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回 一战功成

奴的骑射,曾经让明军为之闻风丧胆,羽箭带着骑拥有比明军的箭矢、火铙更大的射程,建奴使用的又是重箭,羽箭落下,中者立伤,阵型瞬间为之混乱,继而崩溃。

实际上,由于是在起伏不定的马背上射箭,并且还要控马、前行,骑射的精度根本无法掌握,只能形成一个大概的面覆盖,很稀疏。

而在历次的交锋当中,建奴也摸索出明军火铳的射程,早就远远超出从前,骑射虽然还能有一点优势,已然不大。

在骑兵冲锋的情况下,往往是形成多排横列,像潮水一样,一排一排地扑上去,为了给骑兵冲刺的空间,避免前面的骑兵影响到后列,实际上骑兵的阵型不可能太密集,前后排之间也都会有一定的间隔。

建奴的骑兵现在就是呈这样一种阵型扑了上来,而为了抢在明军火铙射击的前面,他们往往在进入射程以后,就开始拉弓射箭。

由于距离比较远,又都是一两排的齐射,甚至说能叫作齐射,命中率可想而知是如何的低下。

大多数羽箭,都未能射到明军阵中,有一些落在重步兵身上的,立刻是被弹了出去,至于排成五列的火铳手,也有几个“不幸”中箭,但是没有人被命中要害。

这样的杀伤力,自然无法撼动军纪森严的东江军,甚至只会让他们士气更加高昂。

建奴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第一波五列骑兵的身后,第二波就采取了缓慢逼近,然后下马齐射,再进行冲刺的战术。

而在这个时候,明军的火铙发出了第一次齐射。

辽东地这些年。不管多忙。李彦对技术地关注始终不曾减弱。这种“关注”使得技术地进步飞快。不时都能传出令人振奋地消息。

辽东地区地技术进步。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之中。在辽南、在东江。这些李彦说话越来越权威地地方。工业厂矿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成为非常发达地工业区。

这也是努尔哈赤无法理解明军不种地。却能养活庞大人口。并维持一支精干常备军地原因所在。辽海两镇发展地是工业。才可以在贫瘠、有限。但是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地土地上。建立一个强大地团体。

辽海地工业产品销往朝鲜、日本、京津北直隶地区、山东半岛。顺着海岸线向南。到南直隶、浙江、闽~。甚至是南洋、西洋。

辽海地工业技术。当然也会优先使用在军工上面。事实上。很多先进地技术。都是来自于军工体系。这个体系。拥有当前最为先进地技术和生产能力。

明军地火器虽然一直没有根本性地变化。譬如李彦一直想发展后装地击发枪。这是他能看到地技术前景之一。但是击发枪使用地不是燧石。如何实现定装子弹地击发。他也不知道具体地办法。

不过,明军的火器也一直都在不停地改进,击发枪虽然做不到,枪弹地定装化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一种纸壳地定装子弹。

由于击发技术的欠缺,这种子弹还是要有燧石火星点燃发射药,因此在发射之前,还是要揭掉纸壳弹地底帽,露出里面的火药,然后整个塞进枪膛。

虽然还是原始的技术,但是细节上的改变,使得火铳的射速、射程、以及弹丸的速度都在不断提高。

鼓点声中,明军的第一排火铳手扣下了扳机,与建奴的齐射不同,弹丸是直线杀伤,而在有效射程之内,即便不中第一排的骑兵,也可能命中第二排。

当然,同羽箭一样,火铙的射击也不能做到点对点的杀伤,虽然有大致的瞄准,最终还是要靠密集的弹丸才能带来可观的杀伤。

明军的这次齐射有些与往常不同,是由第一排抢先开火,然后再是最后一排射击,依次向前。

到第二轮的时候,最后一排完成射击转身通过重步兵阵型中间的空隙退到后面,然后是倒数第二排、第三排,都是完成射击以后后退,只有第一排因为是最早射击,射击完成以后,他们会对手上的火铳插上刺刀,进行换装,等到后面四列射击后完成撤退,他们就直接退到重步兵的通道里,对这些结合部进行保护。

在建奴骑兵冲上来之前,明军完成两个轮次十排的齐射,密集的弹丸让前面几排骑兵损失殆尽,而后面的骑兵试图下马射箭,但是在他们面前的已经是穿着板甲的重装骑兵,身穿轻便甲的火铳手已经退到后面,其结果可想而知。

建奴的打法粗犷而简单,然而,在遇到复辽军的时候,往往处处受制,用李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场工业文明的军队,与游牧文明的军队的一次正面碰撞。

就在这些骑兵齐射的同时,明军后面的炮阵也终于上来了……

天启五年的这场决战,对于建奴和关内的大明来说,甚至对于世界历史来说,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东江军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凭借火器、铠甲,以及战术上的优势,采用强硬的打法,与建奴展开了一次火星撞地球一般的正面碰撞。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但是在冷酷的建奴大军,以及军纪森严的东江军精锐面前,已经来不得半点取巧。

火铳与骑射的对决,火炮对骑步兵的远程杀伤,乃至重步兵与骑兵的终极对话,都充满了血与火的冷酷。

在明军火炮的威慑,以及不断向前的压迫之下,建奴不得不用骑兵展开正面的冲击。

虽然,建奴的骑兵遭到了火炮与火铳的弹雨急袭,他们的表现却也不愧为东方世界的一支强军,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他们终于撞上了严阵以待的重步兵方阵。

此刻,建奴后阵的努尔哈赤已经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精明如他,自然能够看出自身的不利因素,那就是损失不起。

然而,如今的战略态势,又必须用强力去打破,不然,等待后金的依然是灭亡一途。

建奴唯一的期待,就是骑兵能冲垮对面的步兵枪阵,骑兵对步兵,终究还是有优势的。

只要打赢这一仗,哪怕是损兵折将,后金也可以顺着一路杀下去,杀到朝鲜,夺取明军后方的城池,掠夺粮食和人口,进行补充。

然而,明军的强悍远远超出建奴能够想象的程度,明军的重步兵在建奴骑兵的连续冲击之下,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可能倾覆。

然而,不过建奴骑兵如何冲,哪怕是死,这些重步兵还是牢牢握着手中的长枪,向着身前的敌人。

重步兵岿然不动,是给身后的火铳兵、炮兵,以及两翼的骑兵争取机会。

重步兵,也成为这次战斗中最为关键一环,正是他们扛住了建奴骑兵的冲击,才给了火铳兵、炮兵大量杀伤建奴的机会,也才给了骑兵反击的机会。

虽然,看上去只要再加一把力,就能冲垮那些已然变得很薄的重步兵阵列,癫狂中的努尔哈赤还是在喷出一口血以后,冷静下来,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现在撤退,我们还能回到建州去,要是再不退,再这样耗下去,那就要灭亡于斯了……”

虽然手下的将领和贝勒并不甘心,努尔哈赤还是强硬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随后陷入昏迷的状态。

想要在战场上撤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奴不得不留下一支大军断后,要不是宽甸那支偏师暴露了行踪,威胁到义州,骆养性是肯定不会放弃追击到底的。

此战大胜,建奴的损失达到一万余人,包括伤亡及被俘虏的,特别是负责断后的那支汉军,几乎半数以上都选择了投降。

以往,明军与建奴作战,胜少败多,甚至有建奴过万不可敌的说法,就算是在这些年,建奴军事行动多有不利的情况下,建奴也觉得明军是仗着城坚炮利,野战还不是建奴的对手。

而今天这一仗,彻底打破了建奴野战无敌的神话,在正面对战,数万人的规模,兵力上甚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建奴却遭到了失败,这是之前无法想象的。

当然,这一战东江军的伤亡也很大,特别是重步兵在硬抗建奴骑兵的战斗中,伤亡过半,而且受伤的,大部分都是无法治愈的重伤,甚至连能够活下来的也很少。

在最后的决战中,有不少火铳手加入重步兵的阵列,充当枪阵中的一员,单薄的铠甲,让他们缺少重步兵那样的防护力,在战斗中伤亡也很大。

不过,骆养性认为这样的损失是值得的,事实上,虽然那支偏师的存在,使得东江军不能深入追击太多,但是前前后后杀伤、俘虏,以及造成建奴兵丁逃散,总计超过万余人,等于是在建奴已经很虚弱的身体上割了一刀,使其更加孱弱不堪。

事实上,更重要的影响还在后面,此战打破了建奴无敌的神话,却塑造了东江军神勇的形象,必将对辽东地区的民众,以及周边的势力造成影响,从而使得辽东形势发生新的变化。

———————

超出的P:那啥,推荐一本挺有意思的都市异能《手机也疯狂》,书号406032,直通上就是。

这只手机,打给谁,谁就会乖乖听话,大家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不过,手机也是有级别的,从诺基亚5110到N97,要是对方的身份比手机等级更高,那就会有反作用。

所以,手机还需要不断升级。(,)

【……】@!!

()

第23回 尾行第123回 火器部队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65回 冬季无战事第108章 布商大战第32回 流言蜚语第27回 退缩第67回 轴承计划第235回 言论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89回 办报可行性第151回 扩军备战第238回 工商第30回 农事第260回 新内阁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20回 助阳第208回 兵锋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04回 欲练兵第6回 后 台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26回 匕现第88回 水田灌溉第37回 力量对比第63回 天启来信第104回 欲练兵第81回 酒楼开张第31回 训练家丁第227回 身死第195回 后方筹谋第118回 机器蓝第29回 施恩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30回 内阁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33回 宪政第12回 小 弟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205回 回京第78回 妙计退婚第19回 海外第232回 司法第56回 精密制造第254回 粮荒第73回 创业想法第13回 番薯第141回 战争准备第87回 水车用途第219回 弄权第80回 华夏商报第254回 粮荒第116回 一将无能第37回 力量对比第258回 国士第36回 风雨欲来第56回 精密制造第21回 红颜第109回 纺织机器第98回 单车少年第81回 酒楼开张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66回 效率第一第69回 路遇老农第73回 创业想法第2403回 新城第204回 一战功成第159回 东江攻略第180回 工事专家第83回 新的征程第33回 天价番薯第226回 匕现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67回 轴承计划第245回 屯垦第238回 工商第255回 屠刀第59回 宝锁问世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11回 进城第54回 三日制锁第231回 立宪第224回 安排第39章 满城风雨第46回 人命值几个钱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29回 东林非党第189回 创办书院第32回 流言蜚语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59回 班底第6回 后 台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67回 轴承计划
第23回 尾行第123回 火器部队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65回 冬季无战事第108章 布商大战第32回 流言蜚语第27回 退缩第67回 轴承计划第235回 言论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89回 办报可行性第151回 扩军备战第238回 工商第30回 农事第260回 新内阁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20回 助阳第208回 兵锋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04回 欲练兵第6回 后 台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26回 匕现第88回 水田灌溉第37回 力量对比第63回 天启来信第104回 欲练兵第81回 酒楼开张第31回 训练家丁第227回 身死第195回 后方筹谋第118回 机器蓝第29回 施恩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30回 内阁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33回 宪政第12回 小 弟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205回 回京第78回 妙计退婚第19回 海外第232回 司法第56回 精密制造第254回 粮荒第73回 创业想法第13回 番薯第141回 战争准备第87回 水车用途第219回 弄权第80回 华夏商报第254回 粮荒第116回 一将无能第37回 力量对比第258回 国士第36回 风雨欲来第56回 精密制造第21回 红颜第109回 纺织机器第98回 单车少年第81回 酒楼开张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66回 效率第一第69回 路遇老农第73回 创业想法第2403回 新城第204回 一战功成第159回 东江攻略第180回 工事专家第83回 新的征程第33回 天价番薯第226回 匕现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67回 轴承计划第245回 屯垦第238回 工商第255回 屠刀第59回 宝锁问世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11回 进城第54回 三日制锁第231回 立宪第224回 安排第39章 满城风雨第46回 人命值几个钱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29回 东林非党第189回 创办书院第32回 流言蜚语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59回 班底第6回 后 台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67回 轴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