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科举考试(1)

(感谢无冕天子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固定的,三年进行一次,这期间有县试、府试等等,一级一级的选拔,过了县试被称之为童生,过了府试被称之为生员,或者是秀才,若是没有取得秀才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进行,朝廷派出给事中主持乡试,被录取之后称之为举人,有了举人的身份,就被称之为老爷了,生员和童生,统统被称呼为读书人。

乡试之后是会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会试,被称之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殿试,能够参与殿试的贡生,统统被称之为皇帝的学生,也就是天子门生。

可惜大明朝的天子门生,几乎不存在,殿试之前的乡试和会试,考中的举人与贡生,早就被主考官瓜分一空,成为了主考官的学生,除非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或者是传胪,才有可能感觉到自己是天子门生。

这样的科举考试的规矩,延续了千年了,期间除开小规模的完善,整体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了,皇上要求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

想要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可不是小事情,朱审烜等人表示了明确的反对,诸多的丞相意见完全一致,他们认为,科举考试延续千年,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规矩,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突然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弄得所有读书人都人心惶惶,影响到朝局的稳定。

其实皇上所谓的修改科举考试的规矩,也没有伤筋动骨,主要就是对县试和会试提出来了质疑,知县主持县试。知府主持会试,考生的命运完全都掌握在知府和知县的手里,这不是很合适,每一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录取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可能前一任的知县或者是知府。与后一任的观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很有可能导致考生无所适从。

科举考试很是折磨人,好多的考生,一辈子都耗在这上面了,从小的时候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到老了还是这几本书,滚瓜烂熟,都能够背出来了,就是不能够考上,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很多的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岁月蹉跎了,与社会脱节了,除开读书,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真的是应验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语。

苏天成提出来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没有想到遭遇了这么强烈的反对,他一度犹豫了。

从唐朝开始的科举考试,为各朝各代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绝大部分都是文盲的情况之下,科举考试的确有着不同于一般的优点。也是暂时无法废除的,朝廷也只有依靠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若是真的想废除科举考试,那就必须要普及学堂,而且是官办的学堂。老百姓的子女能够进入到学堂读书识字,明白道理。

普及学堂,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银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为这样的事情,如同打战一样,几天的时间就拿下来了,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谁保证能够做到,那也是忽悠人的。

教育与很多方面都有着关联,老百姓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送自家的儿女去读书,就算是官府承担了读书所需要的费用,可学生总是需要吃饭,很多时候,学堂里面的读书人,也可能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

这里面还有观念改变的问题,普及学堂,意味着寻常百姓家中的子女都要接受教育,意味着社会的精英阶层,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动,一批批的平民子弟将昂首阔步进入朝廷。

凡此种种,不做好充足的准备,贸然决定做出来改变,那是不大可能的。

在与朱审烜、杨嗣昌、范景文、张溥、徐尔一和周延儒等人做过了激烈的辩论之后,苏天成无奈,只能够接受众人的建议,基本上按照前朝的科举考试模式来进行考试。

但有一点,苏天成是坚持的,那就是不分汉人、满人、蛮夷,全部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西域的人也能够参加,那就更不用说属于大晋朝廷的藩属国了。

这一下子就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范围,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圣旨发布之后,南洋诸国的读书人,早早就来到了大晋,进入到府州县的学堂里面学习,西域也来了一些读书人,府州县的老百姓时常看到大街上一些金发碧眼的蛮夷,手里举着四书五经,津津有味的诵读。

引发了苏天成注意的,还是从日本来的大批考生。

此时不同于几百年之后,日本对整个的华夏,从内心里面还是崇拜的,当年的丰臣秀吉,有着庞大的野心,万历年间入侵朝鲜,计划征服朝鲜之后,进而征服大明朝,可惜这样的举措,遭遇了惨重的失败,万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面,一点都不糊涂,狠狠的收拾了倭寇,打的倭寇喘不过气来。

苏天成担任蓟辽督师的时候,大力发展莱州和登州、青州,后来波及到整个的山东,山东等地有不少的人本人做生意,亲眼见证了山东的繁华与富足,这些日本人回去之后,肯定不会闲着,会说及山东的情况,那个德川将军,不会置若罔闻。

大晋统一天下,避免了残酷的厮杀,以最小的代价进入了京城,半年多时间以来,各级的官吏都按照朝廷的要求,开始履行职责,在这个过程之中,都察院发挥出来了重要的作用,对各级的官吏进行监督,惩处了一批贪官污吏,对于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更是不会放过,以至于提到都察院的名字,一些屁股上不干净的官吏,身体会发抖,脸色会发白。

制度也在慢慢开始发挥威力,各级官府都按照制度办事,很少有胡作非为的举措。

南方等地的恢复是迅速的,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北方的复苏也是很快的,至少商贸开始兴旺起来,老百姓总算是有地方可以做事情,农闲的时候,到县城去,运气好就能够进入到作坊里面,赚到一些钱财,维持生活。

大晋各地如此重大的变化,老百姓能够感受到,其余人也能够感受到。

各种各样的变化,通过前来做生意的商贾,传到了很多的地方。

内心里面,苏天成对日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他也不会将几百年之后的怒火,在如今这个朝代发泄出来,甚至是要求大晋水师大举进攻日本,也去制造几个大屠杀出来,这样的举措不是很合适,也师出无名,除非是小日本不安分了,蠢蠢欲动了,那样才能够找到出兵的理由,当然,进入到后期盘剥的阶段,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今后的事情了。

朝廷对于大量日本人前来参加科举考试,也表现出来了担忧。

不过朝廷最为关注的,还是从后金来的考生。

其实后金也进行了科举考试,仿照大明朝的做法,通过科举考试招揽人才,无奈很多的辽东汉人,对于后金的科举考试,没有太大的兴趣,故而后金举行的科举考试,参与的汉人不是很多,加之后金的规矩,满人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有了出身,就可以世袭,也就是说,满人打出生的时候开始,因为身份的不一样,享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若是不能够进入到朝廷里面为官,也可以进入到满八旗,通过打战得到提拔,迅速成为朝中官员。

所以以前大明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也有不少辽东的汉人参加的。

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不仅仅有大量的辽东汉人参加,甚至有满人参与。

分布在黑山一带,以及盖州、复州、旋城、宣州一带的满人,渐渐的融入到汉人之中,他们开始按照汉人的规矩,督促家里的子女读书,成为明白事理的人,尽管是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但多读书总是没有坏处的。

大晋朝廷放开了科举考试的限制,满人一样能够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了,故而这些地方的满人,也要参加科举考试了。

于是在朝廷里面,有关是不是准许日本人和满人参加科举考试的争论,非常激烈的出现了,赞成的很多,反对的也不少。

最后这个争论到了皇上那里,皇上的一句话盖棺定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晋朝廷的气度绝对是不一样的,若是连日本人和满人都不能够容忍,显示出来害怕的姿态,还怎么能够展现出来气度,人家要参加科举考试,尽管来就是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考取之后,一样进入到朝廷里面做官,一样按照朝廷的要求办事。

大晋朝廷即将进行的科举考试,开始引发出来空前的热度了,读书人之中的议论不少,对于诸多的蛮夷能够参加此次的科举考试,肯定是有看法的,但也有读书人认为,这是因为朝廷的强大,想想盛唐之时,长安也是如此的大度,这说明蛮夷崇拜朝廷,希望能够成为大晋的人,能够为朝廷服务。

(正在开始写新书《铁血穿越》,思考了很长的时间,也做了重大的调整,自信的认为,强于《大明政客》,期盼今后得到支持,在此宣传一下,拜谢读者大大了。)

第91章 周康的态度第822章 准备(1)第648章 夜袭(3)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27章 天津决战(6)第925章 各有计划第872章 单独的强调(1)第378章 喜得贵子第853章 祖大弼的决绝(2)第923章 转向的准备第721章 当断则断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113章 相关的安排第1217章 沧州血战(11)第1107章 天赐良机(1)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108章 天赐良机(2)第696章 维护大局第126章 眼药水第59章 收获季节第807章 重大决定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273章 惊奇第1008章 棋逢对手(3)第1005章 平凡的开始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595章 罗汝才的打算第699章 确定目标第1123章 内心冰凉第441章 不详的预感第532章 聪明的皇太极第195章 问责第50章 来意不简单第906章 皇太极的誓言(1)第521章 荒谬的情报第1029章 救赎第120章 东林四公子第117章 秦淮河(1)第408章 疏通黄河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67章 迅雷(2)第896章 朱由检的高兴与担心第626章 蓟辽督师府第1262章 祭天祭地仪式(2)第126章 眼药水第347章 荣耀第622章 庙会戏班子第816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第486章 出现变故第1124章 最坏的决定第140章 双管齐下第45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234章 阎应元的机智第76章 诗歌后遗症第120章 东林四公子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14章 沧州血战(8)第1037章 表面的统一(2)第376章 难得的精明第680章 突然袭击第656章 最坏的打算第740章 汉八旗的成立(2)第1232章 交心之举第968章 非凡一战(2)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针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768章 战斗部署第803章 内阁的争论(2)第245章 凸显的矛盾第231章 大婚第699章 确定目标第174章 升堂的学问第68章 落地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913章 精密布置第180章 无心插柳第554章 丰收的喜悦第696章 官员问题第533章 暗流涌动第439章 河南府的发展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926章 宋思军的担忧第986章 济尔哈朗的远见第998章 分析局势(1)第1102章 好坏参半第282章 榜样的作用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1119章 或许是残酷第578章 白杆兵的惨败(6)第391章 惨败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571章 流民还是奸细第264章 孙承宗出山第1093章 用人所长第1055章 不吃干饭第569章 初步谋划(1)第691章 脑残的审讯第370章 不仅仅是愤怒第1198章 利益链条
第91章 周康的态度第822章 准备(1)第648章 夜袭(3)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27章 天津决战(6)第925章 各有计划第872章 单独的强调(1)第378章 喜得贵子第853章 祖大弼的决绝(2)第923章 转向的准备第721章 当断则断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113章 相关的安排第1217章 沧州血战(11)第1107章 天赐良机(1)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108章 天赐良机(2)第696章 维护大局第126章 眼药水第59章 收获季节第807章 重大决定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273章 惊奇第1008章 棋逢对手(3)第1005章 平凡的开始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595章 罗汝才的打算第699章 确定目标第1123章 内心冰凉第441章 不详的预感第532章 聪明的皇太极第195章 问责第50章 来意不简单第906章 皇太极的誓言(1)第521章 荒谬的情报第1029章 救赎第120章 东林四公子第117章 秦淮河(1)第408章 疏通黄河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67章 迅雷(2)第896章 朱由检的高兴与担心第626章 蓟辽督师府第1262章 祭天祭地仪式(2)第126章 眼药水第347章 荣耀第622章 庙会戏班子第816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第486章 出现变故第1124章 最坏的决定第140章 双管齐下第45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234章 阎应元的机智第76章 诗歌后遗症第120章 东林四公子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14章 沧州血战(8)第1037章 表面的统一(2)第376章 难得的精明第680章 突然袭击第656章 最坏的打算第740章 汉八旗的成立(2)第1232章 交心之举第968章 非凡一战(2)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针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768章 战斗部署第803章 内阁的争论(2)第245章 凸显的矛盾第231章 大婚第699章 确定目标第174章 升堂的学问第68章 落地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913章 精密布置第180章 无心插柳第554章 丰收的喜悦第696章 官员问题第533章 暗流涌动第439章 河南府的发展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926章 宋思军的担忧第986章 济尔哈朗的远见第998章 分析局势(1)第1102章 好坏参半第282章 榜样的作用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1119章 或许是残酷第578章 白杆兵的惨败(6)第391章 惨败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571章 流民还是奸细第264章 孙承宗出山第1093章 用人所长第1055章 不吃干饭第569章 初步谋划(1)第691章 脑残的审讯第370章 不仅仅是愤怒第1198章 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