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

多尔衮的行踪,苏天成自然是掌握的,而且对于多尔衮为什么会留在大同、不自量力的进攻京城,也是很清楚的,辽东方面的情报,也传来了一些,阎应元在那边得到了祖大寿和祖大乐的支持,应该是能够稳住辽东的局面的。

所以苏天成不着急,他甚至想着改变一下作战部署,首先围剿多尔衮率领的后金鞑子,接下来再行攻打京城,这样能够一举两得。

但京城爆发的所谓黑死病,令苏天成所有的部署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作为穿越人士,苏天成非常清楚,所谓的黑死病,其实就是鼠疫,这是人类的灾难,人类不能够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战胜这种疾病,而且在这个年代,防御的措施几乎为零,不要说中原,就是世界各地,面对鼠疫也是束手无策的。

京城爆发鼠疫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集聚到京城的人多了,粮食奇缺,于是不少人开始挖老鼠吃,这等于是直接将鼠疫找到了身上,老鼠身上的跳蚤,就是鼠疫病的源头,抓住了老鼠,在剥皮的过程中,跳蚤自然会到人的身上,通过叮咬,将鼠疫直接传播给人了。

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鼠疫的厉害,更不知道如何的预防,一旦鼠疫大规模的传播,不要说京城,就算是苏天成辛辛苦苦创建的大晋王朝,也会在鼠疫的打击之下一蹶不振的。

接到了渠清泽的禀报之后,苏天成毅然改变了所有的部署,他的重要对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鼠疫已经是他的主要对手了。

不仅仅是渠清泽,就连身在天津的洪承畴和范景文等人,也是大为吃惊,在他们看来,区区的黑死病。不算是什么大事情的,大不了拿出来银子,花费力气治疗就是了,怎么可能改变所有的战役部署,甚至不去攻打京城,不去剿灭后金鞑子,而是要开始治疗这种黑死病了。这是他们不能够理解的决定。

苏天成唯有苦笑,他根本无法解释,好在这个时代,老百姓还不知道鼠疫的厉害,也就是说聚集在京城周围的老百姓,还不会大规模的逃亡。这对于预防鼠疫的广泛传播,是有着很大好处的,若是感染鼠疫的人群大规模的流动了,那才真的是巨大的灾难。

在这件事情上面,苏天成非常的武断,毅然做出来了决定,以天津城外二十里地为界。凡是京城方向过来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一律都要隔离,江宁营将士与归顺的明军,在天津城外二十里地的范围,划出一个巨大的隔离带,这个隔离带的面积,达到了五平方公里。超过了不少县城的面积了,朝廷投入重金,在这个隔离带修建房屋,木房子的要求是很高的,面积不大,五平方米左右,里面必须要干净卫生。不管花费多少的银子,都不能够降低要求,此外就是从南方征召大量的郎中,赶赴天津。对这些郎中都给予重金招募。

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面对鼠疫,这个时代还没有抗生素,抗生素发明出来还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面对鼠疫这种巨大的灾难的时候,能够用到的就是中药了。

苏天成非常的清楚,鼠疫很可怕,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避免,只要老百姓按照要求来做,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鼠疫的传播,不客气的说,鼠疫大规模的传播,才是人类最大的灾难,汉朝、唐朝和隋朝的覆灭,都和鼠疫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至于说世界上,鼠疫更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了,元朝的时候,欧洲爆发的鼠疫,持续了五年的时间,导致了接近三千万人口的死亡,占据整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马上就要统一中原的大晋王朝,绝不能够被鼠疫击倒,这是苏天成的决心,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扑灭鼠疫的任务,远远高于征伐,至于说那个大明朝廷,已经不需要苏天成去征伐了,京城周围爆发的鼠疫,能够轻而易举的击垮大明朝廷,不能够认识到鼠疫危害巨大的大明朝廷,注定是要覆灭的。

朱审烜接到了圣旨,迅速赶赴了天津,作为大晋朝廷的百官之首的丞相,专门赶赴天津,来对付黑死病,这令所有人感觉到吃惊,也就是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皇上对于大明京城周边爆发的黑死病,是异常重视的。

大量的郎中朝着天津聚集的时候,山东方面也运来了硫磺,这本来是用于制造炮弹的,至于说中药,更是成批的运往了天津。

也就是在这个准备过程之中,危机开始逼近天津了。

京城周围的老百姓,听说到了天津能够活命,先前到天津避难的人,吃饱喝足了,不存在饿死人的事情,而且官府还在天津城外专门搭建了窝棚居住。

这个消息犹如强心剂,刺激到了聚集到京城内外的几十万人,大规模的逃难行动迅速开始了,洪流朝着天津方向席卷而来,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有人发病之后倒下,路边堆满了尸体,只顾着逃命的人不知道,他们已经是最为巨大的传染源,一旦这些人真正进入天津了,标志着天津也将彻底完蛋。

苏天成神情异常的严肃,朱审烜、范景文、洪承畴、渠清泽等人尽管不是很理解,但他们从来没见到皇上如此的紧张,多年的征伐,就算是在遭遇重大战役或者决定性战役的时候,皇上也没有如此的失态,可见这件事情是非常严重和重大的。

苏天成看着众人,终于开口说话了。

“大明京城爆发的黑死病,是巨大的灾难,若是不能全力的防御,这种黑死病,有可能毁掉大晋王朝,毁掉朕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基业,朕很明确的告诉你们,若是大明京城周边的百姓,进入到天津周围,天津也将彻底的毁掉,届时不要说征伐,恐怕朕与你们都要开始逃命,回到南方去,长时间不敢踏足北方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出现了震惊的神情,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这么说。

“朕还是读书人的时候,曾经看到过史书上的记载,诸位应该还记得利玛窦吧,这位欧罗巴人带来了《万国坤舆图》,那上面记载了很多西域的国家,元朝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些西域的国家,爆发了黑死病,死亡的人数,占据了西域人口的三分之一,接近了三千万人,如今在大明京城周边爆发的,也就是这种黑死病,黑死病一旦传染开来,朕与你们都是束手无策的,为今之计,是必须要杜绝黑死病的传染。”

“朕要求你们重视黑死病,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普通的疾病,黑死病可以夺去江宁营将士的性命,令我等束手无策,不要说征伐,就算是维持生命都变得艰难起来了。”

“朕如此说,也并非是要你们恐惧,如何的对待黑死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隔离治疗,凡是从大明京城周边过来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必须要隔离,至少七个日子,没有发病的迹象,就可以离开,一旦有发病的迹象,或者是出现了咳嗽等等,就必须要治疗,因黑死病死亡的人,必须彻底的焚化,如此才能够遏制黑死病的传染。”

“天津城外聚集的灾民,悉数疏散,暂时安置到山东河南一带去,全部都疏散,不要留下来,可以明确告诉他们,不能够回到家乡去,要暂时离开北直隶,这是命令,不准违反,否则官府将彻底断绝对他们的救济,空出来的窝棚,可以暂时安置走出隔离区的人。”

“大量的郎中赶赴了天津,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嘱托,免得他们也感染了黑死病,从大明京城方向涌过来的人流,最多还有两日的时间,就抵达天津了,明日必须用硫磺熏一熏城外的隔离区,江宁营将士全副武装,严密戒备,死死守住关口,若是有人想着直接闯进天津,不接受隔离治疗,杀无赦。。。”

整个的过程之中,都是苏天成在安排,众人对黑死病根本不清楚,但听见皇上这么说了,一种恐惧的感觉在屋里蔓延,疾病的厉害众人都是知道的,哪怕最为顽强的军队,在疾病的面前也是束手无策的。

说到最后,苏天成终于做出来了最为重要的安排。

“驻扎在天津的江宁营将士,留下两万人,其余将士全部离开这里,一部分驻扎在静海、青县和沧州,一部分驻扎在雄县,所有从大明京城出行的官道,全部封锁,不准任何人到南方去,诸位,摆在面前的是一次比征伐更加惨烈的战斗,我们不能够失败,若是不能够遏制黑死病的传播,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苏天成坚决不离开天津,他很清楚,尽管自己这样说了,但不少的官吏和将士,不一定清楚黑死病的厉害,也不一定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自己坐镇天津,做出来强力的部署,才能够真正的杜绝黑死病的传播。

苏天成不离开天津,范景文、洪承畴和渠清泽等人,自然也不会离开,率领江宁营将士撤离的任务,落到了孙传庭的身上,尽管孙传庭也是一百个不情愿。

至于说负责总体部署的朱审烜、具体落实的工部左侍郎李觉斯等人,更是坚守在天津。(未完待续。。。)

第811章 诧异第816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第79章 回家之后第600章 血战夔州府城(4)第881章 对决(3)第404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3)第1121章 热锅(1)第822章 准备(1)第184章 何为金蝉脱壳第844章 惨败(2)第305章 闫子章 的体会第482章 大礼第1116章 硬骨头(1)第728章 江湖第760章 陈新甲的聪明第290章 特殊的社员第330章 说做就做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78章 收复台湾(3)第337章 血色残阳(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235章 奇怪的情况第98章 会试恩师(2)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142章 狂飙突进第1205章 联合作战第509章 刺激(1)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07章 棋逢对手(2)第259章 意外的机会第765章 烦躁的郑芝龙第59章 收获季节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802章 内阁的争论(1)第236章 扩军第792章 偶遇(3)第973章 台湾的重要第826章 应该如此第154章 历史的必然第1296章 尊严之战(15)第634章 难辨真假第1209章 沧州血战(3)第654章 朝廷的焦虑第51章 游历第1118章 硬骨头(3)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59章 草原之殇5第865章 辽东的怪局第1261章 祭天祭地仪式(1)第750章 睿智的体现第1068章 决战辽东(10)第32章 难得的温馨第489章 当机立断第1275章 辽东的稳定第651章 恨铁不成钢(2)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机会第123章 唐海泰第873章 单独的强调(2)第1237章 皇太极的机会第778章 迅雷动作(3)第177章 无法无天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45章 后续事宜第646章 夜袭(1)第1232章 交心之举第522章 千钧一发(1)第283章 张溥的计划第286章 应对办法(1)第285章 县衙的安排第720章 苏天成的心思第974章 精心的准备第40章 壮汉与少女第981章 收复台湾(6)第787章 朱由检的态度第721章 当断则断第680章 突然袭击第536章 棋逢对手(2)第236章 扩军第588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526章 谜一样的达乌尔族部落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39章 官田第916章 皇太极的隐忍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55章 真相第533章 暗流涌动第673章 皇太极的提醒第13章 恼火的现状第1182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2)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774章 海战(4)第998章 分析局势(1)第402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1)第1218章 沧州血战(12)第848章 稳如磐石(1)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1151章 历史性的转变(2)第369章 算计
第811章 诧异第816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第79章 回家之后第600章 血战夔州府城(4)第881章 对决(3)第404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3)第1121章 热锅(1)第822章 准备(1)第184章 何为金蝉脱壳第844章 惨败(2)第305章 闫子章 的体会第482章 大礼第1116章 硬骨头(1)第728章 江湖第760章 陈新甲的聪明第290章 特殊的社员第330章 说做就做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78章 收复台湾(3)第337章 血色残阳(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235章 奇怪的情况第98章 会试恩师(2)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142章 狂飙突进第1205章 联合作战第509章 刺激(1)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007章 棋逢对手(2)第259章 意外的机会第765章 烦躁的郑芝龙第59章 收获季节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802章 内阁的争论(1)第236章 扩军第792章 偶遇(3)第973章 台湾的重要第826章 应该如此第154章 历史的必然第1296章 尊严之战(15)第634章 难辨真假第1209章 沧州血战(3)第654章 朝廷的焦虑第51章 游历第1118章 硬骨头(3)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59章 草原之殇5第865章 辽东的怪局第1261章 祭天祭地仪式(1)第750章 睿智的体现第1068章 决战辽东(10)第32章 难得的温馨第489章 当机立断第1275章 辽东的稳定第651章 恨铁不成钢(2)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机会第123章 唐海泰第873章 单独的强调(2)第1237章 皇太极的机会第778章 迅雷动作(3)第177章 无法无天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45章 后续事宜第646章 夜袭(1)第1232章 交心之举第522章 千钧一发(1)第283章 张溥的计划第286章 应对办法(1)第285章 县衙的安排第720章 苏天成的心思第974章 精心的准备第40章 壮汉与少女第981章 收复台湾(6)第787章 朱由检的态度第721章 当断则断第680章 突然袭击第536章 棋逢对手(2)第236章 扩军第588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526章 谜一样的达乌尔族部落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39章 官田第916章 皇太极的隐忍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55章 真相第533章 暗流涌动第673章 皇太极的提醒第13章 恼火的现状第1182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2)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774章 海战(4)第998章 分析局势(1)第402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1)第1218章 沧州血战(12)第848章 稳如磐石(1)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1151章 历史性的转变(2)第369章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