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突如其来的考验

(感谢christinaro、失恋天空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唐世济被皇上加急的密旨搅乱了心情。

因为山西流寇猖獗,朝廷派出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入了山西,协助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剿灭流寇,可张宗衡和许鼎臣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争夺对三部将的领导权,令贺人龙等人无所适从。

山西境内的二十四万的流寇,号称三十六营,见到朝廷增兵了,由合营而分军,分为三股,分头行动,趁机攻打太原、汾州、沁州和辽州。

紫金梁和张献忠攻下了辽州,在这个过程中,辽州知州李呈章战死。

因为辽州被攻打下来,朱由检大怒,令山西境内的朝廷军队,加紧剿灭流寇。流寇攻下县城,不能够算是大事情,但攻下了州城,就有些严重了。

如此情况下,张宗衡和许鼎臣不敢继续争权了,弄得不好,他们的脑袋就要掉了。

流寇开始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了,接连吃了一些败仗。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紫金梁召集三十六营的首领商议,开始四面转移。

紫金梁率领部分的流寇,进入了河南,这里有些地方,山大人稀,是隐藏的好地方,可他在河南的日子不好过,这里的百姓,不支持流寇,甚至是抵制流寇。

紫金梁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离开河南。接下来,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湖广,另外的一个选择,进入南直隶。

流寇的行踪飘忽不定,今日在这里,明日在那里,难以找到准确的方向,不少的州府县,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会攻打自己这里,府衙和州衙的情况好一些,县里就不好说了,难以有足够的力量抗衡。

流寇和朝廷军队交战的时候,可能是万人以上,也可能是几千人。甚至是几百人,遇见了朝廷的大军,他们从来不恋战,撤退很是迅速,可攻打县城的时候,是下了狠手的。不惜一切代价。

被攻破的县城,结局是很惨的,金银珠宝和粮食,被洗劫一空,官吏也被杀害。

皇上的密旨没有明说。唐世济很清楚,这是提醒他做好一切的准备。若是流寇到了南直隶,不能够出现县城甚至是州城被攻打下来的情况。

流寇不大可能进入南直隶,毕竟这里有南京京营,力量还是很不错的,唐世济认为,紫金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进入湖广,甚至有可能到四川去。

明朝的习惯,就是文官统领军队,好处还是有的,那就是文官一般都有学识,能够看见一些问题,做事情比较谨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砺,能够很快明白战场中间的玄机,预判问题。

但总体来说,文官统领军队弊大于利,文官毕竟是文官,对战局的把握,将士的任用,不是很清楚,特别是文官不能够和将士同甘共苦,难以得到将士的认可,很多的时候,凭着个人的判断,草率做出来决定,不能够审时度势,最终导致惨败。

看完了密旨,唐世济迅速请来秦三德和张泰宁。

待到两人看完了密旨,唐世济开口了。

“秦公公是怎么看的啊。”

“唐大人,咱家以为,这紫金梁是不大可能到南直隶来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唐世济点点头,看着张泰宁。

“在下觉得,秦公公的看法是准确的,紫金梁很有可能进入湖广,不过这些流寇,行踪飘忽不定,若是他们离开河南,进入南直隶骚扰一下,得到一些好处之后,再到湖广,也是有可能的。”

张泰宁的看法,毕竟成熟一些。

唐世济皱着眉头,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有些麻烦了,流寇离开河南,若要进入南直隶骚扰,有多条路线,可以到凤阳府、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凤阳府的可能性不大,凤阳府是中都,那里的守备力量,还是不错的,剩下就是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这两个地方的卫所,名存实亡,军士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唐大人,洒家以为,张将军说的很是正确啊,如此应当抽调两大营的军士,赶赴凤阳府、庐州府和安庆府,严防流寇的骚扰。”

张泰宁马上变成了苦瓜脸。

“秦公公,两大营的情况,您是知道的,目前能够抽调的兵力,已经很有限了,若是抽调三队人马,分别到安庆府、庐州府和安庆府,实在是困难啊。”

秦三德也知道情况,朝廷从两大营,抽调了不少的兵力了,可这样的话,他必须要说。

唐世济开口了。

“流寇到中都的可能性不大,那里的守备力量是不错的,皇上很可能给中都也下旨了,我看还是要注意庐州府和安庆府的守卫啊。”

秦三德看了看张泰宁,再次开口了。

“咱家有个建议,两大营确实存在困难,就抽调一支人马,赶赴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颇多,让知县苏天成带领一部分的巡检司军士,赶赴安庆府。”

唐世济愣了一下,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是地方民团,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役中间,不是很合适的,再说了,流寇进入南直隶的可能性很小的。

细细一想,他有些明白了,秦三德是想着苏天成能够立功。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愿意做啊,朝廷出银子,何况流寇很大的可能性,不会到南直隶。

既然这样,他是不会提出来异议的,只要是落实了皇上的旨意,其余都无所谓了。

“秦公公这个建议很好,本官以为,就分两步进行,南京两大营抽调五千军士到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抽调三千军士,到安庆府。”

“咱家还有一个建议,张将军,是否将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借给江宁县,这些军士,战斗力是很不错的,曾经跟随江宁县知县苏天成,彼此也熟悉啊。”

接到了南京兵部的敕令,苏天成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唐世济居然会发出来这样的命令,这就是乱弹琴啊。

流寇从山西进入河南,无法立足了,最大的可能性,是直接进入湖广,一般不会到南直隶来的,就算唐世济是不放心,随便抽调南京两大营的军士,也是能够威慑流寇的,再说了,各地还有卫所的军士,至少可以抵抗一阵子的。

南直隶所辖的十五府,两个直隶州,应天府驻扎有两大营,苏州府、扬州府和凤阳府驻扎朝廷的精锐大军,其余地方,卫所军队的人数不多,应付一般的事情,绰绰有余。

怎么都不需要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出动啊。

可惜苏天成没有机会考虑这些事情了,既然兵部下了敕令,他就要做好准备了,不管怎么样,就是做做样子,也是必须的,再说了,趁着这个机会,将将士拉出去历练一下也好。

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归江宁县巡检司节制,划归自己指挥了,这是最好的机会,这次的征战结束,回到江宁县之后,这支军队,就不要归还给两大营了。

苏天成不愿意做无用功,从江宁县到安庆府,需要经过太平府、池州府,按照正常的速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时间宝贵,万一流寇很快到安庆府,自己还在路上,这岂不是令人丧气啊。

接到了敕令,苏天成准备离开兵部了,当然,接受敕令,兵部至少是需要有一些照顾的,趁着这个机会,要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

“下官拜见唐大人。”

“苏大人,这次你要带着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到安庆府去,本官希望你能够建立功勋啊,流寇若是敢到南直隶来作乱,定要他们有来无回。”

“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剿灭流寇。”

“这次到安庆府去,路途遥远,江宁县还有什么需要啊。”

苏天成非常的高兴,这可是敲竹杠的好机会啊,虽然唐世济说的是客气话,但自己肯定不会客气的。

“下官仔细考虑了,尚需要一些战马和盔甲的。”

唐世济皱起了眉头,他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也就是南直隶和浙江军队的最高统帅了,提供必要的物资,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江宁县的富裕,谁不知道啊。

“苏大人,兵部也有困难啊。”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征战需要银子,兵部一毛不拔,肯定是不行的。

“大人,江宁县巡检司也有些困难啊,这次到安庆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啊,所缺乏的战马和铠甲,县衙实在是想不到办法啊。”

“那你说说,需要多少啊。”

“需要四百匹战马,一千套铠甲。”

打造一副上好的铠甲,需要白银一百多两,这价格不低了。

唐世济皱着眉头,好半天没有说话,他也会算账,这两样东西,价值接近十万两白银了,又都是紧缺的东西。

“苏大人,兵部拿不出来这么多啊,本官看,四百匹战马,可以解决,至于说铠甲,最多拿出来两百套。”

苏天成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本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再说了,继续争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能够得到这些装备,已经很不错了。

第1177章 内讧的代价(3)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995章 整合(3)第275章 开诚布公第168章 血战(2)第443章 排兵布阵第709章 孙承宗的努力(3)第752章 大度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086章 议和与臣服第1205章 联合作战第483章 抉择第1196章 机会之把握第289章 中兴学社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563章 不一般的嘱托第730章 登州和莱州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448章 誓师第355章 痴情的女孩子第793章 都不笨第1234章 阎应元的机智第1113章 相关的安排第1065章 决战辽东(7)第1048章 朱审馨的担忧第59章 收获季节第723章 招募军士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308章 万国来朝(3)第1206章 不谋而合第190章 大场景第318章 大比武(3)第614章 剪不断第494章 宿命论(3)第172章 争取官田第588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806章 差别所在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760章 陈新甲的聪明第563章 不一般的嘱托第573章 白杆兵的惨败(1)第441章 不详的预感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739章 汉八旗的成立(1)第363章 不平凡的离开第277章 招兵的准备第776章 迅雷动作(1)第884章 对决(6)第88章 拜访第93章 新科会元第134章 证据第504章 平衡术第979章 收复台湾(4)第16章 可怜的佃户第285章 县衙的安排第1136章 果断的战斗(2)第1066章 决战辽东(8)第429章 应对大饥荒第577章 白杆兵的惨败(5)第408章 疏通黄河第663章 一箭双雕第378章 喜得贵子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22章 远虑近忧第729章 恩怨第827章 命运的把握第398章 燧发枪第65章 现实第1123章 内心冰凉第369章 算计第387章 小手腕第325章 功败垂成(1)第447章 抗击的信心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战(3)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283章 张溥的计划第95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第1240章 史可法的决断(1)第24章 动口也动手第1086章 议和与臣服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037章 表面的统一(2)第674章 原来是阴谋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391章 惨败第1106章 自作孽(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39章 血色残阳(4)第1085章 艰难决策第1003章 营造氛围第519章 突然出现的变故第681章 占领蓬莱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见(1)第895章 苏天成的计谋第801章 唐海泰的机会第412章 独当一面第254章 对峙的开始第861章 皇太极的感悟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
第1177章 内讧的代价(3)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995章 整合(3)第275章 开诚布公第168章 血战(2)第443章 排兵布阵第709章 孙承宗的努力(3)第752章 大度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086章 议和与臣服第1205章 联合作战第483章 抉择第1196章 机会之把握第289章 中兴学社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563章 不一般的嘱托第730章 登州和莱州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448章 誓师第355章 痴情的女孩子第793章 都不笨第1234章 阎应元的机智第1113章 相关的安排第1065章 决战辽东(7)第1048章 朱审馨的担忧第59章 收获季节第723章 招募军士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308章 万国来朝(3)第1206章 不谋而合第190章 大场景第318章 大比武(3)第614章 剪不断第494章 宿命论(3)第172章 争取官田第588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806章 差别所在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760章 陈新甲的聪明第563章 不一般的嘱托第573章 白杆兵的惨败(1)第441章 不详的预感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739章 汉八旗的成立(1)第363章 不平凡的离开第277章 招兵的准备第776章 迅雷动作(1)第884章 对决(6)第88章 拜访第93章 新科会元第134章 证据第504章 平衡术第979章 收复台湾(4)第16章 可怜的佃户第285章 县衙的安排第1136章 果断的战斗(2)第1066章 决战辽东(8)第429章 应对大饥荒第577章 白杆兵的惨败(5)第408章 疏通黄河第663章 一箭双雕第378章 喜得贵子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22章 远虑近忧第729章 恩怨第827章 命运的把握第398章 燧发枪第65章 现实第1123章 内心冰凉第369章 算计第387章 小手腕第325章 功败垂成(1)第447章 抗击的信心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战(3)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283章 张溥的计划第95章 陈于泰和吴伟业第1240章 史可法的决断(1)第24章 动口也动手第1086章 议和与臣服第591章 决心不能够动摇第1037章 表面的统一(2)第674章 原来是阴谋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391章 惨败第1106章 自作孽(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39章 血色残阳(4)第1085章 艰难决策第1003章 营造氛围第519章 突然出现的变故第681章 占领蓬莱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见(1)第895章 苏天成的计谋第801章 唐海泰的机会第412章 独当一面第254章 对峙的开始第861章 皇太极的感悟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