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军即将再次南下

马士英被调离朝堂中枢督师西南的事很快便在整个大明官场引起了极大轰动。

在很多善于政治内斗的政客们看来,这都是打击马士英政治势力的最好机会。

御史言官们开始弹劾与马士英关系好的官员,如兵部右侍郎阮大钺等。

朱由检有时候很想把这些官员全部罢黜,因为这些官员很多时候并不干什么事实,但在勾心斗角和政治权力角逐上却十分上心,对于外界局势或许不够敏锐,但对朝廷动向和自己这个帝王心思的转变却十分敏锐。

但朱由检很多时候都不会轻易地顺从这些官员的意思,他知道在这些言之凿凿的弹劾奏疏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政治私心,他稍有不慎便会被利用了去。

朱由检不知道自己的智商能不能很好的驾驭这些老狐狸们。

他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来显露出自己的愚蠢,也不敢明着表现自己的目的而被这些官员们轻易捕捉到自己的目的并加以利用。

就譬如范景文这件事,他不过是对弹劾范景文的奏疏留中不发且只说了一句范景文有些老的话,便使得满朝都在喧嚣着范景文这个首辅要当不下去的议论。

而真正把目光注意到满清即将再一次南下这件事上的官员则是少之有少。

不管底下的官员怎么想,多么的聪明,朱由检知道自己作为皇帝最需要的是时刻明确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楚王好细腰,城中多饿死,自己作为帝王,自己关注什么,底下的人也会跟着关注什么。

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和东厂提督王承恩如今是被朱由检召见的最高频率的官员。

现在的崇祯二十年六月的明清之间虽说还算平静,大明国内似是也没再有大的事件发生,但这种越是平静的时刻越意味着有新的危机将要发生。

朱由检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刻掌握着最新的消息与最多的消息,以此通过大量的信息见微知著,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

“陛下,据我锦衣卫奏报,近些日子有大批清军于保定、蓟州、河间、天津、永平、宣府等地齐聚北京,阿济格、豪格、阿巴泰、谭泰、洪承畴等频频出入多尔衮府邸,大名、卫辉、安康等地俱有大批清军出现,与我大明边界接壤的清廷各州县已开始戒严,设立关卡,严查出入百姓身份,迁移附近百姓,实行坚壁清野之策;看样子是建奴将要举兵南下的征兆。”

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面色凝重地向朱由检汇报了锦衣卫的最新情报,而朱由检听闻后也不由得扶了扶额头,内心颇为烦躁:“这建奴还真会挑时候,在这个时候准备举兵南下,明知朕之西南正被张献忠的大西军蚕食,而偏偏于这时举兵南下,算盘打得真好啊。”

“这一定是洪承畴那个大奸贼出的主意,就他最了解关内的局势!”

吴孟明愤恨不已地说了一句,虽说此刻在御前无故插话有些失态,但也由此看得出来,洪承畴的投敌和对满清灭明的积极已让这位素来性格沉稳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对他也恨入了骨髓,出现了情绪化的表现。

当然,吴孟明也旋即意识到了自己貌似有些多嘴,忙拱手请罪:“陛下,微臣。”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爱卿嫉恶如仇,朕可以理解”,朱由检摆了摆手,饶恕了吴孟明的御前失态之举:“听着,现在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打探清楚满清朝堂与南征动向,主帅是谁,多少兵力南下,分成几路,由何处南下,具体南征时间,粮草储备多少,兵马士气如何,装备如何等等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查验明白,另外,必要的话可以杀一儆百,启动我们安插在清廷内部的眼线,杀几个奸贼,让这些汉0奸们再次惶恐几日,不要让他们的日子好过!”

吴孟明领命退了下去。

紧接着,朱由检又命人去召东厂提督王承恩。

在见王承恩之前,朱由检站了起来,来到紫藤花架下舒展了一下筋骨,此时正值晌午,气候炎热地使得空气里翻滚着被太阳烧烫的热浪,袁贵妃饲养的小锦猫慵懒地躺在蔷薇圃里眯着眼,四周似乎很宁静,听不见来自西南的刀枪声,也看不见黄河岸边越来越多的金钱鼠尾。

朱由检眺望了一下远方,钟山依旧屹立在云端,远处的山峦碧绿如花障,延绵在蔚蓝色的天际下,仿佛把金陵城隔绝在乱世之外。

隐约还能听见谁家的笙歌娇音在十里之外回响,宫墙四周依旧住着不少达官显宦,在如今朱由检大量放贷的经济刺激下,江南一带似乎要比之前更为繁荣,官僚阶层的生活更为奢靡,如今即便是在这种炎夏正午时分,举国四周又将上演兵戈之时,依旧有王孙公子在金陵城里享受富贵生活。

仿佛间如今的大明依旧是盛世华章,天下承平一般。

朱由检没有要责备这些权贵们的意思,只要他们没有违背国家法令,民族大义,没有谁能因他们的骄奢淫逸而给他们治罪,朱由检现在只是在想,这些人就不担心自己此刻的奢侈生活会可能在转眼间被人夺走吗。

这富庶江南,锦绣河山,犹如二八之妙龄少女一般,不知有多少势力垂涎其美色。

张献忠打云贵,未尝就没有以云贵四川为根基东进占据江左江右之雄心,满清建奴宁愿坐视闯贼贺珍盘踞汉中也要调集刚刚积蓄起来的国力再度图谋江南。

而在花团锦簇的这片膏腴之地下,在大明朝堂内部,也时时刻刻上演着各个政治势力对这块土地的统治权。

朱由检现在利用自己皇帝的正统身份,拉拢传统农耕文明社会经济里的士绅集团,又利用关税和封爵等政治经济利益联合控制海洋贸易的郑氏集团,再通过商税加征与控制军队压制江南商业经济社会里的文官集团,使得整个南方集团依旧能团结在自己的统治之下。

而现在,就在自己还没有熟稔地如何做好这个南方集团的领袖时,不甘心的满清北方军事集团又再度兴兵南下,这一次不再是民族与民族间争斗,而是旧文明与新文明之间的角逐,参与战争的双方主要群体都是汉人,只不过北方的汉人多了一个满清主子而已。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二十八章 卖国求荣的代价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关门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尔衮见周则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经济会议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贼,我要打死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继续做一个贤惠的皇后第三百二十二章 郑氏集团的实力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训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十六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场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设立漠南总督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始选妃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输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复山西全境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发怒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第二百七十章 未来朕的皇家资本定会夺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处决多尔衮第十六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军部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围 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临盛京第九十五章 确定第一军第一营番号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二章 遇袭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进击之横扫千军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五十章 进入南京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九十八章 去军器局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十五章 朱由检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进击之炮声滚滚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杀自南洋来第四百二十二章 抠门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四十八章 黄河铁路大桥上的君臣奏对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应天卫叛军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三百六十章 刺杀清廷大学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开最高级别军事会议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战在山东打响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骑兵突入天津卫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准备玩把大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与伺机反攻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报社第五百章 清洗士绅国贼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畴的应对之策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十一章 南撤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战 三 海上交锋 第二更!第五百零九章 光复金州卫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无能,何关陛下之罪!又是一年初夏时第一百章 豺狼布于四周第五十八章 打击大乡绅第一百一十八章 还乡与帝临扬州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二十八章 卖国求荣的代价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关门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七十九章 处决数十名勋贵高官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尔衮见周则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经济会议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贼,我要打死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继续做一个贤惠的皇后第三百二十二章 郑氏集团的实力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训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十六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罗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与暗下阴谋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场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歼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设立漠南总督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始选妃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将军与天皇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输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复山西全境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发怒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电学的发展第二百七十章 未来朕的皇家资本定会夺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药局的爆炸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处决多尔衮第十六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军部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复吴桥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围 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临盛京第九十五章 确定第一军第一营番号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二章 遇袭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进击之横扫千军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第五十章 进入南京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九十八章 去军器局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十五章 朱由检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进击之炮声滚滚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杀自南洋来第四百二十二章 抠门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四十八章 黄河铁路大桥上的君臣奏对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应天卫叛军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会见西洋诸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三百六十章 刺杀清廷大学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战事自西南来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开最高级别军事会议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战在山东打响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骑兵突入天津卫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寿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改革大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准备玩把大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与伺机反攻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 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报社第五百章 清洗士绅国贼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畴的应对之策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团与资本集团的明争暗斗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十一章 南撤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战 三 海上交锋 第二更!第五百零九章 光复金州卫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无能,何关陛下之罪!又是一年初夏时第一百章 豺狼布于四周第五十八章 打击大乡绅第一百一十八章 还乡与帝临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