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覆灭

按照高务实原本的行程计划,他是打算去天津港乘船到营口登陆,然后直奔盖州赴任的。然而朱翊钧听说之后极力反对,认为乘船不够安全,“今春江南、辽东风洪二灾并起,倘使此行于海上骤起飓风,岂非失我臂膀?”

朱翊钧态度十分坚决,他不怕高务实去打仗,是因为高务实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但他作为大明头号宅男,对于大海的莫测却只是从文字得来。

在他眼中,昔年漕运改海运时,诸如“遇飓风毁船数十”这样的记载,简直不胜枚举,他自然记忆犹新,不敢让高务实去走这种危险路。

既然皇帝坚持,高务实也只好遵旨,于是改走陆路。

但走陆路就有些拜访躲不掉了,譬如蓟辽总督梁梦龙那里,本来走海路可以不去,但走陆路就必须要去了。

蓟辽总督驻地离京师很近,就在密云,高务实去一趟倒也只耽误大概一天工夫,于是带着五百骑丁先往密云去了,由于一行全部乘马,半日便至。

密云虽然是堂堂蓟辽总督的驻地,但却只是个县城,城池不算大,但却肉眼可见的坚固——不仅城高墙厚,由清一色的大青砖建筑而成,而且青砖的中缝里头居然还能看见水泥,显然是近几年京华水泥出名之后再次加固的成果。

梁梦龙身为蓟辽总督,辖区有三巡抚之地:顺天巡抚、保定巡抚、辽东巡抚,论地位高了高务实几个层次,但他作为张居正的门生能够得到高拱的留用和提拔,早已算得上实学派的重臣,甚至需要叫高拱一声“恩相”,对于高务实的拜访,当然就不能等闲视之。

密云县县城南门大开,蓟辽总督梁梦龙亲自率人在大门口迎接高务实一行。

说是迎接,毕竟既是科场前辈,又是上官,自是坐在马上等高务实下马先来参见。

“辽东苑马寺卿高务实参见制军。”高务实自报家门没有提“山东按察使”,是因为这个职务理论上不归梁梦龙管辖,大明经常有这种交叉重叠的设置,以防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尾大不掉。

其实高务实是不喜欢这样的设置的,因为这也可能造成权责不清,一旦吏治腐败,很多事容易出现扯皮——而事实也证明,原历史上万历后期的吏治就已经不行了。

梁梦龙等高务实拱手说完这句话,立刻哈哈一笑,从马背上翻身下来,上前虚扶了一把高务实的手臂,朗声笑道:“梦龙盼与高龙文一晤久矣,今日一见,正要好好说话,何须这些虚礼?高龙文便称我乾吉可矣,梦龙痴长几岁,便托大称高龙文一声求真,可好?”

乾吉,是梁梦龙的字,互相称字,那是平辈论交的意思。

高务实略微迟疑,道:“鸣泉公乃科场前辈,又是务实上官,如此恐怕世人要说务实骄狂了。”

“诶,话不是这么说的,辈也不是这么论的。”梁梦龙笑容可掬地上前把臂,对高务实道:“昔日江陵张公为我恩师,新郑高公为我恩相,二公本是志同道合的故友。如此算来,求真不仅与我同辈,而且近乎同门……你我平辈论交乃是至正之理,怎能说你骄狂?”

高务实心中一动,略微猜出梁梦龙的用意,便笑着点了点头,微微欠身:“小弟见过师兄。”

梁梦龙哈哈一笑:“这才对嘛……气候炎热,来,世兄且与愚兄督院说话。”

好家伙,这下子你一句“师兄”,我一句“世兄”,两人就算同门师兄弟了。

督院,不是都察院,而是指总督衙门。

有明一朝喜欢用“院”字来称呼某些衙门,比如高务实在广西时的巡按御史衙门,就叫察院;而此时的蓟辽总督衙门,就叫督院;同理,如果是巡抚衙门,便叫抚院。

大概是碍于密云仅为县城,城池相对逼仄之故,蓟辽总督的督院谈不上多么气派,甚至还比不上高务实在广西时的桂林察院(察院在一省之中的各府均设,方便巡按巡视,桂林因是省会,乃主驻地),不过相比于桂林察院,这督院的戒备倒是森严了许多,岗哨密集,军容也称齐整,看得出梁梦龙虽是文官,但其治军倒也算是有一套。

梁梦龙虽然走在高务实身前半步,但眼角余光一直关注着高务实的一举一动,见他仔细打量了督院的守卫士卒,不禁笑道:“这批士卒虽是本地卫所之兵,但经过戚元敬调教三年,总算有些模样了,不过世兄见惯了精锐,‘安南定北’无一不胜,想必不大瞧得上眼,愚兄惭愧得很。”

高务实“安南定北”的宸翰,还是今天早上刚刚获赐的,想不到梁梦龙这边就已经得知了消息,联想一下戚继光在京师也安排了“情报员”,看来这些边臣大佬手里恐怕都有“驻京办”。

不过对于梁梦龙这句话,高务实可不敢当,他虽然的确有“安南定北”之功,但他平时又不自己练兵,对于练兵一道基本还停留在纸面高手层次,他观察这些士兵,也就顶多看看军纪、精神,指望他像刘綎那样看一眼就知道这人有几分实力,擅长什么兵器,甚至打起来是什么风格,那是纯属做梦。

再说,戚继光练兵之能,堪称大明第一,绝无分号,他练出来的兵,高务实哪有信心质疑?他自家的家丁都是拜托戚继光带着练出来的呢——马芳虽然教骑兵,但不负责军容军纪,这些全是戚继光的首尾。而“安南定北”两场实战下来,高务实觉得效果相当不赖。

高务实连忙客气了一番,话里话外无非是自谦,顺带夸了戚继光一波。

梁梦龙是仔细研究过高务实这个人的,早知到高务实肯定这么说,也没什么意外,笑着拉他进了书房说事。

不在衙门正堂,也不在会客花厅,而是直接去书房,这说明梁梦龙是在刻意拉近关系,高务实神色不变,心里却明白了梁梦龙的用意。

看来,梁制军是打算彻底和高党绑在一块儿了。

果然,两人在书房中分宾主坐好之后,梁梦龙根本没有虚头巴脑的试探,直接进入正题,面色一肃,认真地问道:“世兄此番外任辽东,莫不是朝廷在辽东有大举动?不知愚兄这边该如何配合?”

呃……

高务实一时还真有些不习惯梁梦龙这样的文官大佬如此直白,竟然滞了一滞,这才干咳一声,下意识四处看了看。

梁梦龙摆手笑道:“早就打发走了,此处就愚兄一人,世兄只要信得过愚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高务实郝然笑道:“小弟谨慎过头了……师兄,朝廷在北边,这十几年来一直都是讲究‘西怀东制’,如今西怀业已达成,剩下的自然便是东制了。”

梁梦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接着又有些迟疑,道:“趁他病要他命,这道理愚兄自然是懂的,只是朝廷如今的府库真能支持接二连三的大战么?须知今年江南、辽东都受灾严重,皇上前前后后又免掉差不多七十万两的贡赋,而辽东方面此前也刚刚大战一场,不仅赏赐还没发放到位,各项物资的补充也都要时间,如今想要再次发动,恐怕不太容易啊。”

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高务实也心知肚明,不过高务实更清楚的一点是,辽东方面除了因为今年遭灾而肯定会有些缺粮之外,军需物资其实基本还算充足。

真正导致辽东现在实际上出兵困难的,其实刚才梁梦龙也说了——赏赐还没发放到位。

谁的赏赐?李成梁所部。

有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李成梁所部的战斗力跟赏赐那是直接挂钩的,而今年这次漠南之战,李成梁的功劳也很大,阵斩一名蒙古大部落首领不是开玩笑的,所以赏赐的问题就显得更严重。

实际上包括戚继光部在内,大明的军队对赏赐都是盼之又盼,毕竟平时的军饷实在寒酸得很,只不过李成梁所部把这一点放大到了极致而已。

可以这么说,李成梁部的特点,就是那种只要钱到位,敢上九天杀玉帝,能下黄泉斩阎罗的风格。

然而现在的麻烦就是,钱……有点难到位。

之前内阁议事的时候,就因为高务实这一战花钱太多,差点出了问题,现在如果高务实一到辽东,又莫名其妙的掀起一场大战,只怕不仅内阁要再打口水战,甚至这场口水战极有可能还要波及整个朝野上下。

到了梁梦龙这个层次,对于朝廷大概还有多少钱,当然是有所了解的,就算不精确,也能知道得七七八八。

朝廷府库之前几年的确有所盈余,可是一来朱翊钧为了突出仁政,不断地减税(农税),二来各项边防建设和换装的开销也越来越大,三来就是这次漠南大战,预计得花掉上百万两,远超战前的估计——战前他们只知道高务实要调动的国内兵马不多,战争可能的持续时间也不长,所以按照平时的开销水平算,大概只要二十多万两,顶破天三十万两。

一下子多了七十万两的大窟窿,朝廷还能支持跟图们再打一场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而且,指望皇上从内帑掏钱也不现实,明年潞王大婚呢,这可是皇上唯一的亲兄弟,就算为了作秀,也一定会办得风风光光,哪里还有钱拿来给辽东打仗去?

能把李成梁那里该拿的赏赐补齐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

感谢书友“书友20190223180428135”、“书友20170131231943114”的打赏,谢谢!

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26章 河海并行(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108章 所为何事(下)第079章 无品闲官(下)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103章 纨绔之王(上)第204章 阴谋进行时第073章 召见第225章 三策(中)第113章 高戚之会(四)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286章 艺高人胆大第159章 东昌堡的现状第068章 现在知道要乖了?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29章 回乡之前(下)第099章 高拱秉国(上)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中)第116章 进军瓷器第070章 逐保倒张(三)第093章 改革盐务的契机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150章 部堂拜访第122章 蒙疆风云(九)第124章 奉旨观政(九)第004章 京营第107章 努尔哈赤出兵第102章 利用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台吉第109章 喜与忧第124章 奉旨观政(九)第098章 高务实的决断第165章 马江口海战(4更破万)第070章 逐保倒张(八)第049章 谁种的蛊?(四更破万)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44章 巡按到,巡抚病第272章 孝陵卫司香第208章 曹淦急报第251章 取勃固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043章 绕开祖制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第001章 轻车简从(下)第004章 初见太子(上)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94章 目的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19章 务必重视(上)第054章 翻云覆雨等闲间第124章 奉旨观政(七)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37章 别院隐富(上)第030章 河南民变第093章 命案发酵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13章 高戚之会(三)第266章 长公主攥紧香囊第067章 决战沙城(二)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53章 最后一课(上)第091章 惟高枢台一人而已第015章 新郑铁厂(下)第097章 冯张俱陨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45章 《取用疏》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15章 伴读之邀(下)第174章 南掌国又咋了?第082章 宁夏之变(中)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一)第032章 商场的事商场办(下)第233章 谦之不让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120章 己卯乡试(下)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中)第123章 千钧一发(4更破万)第042章 满堂影帝第067章 倒高风波(完)第110章 财帛动人(上)
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26章 河海并行(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108章 所为何事(下)第079章 无品闲官(下)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103章 纨绔之王(上)第204章 阴谋进行时第073章 召见第225章 三策(中)第113章 高戚之会(四)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286章 艺高人胆大第159章 东昌堡的现状第068章 现在知道要乖了?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29章 回乡之前(下)第099章 高拱秉国(上)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中)第116章 进军瓷器第070章 逐保倒张(三)第093章 改革盐务的契机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150章 部堂拜访第122章 蒙疆风云(九)第124章 奉旨观政(九)第004章 京营第107章 努尔哈赤出兵第102章 利用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台吉第109章 喜与忧第124章 奉旨观政(九)第098章 高务实的决断第165章 马江口海战(4更破万)第070章 逐保倒张(八)第049章 谁种的蛊?(四更破万)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44章 巡按到,巡抚病第272章 孝陵卫司香第208章 曹淦急报第251章 取勃固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043章 绕开祖制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第001章 轻车简从(下)第004章 初见太子(上)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94章 目的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19章 务必重视(上)第054章 翻云覆雨等闲间第124章 奉旨观政(七)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37章 别院隐富(上)第030章 河南民变第093章 命案发酵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13章 高戚之会(三)第266章 长公主攥紧香囊第067章 决战沙城(二)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53章 最后一课(上)第091章 惟高枢台一人而已第015章 新郑铁厂(下)第097章 冯张俱陨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45章 《取用疏》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15章 伴读之邀(下)第174章 南掌国又咋了?第082章 宁夏之变(中)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一)第032章 商场的事商场办(下)第233章 谦之不让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120章 己卯乡试(下)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中)第123章 千钧一发(4更破万)第042章 满堂影帝第067章 倒高风波(完)第110章 财帛动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