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如何当个舒服的天子

内阁,刘晋坐的笔直正在办公,作为一名年轻的内阁大臣,自然是少不了要多做一些事情,特别是和自己搭伙的刘健是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子,目前也是计划着再干一两年也回乡养老了。

八十古来稀,自古以来活到八十的人都很少,他不仅仅活到了八十,还当了怎么多年的内阁首辅,可以说绝对是人生巅峰了。

他的身体一直都还算硬朗,很不错,比起李东阳这个六十的小伙子都要好,但是都已经八十了,还能够活多久谁也不知道了,他也不想将自己全部的余光都用在朝政上。

内阁首辅也当了多年了,权力的滋味已经尝够了,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再加上随着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明的科技也是在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也让刘健觉得自己是越来越老了,已经适应不了时代,退隐之意早就有了,也就是贪恋着手中的权力罢了。

至于李东阳,他的身体一直都不好,早就三番五次的向弘治皇帝请辞了,只是弘治皇帝舍不得李东阳。

李东阳他是真的有才干的大臣,刘健只能说对天子忠心,至于才干和能力嘛,其实是很一般,好在为人正直,忠于国事,也算是一个还不错的臣子。

真正有才的还是李东阳,谋略过人、智慧超群,而且还是非常正直、清廉的大臣,只是奈何,身体一直不好,才六十就经常生病,再加上家里面的一摊子烂事,以至于时常心灰意冷,无心于朝政,总想着回乡去颐养天年,过几年小日子就这样算了。

只是,弘治皇帝很需要李东阳,至少来说在刘晋、王守仁这两个年轻一辈的人还不能完全撑起大梁的时候,还需要李东阳来稳住朝局。

刘晋虽然有才干,但毕竟年轻,王守仁也是能臣,但现在还没有到能入阁的地步,还需要再磨砺几年。

到时候将王守仁提拔当六部当尚书,干上几年再入内阁,到了那个时候,朝中有刘晋和王守仁掌控局势的话就妥当了。

刘晋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年富力强,又非常有能力,王守仁也才四十多岁,同样年富力强,有才干、有能力。

只要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到时候大明未来二十年的局势都不需要担心什么。

这是弘治皇帝的安排和打算。

身为天子,不仅仅是要考虑这江山的传承,同样朝中大臣、关键的位置上该如何安排人,这也是同样需要花费精力去好好思考的事情。

安排对了人,有能力又有忠心的臣子,天子自然而然可以高枕无忧,你要是安排错了人,臣子不仅仅没有能力,还喜欢瞎搅和,又野心勃勃的话,到时候你就知道累了。

像以前的周经,他是户部尚书,他特点是忠心还是有的,但是没有能力,专门喜欢干的事情就掏天子的内帑,用没钱来回怼弘治皇帝,以至于弘治皇帝想要干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这种臣子一两个还好,一旦多了,一个个自认为自己正直敢谏,为在青史留好名,恨不得怼天子一脸唾沫,这样才显得自己敢于直谏。

身为天子的你就会知道那种滋味了。

你就是吃饭的时候多吃了一碗米饭,你信不信他都可以引经据典的来怼你,说你铺张浪费,你要是早朝的时候打个哈哈,他都可以写长篇大论的告诉你不要荒yin无道。

总之遇上这样没有能力,又死犟还不怕死,想着青史留名的臣子,你的好日子基本上就到头了。

还有遇到那些马屁精臣子,你就更痛苦了。

有些大臣,天天不想着替天子做事,只想着如何靠拍马屁来升官的,这一天天的闲着没事做就是给你写奏疏。

奏疏上面的字数很多,动辄洋洋洒洒的几千字,辞藻华丽、文采飞扬,然而通篇看下来,你却只能够看到,陛下你好吗?陛下你真帅,陛下你英明神武、陛下你千古圣君等等。

一个两个这样的臣子也还好,可是一旦多了的话,这一天天的看奏疏都要看死你。

以前的时候,弘治皇帝天天批阅奏疏到很晚,臣子们都知道弘治皇帝勤勉喜欢批阅奏疏,自然而然没少写奏疏拍马屁。

这极大的增加了天子的工作量,天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天天的看你们这些拍马屁的奏疏,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干净了,至于国家大事,却是什么也办不成,也就难怪自古天子都老的快了。

天子最喜欢的臣子就是刘晋这样的臣子,能力突出又非常的干练,没事的时候,你几个月都看不到刘晋的奏疏,一旦有奏疏上来,那都是国家大事。

这极大的减轻了天子的工作量和负担,又可以给天子排忧解难,这样的臣子才是好臣子,用着舒心,关键是还非常的安心。

刘晋没什么野心,有钱也是热衷于教育,下班了也是在家里陪老婆孩子,用他的话来说,在朝是臣子,回家了就是丈夫和父亲,当官就是一份工作,工作完了就要好好的在家陪老婆带孩子。

这样的臣子当然是越多也好了,不仅仅辅助君王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天子也可以变的轻松多了。

想一想以前,再想想现在。

这国库有钱、弘治皇帝的内帑也有钱,朝廷兵强马壮,政通令的,百姓生活富足,大明蒸蒸日上、气象万新,繁荣昌盛,这才是真正的盛世,关键是这个盛世才刚刚开始,还有着无限的大好未来。

这就是用对了臣子的重要性。

刘备有了诸葛亮才能够三分天下,没有诸葛亮,光靠关羽和张飞的话,他还是四处流窜的丧家之犬。

弘治皇帝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以前的时候就吸取了他父亲明宪宗的教训,故而重用了正直的大臣,朝局安定而气象一新,但是这些大臣却是缺乏打破朝代更迭命运桎梏的能力和眼光。

故而纵然是弘治皇帝勤勉,朝中大臣们也算正直,但大明却依旧还是那个大明,所谓盛世也不过是文官们自吹自擂罢了,一场灾荒就撕开了这层面纱。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大好的局势,自然是要延续下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臣子的安排就更加重要了。

对于弘治皇帝的安排,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刘健和李东阳显然都是看得出来的,都知道弘治皇帝是在大力的栽培刘晋。

从刘晋中状元开始,这升官的速度就如同坐火箭一般,现在才三十多岁就已经是内阁阁老了,估计着再过几年就是内阁首辅了。

由此可见弘治皇帝对刘晋的器重了,当然刘晋本身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也都非常的佩服。

现在刘晋入了内阁,他们两个也都有退隐之意,所以尽管刘晋是新入内阁的阁老,但是现在内阁之中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刘晋在处理。

至于刘健和李东阳,两人更多的时候还是喝喝茶、看看报纸,遇到什么大事情了,他们两个才会管一管。

事情嘛大部分都给刘晋去做,反正他也年轻,天子也有意栽培,多干一些事情也是好的。

第766章,丰收的原野第1694章,有规划了就是不一样第1516章,人和狗一样都不能喂得太饱第1798章,过年回家1第1875章,海参崴的流放犯人第749章,闹事的波斯人和中东人第1009章,大陆上最强大军的对碰第1355章,维也纳大战(一)第877章,开眼看世界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枣的第819章,一战定西域(上)第272章,夫人路线第1982章,京城炒房团第1664章,生活习惯要改第2121章,万国来朝3第658章,昆仑奴第37章,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面第1668章,大淞沪第162章,爆仓了第135章,玻璃镜子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1760章,解放农奴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404章,不可轻启战端第424章,吃香的军户第551章,一面倒第808章,这是不可战胜的第968章,打击路霸、路匪第1594章,你会如何选择?第1621章,去河中第2053章,愤怒的弘治皇帝第1351章,全西伯利亚之天子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选择第1777章,渐渐的习惯和喜欢第326章,时代的牛人第1237章,赐予你新生第2146章,顺带着买卖奴隶第1668章,大淞沪第582章,建州女真第878章,长见识了第1388章,就该让你们尝一尝老百姓的苦第980章,我们只向大明人投降第1617章,西伯利亚可是好地方第866章,班师回朝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10章,割麦子一般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736章,人少了,环境好了第878章,长见识了第1948章,难怪要禁止宗教传播第2151章,要飞翔天空的牛人第1738章,第一辆大货车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谋划第1380章,建图书馆第476章,忠诚和荣誉第310章,让人绝望第489章,火锅配辣椒第1295章,缅甸对大明的意义第1149章,英奸第2023章,烦躁的弘治皇帝第2172章,儿行千里母担忧第175章,最终目的第1143章,王爷可别后悔啊第863章,耕地如此简单第2083章,粮食控制世界第1674章,忙碌的顺天府第1972章,见过世面了就是不一样(2)第719章,举国欢庆第2060章,实干才有前途第1002章,影响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676章,打赢的可能性第687章,读报先生第1188章,铁路的作用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352章,机器的力量第1352章,驱狼吞虎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881章,黑色的黄金第1986章,大山里的震惊第2047章,大旱1第1052章,尚书房小会议(加餐)第565章,淞沪买地第1346章,我们大明最厉害的是火器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891章,还没打就已经怂了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012章,一个都不放过第485章,无情屠戮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594章,番薯大丰收第348章,工匠学校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赈?第988章,相比之下还是欧洲人更狠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机第337章,狂人唐寅第61章,制造蜂窝煤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问题
第766章,丰收的原野第1694章,有规划了就是不一样第1516章,人和狗一样都不能喂得太饱第1798章,过年回家1第1875章,海参崴的流放犯人第749章,闹事的波斯人和中东人第1009章,大陆上最强大军的对碰第1355章,维也纳大战(一)第877章,开眼看世界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枣的第819章,一战定西域(上)第272章,夫人路线第1982章,京城炒房团第1664章,生活习惯要改第2121章,万国来朝3第658章,昆仑奴第37章,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面第1668章,大淞沪第162章,爆仓了第135章,玻璃镜子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1760章,解放农奴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404章,不可轻启战端第424章,吃香的军户第551章,一面倒第808章,这是不可战胜的第968章,打击路霸、路匪第1594章,你会如何选择?第1621章,去河中第2053章,愤怒的弘治皇帝第1351章,全西伯利亚之天子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选择第1777章,渐渐的习惯和喜欢第326章,时代的牛人第1237章,赐予你新生第2146章,顺带着买卖奴隶第1668章,大淞沪第582章,建州女真第878章,长见识了第1388章,就该让你们尝一尝老百姓的苦第980章,我们只向大明人投降第1617章,西伯利亚可是好地方第866章,班师回朝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010章,割麦子一般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736章,人少了,环境好了第878章,长见识了第1948章,难怪要禁止宗教传播第2151章,要飞翔天空的牛人第1738章,第一辆大货车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谋划第1380章,建图书馆第476章,忠诚和荣誉第310章,让人绝望第489章,火锅配辣椒第1295章,缅甸对大明的意义第1149章,英奸第2023章,烦躁的弘治皇帝第2172章,儿行千里母担忧第175章,最终目的第1143章,王爷可别后悔啊第863章,耕地如此简单第2083章,粮食控制世界第1674章,忙碌的顺天府第1972章,见过世面了就是不一样(2)第719章,举国欢庆第2060章,实干才有前途第1002章,影响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676章,打赢的可能性第687章,读报先生第1188章,铁路的作用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352章,机器的力量第1352章,驱狼吞虎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881章,黑色的黄金第1986章,大山里的震惊第2047章,大旱1第1052章,尚书房小会议(加餐)第565章,淞沪买地第1346章,我们大明最厉害的是火器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891章,还没打就已经怂了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012章,一个都不放过第485章,无情屠戮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594章,番薯大丰收第348章,工匠学校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赈?第988章,相比之下还是欧洲人更狠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机第337章,狂人唐寅第61章,制造蜂窝煤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