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试枪

今天的天气暖和宜人,可是在见到魏朝露出那闪着寒光的牙和眼底的阴戾时,罗迪亚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不由得有些恼怒:“你想要说什么,你是在吓唬我么?”

魏朝笑容完全敛去,脸色变得阴恻恻的深浅不定:“宫规有定,多言妄动不轨者,赏加官进爵。”见罗迪亚与莫江城二人一脸的迷茫,魏朝口气平静眼底阴狠:“加官进爵就是一张浸了水的牛皮纸,往脸上这么一糊……”忽然吡牙一笑:“嘴巴原来不止是说话用的,也是用来出气的。”

“想要不变成死人出去,就要懂得非礼勿言,非视勿视。奴才纯是一片好意,到时惹祸上身,不要怪奴才言之不预。”说着冷哼一声,脚步加快,当行领路。

见罗迪亚的脸红白交迸,莫江城心里暗笑,脸上却沉下色来,低声道:“那位公公所说句句都是实话,你若是不想活着回濠境,就继续按照刚才那样行事罢。”罗迪亚狂妄自大,但不是没脑子的人,见莫江城也这样说,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连忙嚷道:“好啦,我知道是我错啦,都按照你们说的做还不行么?”

慈庆宫书房里,朱常洛睡得晚起的却早,一身明黄太子装束,两肩四爪金龙盘踞,中间盘龙护心,前后五色云团,海水江牙滚边,朱常洛本来就生的好,这一身越发衬出他发如墨靛眉目如画,就象一颗沐浴晨光的挺拔白杨,贵重洒脱,潇洒如玉。

门响处涂朱送进茶点,心不在焉的朱常洛匆匆用了些便让她撤下。收拾时涂朱蓦然发现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太子身上,在他白玉一样的脸庞上扑了一层淡淡金色,也不知怎么的,心忽然跳得有些急……

人如春风,一扑人怀,再扑人心,三扑之后,已是桃李盛开,花压枝低。

脸红心跳的涂朱刚要出门时,忽然听到太子清朗声音传来:“去看看王安,回来了没有?”

没等涂朱答应,王安已经应声进来,依旧熟悉的喜眉笑脸:“殿下,赵大人来了。”

朱常洛大喜过望,站起身道:“快请!”

不一时,赵士桢捧着一个盒子进来了,老脸上除了憔悴就是兴奋,一进门就跪倒在地:“老臣夸下海口,却没有按时间完成,都没脸来见殿下了。”看了眼手中盒子:“好在总算成功,可以稍稍将功补过。”

朱常洛抢上前去扶起,动情说道:“赵大人何出此言,常洛自然知道造出此物种种困难重重,老大人能够有成,已是极为不易!此物若是成功,赵大人便可立下大明社稷第一功!”

本来还在担心会受到太子怪罪的赵士桢,听了这话,心中只剩下感激:“太子谬赞,老臣可当不起。”

大明社稷第一功?这句话在王安的心里瞬间翻起轩然大波,论惊骇可以用惊天动地四个字形容,眼神不自觉就往那老头一路捧着的盒子上瞄了一眼,不停的琢磨那里头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太子如此重视。心里很是有些后悔,早知道在路上就让赵老头打开让自已瞄上几眼了,一时间心痒难搔。

朱常洛扫了周围人等一眼,冷声道:“你们都出去吧。”又回头对王安道:“你去看着,若是魏朝带着那个罗迪亚来,将他带着勤政殿等我。”

众人一齐应了一声,转身鱼贯退下。

已经迫不及待的朱常洛转头向赵士桢笑道:“咱们这就试试老大人心血之作?”

赵士桢两眼放光,老脸激动的通红:“固所愿,不敢请尔。”

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一老一小极是开怀。

赵士桢伸手打盒子,朱常洛的视线里边赫然出现一长一短两只火枪。钢质枪管,木制枪身,枪柄扳机处固定打火锤和复位弹簧,对于这一套装置设计的着实巧妙精奇,朱常洛很是多看了几眼,然后钦佩的看了一眼赵士桢,就冲这个,就可以知道赵士桢用了多少心。

枪管分为子母管,又设计了一个套管,上边设有准星,用来瞄准所用,另有一个引火孔。子管细,母管粗,子管母管还有复位弹簧都在套管之中,这个设计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很,装弹时左手拉露在套管外的母管拉手,露出其中子管添弹,然后松手复位,火孔上放轩置火石,如此扣到扳机时,打火锤落下,迸出火星,引燃火药,子弹迸出。

端详着手里这只长枪,朱常洛眼光越来越亮:放眼世界,这样的燧火枪也是独一无二!而此物诞生的意义与威力,将在不久后战场上,毫无悬念的进入所有人的视线。

这是世界真正的第一支燧发火枪,唯一改进的就是以前人工点燃的发射方式。与火绳枪相比,二者杀伤力差不多,可是燧发火枪的直正优势在于什么,只有朱常洛心里清楚。

上过战场用过火枪的人都知道,战场大多设在险峻之地,条件多变地势复杂,火枪威力虽大,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几乎只能是一拨流的存在。因为放过一轮之后,要清理枪膛,要重新装弹,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点火……若遇大风大雨的天气,这种火枪简直比废物还废物。

这一切的弊端在这一刻全都有了改变,一切都在这个新的打火装置上。有了这个装置不但彻底改变了火绳枪的弊端,也解决了一个国家的军队问题。

这一点才是真正让朱常洛为之欢欣鼓舞的地方。做为后来人的他很清楚的知道,燧发枪本身并不是多么先进的武器,除了用起来方便点,其他跟火绳枪没有多大的本质区别。但是燧发枪能够发挥出最大效率的是因为它的出现,由此而产生的线列步兵战术,这一点才是朱常洛看中的重中之重!

什么叫线列步兵战术?顾名思义,战场之上,一线排开,这边放枪,后边装弹,交替使用,无有穷尽。这种战术并不稀罕,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弓箭手一直是按照这战法进行的。但他们是弓箭手,不是步兵……拥有燧发枪的步兵战术,这才是朱常洛最为得意自豪的发现。

一个好的弓箭手要经过几年的培养才能有成,而一个燧发枪手呢?朱常洛终于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如果可能,只要三个月,甚至可以更短!不需要刻意的选择和培养,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的到,一个种地的农夫可以做一个优秀的步兵,却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

这其中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最傻的笨蛋也想明白原因是什么。

纵观眼下的战争,骑兵和弓箭手无疑是所有战斗力最为精锐的主力。可是培养这样一枝精锐的部队,需要精良的装备,长时间的训练,却不可能一蹴而就。

战场上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是战斗力。

当一个人通过短暂的训练,都将变成战场的上杀神,朱常洛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人能够阻挡大明雄师的进攻。

这一切的不可能,因为眼前这两枝燧发枪的出现变成了现实。朱常洛看着赵士桢,发现对方正用一脸祟拜之极的眼神看着他,朱常洛强行压下心中激动:“赵大人,试过没有?”

赵士桢自豪的笑了笑:“好教殿下得知,下官试过多次,次次成功!”

“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朱常洛一把拉着他的手:“赵大人,跟常洛出来一试。”

正在门口候着的王安眼尖,见太子手上持了一支从没见过的长杆样的怪异物事,眼睛滴溜溜的乱转不知所以,没等他张嘴问,朱常洛已经开口:“闲杂人等,一律回避。”

在院中侍候的宫女太监们全都自觉的到了二门之外,王安关好院门,一溜烟跑来在一旁伺候。

朱常洛与赵士桢对视一眼,由赵士桢从囊中取出事先装好的火弹,与朱常洛装到枪上,双手恭恭敬敬的递了上去,“请太子殿下试枪!”

压住心中激动,朱常洛双手接过,入手颇有些份量,双脚叉开,与肩持平,轻轻伏下头,眯起一只眼,将枪口对准院口一颗柳树……一边看着的王安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完全不懂太子这是在干什么玩意。

他不懂不代表赵士桢不懂,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太子持枪的这姿势,这步法,这神态,完美的诠释了这只枪的设计的本意,只看了几眼,赵士桢忍不住在心里喝了一声彩。

朱常洛扣动了扳击,火光一闪,一声巨响,院中那株大柳树木屑纷飞,现出海碗大小的一块深深白茬,一股呛鼻的硝烟弥开来。

丝毫没有准备的王安,耳朵嗡嗡作响,身不由已的惊得趴到了地上,脸变煞白,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合不拢来。

这一声巨响惊动了很多人,一阵呼喝后,门外守卫的锦衣卫纷纷抢了进来。却见朱常洛好整以暇的站在那里微笑,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狼狈已极的王安连忙爬了起来,先奔到太子身边,拉着朱常洛的袖子前后左右细细看了一气,朱常洛微笑道:“我没什么事。”王安放下了心,眼光就挪到朱常洛手上那只枪上,脸上余悸不消:“殿下,刚刚那个神雷就是从这里打出的么?”

见他一脸惊叹,又用了打字,朱常洛忍不住莞尔,点了点头,示意他说的对。

王安如同做梦,晃荡着身子凑向那柳树,摸了摸轰出的那个大坑,看看一地的碎木屑,王安由衷吐出一口气:“我的个天爷呀……”

随手挥去不知所措的众人,朱常洛看了眼手中的枪,转头对赵士桢点了点头:“大明社稷第一功,老大人当之无愧!”

本来眉飞色舞喜不自胜的赵士桢,一见朱常洛这样说,忽然变得沉默,摇了摇头缓缓道:“赵士桢研究了一辈子火器,本来自以为放眼世间,我说第一,没有敢称第二。可直到今时今日,老臣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火器!若不是太子学究天人,赵士桢就是劈破了脑袋瓜子也做出这种火器来,这功劳老臣不敢担承。”

朱常洛摇手笑了一笑:“赵大人太过谦虚,常洛不过是一时奇思妙想,真正让它变成现实的是你,这一功你该得的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赵士桢刚要谦逊,却见太子的眼神忽然落到已经冷却下来的枪管上,脸色有些冷峻。

在勤政殿候着的莫江城和罗迪亚等了有些时候,一碗大茶喝了一起又一起,直到连色都不见的时候,莫江城还好说,罗迪亚便有些心浮气燥,若不是为了得到莫江城的五行土,想到那莫大的利润,罗迪亚叹了口气,只得咬牙忍住,到后来实在坐不住,摆开两条大长腿,在殿中间不停走来走去。

莫江城自进宫来,一直有些心神恍惚。眼前经过一个宫女,都要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两眼。此刻坐在这里,心里乱纷纷的没有头绪,尽管早就下了决心,可是真到临头,却不知道要怎么向太子开口。

就在各有心事,却都一般无二等的心焦之时,一声巨响轰然响起……震动之巨,就连桌上茶杯都咯咯作响。

莫江城也还罢了,罗迪亚忽然就停下了脚步,脸上飞起一片惊讶,蔚蓝色的眼睛中放出渴望探询的光。

第40章 决战第73章 预立第292章 叹息第44章 归去第166章 招认第65章 三礼第201章 喜信第77章 逆鳞第15章 国本第146章 绝望第221章 叙旧第63章 梨花第12章 初捷第7章 问罪第196章 知遇第10章 担当第6章 靠山第206章 魏朝第248章 担心第244章 折服第110章 再会第173章 廷议第170章 诱惑第30章 三诺第15章 国本第4章 立威第68章 诏狱第302章 刺杀第301章 天意第267章 雄心第209章 惊心第178章 太子第30章 三诺第59章 进宫第287章 溃逃第58章 归京第40章 决战第90章 秦风第88章 霸道第130章 锥心第60章 龙门第268章 正事第88章 霸道第221章 叙旧第217章 问罪第243章 剖析第158章 议储第168章 密诏第290章 起誓第273章 凶信第166章 招认第273章 凶信第54章 断案第37章 鏖战第297章 何去第101章 讯问第304章 旧人第216章 二沈第172章 廷议第43章 绝境第60章 龙门第248章 担心第124章 突变第25章 盟约第175章 激变第220章 剖心第29章 勾心第138章 宿命第104章 隐秘第287章 溃逃第75章 分封第53章 太平第186章 逼问第105章 隐痛第117章 旧事第119章 屠戮第53章 太平第292章 叹息第141章 捎信第212章 赐死第84章 佳人第8章 心机第162章 宫变第4章 立威第221章 叙旧第59章 进宫第165章 审婢第91章 集会第255章 筹备第51章 请辞第154章 赐宫第148章 解决第185章 瘟神第148章 解决第15章 国本第292章 叹息第263章 摊牌第144章 伏子第192章 恭妃第86章 选择
第40章 决战第73章 预立第292章 叹息第44章 归去第166章 招认第65章 三礼第201章 喜信第77章 逆鳞第15章 国本第146章 绝望第221章 叙旧第63章 梨花第12章 初捷第7章 问罪第196章 知遇第10章 担当第6章 靠山第206章 魏朝第248章 担心第244章 折服第110章 再会第173章 廷议第170章 诱惑第30章 三诺第15章 国本第4章 立威第68章 诏狱第302章 刺杀第301章 天意第267章 雄心第209章 惊心第178章 太子第30章 三诺第59章 进宫第287章 溃逃第58章 归京第40章 决战第90章 秦风第88章 霸道第130章 锥心第60章 龙门第268章 正事第88章 霸道第221章 叙旧第217章 问罪第243章 剖析第158章 议储第168章 密诏第290章 起誓第273章 凶信第166章 招认第273章 凶信第54章 断案第37章 鏖战第297章 何去第101章 讯问第304章 旧人第216章 二沈第172章 廷议第43章 绝境第60章 龙门第248章 担心第124章 突变第25章 盟约第175章 激变第220章 剖心第29章 勾心第138章 宿命第104章 隐秘第287章 溃逃第75章 分封第53章 太平第186章 逼问第105章 隐痛第117章 旧事第119章 屠戮第53章 太平第292章 叹息第141章 捎信第212章 赐死第84章 佳人第8章 心机第162章 宫变第4章 立威第221章 叙旧第59章 进宫第165章 审婢第91章 集会第255章 筹备第51章 请辞第154章 赐宫第148章 解决第185章 瘟神第148章 解决第15章 国本第292章 叹息第263章 摊牌第144章 伏子第192章 恭妃第86章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