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新的科举考试

大明京城。

“卖报,卖报~”

“宁王、蜀王在海外天竺建立宁国和蜀国,大明天子已经正式册封宁国和蜀国,承认两国的藩国之地位。”

“宁国先向大明招贤纳士,只要愿意移民宁国,每人可得两天百亩,奴隶五人,只要读书识字皆可在宁国做官。”

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整个京城都开始变的沸腾热闹起来。

宁王和蜀王在海外建国了,宁国和蜀国的建立这标致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的老少爷们都开始讨论起这件事情来。

“陈秀才,看到报纸了吗?”

“宁王在招贤纳士,只要读书识字都可以去宁国做官,你这好歹也是一个秀才,去了宁国的话,怎么也得要做一个知县,说不定还能够当个知府什么的。”

有人看着报纸对着身边的一个秀才说道。

“宁国位于海外蛮夷之地,都是未开化的蛮夷,纵然是让我做宁国的内阁首辅,我也不去。”

一把年纪的陈秀才微微摇头说道,宁国的官员有什么好做的,人都没多少,又是在海外,在蛮夷之地,这样地方做官没意思。

他才不去呢。

“陈秀才,你都考了一辈子了,还不如现在就去宁国这边,多少也是一个官,据说宁国的那个内阁首辅李士实,原先也是一个落魄的秀才,现在都已经宁国的内阁首辅了。”

有人看了看已经头发斑白的陈秀才说道。

“宁国的内阁首辅能够和我们大明的相比?”

“没看到报纸上写着嘛,宁王大封有功之臣,这国公爷都封了好几个,侯爷一大堆,这以后啊,爵位都要烂大街了。”

“这宁王建个宁国封一批,蜀王建个蜀国又封一批,楚王建楚国,到时候又要封一批,是个人去海外都能够混个爵位。”

陈秀才不屑一顾的说道,还是大明的爵位值钱,还是大明的官最有吸引力,至于海外的官员、爵位之类的,哪里能够和大明的相比。

“陈秀才,你不去,有人去啊,听说你的那个好友王秀才就已经去天津了,准备乘船去天竺这边,到宁国去做官。”

“现在去,多少还能够捞个一官半职,我也就是不识字,不然我就去了,好歹也是官员,总比一辈子当平头老百姓好吧。”

“就是,就是。”

“……”

京城皇宫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众大臣被弘治皇帝着急过来商讨国事。

“陛下,这宁王和蜀王在海外建藩国,现在或许还看不出什么危害了,可是时间一久,等藩国实力强大之后,势必会我大明形成竞争,百年之后,说不定就会对我大明形成威胁。”

“臣以为万万不可允许藩王在海外建立藩国,否则以后必定群雄并起,藩国林立,对我大明形成巨大的威胁。”

吏部尚书王鏊年纪一大把,胡子、头发都已经白了,但声音却是非常的洪亮,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

他算是坚决反对藩王去海外建立藩国的大臣之一,因为他绝对藩王的藩国在未来肯定会威胁到大明的利益。

“王大人此言差矣~”

“海外藩国的建立不仅仅不会损害我大明的利益,反而可以巩固我大明在海外的统治和利益,同时也是可以让我炎黄子孙遍布海外。”

谢迁站出来表示反对,弘治皇帝都已经正式承认和册封的事情,你还在这里瞎逼逼,累不累啊。

“是啊,藩王出海建立藩国,对我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单单就今年来说,有宁王、蜀王、楚王、郑王等十二藩王出海,单单是这十二藩王所接下来的开支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而且藩王出海建立藩国,他们需要购买船只、需要购买武器装备,同时还要携带大量的人口去海外。”

“这些都极大的缓解了我大明的压力,朝廷户部的开支得以节省了一大笔的开支,这笔钱足以用来再修建一条南北公路。”

“同时藩王们积攒数代的财富也是全部用了出来,极大的拉动了我大明的生产和需求,促进了我大明的发展。”

“以前藩王们所侵占的土地,现在也是已经收归朝廷所有,朝廷将这些土地发给无地之民耕种,也是缓解了土地紧张的局面。”

“至于说藩国会对我大明形成威胁,这恐怕是很难的,藩国的兵力和人口、土地等等都远不能和我大明相比,纵然是一百年、一千年,也都难以和我大明相提并论。”

户部尚书佀钟也是站立出来表态了。

他是坚决支持藩王出海的,无它,藩王出海,朝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的开支,藩王的开支可不是小数目,大明朝廷每年的国库收入,有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用来供养这些藩王的。

现在藩王出海了,不仅仅省下了这笔开支,而且藩王出海需要大量的物资,这又极大的促进了生产,今年的税收比起去年来要高很多,各个方面全面繁荣,他预计今年大明国库会出现大的节约。

“藩王出海之事无需再争论。”

“今天将大家着急过来主要还是为了讨论下科举取士之事。”

“这是我大明开疆拓土,南洋四省、北方辽东、草原省,如果再算上新设置的西域省,这是我大明有史以来,疆域版图最为辽阔,参加科举考试人员数量最多,同时也有大量来自海外省份的人员参加的科举考试。”

“也是我大明第一次进行三榜取士,所以不容许出现任何的差错。”

弘治皇帝看了看众人说道,声音不大,但却是带着不容任何人置喙的霸道。

现在弘治皇帝已经不是以前的弘治皇帝了,接连的大胜,再加上大明越来越繁荣昌盛,也是让弘治皇帝的威望达到了极点。

“是~”

众人一听,顿时纷纷点头称是。

弘治十五年的科举考试,这确实是大明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一场科举考试。

以往科举考试一般都是安排在一月,但是这一次,却是安排在三月,主要是因为大明的疆域版图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士子前来参加考试的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延后时间,也是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过来。

同时朝廷这边也是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因为这一次不再是以往的非常南北两榜,而是再加上了一个东榜。

传统的南北两榜包含了两京十三省的士子,而新增设的东榜却是包括南洋地区的南洋省、交趾省、象林省、郑和省,北方地区的辽东省、草原省、西北地区的西域省。

同时这一次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大明的藩属国,朝鲜、倭国、吕宋三个藩属国,他们为了表示自己尊儒重道,竟然也是派遣士子前来大明这边参加科举考试。

根据朝鲜国国君燕山君的说词,这些藩属国士子前来大明参加科举考试,并不是为了来大明做官,也不是为了大明的功名。

主要是为了通过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来检验他们学习华夏文明的成果,为了表示他们心向大明,表示他们尊师重道之心。

对于朝鲜、倭国、吕宋如此上道,大明朝廷上下也是一片赞赏,所以弘治皇帝这边也是大手一挥,将朝鲜国、倭国、吕宋的士子也是划入到东榜之中。

如此广袤的区域,不仅仅有新的省份的士子,还有来自藩国的士子,不仅仅有传统大明的士子,还有很多来自其它各族的士子。

可想而知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是何等的热闹,这也是为什么弘治皇帝会如此高度重视的原因了。

本身来说这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就是大明朝廷最为重要的大事,是天子汇聚四方贤才,聚拢四方人心的重要大事。

更何况,这南洋省、象林省、交趾省、辽东省、草原上、西域省等新如大明之地,朝廷需要通过科举考试的手段来笼络这些地方的人心,同时也是需要稳固朝廷在这些地方的统治。

再加上又涉及到藩属国的士子,关系到华夏文明传播的大事,关系到孔孟之道在藩属国的传播大事。

这就更需要高度重视。

这科举考试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顾忌到方方面面,弘治皇帝为此也是伤透了脑筋。

“刘健、李东阳,这一次科举考试,你们为主考官~”

弘治皇帝看了看在场的大臣,直接点名了刘健和李东阳为主考官,足见他对这次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了。

要知道以往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一般也就是选几个六部尚书或者是六部侍郎来到主考官就够了,这一次弘治皇帝却是两个内阁大臣来当主考官,规格高到极点了。

“臣遵旨!”

两人一听,连忙站起来恭敬的回道。

“这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上应该有所增加,我大明版图疆域越来越广袤,所需官员和人才也越来越多,这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增加至五百人。”

第1097章,兴盛的服装店第919章,实打实的好处第1573章,运河开通,日进万金第2064章,大明读书人的一生第254章,土娃进城第974章,还是保持和平比较好第380章,遭遇倭寇第255章,这是一个努力就有回报的地方第2177章,对读书人不能太好第637章,征税开始第1935章,新学高考第1892章,海陆联合打击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胆?第1886章,实用性电灯第768章,蒸汽机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949章,抵达南非第894章,崩溃的朱厚照第601章,千河城第1258章,大明的物价第1444章,海盗联盟第931章,来自东欧的奴隶第1145章,大明镖师第17章,商议第774章,西洋联合商行献宝第1533章,是你们害了金陵第1206章,四款手表第1794章,大明的年轻一代第159章,晕船第1104章,黄金洲探险家第67章,超级火爆第1083章,重要的会议人不多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国第1550章,业绩还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845章,退股第1597章,大明已经全面领先世界第519章,发财了第189章,高效运转第1020章,伊斯玛依一世第133章,玻璃厂第1025章,这是你的事情第1572章,好日子要结束了第539章,文官们请战第90章,烧玻璃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544章,福祸相依第1076章,无处可逃第170章,努力会有回报的第866章,班师回朝第526章,他们又来了第1921章,黑土省的变化第1420章,针锋相对第940章,这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时代第1517章,又当钦差了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338章,谁会赢?第1150章,严惩暴徒第832章,炮轰古里第192章,这是神器啊第1649章,留下达芬奇当老师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盗团第2218章,被冲垮的农业1第2061章,天子赐婚第1248章,翻身达利特把歌唱第609章,税改方案第1762章,胜利者的悠闲小日子第715章,小王知错了第575章,葡萄牙人第507章,激动的倭王第303章,刘晋会做亏本的买卖?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买卖第492章,远征倭国第1324章,知府算个锤子第690章,抵达淞沪第44章,多了三个跟班第1441章,气急败坏的东方月第551章,一面倒第326章,时代的牛人第366章,盐这东西第16章,请客吃饭第2077章,饥寒肆虐的欧洲1第1828章,不孝子孙朱佑樘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861章,蓬莱城的元宵节第2000章,大粮仓第1266章,大明早报的采访(二)第624章,一手枣子一手大棒第1845章 ,粗犷的黄金洲第149章,六十万两的单子第2125章,正德元年纪念版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385章,儒生的冲击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点第1886章,实用性电灯第733章,西洋联合商行的速度
第1097章,兴盛的服装店第919章,实打实的好处第1573章,运河开通,日进万金第2064章,大明读书人的一生第254章,土娃进城第974章,还是保持和平比较好第380章,遭遇倭寇第255章,这是一个努力就有回报的地方第2177章,对读书人不能太好第637章,征税开始第1935章,新学高考第1892章,海陆联合打击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胆?第1886章,实用性电灯第768章,蒸汽机第152章,朱厚照是个不错的人第1949章,抵达南非第894章,崩溃的朱厚照第601章,千河城第1258章,大明的物价第1444章,海盗联盟第931章,来自东欧的奴隶第1145章,大明镖师第17章,商议第774章,西洋联合商行献宝第1533章,是你们害了金陵第1206章,四款手表第1794章,大明的年轻一代第159章,晕船第1104章,黄金洲探险家第67章,超级火爆第1083章,重要的会议人不多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国第1550章,业绩还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845章,退股第1597章,大明已经全面领先世界第519章,发财了第189章,高效运转第1020章,伊斯玛依一世第133章,玻璃厂第1025章,这是你的事情第1572章,好日子要结束了第539章,文官们请战第90章,烧玻璃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544章,福祸相依第1076章,无处可逃第170章,努力会有回报的第866章,班师回朝第526章,他们又来了第1921章,黑土省的变化第1420章,针锋相对第940章,这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时代第1517章,又当钦差了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338章,谁会赢?第1150章,严惩暴徒第832章,炮轰古里第192章,这是神器啊第1649章,留下达芬奇当老师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盗团第2218章,被冲垮的农业1第2061章,天子赐婚第1248章,翻身达利特把歌唱第609章,税改方案第1762章,胜利者的悠闲小日子第715章,小王知错了第575章,葡萄牙人第507章,激动的倭王第303章,刘晋会做亏本的买卖?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37章,逛天津城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买卖第492章,远征倭国第1324章,知府算个锤子第690章,抵达淞沪第44章,多了三个跟班第1441章,气急败坏的东方月第551章,一面倒第326章,时代的牛人第366章,盐这东西第16章,请客吃饭第2077章,饥寒肆虐的欧洲1第1828章,不孝子孙朱佑樘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861章,蓬莱城的元宵节第2000章,大粮仓第1266章,大明早报的采访(二)第624章,一手枣子一手大棒第1845章 ,粗犷的黄金洲第149章,六十万两的单子第2125章,正德元年纪念版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385章,儒生的冲击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点第1886章,实用性电灯第733章,西洋联合商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