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功败垂成(3)

最后组织的一次突围,依旧以惨败告终,剩下的兄弟,不足四万人,损失超过一半。

已经是七月中下旬了,高迎祥等人,被围困在车厢峡,超过一个月时间了,他们知道,继续这样下去,最终的出路,必然是全军覆没,必须要想其他的办法了。

令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外面的官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了。

从七月初到七月中下旬,流寇组织了多次的突围,每次的厮杀,都是惨烈的,守候在峡口的明军将士,损失一样的惨重,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官军是四省卫所抽调的,在多次的剿杀中,终于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了。

各省的总兵,因为兵力损失的事情,找到了陈奇瑜,他们不服气,有些省的军士,损失大一些,有些稍微好一些,但大家的待遇都是一样的。

陈奇瑜也有些头疼了。

流寇坚持的时间,超出了他的想象,本来以为,一个月之内,完全可以结束战斗的,如今,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流寇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依旧坚持,自己带领的军士,损失也接近三万人了,对军士的打击,一样是很大的。

要不是卢象升和张溥的鼓励,他都想着组织军士,冲进车厢峡,彻底剿灭流寇了。

朝廷里面,也在等待消息,兵部尚书张凤翼,更是着急,时常有敕书下来,甚至是派来了使臣,询问战事进展,到了现在,朝廷已经不在意剿灭了多少流寇,转而关心,这一股的流寇,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彻底的消灭了。

长时间的阴雨,一样打击朝廷军士的士气。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陈奇瑜的心思。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了。

眼看着唾手可得的巨大战功,就是得不到,若是彻底剿灭了这股流寇,升迁是少不了的,可能成为六部尚书。或者是都御使。运气还,继续奋斗,说不定能够进入内阁。

这是巨大的诱惑,谁都无法抵御的诱惑。

七月二十一日。深夜。

峡谷口出来了三个流寇,他们举着白旗,没有携带兵器。

很快,这三人被带到了军官的面前,此此时。陈奇瑜等人,已经休息了,军官没有打扰。

三人带来了消息,大帅做出来了决定,向官军投降。

军官还没有来得及表态,另外的四个流寇被带进来了,他们抬着箱子。

军官让守卫的军士,暂时离开了。

箱子打开了,里面全部都是黄金白银。看样子,加之超过万两白银了。

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军官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一夜的商谈之后,天亮之前,流寇返回了车厢峡。

二十二日深夜。还是七个流寇,再次走出了峡口,这一次,等候他们的。有好几个军官了,抬出来的箱子有三个。里面装满了黄金白银。

甚至还有一行的珠宝。

军官们收下了珠宝和金银。

二十三日一大早,十余个军官,进入了陈奇瑜的帐篷。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这些军官,面带笑容的走出来了。

张溥发现了这个情况,进入了帐篷。

陈奇瑜、卢象升两人,都在帐篷里面,两人的脸上,带着笑容,而且是那种如释负重的笑容,看样子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看见张溥进来,心情很好的陈奇瑜,破天荒的开口说了,这次的征战之后,一定向朝廷举荐张溥。

张溥很是奇怪,这段时间,陈奇瑜的脸上,几乎没有笑容,为什么今日这样的高兴。

陈奇瑜主动解释了原因,原来,车厢峡里面的流寇,承受不住了,决定向朝廷投降了。

张溥本能的觉得不对,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朝廷军队,连连取得胜利,如此有利的条件下,正是要彻底剿灭流寇。

几句话的辩论之后,张溥认同了陈奇瑜的观点,陈奇瑜认为,流寇本来就是大明朝的子民,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想着造反的,如今遭遇了重大打击,元气伤了,没有抵抗的能力,投降在情理之中,再说了,过重的杀戮,有伤朝廷的英明,大明朝的军士,损失也是很大的,这样的情况下,流寇投降,在情理之中。

张溥再次写下了奏章。

这封奏折,迅速送到了朝廷。

兵部尚书张凤翼,首先表示了赞同,一个多月时间以来,前方的所有战况,他都是清楚的,流寇确实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朝廷的军士,损失也是很大的,如今流寇愿意投降了,这是好事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将士的伤亡。

朱由检也同意了这个意见。

朱由检的内心,还是有着一丝的愧疚,感觉对不起流寇,这些流寇,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起来造反的,愿意投降朝廷,就不要过多杀戮了。

兵部的敕书,很快到了陈奇瑜的手里。

七月二十六日,车厢峡之内的流寇,悉数走出峡口,向朝廷军队投降。

按说投降的流寇,应该是全部解除武器的,而且是要被集中看押的,但是,投降的流寇,根本没有解除武装,更没有被集中看押,而且他们的建制,也没有被打乱。

这一切,都是钱财的作用,几天的时间,高迎祥等人商议,拿出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送给了陈奇瑜周围的军官。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样的时候,正是报答的时候,流寇当然要接受款待了。

军官拿到了金银珠宝,根本不会管其他的事情了。

流寇投降的消息,迅速传到朝廷,这一次投降的,有流寇的重要首领,包括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和李自成等人,朝廷上下,一片欢呼声。

朱由检更是高兴了,如此重大的胜利,就算是花费了超过百万两的银子,也值了。

七月二十八,已经投降的流寇,吃饱喝足之后,士气得到了完全的恢复,突然向朝廷军队发动进攻了。

看看朝廷的军队,因为流寇投降了,完成任务了,他们都在打点行装,准备回家去了,不存在有什么士气了,内心憋着的那股劲,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贸然遭遇进攻,十多万的大军,乱成了一团,根本就来不及应战。

四万流寇,仅仅损失了不到四千人,三万六千多人冲出了包围圈,士气大振的流寇,一路杀出了汉中府,进入了西安府,攻占了西安府周围的一些地区,钱粮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充,损失的兵源,也开始慢慢恢复。

紧接着,他们进入了甘肃境内,占据了甘肃庆阳一带的地方。

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

朱由检大怒,他不敢相信,投降的流寇,为什么还如此的有战斗力,为什么能够发起攻击,十余万的官军,到底是干什么的,前期能够对抗八万流寇,为什么面对不足四万的流寇,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朝廷花费了百万两以上的白银,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朱由检感觉到,自己被戏弄了,不仅仅被流寇戏弄,也被陈奇瑜戏弄了。自尊心被伤害了,爆发出来的愤怒,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候,朝廷的大臣,根本不敢劝说了。

圣旨立刻下去了,陈奇瑜被革职,抓到大牢里面了。

圣旨里面,还提到了张溥,本应该在家里安分守己的,却搀和到剿灭流寇的军务之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着令一体捉拿,投入大狱。

三边总督洪承畴,出任兵部尚书,总督山西、陕西、湖广、四川、河南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

本来是等待朝廷的嘉奖,以期盼在苏天成的面前证明自己,想不到迎来了这样的结局。

张溥早就发现了不对,投降的流寇,受到了最高的礼遇,有人为他们提供粮食,有人为他们提供帐篷,没有人要求他们缴械,也没有人要求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接受改编,这哪里算是投降的流寇啊,简直就算是朝廷的军队了。

流寇发动进攻的时候,张溥尚在休息,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还有兵器撞击的声音,他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好了。

只是张溥没有想到,他已经成为了替罪羊。

接受了金银珠宝的军官,当然要掩饰自身的行为,他们可不想失去官职,更不想被关进大牢里面,所以说,一直都是高级幕僚的张溥,肯定是要背黑锅了。

加之张溥属于有前科的人员,以前在南京的时候,就因为插手军务上面的事情,差点被关进大牢里面,可这个张溥,不仅仅不感激皇上的恩典,反而再次的插手军务,导致了这一次的失败。

如此的情况下,张溥的处境,不可能很好了。

被朝廷御史带走之前,有人看不过去了,暗地里告诉了张溥一些原因。

得知了这些原因,张溥面如死灰,想不到一腔热血,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苏天成,看来,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差距的,苏天成就是比自己厉害,强出头是害死人的,这次被关押进了大牢里面,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命,为了意气之争,可能要搭上性命了。

张溥清楚,自己的辩解,没有任何的作用,众口一词,自己没有辩论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以。

第164章 留点纪念第525章 坚持就是胜利第987章 朝廷的动态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68章 落地第1232章 交心之举第326章 功败垂成(2)第80章 刘仲基的选择第1024章 无力回天(2)第1237章 皇太极的机会第742章 汉八旗的影响(2)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1233章 辽东危局第1251章 崩溃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98章 大迁移第1005章 平凡的开始第891章 渠清泽的紧张第926章 宋思军的担忧第1055章 不吃干饭第1219章 沧州血战(13)第899章 绝非末日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发展轨道(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557章 稳定性之重要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177章 内讧的代价(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饭第258章 暗中的较量第110章 家人的态度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222章 谁与争锋(2)第1036章 表面的统一(1)第40章 壮汉与少女第1208章 沧州血战(2)第375章 风声鹤唳第1066章 决战辽东(8)第864章 能够镇定第312章 霸气外露第42章 人市第1295章 尊严之战(14)第1004章 精确的计划第1017章 朱审烜的考虑第30章 连环计第803章 内阁的争论(2)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627章 祖大寿的急迫第519章 突然出现的变故第392章 余音袅袅第1098章 大军的安排第769章 认识的转变第487章 千钧一发第247章 协调会(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70章 格杀勿论(2)第1088章 朝廷震动第795章 曾经的一怒为红颜(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977章 收复台湾(2)第1207章 沧州血战(1)第479章 流寇的态度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1252章 北平第849章 稳如磐石(2)第1144章 自我毁灭的举措第595章 罗汝才的打算第1151章 历史性的转变(2)第1121章 热锅(1)第772章 海战(2)第507章 必须支持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87章 朝廷的动态第686章 圣旨到了第940章 危险重重(2)第396章 力排众议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363章 不平凡的离开第767章 波动第774章 海战(4)第1264章 祭天祭地仪式(4)第1102章 好坏参半第465章 保卫昌平第324章 紧急军情第488章 斗智斗勇第1212章 沧州血战(6)第111章 舌战孙传庭第901章 决策部署第6章 老乞丐第353章 特殊的权力第866章 两重天第90章 先手第1261章 祭天祭地仪式(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53章 顺利的谈判第946章 卢象升的分析
第164章 留点纪念第525章 坚持就是胜利第987章 朝廷的动态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68章 落地第1232章 交心之举第326章 功败垂成(2)第80章 刘仲基的选择第1024章 无力回天(2)第1237章 皇太极的机会第742章 汉八旗的影响(2)第984章 明确的态度第1233章 辽东危局第1251章 崩溃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98章 大迁移第1005章 平凡的开始第891章 渠清泽的紧张第926章 宋思军的担忧第1055章 不吃干饭第1219章 沧州血战(13)第899章 绝非末日第835章 推迟进攻第683章 愤怒和懊悔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发展轨道(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557章 稳定性之重要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177章 内讧的代价(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饭第258章 暗中的较量第110章 家人的态度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222章 谁与争锋(2)第1036章 表面的统一(1)第40章 壮汉与少女第1208章 沧州血战(2)第375章 风声鹤唳第1066章 决战辽东(8)第864章 能够镇定第312章 霸气外露第42章 人市第1295章 尊严之战(14)第1004章 精确的计划第1017章 朱审烜的考虑第30章 连环计第803章 内阁的争论(2)第1245章 守住山海关第627章 祖大寿的急迫第519章 突然出现的变故第392章 余音袅袅第1098章 大军的安排第769章 认识的转变第487章 千钧一发第247章 协调会(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70章 格杀勿论(2)第1088章 朝廷震动第795章 曾经的一怒为红颜(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977章 收复台湾(2)第1207章 沧州血战(1)第479章 流寇的态度第1033章 轻取盖州第1252章 北平第849章 稳如磐石(2)第1144章 自我毁灭的举措第595章 罗汝才的打算第1151章 历史性的转变(2)第1121章 热锅(1)第772章 海战(2)第507章 必须支持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987章 朝廷的动态第686章 圣旨到了第940章 危险重重(2)第396章 力排众议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363章 不平凡的离开第767章 波动第774章 海战(4)第1264章 祭天祭地仪式(4)第1102章 好坏参半第465章 保卫昌平第324章 紧急军情第488章 斗智斗勇第1212章 沧州血战(6)第111章 舌战孙传庭第901章 决策部署第6章 老乞丐第353章 特殊的权力第866章 两重天第90章 先手第1261章 祭天祭地仪式(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53章 顺利的谈判第946章 卢象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