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

毫无根基的孙炎,突然脱颖而出,登上相位。

众人在短暂吃惊之后,更想看热闹,谁知道他能干几天?一年?还是半年?

要不咱们开个盘,欢迎大家伙下注,看看谁能猜得准。无论如何,大家也不会觉得能超过一年。

没法子,这个倒霉位置,实在是太难坐了。

眼下的大明,就是诸神齐聚,李善长虽然罢官,但是他用的旧人尚在。

张希孟不再管具体的事情,但是他的门生弟子,遍及朝野,甚至这一次罢免李善长,这些人就出了大力气。

而且老朱尚在,天子高居九重,虽然这一次太子驱逐了李善长,初步树立权威,但是大家伙都公认的,只要老朱尚在,就有一言九鼎的权柄。

提到了朱标,这位监国太子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解决了李善长,接下来他要怎么处理朝政,人们也说不好。

除此之外,就是徐达统御的御史台,还有背后的勋贵武人,他们又是什么想法,更没人说得准!

反正上面有天子,太子,下面有张相人马,李相人马,旁边还有勋贵武臣,待时而动。

试问一个小小的孙炎,能得罪哪一方?

只要一个处理不妥,他就可以滚蛋了,绝对没有侥幸。

甚至有人还预测,孙炎只是暂时拿来充数的,等陛下和张太师谈妥了,就会有新的人选。

总而言之,无一例外,都不看好孙炎。

他这一次拜相,甚至都没有人来道贺。

面对此情此景,孙炎也是一声长叹,无可奈何。我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孙炎盘算了再三,他先召开一场会议……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

各方齐集一堂,孙炎的主题也很简单,就是让大家伙畅所欲言,看看接下来要怎么办……孙炎摆出了一副虚心求教的态度,效果还算是不错,各方都畅所欲言,毫不顾忌。

这也是李善长在位的时候,很难做到的。

毕竟老李很多事情,都已经有了定见,召集大家伙过来,就是走个过场,你要是猜不透老李的心思,没准还会倒霉。

可孙炎不一样,他人畜无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因此众人都敞开了谈论,有人提出吏治的问题,现在是左相,右相,一起空缺,孙炎执掌中书,门下此刻还缺一位宰相。

是递补新的宰相,还是另外安排……中书、门下,应该怎么分工?

这问题孙炎只能咧嘴,我要是有那么大权柄,还用得着听你们的吗?

不过虽然他没法解决,但是孙炎依旧老老实实,记在了小本上。

随后徐达提出了一个问题,各地仓场的亏空怎么办?

李善长罢相,就是因为监督不严,用人不当,现在新相上任,该拿出对策才是。

孙炎打起精神,立刻告诉徐达,原来的清查,还要继续,而且要严查,如果还有问题,绝不姑息养奸。

孙炎甚至表示,可以从山东开始,有差错,他愿意负责。

他的这个表态,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许,至少有点以身作则的气象。

可接下来一些老生常谈的事情,让孙炎脑壳疼,主要是财政的亏空,各地赈灾,还有地方的教育,黄河治理,漕运,海运……

一天会议下来,孙炎只觉得手都不会动了。

这也太凶险了,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神仙降世吗?

这些破事,张希孟在京城,没有主意,只能出去讲学,李善长也解决不了,还把官位都丢了。

我孙炎何德何能,居然能解决这些事情?

你们是太高估我的本事,还是想看我的哈哈笑?

孙炎一连忙活了好几天,也没有什么头绪。

但偏偏这时候朱标请他过去,议论政务。

孙炎死的心都有了。

殿下,要不你再想想,还有别人吗?

朱标没有客气,“现在朝政一团乱麻,李相去职以后,朝廷上下,都混乱一团,孙相,你要拿出方略才是。”

孙相?

我不是叫孙炎吗?

他愣了片刻,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中书丞相了。

身份变化太大,一时适应不过来。

殿下问自己办法?

有什么办法?

朝廷重要人事,他管不了,清查府库,也不是他能左右的……可以说朱标关心的事情,他一样也解决不了。

东宫大殿,陷入诡异的沉默,汗水从孙炎的鬓角流下,多少有点尴尬,必须找个事情才行。

“那个……殿下,臣,臣琢磨着,陛下已经下旨征讨倭国,为什么应天还有不少倭国人在?”孙炎急中生智,想起了这件事。

朱标一怔,你问我啊?

他长叹一声,“这事情毛贵毛尚书提到过,原本他的意思是将外面人员往来,都纳入外务部,可李相公觉得上国自古好客,来去不禁,因此只需外务部管理使者,不许干涉商贾往来。你说的那些人,应该是倭商!”

这下子孙炎长出一口气,总算有主意了。

“殿下,臣在山东的时候,曾经巡视海防,击退数次倭寇来犯,还俘虏了不少倭寇。根据臣的了解,这些倭商一旦到了海上,拿起兵器,就是倭寇。抢掠船只,甚至登陆之后,祸害百姓,都是有的。而且他们能出海经商,背后都有大人物撑腰,如果非要把他们区分开,也很困难。”

朱标略微一怔,“也有这么一说,那孙相以为如何?”

“驱逐!”孙炎来了精神,“殿下,自从大明立国以来,沿海倭患不断,百姓饱受抢掠之苦。黎民苦痛,常在我心。臣以为朝廷务必拿出强硬的措施,彻底解决倭患,还百姓一个太平。这第一步,就是尽数驱逐倭国商贾,让他们滚出大明。”

朱标心头一动,连忙道:“孙相,咱们现在和倭国通商,以丝绸等物,换取倭国金银,其实我们是赚钱的,填补户部亏空。你现在禁绝贸易,久之必定伤损大明啊!”

孙炎摇头,“殿下,臣以为不然。既然陛下决定讨伐倭国,这便是大明上下的决断,生意上的损失,以后可以弥补,甚至还能赚得更多。但是在当下,我们必须忍受一些损失,上下一心,征讨倭国,而不能犹犹豫豫,坐失良机。”

孙炎这套话语,让朱标颇为震动。

其实孙炎提出了个一个很好的问题,一旦成为大明的敌人,能不能做生意呢?有人或许觉得,有赚干嘛不做?

你们打你们的,我们挣我们的。

可孙炎却认为,要是对外用兵,必是上下一心,各种手段齐出,没道理那边打仗,这边还继续生意往来,这说不过去!

朱标思量再三,终于点头,“孙相,此事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从东宫出来,孙炎长出了口气。

我的娘啊,可算是有事可做了。

说实话,孙炎真没想太多,他单纯就想找点事情,以此破局。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个新相,要是连一把火都点不着,确实如别人的看法一样,他该滚蛋了。

只不过万般事情,都不是那么好做的。

他能力威望,全都不够,勉强去做,也只能把自己搭进去。

没有办法,只能委屈委屈倭商了!

孙炎把自己的决定公布出去……出乎预料,整个朝堂,都是一片支持之声,原本针锋相对的各方,全都赞同,至少也不反对。

孙炎都懵了,这招这么好使吗?

既然如此,那就甩开膀子,狠狠干吧!

孙炎一声令下,封了市舶司,随后散出去兵马,沿海,长江,各地会馆,反正有倭商的地方,就别放过。

短短时间里,明朝这边,一共抓起来五百多名倭商。

瞬间人心振奋,称赞孙相手段霹雳,报纸上,连篇累牍,甚至有人称孙炎,是心怀百姓的国之良相……

我的老天爷啊!

什么时候给我这么高的评价了?

真是受宠若惊。

孙炎还不算糊涂,他也咂摸出滋味来了,对倭国用兵,在张希孟这一派,是对外开拓,重塑华夏秩序,自然要大力支持。

徐达这些勋贵,那就不用说了,天下承平日久,急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借倭寇人头,铸我功业。

至于李善长的故旧,这些人虽然不太愿意打仗,但是在当下,折腾倭寇,总比折腾他们来得好。

唯一说起来,有些意见的就是那些出口贸易的商人,不过经过一番沟通,这帮人几乎一夜变脸,反而成了最支持用兵的。

孙炎提出了两件事,正中商人心坎。

●Tтkǎ n●c o

其一,大明的货物,要用大明的船只……也就是说,鼓励发展大明的商船队,主动开辟海外航路。

生产的货物,自己运输,利润全都归自己。

其二,孙炎认为倭国只是以土产金银,换取大明的货物……他们应该打开国门,准许粮食贸易,甚至同意向大明提供劳力。还有大明货物进入倭国之后,面对高额的抽成,这也要解决。

总而言之,咱们大明不能只是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要主导贸易航路,制定贸易规则!

试问这么通情达理的孙相公,商人如何不支持啊?

就这样,孙炎几乎以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基本盘。不过孙炎也不傻,牛皮已经吹出去了,能不能成,还要看将士们的本事。

万一打输了,他也完了。

因此孙炎立刻给张希孟写了一封信,询问昔日的老板,到底能不能打赢,您倒是说句话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还第七百七十一章 闹到中书省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十一章 巾帼胜须眉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后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学正统第一百一十四章 为继续做人而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为反贼立传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饮燕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师第三百八十八章 内斗果然开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战张相的弱点!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诈李善长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补昨天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铭记第十七章 炮战又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实干兴邦第四百一十章 欢迎投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荣誉第三百二十五章 简朴的张先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个公国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导下属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间之屑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张相公觉得你死定了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广孝的新官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第六百九十九章 济民学堂,救济斯民第七百六十八章 张太师的亲戚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来,不许跪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们赢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赵均用覆灭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四百一十七章 国法无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联手李善长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两桌客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许士大夫再回来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诈李善长第八百零九章 双胞胎第二百四十九章 毕业了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伤的世界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个大日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竞争,才有突破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个旧世界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赔了朱棣又折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抢土豆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广孝的新官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万民一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传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传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敌的常遇春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拖不得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们对得起我爹吗?第六百二十九章 请你吃牢饭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
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还第七百七十一章 闹到中书省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十一章 巾帼胜须眉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后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学正统第一百一十四章 为继续做人而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为反贼立传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饮燕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师第三百八十八章 内斗果然开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战张相的弱点!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诈李善长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补昨天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铭记第十七章 炮战又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实干兴邦第四百一十章 欢迎投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荣誉第三百二十五章 简朴的张先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个公国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导下属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间之屑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张相公觉得你死定了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广孝的新官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第六百九十九章 济民学堂,救济斯民第七百六十八章 张太师的亲戚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来,不许跪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们赢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赵均用覆灭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四百一十七章 国法无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联手李善长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愧朱元璋之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两桌客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许士大夫再回来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诈李善长第八百零九章 双胞胎第二百四十九章 毕业了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伤的世界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个大日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竞争,才有突破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个旧世界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赔了朱棣又折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抢土豆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广孝的新官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万民一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传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传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敌的常遇春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拖不得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们对得起我爹吗?第六百二十九章 请你吃牢饭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