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板儿砖拍死孙可望

英国佬太不是东西!下一次就要去狠狠地揍他们一把。

届时出动“南明”海军十数万攻击英格兰繁忙的港口城市南安普敦,上岸好好抢掠一回才过瘾。

现在的克钦邦地区属于大明信地,黄胜预备在那里积草屯粮做好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

预备完成这些部署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明年也就是崇祯十二年春夏之交才能够发动战争。

当然,黄东山、程全功他们夺取马来半岛的战斗应该早几个月打响,不知道东吁王朝会不会出兵南下给那些小小苏丹国家以支持。

剿灭了八大王张献忠为首的三十六路地煞,活捉张献忠、罗汝才、蝎子块等等贼骨头,宣传队已经牵着他们穿州过府召开批斗大会,让这些血债累累的恶徒接受老百姓的审判。

效果不错,湖广、河南、南直隶江北地区赶来复仇的老百姓不计其数。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磨和疲劳审讯,张献忠、罗汝才之流已经坦白了许多藏匿赃物的所在,起赃正在进行中。

最后“战神”人马又会有价值不低于二百万两银子的缴获入账。

张献忠倒是识相,做事不拖泥带水,果然是个汉子,他竹筒倒豆子把藏匿金银财宝的地方交代得彻彻底底,不要求南王饶他一命,只请求“战神”杀了张可望。

孙可望不是什么好东西,黄胜本来就没想过留着他,因为这个混蛋在改投南明永历政权时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

他狼子野心,为了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臣三十余人,与大将李定国不合最终导致内讧,使得本来就难以为继的南明更加困难。

永历十一年,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同室操戈攻打李定国部,因部将倒戈大败亏输,最后这小子居然投降清军,成为汉奸军正白旗统领之一助纣为虐。

张献忠想孙可望死,黄胜下令成全他,而且就让张献忠自己动手。

喜欢惹事的刘国正得到了将令,喜滋滋办这件事。

他把赤手空拳的孙可望和张献忠关进一个屋子里,担心张献忠有可能打不过身强力壮的孙可望,悄悄地递给张献忠一块板儿砖。

最后的结果,孙可望的脑袋被张献忠用板儿砖拍得稀巴烂,一个大将被板儿砖拍死倒也新鲜。

三十六地煞一众贼头和麾下大头领们,除了孙可望死在“战神”军中,其余人等有三百多黄胜都没有杀,而是押解他们去京师交给皇帝处置。

黄胜当然把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三人留下了。

张献忠临上路时终于有机会见到了南王殿下,他提出要见见三个义子也得到了满足。

历史上张献忠入川是杀了不少人,但是黄胜认为肯定没有满清殖民者杀得多。

因为张献忠死后,四川军民不肯为奴的抵抗还进行了长达几十年。

要是人真的被张献忠杀得所剩无几,抵抗军从何而来?张献忠当然是把邪恶满清的黑锅全背了。

反正张献忠不是好人,那些做了奴才的无耻文人干脆把所有的罪恶都打包强塞给他。

奴才文人记载的历史完全是胡扯蛋,把他们记载的数据加起来,张献忠居然杀了七亿人。

妈的,这个时代,整个亚洲也没有七亿人啊!整个地球是不是有这么多人都悬,栽赃陷害也要先打个草稿啊!

张献忠和三个义子话别时没有一个“战神”子弟兵打扰他们,因此他们四人说了什么,黄胜一概不知。

张献忠知道此去京师必死无疑,他玩够了、杀爽了认为不亏。

他被“战神”打服气了,不记恨黄胜,认为官兵抓强盗本该如此,落在战无不胜的南王手上不丢脸。

这小子临近上路之时拉过三个义子,要求他们给南王磕头,他自己也是磕头如捣蒜,不是求南王饶命,而是求南王给三个义子生路。

李定国倔强得很,不肯磕头,怒不可遏的张献忠拳打脚踢按着他跪下。

张献忠大声承认,他乃是流寇首领八大王,他确实杀人如麻,被朝廷砍头理所当然,不许三个义子为他报仇,因为他没有仇人。

这小子有口才,说得振振有词,那些歪理听起来蛮像回事。

他说,流寇就应该打家劫舍和强盗做派相差无几没有什么不对,不然吃什么?

当强盗不杀人谁会怕你?没有人畏惧,强盗如何活得下去?官兵就应该抓强盗,否则朝廷养官军干什么?

黄胜听得好笑,决定不跟这个人渣再废话,大声宣布留下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人从军,给了他们正兵待遇,归属郭三喜的伊阳营。

张献忠见南王留下三个义子性命,还收留他们当“战神”正兵,喜极而泣哭得涕泪满脸。

李定国三人见义父如此,再也不敢倔强,都当着张献忠的面磕头发誓效忠“南明”效忠南王殿下。

他们属于颇有见识之人,被张献忠收做义子后也有几个从贼的童生教他们读书识字,对错好坏其实分得清。

“战神”大军纪律严明,对待老百姓如同亲人,能够加入这样的部队,以他们的才能日后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现在李定国三人被义父逼着磕头表忠心,使得他们不丢气节,三个小子当然顺坡下驴。

黄胜无所谓他们的态度,之所以留下他们的性命就是因为历史上他们都曾经和清军血战到底。

三个士兵在“战神”知识青年军人大家庭里根本翻不起大浪,应该一两年内就会被同化,他们要行刺自己的可能性全无,刘国正他们又不是傻瓜,各级镇抚官难道都是摆设?

如果这三个经过历史鉴定,确认秉性不错的好汉都无法改造成为国为民的新军人,“南明”体系的政治工作就是失败,所有的宣传队军官和镇抚官都要追责。

就在清缴南直隶流寇尘埃落定之时,邸报上也传来了山陕剿寇的好消息。

洪承畴汇集了十几万大军把高迎祥、李自成之流打得狼狈不堪,七十二天罡的总瓢把子高迎祥的一万余骑兵遭受毁灭性打击。

第三十章:腹部绕杠第四百五十五章: 帮助秦良玉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第四百一十三章:万军对决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五十七章:得一望二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第三十九章:守株待兔第八十六章:运河纤夫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二百六十五章:扩大地盘第六百五十八章:孙传庭第三百一十八章:青山有幸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无泪第六百三十二章:撤侨第三百六十三章:百兽震惶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一百七十七章:载誉归来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无犯第五十九章:吐气扬眉第四百六十八章:陕西流民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寿中计第二百九十四章:巧妙布置第六百四十四章: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一百八十九章:兑换铜钱第九十四章:天足为美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运了第四十四章:奖勤罚懒第二百八十七章:渔阳鞞鼓第三百九十七章: 拿钱买命第三十章:腹部绕杠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难书第六百八十章:军民鱼水情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第十八章:连升两级第五百八十五章:全面进攻第二十三章:有人送礼第四百零三章:骑象回师第一百零一章:战斗号角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七百章:一夜回到从前第五百八十八章:无处话凄凉第一百一十四章:来到草原第五百九十六章:讨伐萨摩藩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四百三十八章:抚宁难攻第六百三十二章:撤侨第一百零二章:装甲战车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扫自珍第四百零八章:后金入寇第一百四十三章:群众运动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一百一十六章:终成眷属第七百零三章:战国争雄第一百五十四章:割舍不下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七十章:芳心窃喜第七百八十七章:拥抱土尔扈特部第五十五章:假凤虚凰第一百四十九章:积草屯粮第一百五十章:历史未变第三百二十九章:危如累卵第四百四十三章:游击建奴第一百二十八章:收获巨大第二十七章:任重道远第六百六十六章:传子传孙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归山第七百五十五章:抓捕汉奸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六百四十八章:祸兮福兮第一百二十六章:明军剿寇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粮第八百一十五章:闯贼进京第三十六章:背后下手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祯期待第六十五章:香皂礼盒第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转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三百三十八章:杀奔澎湖第六百二十三章:龙旗飘扬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盗猖獗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为第二百八十六章:达成协议第七百七十九章: 风水轮流转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五百八十七章: 复仇的火焰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训在职军官第四十四章:奖勤罚懒第七百四十六章:节义千秋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六百二十一章:中央集权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布置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编生女真
第三十章:腹部绕杠第四百五十五章: 帮助秦良玉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第四百一十三章:万军对决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五十七章:得一望二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第三十九章:守株待兔第八十六章:运河纤夫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二百六十五章:扩大地盘第六百五十八章:孙传庭第三百一十八章:青山有幸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无泪第六百三十二章:撤侨第三百六十三章:百兽震惶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一百七十七章:载誉归来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无犯第五十九章:吐气扬眉第四百六十八章:陕西流民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寿中计第二百九十四章:巧妙布置第六百四十四章: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一百八十九章:兑换铜钱第九十四章:天足为美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运了第四十四章:奖勤罚懒第二百八十七章:渔阳鞞鼓第三百九十七章: 拿钱买命第三十章:腹部绕杠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难书第六百八十章:军民鱼水情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第十八章:连升两级第五百八十五章:全面进攻第二十三章:有人送礼第四百零三章:骑象回师第一百零一章:战斗号角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七百章:一夜回到从前第五百八十八章:无处话凄凉第一百一十四章:来到草原第五百九十六章:讨伐萨摩藩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四百三十八章:抚宁难攻第六百三十二章:撤侨第一百零二章:装甲战车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扫自珍第四百零八章:后金入寇第一百四十三章:群众运动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一百一十六章:终成眷属第七百零三章:战国争雄第一百五十四章:割舍不下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七十章:芳心窃喜第七百八十七章:拥抱土尔扈特部第五十五章:假凤虚凰第一百四十九章:积草屯粮第一百五十章:历史未变第三百二十九章:危如累卵第四百四十三章:游击建奴第一百二十八章:收获巨大第二十七章:任重道远第六百六十六章:传子传孙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归山第七百五十五章:抓捕汉奸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六百四十八章:祸兮福兮第一百二十六章:明军剿寇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粮第八百一十五章:闯贼进京第三十六章:背后下手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祯期待第六十五章:香皂礼盒第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转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三百三十八章:杀奔澎湖第六百二十三章:龙旗飘扬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盗猖獗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为第二百八十六章:达成协议第七百七十九章: 风水轮流转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五百八十七章: 复仇的火焰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训在职军官第四十四章:奖勤罚懒第七百四十六章:节义千秋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六百二十一章:中央集权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布置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编生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