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环境?森林?

听到刘晋的话,弘治皇帝点点说道。

原本仅仅只是出来看看京城这边普通老百姓如何应对寒冬,没想到遇到了刘晋,他原本就有很多的问题想要问刘晋,也正好借此机会问一问。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也是如此,他们也有一肚子的问题想要问刘晋,现在刚刚好遇到,自然是也不打算轻易放过刘晋了。

“请教不敢当,先生有什么疑惑的话,不妨直说,只要我知道的,我绝对知无不言。”

在弘治皇帝面前,刘晋自然是要谦虚一些。

“昨日在望月楼听了公子一番高论,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是一夜未眠,不断仔细的思索公子所说的话。”

“其中关于季风,这季风一旦过快或者过慢的话,必然会南涝北旱或者是南旱北涝,但是自古以来,不管是南涝北旱还是南旱北涝,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是北方,南方历来很少出现问题。”

“对于这一点,昨夜我也是查阅了很多的历史资料,确实是如同公子所言,只是我思索了一夜,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问题都是出现在北方,而南方却是很少出问题。”

弘治看了看刘晋,也是没有和刘晋客气的意思,想了想将自己昨晚一夜都没有想通的问题问了出来。

他是皇帝,最关心的自然是这江山永固的问题,他也知道,这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其实最先都是起于农民起义的问题。

农民起义都是源自于活不下去,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起义,这活不下去的很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遇到灾难,地里的粮食绝收,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诸如土地兼并、吏治腐败、外敌入侵之类的,进而导致了一个个朝代的更迭。

弘治皇帝自幼熟读历史,有名师教导,这历朝历代的历史和总结之类的都读过很多、很多,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所以听到刘晋所说的季风和这朝代更迭有关系,也是特别的上心,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想要从中寻找答案,进而寻找到能够让他们老朱家江山永固的办法来。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在场的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也是立刻就来了精神,一个个都打起精神,想要仔细的听一听这个刘晋到底能够说出什么高论。

至于木炭店的老板钱有财此时也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男人嘛,都是喜欢指点江山,天南海北的吹嘘一番,现在能够有幸听到刘晋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岂有错过之道理。

这煤炭生意的事情都暂时先放一放,他现在可是知道这个朱先生非常不凡,能够和他做生意,这以后也是搭上了一个大靠山。

听到弘治皇帝的问题,刘晋沉吟一番,脑海中急速的思索起来,历史好歹也是学过的,弘治皇帝的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去回答,如果真的要说答案的话,其实只能说归功于人类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微微整理一番自己的语言,刘晋缓缓的开口说道:“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

“北方中原地区,特别是汉中平原一带是我们华夏子孙的起源之地,这些区域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政治和人口的中心。”

“而南方地区,春秋战国开始才慢慢的逐步开发,一直到唐朝时期,南方江南地区才慢慢的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区域,到了现在,更是成为了我朝粮税的重要来源区域。”

“这北方地区,因为历史悠久,开发的时间久,人口也多,再加上历史上朝代更迭等等的原因,这北方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北方为什么一旦出现灾难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跟环境有关,跟这森林有关。”

刘晋语出惊人,竟然将北方容易出现灾荒的事情归咎到了环境和森林方面。

“环境?”

“森林?”

弘治皇帝、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一个个都傻眼了,他们的脑海中想过了无数种说法,但是却第一次听到竟然是环境、森林有关。

“刘公子,这环境和森林怎么就会和灾难有关系呢?”

谢迁一头雾水,怎么想都想不通,没有办法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牵连起来。

“当然有关系了,而且关系非常大。”

刘晋笑了笑说道。

“我们都知道,在秦汉时期,这关中地区是核心区域,那个时候,关中地区草木茂盛,森林密布,生态环境非常不错。”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砍伐的森林越来越多,开垦的农田也越来越多,于是森林渐渐的消失不见,变成了无数的良田。”

“这开垦荒地变成良田难道不好吗?”

听到这里,刘健都有些听不下去了,历朝历代都是鼓励垦荒开田的,到了刘晋这里,似乎这开荒为田是一项不好的政策了。

“我并不是说开荒为田不好,只是在说这开荒为田大规模的破坏了植被,破坏了森林。” wωω★тtκan★¢O

“在秦汉时期,陕西都是一片肥沃的原野,山林俊秀,甚至于在唐朝的时候,山西、山西的环境都还非常不错,但是到了现在,不知道你们有谁去过陕西、山西一带,这里变成了黄土高原。”

“没有植被的覆盖,这雨水一冲,肥沃的泥土全部都被带走,环境越来越差,这环境越差,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就越弱,一旦出现问题,立刻就会引起巨大的灾荒。”

刘晋自然不会和刘健去争论垦荒为田的事情,这历朝历代都鼓励的事情,自己去反对,绝对没有好下场,自己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证明,这垦荒开田其实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它也有极大的弊端。

“北方地区,因为它一直以来都是人口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随着人口的增长,北方地区的环境就如同黄土高原这里一样,变的越来越脆弱,抵抗自然灾难的能力就越来越差。”

第946章,人口普查第653章,征召倭国武士第562章,荒芜的良田第144章,京城最亮第265章,万人空巷第1023章,怒火冲天第1186章,强大的运载能力第1815章,云梦粮仓第140章,一镜难求第458章,沙盘和样板房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950章,南州城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49章,其心可诛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055章,朝鲜国太医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个冬天第75章,张氏兄弟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报纸第82章,好巧啊第1292章,张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2259章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1第86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第499章,开炮就完事了第2085章,来自大明的廉价粮食第447章,张氏造船厂第647章,关于大明海军的构想(加餐)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857章,农奴们的新年第1350章,西伯利亚汗国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307章,流淌的黄金第978章,去西班牙过新年第1989章,快速发展的四川第907章,铁甲重骑兵第1208章,日进万金第25章,孙夫子第1374章,犹豫不决的阿列克谢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93章,洗劫伦敦第972章,一个个官员的背后第657章,木骨都束第388章,规矩真多第2276章 ,坐看风云变化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964章,生意难做了第1939章,当爷爷了第295章,再次启程第1636章,东方的诗词第320章,盐场经销商招标大会第968章,打击路霸、路匪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业论第2197章,皇子带动边疆发展第1275章,蒸汽时代的速度第274章,海货行第1188章,铁路的作用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1831章,淞沪奇迹第388章,规矩真多第2077章,饥寒肆虐的欧洲1第1869章,宽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511章,两种不同的声音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706章,遥远东方国度的魅力第1422章,该站队了第383章,一个不留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业实力的时候到了第1092章,到了篮子里面都是菜第988章,相比之下还是欧洲人更狠第2121章,万国来朝3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机第2141章,鲜血凝聚而成的黄金第1086章,总有人不想过好日子第191章,水泥马路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544章,先决条件第953章,各地叛乱第1665章,重赏之下出良方第1085章,都是为了大家好第811章,外科手术和输血第816章,骑兵的较量(上)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发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1841章,大山里的躁动1第1929章,急着嫁女儿的英国公第1554章,家国天下第1013章,全部坑杀第2118章,刘姥姥进大观园2第1149章,英奸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398章,扫不完的黑恶势力第417章,雄鹰陨落(上)第1128章,往来太慢了第1253章,从农业看一个帝国第735章,狮城的波斯人第1570章,大明建筑工程学院第39章,季风是龙王爷第541章,草原人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
第946章,人口普查第653章,征召倭国武士第562章,荒芜的良田第144章,京城最亮第265章,万人空巷第1023章,怒火冲天第1186章,强大的运载能力第1815章,云梦粮仓第140章,一镜难求第458章,沙盘和样板房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950章,南州城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49章,其心可诛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055章,朝鲜国太医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个冬天第75章,张氏兄弟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报纸第82章,好巧啊第1292章,张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2259章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1第86章,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第499章,开炮就完事了第2085章,来自大明的廉价粮食第447章,张氏造船厂第647章,关于大明海军的构想(加餐)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857章,农奴们的新年第1350章,西伯利亚汗国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307章,流淌的黄金第978章,去西班牙过新年第1989章,快速发展的四川第907章,铁甲重骑兵第1208章,日进万金第25章,孙夫子第1374章,犹豫不决的阿列克谢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93章,洗劫伦敦第972章,一个个官员的背后第657章,木骨都束第388章,规矩真多第2276章 ,坐看风云变化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964章,生意难做了第1939章,当爷爷了第295章,再次启程第1636章,东方的诗词第320章,盐场经销商招标大会第968章,打击路霸、路匪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业论第2197章,皇子带动边疆发展第1275章,蒸汽时代的速度第274章,海货行第1188章,铁路的作用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1831章,淞沪奇迹第388章,规矩真多第2077章,饥寒肆虐的欧洲1第1869章,宽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511章,两种不同的声音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706章,遥远东方国度的魅力第1422章,该站队了第383章,一个不留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业实力的时候到了第1092章,到了篮子里面都是菜第988章,相比之下还是欧洲人更狠第2121章,万国来朝3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机第2141章,鲜血凝聚而成的黄金第1086章,总有人不想过好日子第191章,水泥马路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544章,先决条件第953章,各地叛乱第1665章,重赏之下出良方第1085章,都是为了大家好第811章,外科手术和输血第816章,骑兵的较量(上)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发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1841章,大山里的躁动1第1929章,急着嫁女儿的英国公第1554章,家国天下第1013章,全部坑杀第2118章,刘姥姥进大观园2第1149章,英奸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398章,扫不完的黑恶势力第417章,雄鹰陨落(上)第1128章,往来太慢了第1253章,从农业看一个帝国第735章,狮城的波斯人第1570章,大明建筑工程学院第39章,季风是龙王爷第541章,草原人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