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进击的朱厚照

第284章 进击的朱厚照

广告,广而告之。

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丛兰没有办法呀,难不成真让他这个通政使自己出银子补贴工作吗?

开什么玩笑!

他丛兰一向洁身自好,家中并无余财,就算是真有那也压根就不够用啊!

按照皇帝陛下的这个外刊新报设计,不只是要刊印新报,还要在地方上面设置分部,更是要在乡野之中设置宣政吏,通政司需要为此付出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点点银子根本就填不满这个窟窿!

嗯,粗略估算之下,少说每年都得耗费数十万两银子,而且还是至少!

这么庞大一笔资金,他丛兰不招商引资打广告,难不成指望焦芳那个卑鄙小人掏银子吗?

就算皇帝陛下开了口,焦芳这种小人也肯定不会多给,说不得会惹出些蝇营狗苟。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力更生,丛兰对商贾虽然没有什么好印象,但这是为了国事为了百姓,所以与这些卑贱商贾打交道,也不是不可以。

你看先前那户部实行纳银开中的时候,户部一众官员不是跟商贾处得多开心吗?

所以啊,只要可以拿到银子,为国朝做事,其他都可以忍受。

然而当事人都同意了,张敷华这位老大人却不乐意了。

“陛下,国家大事,岂容那些卑贱商贾掺和?”

“这大明新报一旦创办,即便是针对百姓发放,但不管如何那也是朝堂公器,怎么能让满身铜臭的卑贱商贾参与其中?臣请皇帝陛下三思!”

什么狗屁“招商引资”!

这大明新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是朝廷的新政!

皇帝陛下让一群卑贱商贾参与其中,那不是变了味道了吗?

朝廷发行天下的大明新报,上面竟然出现商贾打的小广告,张敷华只要一想起就觉得膈应人!

而且这件事情,已然成为了皇帝陛下的新政,新政嘛不管什么时候阻力都是最大的,万一士绅缙绅拿这一点抹黑攻讦新政,甚至诬陷皇帝陛下勾结商户攫取民利,那才是真正的颜面尽失了。

“商贾怎么了?他们满身铜臭又怎么了?难道商贾就不是我大明子民吗?”

朱厚照冷笑了一声,对张敷华的说法嗤之以鼻。

可惜五朝元老怕什么,直接据理力争道:“陛下,商贾不知忠义不事生产,他们为了钱财四处游走流窜,就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朝廷允许他们做生意养家糊口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了,怎么还要助其发展,让他们借助朝堂公器打广告……”

此话一出,朱厚照都快被气笑了。

不过他也没没有发怒,毕竟这不只是张敷华一个人的看法,而是整个大明朝的看法。

这古代的商贾,无论有钱还是没钱,那地位可以说是比狗都不如。

如那元末明初的江南巨富沈万三,富甲江南甚至富可敌国,结果还不是被朝廷想收拾就给收拾了。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这些士大夫们,那可是谁都看不起,尤其是这些卑贱商贾。

但讽刺的是,这些士绅缙绅贪腐受贿置办产业的时候,偏偏还不愿自降身段,所以驱使豢养这些商贾为他们经商谋利攫取民利!

“张老,在你们这些名教子弟眼中,天下商贾都是不知忠义、看重利益的卑鄙小人,对吧?”

“那为何你们这些名教子弟却要豢养商贾为你们自身打理产业?不是嫌弃人家吗?为什么还要重用人家?”

“中山侯有句话说得好,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说的就是你们这些名教子弟!”

婊子?

牌坊?

狗贼中山侯!

安敢如此羞辱我们名教子弟?

丛兰和张敷华气得满脸铁青。

他们是不敢怪罪陛下的,陛下是不可能有错的。

那么问题就在于陛下身旁的人,以前是那权阉刘瑾,现在就变成了这个中山侯!

难怪皇帝陛下一直对名教儒学充满了厌恶,合着问题根源就是出在这个中山侯汤昊身上,当真是无耻至极!

“陛下,名教子弟中只是部分人与商贾勾结罢了……”

张敷华想要挽回一下名教子弟在皇帝陛下心中的恶劣印象,然而朱厚照听后更是大笑不止。

“部分?是少部分还是大部分?张老何必自欺欺人呢?这满朝公卿不论文武,谁家府上名下没有一大片大业,而这些公卿又要上朝议政又要处理公务,那他们这些家业是谁打理的呢?”

“真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就好比寿宁侯和建昌伯,朕这两个好舅舅,家中就豢养了朱达、周洪、杜成、谭景清这四个商贾,可是侵吞了不少国利啊,盐引一口气可就是好几万引!”

面对皇帝陛下毫不遮掩地道出实情,张敷华一张老脸都有些挂不住了。

他没想到短短五年时间,这位皇帝陛下竟然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

遥想当初,皇帝朱厚照刚刚即位的时候,遇到文臣缙绅的刻意刁难掣肘,立刻就会勃然大怒,显得稚嫩无比。

可是五年时间过去了,眼前这位正德皇帝陛下,却是成长为了足以洞悉朝臣目的的大明帝王!

中山侯啊中山侯,这就是你的功绩吗?

朱厚照也不愿苛责张敷华这位五朝元老,人家不但为大明操劳了一生,而且还在最后时刻替他朱厚照打造出了一个清廉高效的都察院!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位张老大人都是值得朱厚照尊敬的。

“老大人,这先贤不是也说过一句话吗?”

丛兰静静地听了良久,立马补充道:“法家先驱管仲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

朱厚照扫了他一眼,对丛兰的上道很是满意,继续道:“丛爱卿说的不错,士农工商,乃是国家柱石,缺一不可。”

“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工、农、商的发展,同样缺一不可!”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士农工商缺一不可,这才是正道!”

“这句中山侯告诉朕的醒世真言,你们要铭记于心!”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

果真是……醒世真言!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响彻在三人耳畔。

毕竟这话意思粗浅易懂,没有农业,王朝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经济生活就不活跃。

丛兰眼睛一亮,暗自赞叹皇帝陛下这话精辟。

他到底还是年轻,所以相比于张敷华可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张敷华兀自呢喃了几遍,同样琢磨出了些许味道。

不过因为他寿命走到了尽头,三观早就定型了,所以对于新事物,也没那么容易接受。

朱厚照见状笑了笑,当初汤昊告诉他这话的时候,他何尝不是这样,直接愣在了原地。

所以啊,野人这个该死的家伙,很多时候当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偏偏还充满了……哲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大学士丘濬先前呈上的贡品龙吉米。”

“在龙吉米没有成为贡品之前,澄迈县老城镇龙吉村只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

“即便龙吉村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可是他们依旧生活得穷困潦倒,很是艰难。”

“因为我们方才说过的赋税摊派问题,所以他们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到了最后就会逼得成为佃户流民。”

朱厚照顺着汤昊这个例子,眼睛越说越亮。

因为听别人说,和自己在脑子里面过一遍,亲口说出来,那对此事的理解完全就是不一样得。

朱厚照笑着解释道:“可龙吉米成为贡品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丘濬大学士将这龙吉米推荐给了先帝爷,先帝爷听后大悦,因为龙代表皇帝,吉代表吉祥,寓意为皇帝龙体吉祥的意思,因此龙吉米也被成为宫廷的贡米,终年不绝。”

“龙吉村的男女老少,都因此而大力种植龙吉米,无数商贾蜂拥而至,从他们手中收购这皇室贡米,龙吉村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地好了起来,为了提高龙吉米的产量,地方百姓大力专研种植技术,最后成功做到了家家户户都能种出龙吉米,都可以凭借这贡米改善生活,这就是‘无工不富’!”

“而等到龙吉米彻底爆火之后,不只是澄迈县,邻近州府的商贾都嗅到了商机,所以才会马不停蹄地赶来,想要倒卖龙吉米赚取差价利润,而也正因为大量商贾的涌入,给龙吉村注入了难以想象的活力,这个先前穷困潦倒的小山村,此刻也变成了一个热闹繁华的集镇,这就是‘无商不活’!”

“至于‘无农不稳’,这就不需要朕多说什么了,华夏自古以来便首重农桑,因为农桑是王朝的根基,而粮食则是王朝的命脉,所以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 “士农工商,此四民乃是朝廷的基石,四民缺一不可,朝廷一味打压商贾轻贱工匠,并不是一件好事!”

话音一落,全场皆寂。

震撼人心!

张敷华心头剧震。

他从未想过,工匠与商贾还有如此能力。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打压商贾轻贱工匠,大明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毕竟只有安安分分地耕田种地,这才是朝廷需要的良善百姓!

而不是如商贾这般游走四方追逐利益,反倒会给官府带来不安因素。

总言而之,朝廷想要江山稳固,那老百姓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在乡野耕田种地!

所以商人不事生产也就罢了,还时常蹿到外省经商贸易,故而官府对其一直持打压态度。

至于工匠,那更是无人在意了。

工匠隶属于匠籍,地位只比商贾好出那么一点。

因为工匠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儿,他们乃是朝廷徭役的主力军,所以谁会在意这些卑贱的苦力劳力?

打压商贾,轻贱工匠,重视农桑,这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

可问题在于,眼前这位正德皇帝陛下,却是给出了全新的四民解释。

而皇帝陛下提及的那个繁华富庶的龙吉村,正好可以恰恰证明他这番理论!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张敷华自诩博览群书,却对这套理论闻所未闻!

但偏偏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想要反驳也找不到什么理由!

龙吉村以前只是个贫瘠的破败小山村,正是因为龙吉米变成了皇室贡米,给龙吉村百姓提供了其他生存下去的希望,然后他们抓住机会钻研龙吉米的种植技术,并且将之推广到整个村子里,这才大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这不就是“无工不富”?

而因为龙吉米的爆火,各地州府商贾蜂拥而至,去往那龙吉村购买龙吉米,给龙吉村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以致于形成了现如今这般繁华喧闹的盛世景象!

这不就是“无商不活”?

至于耕田种地的农户良民,那更是历代王朝的根基命脉,只有农户良民老老实实地耕田种地,历代王朝的大好江山才会稳固!

这不就是“无农不稳”?

还能怎么反驳?

压根就反驳不了!

张敷华深吸了一口气,怔怔地看着面前的皇帝陛下。

如果说皇帝陛下说的都是真理,那岂不是意味着大明王朝历代帝王都做错了,甚至是华夏王朝的历代都做错了?

这怎么可能?

然而龙吉村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一时间,张敷华心乱如麻。

丛兰倒是不以为意,他听完这个鲜明的例子之后,已经收起了对商贾的轻视之心。

毕竟皇帝陛下说的对,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商贾,龙吉村自然富不起来,那里的百姓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富庶,过上好日子。

再者他从未接触过财政方面的工作,与其纠结皇帝陛下这话有没有道理,不如继续商讨自己接下来的办报纸工作。

“陛下,您刚才说让通政司于各地州府设立分部,还要设置什么‘宣政吏’游走乡野,这方案看似没什么问题,可是……”

“可是什么?但说无妨!有问题就提出来,毕竟这是你通政司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丛兰也没有迟疑,索性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如此大幅度设置官吏,地方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负担!”

“而且这样大肆扩编地方官员队伍,仓促之下极易造成某些人投机取巧,给了他们入仕为官的机会,届时只怕我大明将会有前宋的三冗之患啊!”

三冗之患!

朱厚照没有想到,丛兰会提到这个问题。

所谓“三冗”,通俗点讲就是就是“冗兵”、“冗费”、“冗员”。

前宋的军队因为防止军队作乱,所以时长调任主帅,而最高的指挥权则在枢密院的文官手中,又因为正规军也就是禁军被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开管理,所以各个分开的衙门也就在各自扩张。

而且除去禁军外还有厢兵,这些地方上的武装依然快速扩张,虽然兵员越来越多,但财政还是依靠中央的。

长此以往下去,兵员的战斗力低下,装备也越来越差,但他们上报的军费却是越来越多。

朝廷如果想要裁军,就会侵害一些靠着当兵吃饭的军户的利益,激起将士哗变,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守旧派的不满。

这就是前宋的“冗兵”。

“冗员”指的就是文官,前宋的行政体系其实比较先进,职能部门众多,而且被层层细化,每一个部门都有好几个官员。

例如如有的负责审批,但盖章不属于他管,得着其他人。

这样细化的衙门带来的问题就是办事拖沓,且互相推诿踢皮球。

而且前宋是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士大夫互相抱团,形成了朋党派系党同伐异,最终结果就是尾大不掉,吏治腐败!

“冗费”就简单多了,就是“冗兵”、“冗员”等诸多原因下来产生的经费越来越多。

前宋的税收在所有王朝里面那都可以说是惊为天人,虽然支付了周围蛮夷外爹大哥的岁币岁贡,但这点钱通过海上贸易是可以赚回来的。

然而前宋末年依然国库空虚,其根本原因就是冗费。

丛兰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大其词,但不可否认,这样做还真有可能导致“冗员”的问题。

“这事儿可以放到明日的朝会上议一议,关于通政司的扩张问题,朕只是有这个想法,到时候让朝臣们拿出个章程来。”

“不过外刊新报伱们现在就可以着手去办了,必须落到实处!”

听到这话,丛兰总算是放心了。

二人继续兴致勃勃地大明新报的细节,张敷华在一旁越听越觉得心慌,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当真打算……开启民智?”

“嗯?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一旦开启民智,朝廷没了威严,皇上没了威严,那百姓自然就会不满于现状!”

“老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语,凭什么坐在这龙椅上面的人,不是他们自己?”

“这种想法一旦蔓延开来,那我大明危矣,天下乱矣啊……”

张敷华这话意思很简单,人人都开启了民智,那些老百姓意识到你老朱家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为何还要听你号令服从于你?

心如沟壑,后土难填!

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只是他这话太过直白了些,不过他是五朝元老,所以也不好追究什么。

朱厚照闻言也不发怒,而是笑问道:“张老,我老朱家是如何坐上九五之尊这个位置的?”

丛兰闻言神情一振,慷慨激昂地高喝道:“当然是因为太祖高皇帝驱逐勒虏、恢复中华,救万民于水火,拯救黎民于倾倒!”

“自古得国之正,无出其右者!”

这句话,是对太祖朱元璋一生功绩最大的肯定!

“既然如此,我老朱家还需要怕什么?”

“丛兰,大明新报的头版头条,就刊登太祖高皇帝的生平与功绩,堂堂正正地告诉天下百姓,我老朱家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君权天授’,而是因为我老朱家驱逐勒虏、恢复中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自古得国之正,唯我泱泱大明,无出其右者!”

“这一点,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要让整个大明都知道!”

第206章 血洗对马岛!第70章 大闹内阁!有本事就不给钱粮!第93章 弹劾!首辅倒戈!第263章 藩禁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狱!真是一条好狗!第156章 帝鉴图说!朱厚照龙颜震怒!第191章 王鏊第150章 漕运!那就换个平江伯!第230章 以德报怨第100章 紧急情况!小皇帝病了!第295章 屈辱与奴国第313章 分割利益与徭役之苦第202章 济州牧胡!第213章 陈宽出手第323章 利欲熏心第29章 大小搅屎棍!第92章 阴谋与反制!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俩!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汤侯再调兵!第124章 生个儿子!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第300章 添丁进口第189章 俸禄微薄?那是你们贪婪成性!第135章 布局倭国!开荒打副本!第300章 添丁进口第183章 收拢兵权!你们这是在找死!第12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河!第247章 利刃第83章 上架感言!第114章 小皇帝发威!刘大夏致仕!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个人!第323章 利欲熏心第129章 除夕将至!祖祠搬过来了!第190章 剥皮实草!王鏊抵达战场!第218章 开宗除籍!第153章 世道不公!汤昊再杀人!第177章 兴风作浪!好阴损的手段!第276章 倭国银矿第1章 暴躁小皇帝!野人汤日天!第100章 紧急情况!小皇帝病了!第165章 枭首示众!剥皮实草!第10章 疯狗之所以是疯狗!第208章 帝危速归第322章 为什么第220章 御前对质第286章 倭国局势第98章 操练新军!演武真正意义!第221章 剥离权柄第19章 土木之祸的真相!第198章 琉球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79章 千古罪人刘大夏!第26章 缇帅牟斌!第145章 谢迁!给中山侯套上一层枷锁!第134章 为什么和有什么!第284章 进击的朱厚照第202章 济州牧胡!第41章 老汤家做出的牺牲!第137章 无妄之灾!李东阳气得吐血!第206章 血洗对马岛!第299章 利益动人心第169章 上朝治政!开始死亡点名!第285章 九边将种第205章 阳谋与阴谋!第230章 以德报怨第275章 一场闹剧第2章 斗恶虎!哪里来的小屁孩?第133章 谋算倭国!你不会是个抖M吧?第259章 游戏第270章 宗室大会第86章 祖宗成法!给你敢接吗?第46章 调教张永!第176章 打草惊蛇!地方三巨头!第107章 规矩!科道言官的捞钱手段!第140章 海权思想!中国成为世界性帝国的机第224章 杨一清第196章 血战第104章 戍边流放!老首辅的请求!第172章 杀人!临清钞关!第188章 观刑!凶狂暴虐中山侯!第86章 祖宗成法!给你敢接吗?第246章 霸业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气坏了!第34章 什么叫做内廷大珰!第320章 攻打镇抚司第76章 血腥选锋!战兵哪有不见血的!第262章 奖惩措施第96章 中他妈的兴!第225章 帝师第191章 王鏊第132章 兵围会同馆!抓了条大鱼啊!第169章 上朝治政!开始死亡点名!第172章 杀人!临清钞关!第290章 倭国震动第121章 海禁国策!郑和下西洋的意义!第153章 世道不公!汤昊再杀人!第28章 张懋进场!第95章 恢复旧制!再踹刘瑾!第88章 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讲什么道理?第8章 司礼监!
第206章 血洗对马岛!第70章 大闹内阁!有本事就不给钱粮!第93章 弹劾!首辅倒戈!第263章 藩禁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狱!真是一条好狗!第156章 帝鉴图说!朱厚照龙颜震怒!第191章 王鏊第150章 漕运!那就换个平江伯!第230章 以德报怨第100章 紧急情况!小皇帝病了!第295章 屈辱与奴国第313章 分割利益与徭役之苦第202章 济州牧胡!第213章 陈宽出手第323章 利欲熏心第29章 大小搅屎棍!第92章 阴谋与反制!第186章 把柄!可笑的伎俩!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汤侯再调兵!第124章 生个儿子!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第300章 添丁进口第189章 俸禄微薄?那是你们贪婪成性!第135章 布局倭国!开荒打副本!第300章 添丁进口第183章 收拢兵权!你们这是在找死!第12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河!第247章 利刃第83章 上架感言!第114章 小皇帝发威!刘大夏致仕!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个人!第323章 利欲熏心第129章 除夕将至!祖祠搬过来了!第190章 剥皮实草!王鏊抵达战场!第218章 开宗除籍!第153章 世道不公!汤昊再杀人!第177章 兴风作浪!好阴损的手段!第276章 倭国银矿第1章 暴躁小皇帝!野人汤日天!第100章 紧急情况!小皇帝病了!第165章 枭首示众!剥皮实草!第10章 疯狗之所以是疯狗!第208章 帝危速归第322章 为什么第220章 御前对质第286章 倭国局势第98章 操练新军!演武真正意义!第221章 剥离权柄第19章 土木之祸的真相!第198章 琉球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79章 千古罪人刘大夏!第26章 缇帅牟斌!第145章 谢迁!给中山侯套上一层枷锁!第134章 为什么和有什么!第284章 进击的朱厚照第202章 济州牧胡!第41章 老汤家做出的牺牲!第137章 无妄之灾!李东阳气得吐血!第206章 血洗对马岛!第299章 利益动人心第169章 上朝治政!开始死亡点名!第285章 九边将种第205章 阳谋与阴谋!第230章 以德报怨第275章 一场闹剧第2章 斗恶虎!哪里来的小屁孩?第133章 谋算倭国!你不会是个抖M吧?第259章 游戏第270章 宗室大会第86章 祖宗成法!给你敢接吗?第46章 调教张永!第176章 打草惊蛇!地方三巨头!第107章 规矩!科道言官的捞钱手段!第140章 海权思想!中国成为世界性帝国的机第224章 杨一清第196章 血战第104章 戍边流放!老首辅的请求!第172章 杀人!临清钞关!第188章 观刑!凶狂暴虐中山侯!第86章 祖宗成法!给你敢接吗?第246章 霸业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气坏了!第34章 什么叫做内廷大珰!第320章 攻打镇抚司第76章 血腥选锋!战兵哪有不见血的!第262章 奖惩措施第96章 中他妈的兴!第225章 帝师第191章 王鏊第132章 兵围会同馆!抓了条大鱼啊!第169章 上朝治政!开始死亡点名!第172章 杀人!临清钞关!第290章 倭国震动第121章 海禁国策!郑和下西洋的意义!第153章 世道不公!汤昊再杀人!第28章 张懋进场!第95章 恢复旧制!再踹刘瑾!第88章 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讲什么道理?第8章 司礼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