个采煤工匠,但家里也是在农村的。苏昊勘井的事情,在丰城县的各个乡村已经被传成了一段神话故事,有说他是文曲星下凡的,有说他是龙虎山第几代天师传人的,还有说他长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穿土地的。喻复阳自己学过一些勘煤的技巧,知道勘探的难度,所以对苏昊的勘探技能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如今见到了活的苏昊,又听他说自己不但会勘水,还能勘煤,喻复阳自然是笃信不疑的。

“怎么样,现在你不拦着我下井了吧?”苏昊问道。

“不敢,不敢。小的这就陪师爷下井去。”喻复阳说道。

204 纵论朝政344 外援338 出战150 摊上事了136 献宝410 二愣子的奋斗204 纵论朝政149 秉烛夜谈268 营救大儒李贽099 抢饭风波296 闭门羹093 苏百户387 火烧连营375 偷营137 调令132 铜鼓石420 老虎不发威078 准备工作190 万历的烦心事369 出乎意料的逆转157 各有来头050 谈论火器107 矿监271 偷梁换柱279 招徕294 我家的表哥数不清247 新型火药248 赐婚098 吃饭的问题101 与子同袍103 勘舆营101 与子同袍204 纵论朝政260 丧尽天良117 强人400 开疆拓土160 杨应龙之乱282 深入群众166 初入播州城269 伪粉丝132 铜鼓石072 苏氏科贸商行084 斥候413 铲除红毛妖孽284 众目睽睽113 贫穷的富源村237 攒鸡毛凑掸子239 穷寇勿追349 后悔晚矣022 安居025 知县的胡萝卜145 王尚书420 老虎不发威098 吃饭的问题171 丹砂072 苏氏科贸商行061 少年意气165 扣押人质271 偷梁换柱078 准备工作073 申办煤矿252 营兵制021 收了个小弟057 分钱331 找祖坟401 海洋的召唤220 新任淮安知府251 精兵强将223 国难财127 防身利器168 自吹自擂169 献矿347 迎战着力兔马年首更214 走马上任017 安顿409 顿悟187 徐叔058 收买人心164 严防奸细022 安居164 严防奸细381 炫耀武力343 夜袭394 一针见血122 接骨229 无处对证169 献矿154 宣示武力336 备战平虏城376 谁的地利331 找祖坟140 荐举之道152 盯梢379 死亡山谷314 崇王的觉悟085 手艺人121 五百钱329 新鲜韭菜的理想381 炫耀武力137 调令
204 纵论朝政344 外援338 出战150 摊上事了136 献宝410 二愣子的奋斗204 纵论朝政149 秉烛夜谈268 营救大儒李贽099 抢饭风波296 闭门羹093 苏百户387 火烧连营375 偷营137 调令132 铜鼓石420 老虎不发威078 准备工作190 万历的烦心事369 出乎意料的逆转157 各有来头050 谈论火器107 矿监271 偷梁换柱279 招徕294 我家的表哥数不清247 新型火药248 赐婚098 吃饭的问题101 与子同袍103 勘舆营101 与子同袍204 纵论朝政260 丧尽天良117 强人400 开疆拓土160 杨应龙之乱282 深入群众166 初入播州城269 伪粉丝132 铜鼓石072 苏氏科贸商行084 斥候413 铲除红毛妖孽284 众目睽睽113 贫穷的富源村237 攒鸡毛凑掸子239 穷寇勿追349 后悔晚矣022 安居025 知县的胡萝卜145 王尚书420 老虎不发威098 吃饭的问题171 丹砂072 苏氏科贸商行061 少年意气165 扣押人质271 偷梁换柱078 准备工作073 申办煤矿252 营兵制021 收了个小弟057 分钱331 找祖坟401 海洋的召唤220 新任淮安知府251 精兵强将223 国难财127 防身利器168 自吹自擂169 献矿347 迎战着力兔马年首更214 走马上任017 安顿409 顿悟187 徐叔058 收买人心164 严防奸细022 安居164 严防奸细381 炫耀武力343 夜袭394 一针见血122 接骨229 无处对证169 献矿154 宣示武力336 备战平虏城376 谁的地利331 找祖坟140 荐举之道152 盯梢379 死亡山谷314 崇王的觉悟085 手艺人121 五百钱329 新鲜韭菜的理想381 炫耀武力137 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