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广州立威

天中午,满载着三百锦衣卫和他们马匹的十艘军船终广州府城外东江的江面上,锦衣卫到来没有任何官方文书事先通知,尽管如此,广东官场还是从各种渠道得到了这个消息,一时人心惶惶,前段时间户部侍郎罗子齐是来安抚广东的灾情,而锦衣卫却是来杀人的。

这半个月,广东各官府都乱了套,广东布政使、广东提刑按察使、广东都指挥使等军政大员都在各自的体系内下达命令自查,查找赈灾粮中稻

大船陆陆续续靠岸了,船板放下,锦衣卫们牵着马走上了驳岸,驳岸上已经等候了几个官员,见身着金飞鱼服的李维正走下来,广州知府连忙上前施礼道:“在下广州知府许延宗,千户大人一路辛苦了。”

“原来是知府大人!”李维正拱拱手笑道:“朝廷有文书下来了吗?”

许延宗有些紧张地摇了摇头,“还没有,但我听说有锦衣卫到了,所以特来迎接大人。

“这倒怪了,许大人怎么知道我是千户。”李维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问道。

“这个”许延宗张口结舌,半天才道:“我是看大人的官服猜测,若是猜错了,请大人见谅!”

“我只是随便问问罢了,你猜得不错,我姓李,是锦衣卫三所千户。”李维正笑了笑道:“人已到齐,要不我们就进城吧!”

“请!李千户请!”许延宗慌忙摆手,带着他们向城内而去。

广州城由南海、番禹二县组成。城池极大。人口众多。广州至顺德一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著名地鱼米之乡。虽然实行海禁后远不如昔。但发达地农业还是支撑起了广州地社会经济。加上广州府是广东地政治中心。故而还是让人感觉到商业繁华。店铺林立。大街上人流如织。

或许是老天凑趣。李维正一行人刚刚进了城门。便忽然见大街对面来了一群人。足有千人之多。看衣着都是普通乡民。他们群情激动。大声叫骂。在他们中间似乎用绳子缚着一人。被押解着走来。在这群人后面跟着数以万计地广州百姓。

许延宗一看。不由暗暗叫苦。前几日地闹事好容易才抚平。怎么又来了?待走近了他地脸色不禁大变。他认出了被绑缚之人。竟然是南海县张知县。他不是一早去放粮了吗?怎么会被乡民抓住?

这时一名衙役跑来禀报道:“禀报大人。这些乡民说张知县用小斗放粮。他们便将他捆住。说要送到京里去告皇上。”

许延宗地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恨这些刁民之极。锦衣卫可就在自己身旁。这不是给自己穿小鞋吗?他连忙对李维正解释道:“大人。此事我确实不知。我这就派人去调查清楚情况。一定据实禀报。绝不姑息。”

李维正却十分感兴趣。准许乡民绑缚贪官进京是朱元璋向天下发布地旨意。虽然朱元璋动员百姓来反腐。但事实上真正把贪官抓进京地地方却少之又少。毕竟几千年地民畏官已经成为思维定势。这道旨意也就成了一种摆设。不料居然在广东看到了这一幕。可见广东民风彪悍。他见许延宗要接管案子。便冷冷道:“许大人就不必费心了。此案就算是我们锦衣卫入广东第一案。”

他回头厉声喝道:“立牌办案!”

罗广才一纵马,率领上百名锦衣卫迎了上去,他拱手道:“各位乡民,我们是从京里来的锦衣卫,奉皇上之命来杀抄贪官污吏,我们千户有令,当街办案!”

听说是锦衣卫,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一片欢呼声,被绑缚的知县竟吓得大小便失禁,当场晕了过去,几名为首地乡民把人犯交给锦衣卫,锦衣卫立刻取出各种刑具,又钉下了一个十字形的木桩,在大街上开辟出一块审案场所,这时,闻讯赶来地百姓越来越多,把整条大街堵塞得水泄不通,足有数万人之多。

许延宗吓得脸色苍白,想走也走不了了,只得硬着头皮站在一旁,腿微微发颤,李维正坐在椅上,当即命道:“开始吧!”

几名锦衣卫校尉如狼似虎地将张知县抓起来,呈十字形绑在木桩上,这时,几名乡民代表被带过来,他们跪下道:“草民参见大人!”

李维正当即问道:“你们是原告,我先问你们,你们说知县克扣赈灾粮,可有证据?”

“有!”一名老者拿出一个量米用的小斗,放在李维正面前,跪下道:“大人,这就是这个贪官命人给我放粮用的斗,用它来量,一斗米实际只有七升,三升就被他们贪掉了。”

又一个老者取出一叠纸道:“这是我们神安乡五百农户按下手印的万民书,大家可以证明此事是真。”

李维正又瞥了张知县一眼,给手下使了一个眼色,几名校尉立刻用冷水将他泼醒,这张知县约四十岁,长得十分肥胖,他慢慢醒来,绝望地叹了一口气,又垂下了头。

“按照规矩,我也要给你一个说话的机会。”李维正背着手走到他面前

问道:“证据已经确凿,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此事是县丞和衙役们擅自所为,我不知情。”张县令颤抖着声音道。

“胡说八道!”几名乡农同时跳了起来,冲上前指着张知县骂道:“放粮地时候你明明在场,还说上面只规定每户三斗米,却没规定用什么斗。”

李维正眼一瞪,怒道:“放肆!给我打下去。”

十几名锦衣卫立刻上前用棍子将乡民重新打跪在地上,所有人皆战战兢兢,不敢再多说话,这时李维正才道:“既然张知县说是县丞和下面人所为,那好,我就给你当面对质,来人!”

他一声厉喝,对手下令道:“速去南海县,将县城和衙役一概给我抓来!另外给我搜知县的府第,每一个角落都不可放过。”

张知县脸色惨白,颤声道:“我确实下令用小斗放粮,是因为粮食不够,而并非我私贪,大人派人去抄我家,应只查粮食,其余事情和此案无关。”

李维正看了他一眼,忽然森然笑道:“心虚了吗?看来你还有别地问题,若你有贪渎之事,只要落在锦衣卫手中,我一样当街剥你皮!“

他立刻命令罗广才率一百多名弟兄火速去县衙抓人并搜查,他本人坐回椅子,又问乡民道:“若你们知县有贪赃枉法之事,我当街杀之,你们可满意?”

几个老者面面相视,他们抓知县只是一时激愤,只想要挟上面把粮食补发了,并不敢真的闹出人命,否则锦衣卫一走,哪还有他们地好果子吃,大家都慌了神,一名老者道:“回禀大人,张知县其实平时还算不错,这次受灾到处传闻有人私贪赈灾粮,我们见他小斗放粮,大家便愤怒了,只要补发粮食,我们就不再追究,希望大人从轻发落。”

李维正听他们软了,不由冷笑一声,他正要找人立威,偏好送来门来了,从轻发落?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他阴沉着脸,不再理会他们。

这时,人群处一阵混乱,大家纷纷闪开一条路,有人喊道:“布政使大人到了。

只见数十名侍卫簇拥着一顶官轿而来,停在了空地上,轿帘拉开,从轿子里走出一名中年男子,约五十余岁,面目清瘦,三缕长须飘然于胸,他正是广东承宣左布政使洪知凡,也就相当于后世地省长。

许延宗连忙上前低声介绍了情况,洪知凡便上前对李维正拱手笑道:“李千户到了广东,我却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虽然李维正是锦衣卫千户,权力极大,但他毕竟只是五品官,而布政使却是从二品大员,高了他数级,他也并不傲慢,上前见礼道:“洪大人过谦了,在下奉陛下之命秘密调查赈灾粮贪污案,并未通报地方,故洪大人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

洪知凡看了一眼张知县,便叹了口气道:“我来也不是想给他说情,更不会妨碍李千户办案,我只想说一件事,希望大人能慎重对待此案。”

“洪大人请讲!”

洪知凡苦笑一声便道:“不瞒李千户,早在半个月前我便得到消息,锦衣卫要下来查案,所以我给下面的官员都打了招呼,如果说之前他们有贪污,或许是有可能,但知道锦衣卫要下来查案后再贪污,我以为没有人会蠢到这个地步,自己不想活了,所以从常理推断,这个张知县应该有隐情,请千户慎重查案,我想只要李千户秉公办理,无论官民都会心服口服。”

洪知凡其实是担心李维正为了立威,拿这个张知县下手,死个知县他并不太在意,他担心地是以后赈灾粮一案地方官府就会陷入其中了,所以他委婉地告诉李维正,这里面其实另有隐情,希望李维正卖他一个面子。

旁边地乡民们见布政使大人亲自来了,心中更是惶恐,也一起应和道:“无论大人怎么处置,我们都心服口服。”

办案虽然明着讲人证物证,但实际判案的时候却并不太在意这个,只要不犯下十恶不赦之罪,怎么判都在主审人手中,这种情况下靠的就是协调,从大局影响、从各种势力来进行平衡,这一点古来今来都是一样,现在原告方已经有撤诉的意思,人证没有了,被告方又有布政使亲自出面说情,一般而言便可在物证上大事化小,找个光面堂皇的借口轻判此案,各方皆大欢喜。

李维正当然明白这其中地奥秘,若是平常,他也会顺水推舟,给布政使一个面子,也给自己留点余地,但这次他不,他需要用一件案子来警告广东官场,张知县是自己撞在他手上,只能怪他自己倒霉。

李维正当下便冷冷淡淡道:“洪大人放心,我李维正一定会秉公办理,给皇上一个交代。”

洪知凡心中打了个冷战,李维正居然把皇上扯了进来,恐怕今天有点凶多吉少了。

这时,去抓人锦衣卫先回来了,他们带回县丞和十几名衙役,在如狼似虎的锦衣卫逼视下,县丞和衙役们都战战兢兢地跪下了。

李维正指着乡民问他们道:“有乡民告发你们

放粮,你们知县已承认此事,但他说是你们擅自所关,我且问你们,当真是你们擅自所为吗?”

如果用今天地观点来看,李维正这就是属于诱供了,明摆着将不利的证词引向张知县,也摆明了他不想把此事大事化小地强硬,县丞和衙役们面面相视,又偷偷看了一眼知县,竟异口同声道:“此事是知县大人的命令。”

李维正瞥了一眼洪知凡,冷冷道:“洪大人,事实确凿,我就是想网开一面都不可能了。”

洪知凡已经明白,李维正是铁了心的要用此案立威,他一咬牙便硬顶道:“就算李千户要杀人,至少也需要贪污的证据吧!张知县并没有贪污粮食,你凭什么杀他!”

他话音刚落,人群纷纷向两边闪开,搜查张知县府地罗广才回来了,他们赶着整整两牛车地米和钱物,上前对李维正禀报道:“回禀大人,我们仔细搜查了张知县地府中,包括地下室也查过,一共搜出米二十七石另八斗,另外还有钞九千四百贯和银两千七百五十两,其余首饰一百余件。”

他又上前一步,附在李维正耳边低声道:“这个知县家十分富有,他老婆的各种绸缎衣服就装满一箱子,他两个小妾也各有三四十件金银首饰,而且她们都已经招认,这个张知县确实有收受贿赂之事,而且数额不小。”

李维正冷笑一声,便对洪知凡道:“一个知县年收入多少,大人应比我清楚,从他家里搜出如此多地钱物,不是贪污是什么。”

他一回头对左右锦衣卫厉声令道:“给我将此獠当街剥皮,警告广东各官,有贪污赈灾粮者,速早来自首!”

众锦衣卫轰然答应,百户陈瑛立刻脱光上身,率几名侩子手上前,狞笑着一把撕掉了张知县的衣服,用盐水泼在他身上,张知县吓得大叫一声,再一次晕了过去,广州街上十几万百姓骚动起来,气氛激动,锦衣卫要当街剥皮了,这可是广州从未有过之事,大家拼命向前涌动,皆想一睹剥皮地血腥。

“李维正!”洪知凡勃然大怒,颤抖着手指着他道:“你捕风捉影,硬栽莫须有罪名,张知县的钱物若是他祖上所留,你又怎么说?”

李维正阴森森地冷笑一声道:“我们锦衣卫从来都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人,洪大人若有意见,去向皇上告状吧!不过我劝你还是先回去点点自己地家产再说。”

说完,他不再理他,一声怒喝道:“动手!”

大街上陡然间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住了,十几万民众几乎都是一个动作,恐惧得用双手捂住了眼睛

行刑完毕,锦衣卫将填充了稻草的人皮绑在一个木桩上,正式立在城门口,稻草人还张着嘴笑,显得异常诡异而恐惧,张知县的尸体已经用席子卷起被抬走了,地上的血渗入石板中,再也无法冲刷干净,一直到多少年后,广州百姓路过此地时都习惯性地绕着走,仿佛又想起了那令人恐惧的一幕,而李剥皮地凶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妇人吓唬啼哭小孩的最有效手段。

“别哭了,再哭李剥皮可就听见了

布政使洪知凡已经怒气冲冲走了,十几万围观地百姓皆软着腿散去,只有知府许延宗呆呆地被几名衙役扶着,他已经呕吐了几回,也想回家,可是他不敢,他还要安排锦衣卫的住宿,不敢走地还有一干原告,几个老人都被当场吓晕过去了。

李维正命人记录了没收的钱物,便宣布此案了结,就在这时,一名披麻戴孝地男子忽然跑上前跪在李维正面前大哭道:“李大人,我也要告广州知府收受贿赂,草菅人命,你要给我做主啊!”

这男子来得突然,包括李维正在内,所有的人都一下子愣住了,知府许延宗更是吓得瘫软在地,就在这一瞬间,那男子却一声大吼,拔出一把蓝湛湛的匕首对准李维正的小腹刺去,他离李维正不到三尺,旁边的人再救援都来不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块石头疾速飞来,‘当!’地一声,石头击中了男子手中匕首,匕首顿了一下,虽然只慢了半拍,却给了李维正活命的机会,李维正一闪身躲过必中的匕首,狠狠一拳将男子打翻在地,锦衣卫们一拥而上,将行刺男子死死按在地上,他们经验丰富,不等男子嚼舌便卸掉了他的下巴,从他嘴里掏出一丸准备自杀的毒药,将他死死地捆绑起来。

行刺的过程只在兔起鹘落间便结束了,旁边的许延宗惊懵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而李维正却快步走到一个身着锦衣卫校尉服的独臂人面前拦住了去路,对他微微一笑道:“十三郎,难道你还要躲吗?”

第26章 巧遇王妃第92章 两个副手第290章 红参案(五)第204章 东征日本(七)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189章 家有内鬼第125章 叶家暗流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75章 一份手谕第254章 该硬时硬第19章 绝境求生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19章 绝境求生第104章 日本来客第177章 困兽欲斗第31章 失踪两人第202章 东征日本(五)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289章 红参案(四)第81章 贵人相助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216章 视察台湾(上)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134章 夜袭耽罗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61章 借刀杀人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44章 顺藤摸瓜第24章 朱氏父子第98章 各方所谋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57章 李善长死第70章 太子施恩第21章 决定辞职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2章 何去何从第12章 酒楼偶遇第188章 牛刀杀鸡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85章 微服私访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93章 好事难双第187章 以石击卵第5章 孤女无助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288章 红参案(三)第229章 京都风云(八)第89章 早朝封官(上)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71章 京城买房第55章 道观惊魂第257章 平安归来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14章 神秘路人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104章 日本来客第174章 辽东事变第25章 寺院接见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59章 野外露宿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章 重回大明第43章 无忌其人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56章 再踏征程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75章 紧锣布局第57章 李善长死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155章 举棋不定第212章 拜访宁王
第26章 巧遇王妃第92章 两个副手第290章 红参案(五)第204章 东征日本(七)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189章 家有内鬼第125章 叶家暗流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75章 一份手谕第254章 该硬时硬第19章 绝境求生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19章 绝境求生第104章 日本来客第177章 困兽欲斗第31章 失踪两人第202章 东征日本(五)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289章 红参案(四)第81章 贵人相助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216章 视察台湾(上)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134章 夜袭耽罗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61章 借刀杀人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44章 顺藤摸瓜第24章 朱氏父子第98章 各方所谋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57章 李善长死第70章 太子施恩第21章 决定辞职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2章 何去何从第12章 酒楼偶遇第188章 牛刀杀鸡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85章 微服私访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93章 好事难双第187章 以石击卵第5章 孤女无助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288章 红参案(三)第229章 京都风云(八)第89章 早朝封官(上)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71章 京城买房第55章 道观惊魂第257章 平安归来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14章 神秘路人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104章 日本来客第174章 辽东事变第25章 寺院接见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59章 野外露宿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章 重回大明第43章 无忌其人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56章 再踏征程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75章 紧锣布局第57章 李善长死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155章 举棋不定第212章 拜访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