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云集天下名医

关注公众号:书粉基地,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京城回春堂的钱回是整个京城都赫赫有名的大夫,医术精湛,再加上有一个医者仁心,收取的诊费也好,卖的药也好,价格比起其他人更低一些,所以前来看病的人非常多,每天回春堂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龙。

“你这是感冒风寒,没什么大碍,回去之后多喝热水,出身汗就没事了。”

钱回正在给人看病,他的小徒弟张景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小声的说道:“师傅,当朝户部刘侍郎派人来请您去他府上一趟。”

“刘侍郎?”

钱回一听,微微仔细一想,立即就知道是谁了,户部刘侍郎自然是现在弘治皇帝身边的红人,同时又是大名鼎鼎的高人子弟,更是号称能够点石成金的财神爷刘晋。

“你去准备下,马上就过去。”

钱回立即对张景吩咐道。

明朝和以往历朝历代在看病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要是其它的朝代,京城的达官显贵要是有病了,多半都会找太医,因为能够冠以太医之名的人,往往都是意味着医术精湛,最精通医术的人。

可是明朝不一样,因为明初朱元璋同志定下来的户籍制度,这宫殿里面的太医,也是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相传的。

爷爷给朱元璋当太医,这儿子给朱棣当太医,一直传下来,传到了现在。

按理来说,这祖祖辈辈相传,这艺术应该是越来越精湛才对,但事实相反,京城内的那些太医,不仅仅医术没有祖先的厉害,甚至于很多时候仅仅只会对着医书抓方,医术连街头巷尾的开医馆的都不如。

关于这一点,并不是乱说,明朝中后期开始,皇帝很多都是短命皇帝,三十几岁就死掉,尽管,这其中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但太医院的这些医生医术垃圾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铁饭碗,导致了这些太医大多数都是庸医。

再加上行医这个行业,特别是这中医,它不仅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有着丰富的从医经验,才能够慢慢的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铁饭碗,再加上太医院有着诸多严格的规定,你指望他们能够有多少经验?

他们一辈子看过的病人甚至于都不如钱回十天半个月看的病人多,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经验可言。

所以在京城,达官显贵都不会去请什么太医,都是去请京城大大小小医馆里面的大夫,这些大夫反而医术更加精湛,更加可靠。

这也是导致了一个现象的出现,那就是太医院的太医除了祖上传下来的铁饭碗之外,就很少有额外的收入了。

本来给达官显贵看病,那绝对是肥差啊。

达官显贵随随便便一个打赏那也比起看一百个、一千个普通病人赚的钱多啊,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笔收入。

太医院的太医没有这笔收入,自然而然就会想着从其它方面增加自己的收入,比如倒卖各地进贡、采购上来的名贵药材,别的不说,单单是朝鲜这边每年进贡的人参,随便倒卖一支出来都是大数字。

此外,这些太医也极其容易被人收买,明朝几个皇帝死的不明不白,这里面太医就难逃干系,极有可能就是被人收买了。

像历史上的朱厚照同学,他三十出头的年纪,仅仅只是一次落水就这样死了,你觉得这正常吗?

老朱同志起初制定的很多制度都是很不错的,但是这太医制度就害的自己子孙后代不浅,明朝中后期,朝局动荡,跟皇帝短命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后世螨清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更加长命,明朝皇帝,三十、四十岁的一大把,螨清的皇帝六十、七十的都不少,甚至于乾隆还活到了八十九岁。

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螨清的太医都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的名医,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另外一个就是西方殖民者来到了东方,带来了很多西方的药物和西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螨清皇帝的祖先非常有远见的制定了从饮食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些制度,比如吃东西,纵然是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能超过三口,每一餐吃的量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再比如那个方面,螨清的皇帝都是翻牌子,还有着时间限制,一般十几分钟的时间一过,太监就会说时间到了,然后就将人给抬走。

这就避免了这些皇帝过度纵情享乐,而明朝的皇帝在这方面却是没有限制,很多皇帝其实都是纵乐过度,像历史上的朱厚照,没有子嗣跟这方面有很大关系。

当然了,祖宗家法虽然严,可是到了后面的时候,大家就未必遵守了。

清后期的皇帝,为了躲避祖宗家法,所以都喜欢躲在圆明园当中,这也导致了到了中后期,这皇帝的寿命也是大大缩减,但也要比明朝的好很多。

由此可见,一项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执政者在制定一些制度的时候,往往就需要长远的眼光,否则就会给整个国家、民族,子孙后代带来灾难。

(咳咳,扯远了~有感而发,历史会见证一切,比如现在有些所谓的砖家叫兽鼓吹开放移民,这绝对是祸国殃民的无脑之策。)

钱回带着自己的徒弟张景急匆匆的来到刘府,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偏厅,到了这里才发现,赫然有很多的人在这里,而且很多都还是京城这里的同行。

“钱大夫~”

有人看到了钱回,也是连忙笑着打招呼。

“李大夫~”

“张大夫~”

“宋大夫~”

钱回也是笑着和大家一一回礼,大夫虽然是看病的,但因为要看医书,其实也算是半个读书人,自古以来也都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

“李大夫,这刘侍郎家是出什么大事了,竟然将大家都叫来了,这很多人以前都没有见过,难道是从其它地方过来的名医?”

钱回来到相熟的李通身边,小声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我们来了之后,他们只是招呼我们喝茶,也没有说让我们看病什么的。”

“此外,这些都是来自各地的名医,有来自天津的,还有来自山西、山东的,甚至于连来自江南、湖广的,都被刘侍郎派人花重金请到了京城这里。”

李通也是小声的回道。

来的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医,很多人的名字甚至于在整个大明都赫赫有名。

“这…看来应该是有什么疑难杂症。”

钱回听完,也是小声的说道。

“谁也不知道,但兴师动众的将大家请来,想必应该是有什么事情的。”

李通也是小声的点点头回道。

就在众人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刘晋满脸笑容的走了过来。

这让李通、钱回等人又一头雾水,这刘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将大家请过来,这明显是有什么事情,可是你这脸上挂着笑容,又是什么鬼?

“各位大夫,实在是不好意思,刚刚有点事耽误了,让大家久等了。”

刘晋看了看在场的这些大夫,一个个至少三四十岁,有些甚至于都已经五六十岁了,很显然,在中医这个行业,想要成为名医,那必须要有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行。

“刘侍郎客气了~”

众人连忙齐声的回道。

给达官显贵看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的好这赏银肯定不少,这要是看的不好,搞不好连命都会丢掉,所以当大夫的,在给达官显贵看病的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即便是说话用词都要极其小心谨慎,有时候一句话都要迂回曲折,你没点文化和阅历你都听不懂,听不出其中的深意。

“各位大夫都是来自我大明各地的神医,医术精湛,经验丰富。”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其实也是有一件大事想要和大家相商,希望大家能够给以支持和帮助。”

刘晋笑了笑,然后想了想说道。

将这些人请过来,自然不是要看病的,而是为了刘晋一直以来都想建立的医学院。

传统的中医并不是不行,但它的传承并不容易,虽然有诸多的医书传世,但中医在确诊病人的时候,所依靠的手段也比较有限。

此外,中医往往都是依靠内服,在外科手术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很多依靠手术能够轻松解决的疾病,中医往往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像阑尾炎这样的疾病,在后世,这个手术就没事了,可是中医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具有很大局限性。

建立医学院,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医术,研究外科手术之类的,更重要的是医学的发展,同样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

比如化学、生命学、医药学等等的发展,这些和医学都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各种各样医学仪器之类的也和这是密不可分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代医术条件有限,早点建立医学院,也是为了自己着想,那天要是自己有点小病什么之类的,也能够更好的治疗。

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670章,爱上大明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业实力的时候到了第535章,价格飞涨第1836章,种植园经济第841章,旁门左道?第76章,这都是辛苦钱第1760章,解放农奴第1567章,刘晋入阁第275章,关于盐的问题第355章,大明第一银行第554章,要让他们乐不思蜀第2175章,这是时代的要求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伙做生意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896章,秋风扫落叶第1208章,日进万金第1969章,大招工第1413章,述职第994章,伦敦大屠杀第890章,这是小问题第679章,思想控制第458章,沙盘和样板房第2259章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1第1361章,衣锦还乡第2152章,电话第1327章,发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43章,组建船队第124章,西山海事学院第1506章,惨败第1014章,奥斯曼帝国震动第260章,朱厚照捕鲸第285章,丧心病狂的考题第1323章,公审大会第1658章,钱流通的重要性第1926章,电和电风扇第1249章,奥斯曼帝国使臣第1598章,大明的经济第201章,一箱箱白银第2113章,一代雄主苏莱曼大帝第1508章,疯狂橡胶第1417章,江南征税难第1124章,或许该把股票搞出来了第995章,伦敦条约第573章,真心便宜第427章,弊病丛生第894章,崩溃的朱厚照第141章,琳琅满目第102章,唱大戏第745章,种植园主的好日子第1122章,两百里算什么第1621章,去河中第551章,一面倒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974章,还是保持和平比较好第1657章,不够卖啊第1517章,又当钦差了第27章,秦志河的邀请第1629章,巴黎协议第1576章,必须想办法分一杯羹第1755章,梁赞城下第985章,口径即是正义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学乾隆?第372章,对道路的思索第1715章,煤油第2276章 ,坐看风云变化第1625章,难怪如此富裕了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694章,繁荣的琉球第2205章,电影上映,万人空巷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1921章,黑土省的变化第1800章,火车和客车第1368章,龙旗与刀剑第1174章,楚王气的吐血第2029章,有银子也招不到人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374章,南洋航线的难点第1231章,资本主义国家雏形第501章,炮轰兵库之津第1238章,罗闍们的打算第1142章,宁国的种姓制度第1235章,外来入侵者的历史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92章,傻鹿第1842章,大山里的躁动2第2153章,这个项目我刘多鱼投了第1014章,奥斯曼帝国震动第895章,现在的大明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523章,月牙城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321章,金田、银田第1582章,背叛者第1779章,贪官污吏第1509章,价值连城的橡胶园第15章,超低的物价第932章,垄断白奴买卖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670章,爱上大明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业实力的时候到了第535章,价格飞涨第1836章,种植园经济第841章,旁门左道?第76章,这都是辛苦钱第1760章,解放农奴第1567章,刘晋入阁第275章,关于盐的问题第355章,大明第一银行第554章,要让他们乐不思蜀第2175章,这是时代的要求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伙做生意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896章,秋风扫落叶第1208章,日进万金第1969章,大招工第1413章,述职第994章,伦敦大屠杀第890章,这是小问题第679章,思想控制第458章,沙盘和样板房第2259章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1第1361章,衣锦还乡第2152章,电话第1327章,发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43章,组建船队第124章,西山海事学院第1506章,惨败第1014章,奥斯曼帝国震动第260章,朱厚照捕鲸第285章,丧心病狂的考题第1323章,公审大会第1658章,钱流通的重要性第1926章,电和电风扇第1249章,奥斯曼帝国使臣第1598章,大明的经济第201章,一箱箱白银第2113章,一代雄主苏莱曼大帝第1508章,疯狂橡胶第1417章,江南征税难第1124章,或许该把股票搞出来了第995章,伦敦条约第573章,真心便宜第427章,弊病丛生第894章,崩溃的朱厚照第141章,琳琅满目第102章,唱大戏第745章,种植园主的好日子第1122章,两百里算什么第1621章,去河中第551章,一面倒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974章,还是保持和平比较好第1657章,不够卖啊第1517章,又当钦差了第27章,秦志河的邀请第1629章,巴黎协议第1576章,必须想办法分一杯羹第1755章,梁赞城下第985章,口径即是正义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学乾隆?第372章,对道路的思索第1715章,煤油第2276章 ,坐看风云变化第1625章,难怪如此富裕了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694章,繁荣的琉球第2205章,电影上映,万人空巷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1921章,黑土省的变化第1800章,火车和客车第1368章,龙旗与刀剑第1174章,楚王气的吐血第2029章,有银子也招不到人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374章,南洋航线的难点第1231章,资本主义国家雏形第501章,炮轰兵库之津第1238章,罗闍们的打算第1142章,宁国的种姓制度第1235章,外来入侵者的历史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92章,傻鹿第1842章,大山里的躁动2第2153章,这个项目我刘多鱼投了第1014章,奥斯曼帝国震动第895章,现在的大明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523章,月牙城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321章,金田、银田第1582章,背叛者第1779章,贪官污吏第1509章,价值连城的橡胶园第15章,超低的物价第932章,垄断白奴买卖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