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蓬莱城的元宵节

黄金洲蓬莱城。

弘治皇帝和刘晋在田二牛的家中一直住到了元宵节,准备见识一番蓬莱城的元宵节。

蓬莱城这里的元宵节非常热闹,也是办的非常隆重。

这里因为远离大明本土,故而本地的大明官府还承担着弘扬大明文化,传承汉家精神的重要使命,故而在重要的节假日都是要高度重视,举办各种活动来进行庆祝。

官府重视,老百姓们也是积极的参与,因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城市里面或者是移民的城镇,人口集中,各种活动也好举办,大家也都方便参与。

另外本地还有大量的殷商后裔,他们对大明人和大明文化都是非常崇拜,因为在他们看来大明人就是太阳神的后裔,他们虽然也是太阳神的后裔,但犯了错所以被放逐到这里。

所以必须要好好学习大明的一切,这样才能够融入到大明,逐渐回归到神的怀抱,故而对大明的各种各样节日也是非常重视,积极参与。

此时此刻,整个蓬莱城装扮一心,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庆幸的灯笼,很多的商店更是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进行庆祝。

有的商店出了字谜,谁要是可以猜出答案来,可以去商店里面免费获得一些奖品,比如买粮油的,可以得到一些粮食或者油。

再比如茶楼、饭店什么的,进去消费可以免费为你送上一壶上好的茶或者酒什么的;有些客栈、酒店,你还可以免费去住上几晚。

商行自然也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日子,也都纷纷跟着推出了诸多的活动,比如出一些难出的对子,对上了直接奖励几十两、上百两银子,这可就直接上真金白银了。

还有的商行会重金求诗词什么的,一些蓬莱城有名的大酒楼为了出名,那可是不惜血本,几百两、上千两银子的砸下去就为了给自己的酒楼增加一些文人气息,将好的诗词留下来以供后人欣赏。

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名气和逼格了,毕竟自古以来文人骚客莫不如此,跟诗词挂钩了,这酒楼自然就可以跟着上档次了。

滕王阁如果不是有王勃的《滕王阁序》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排到了四大楼之首,全靠的就是这篇千古名作。

在古代想要炒作一个地方,一个酒楼、阁楼什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诗词了,越是精彩的诗词越是可以迅速的出名。

这也是古代的诗人词人吃香的缘故了,一方面是因为读书人的地位高,能够写诗词的都是读书人,写得好的自然也都读的不差。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很多时候无论是人想出名还是地方、建筑要出名都少不了这文人雅士们来写词、写诗什么的。

李白在唐朝的时候为什么可以到处游走?

要知道穷家富路的,自古没钱就别出门,更何况古代盗匪多如牛毛,这出门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李白就可以到处游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到处留下他的诗篇。

他靠的是什么?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李白诗词写得好,名气大,走到哪里都是人人追捧的对象,等于是唐朝版的当红明星,大家都喜欢结交一番。

李白自己又喜欢交朋友,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名流雅士玩的来,他写词又厉害,随随便便写一写都可以让人高兴的很。

像汪伦就是李白的超级粉丝,得知李白去叔父李冰阳的家里做客,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去邀请李白到自己家里面去做客,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临走还送李白大礼,价值不菲的八匹良马和十段官锦,还亲自给李白跳了一段‘踏舞’送行。

大家想想,这古代的马放到现在来,你至少也是高档车了吧,怎么也得要用百万的豪车才能够比得上吧,这一送就是八匹马,何等的豪气。

还有官锦,这东西在古代也是非常贵的,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用得起,可以当真金白银的去用,出手就是十段官锦,金银之类的没提及,估计着肯定是没少送的。

放到现在来说的话,等于是汪伦一次性就送了李白价值上千万的东西,大家想想,这李白是何等受欢迎。

所以李白感动了,就有了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这首诗了,汪伦本来是个默默无名之人,靠着给李白送大礼包,这名字就流传千古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李白在唐朝是何等的受欢迎,粉丝不知道有多少,他走到哪里都有粉丝,热情招待李白的人肯定不止是汪伦一个。

李白周游各地,完全就可以靠脸吃饭,基本自己不花钱。

另外李白名气大,娶的老婆都不简单,第一任老婆许氏,孟浩然牵线的,是唐朝前宰相徐宰相的孙女。

第二任老婆刘氏,当时李白落魄贫穷,她老婆不欣赏李白的才华,还时常羞辱李白,李白一怒之下离婚了,还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将她称为愚妇,但其实这个刘氏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

第三任老婆某氏,是山东的才女,古代能够读书的女子,家里面也都是有钱人,她家也是如此,而且她还是理财高手,很会打理产业,广置田产,又会经商,很快就让李白家成为了当地的小富翁。

第四任老婆宗氏,又是宰相的孙女,是武则天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大才女,宗氏非常欣赏李白的财富,果断嫁给了李白。

大家就可以知道李白在唐朝是何等受欢迎了,娶的老婆两个是宰相的孙女,另外两个也都是大户人家,年纪大了,也能够吸引才貌双全的美女,这就是李白的魅力了。

当然了,大家也就能够知道在古代人们对于文人才子的追捧了,对于有才华的人那更是追捧无比。

这一点和后世是很不一样。

后世之人只看钱,有才有屁用,能够当饭吃还是能够当钱用?

小学生鄙视大学生,觉得大学生都在给自己打工,没文化更光荣。

古代大家都崇拜读书人,也敬佩读书人,对于诗词歌赋什么那更是追捧的很,写得好的诗词可以迅速的传播开来。

有很多的读书人为了出名,也是会拿着自己写的诗词去拜访一些当朝的权贵,希望能够获得赏识来某个一官半职的。

在诗词歌赋这方面的炒作可谓是大家都热衷于此,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才华的出诗词,大家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开开心心,也是挺不错的。

蓬莱城这里因为是黄金洲的核心之地,这黄金洲嘛,移民过来的大明人基本上都混的挺不错的,最差的也是有着大量的土地,有钱人多的是。

再加上大明在刘晋的主导下重视教育,新式教育的学校开遍大明各地,旧式的私塾、学堂、书院之类的也是到处开花,大家有钱人也都会想着送孩子去读书。

这读书人多了,识文断字的多了,对于元宵节的时候举办的各种活动就更加热闹了。

“可真是热闹啊!”

弘治皇帝和刘晋两人穿着文人雅士的衣服,手里面拿着扇子,身后跟着田二牛和田远山、田牧业。

这田家为了伺候弘治皇帝和刘晋,那可是尽心尽力,每天都全心全意的伺候着。

“是啊,可真是热闹,人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也特别多嘛。”

刘晋也是直点头。

还是觉得现在的大明好,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过的有模有样,热闹又往往不失文雅,非常具有意义。

再想想后世,这样的优良文化和传统似乎好像都已经丢的精光了,元宵节大家也都不怎么重视了。

也就端午节比较隆重一些,南方这边还保持着赛龙舟的优良传统,至于北方,端午节就剩下吃粽子了。

中秋也只剩下吃月饼了,少了古时候的文雅之气在里面,丢掉了太多、太多的宝贵财富了。

反倒是对于国外传来的一些洋节什么的追捧无比,什么圣诞节、鬼节、情人节什么的,想想都觉得让人可悲可叹,实在是惋惜。

眼前的蓬莱城,元宵佳节弄的热闹非凡,热闹之中又风雅,弘扬华夏文明、传承华夏精神。

看看这大街小巷的人山人海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大家都很开心也都在积极的参与其中。

大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这里,孩子们读书了,让他们来猜猜字谜,玩玩对子,赢点小奖品什么的回去,这也是小孩子一辈子都难忘的经历。

大人们也是开心,自己的孩子多少还是读了点书了,不比自己目不识丁,可怜巴巴的。

这样的优良传统在刘远看来是真的好,非常的不错,值得大力的提倡和弘扬,而且要一直传承下去。

多好的文化传统和传承啊。

看看这大街小巷上的那些外国面孔,他们对于眼前的这一切那也是无比的羡慕,因为大明人的节日都可以办的如此热闹,如此的有文雅,这才是一个鼎盛大帝国该有的样子。

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2197章,皇子带动边疆发展第1183章,全球第一条铁路第599章,与民同乐第2063章,终于下雨了第1715章,煤油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367章,就是这样硬气第1554章,家国天下第354章,颜色越亮丽越值钱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伙做生意第1136章,开始修建铁路第1898章,想和谈没那么容易第307章,流淌的黄金第1138章,天竺大陆的形势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739章,内阁首辅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743章,殖民所带来的问题第86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第1034章,炮轰伊斯坦布尔第2007章,丁忧第86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第1239章,冷兵器时代最后的战象第1027章,爱琴海海战第1020章,伊斯玛依一世第2179章,新的评分制度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820章,一战定西域(下)第685章,败家子朱辅第1330章,张皇后生了第448章,你打发要饭的?第2230章,电影传播文化第279章,刷题大法第895章,现在的大明第48章,廷议第1913章,自由恋爱第633章,这个冬天不冷第732章,商人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第667章,封杀晋商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710章,黄金洲蓬莱城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强大第1840章,要相信机器的力量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841章,大山里的躁动1第167章,赈灾的方式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杀第1732章,超级火爆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587章,沈阳之战(上)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汇于大明第1656章,大明人要讲究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340章,放风筝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6章,请客吃饭第51章,海纳百川第1181章,一个不留第1691章,就往权贵的地修路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883章,必须有所改变第505章,主动求和了第181章,从来没有这样富过第1966章,贫穷的西南地区第366章,盐这东西第2183章,别闹,赏你几个美人第1831章,淞沪奇迹第1340章,放风筝第300章,建乾清宫第773章,做时代的领航者第2220章,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化道路第1080章,蒸汽机车的制造进度第766章,丰收的原野第407章,大明必胜第366章,盐这东西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学院学员第1263章,强悍的生产力第722章,西洋联合商行第1809章,热卖的摩托车1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674章,忙碌的顺天府第1205章,手表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第755章,宁王朱宸濠第533章,足球第1171章,胡萝卜加大棒第1795章,吃和穿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没粮食了?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1785章,没本事就换人第305章,开始炼钢第1651章,播种机朱厚照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845章,退股第2180章,金榜题名时,电话都打爆了第1533章,是你们害了金陵第1605章,放飞自我的朱厚照第1260章,火车,火车第668章,都是来取存银的
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2197章,皇子带动边疆发展第1183章,全球第一条铁路第599章,与民同乐第2063章,终于下雨了第1715章,煤油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367章,就是这样硬气第1554章,家国天下第354章,颜色越亮丽越值钱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伙做生意第1136章,开始修建铁路第1898章,想和谈没那么容易第307章,流淌的黄金第1138章,天竺大陆的形势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739章,内阁首辅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743章,殖民所带来的问题第86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第1034章,炮轰伊斯坦布尔第2007章,丁忧第86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第1239章,冷兵器时代最后的战象第1027章,爱琴海海战第1020章,伊斯玛依一世第2179章,新的评分制度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820章,一战定西域(下)第685章,败家子朱辅第1330章,张皇后生了第448章,你打发要饭的?第2230章,电影传播文化第279章,刷题大法第895章,现在的大明第48章,廷议第1913章,自由恋爱第633章,这个冬天不冷第732章,商人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第667章,封杀晋商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710章,黄金洲蓬莱城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强大第1840章,要相信机器的力量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841章,大山里的躁动1第167章,赈灾的方式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杀第1732章,超级火爆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587章,沈阳之战(上)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汇于大明第1656章,大明人要讲究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340章,放风筝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6章,请客吃饭第51章,海纳百川第1181章,一个不留第1691章,就往权贵的地修路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883章,必须有所改变第505章,主动求和了第181章,从来没有这样富过第1966章,贫穷的西南地区第366章,盐这东西第2183章,别闹,赏你几个美人第1831章,淞沪奇迹第1340章,放风筝第300章,建乾清宫第773章,做时代的领航者第2220章,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化道路第1080章,蒸汽机车的制造进度第766章,丰收的原野第407章,大明必胜第366章,盐这东西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学院学员第1263章,强悍的生产力第722章,西洋联合商行第1809章,热卖的摩托车1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674章,忙碌的顺天府第1205章,手表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第755章,宁王朱宸濠第533章,足球第1171章,胡萝卜加大棒第1795章,吃和穿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没粮食了?第1979章,彭木匠的春天第1785章,没本事就换人第305章,开始炼钢第1651章,播种机朱厚照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845章,退股第2180章,金榜题名时,电话都打爆了第1533章,是你们害了金陵第1605章,放飞自我的朱厚照第1260章,火车,火车第668章,都是来取存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