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

恍如一记记焦雷,持续地炸裂在朱由检耳畔。

一来就行跪拜大礼,而且都是要求诛杀王承恩,朱由检不明白这些人为何突然就一致对付起王承恩来,而且为何突然对王承恩如憎恶起来。

朱由检回眸一瞪,这几位由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帝国重臣们依旧是一个个面色不惊地依旧跪在原地。

朱由检忽然油然升起一种孤独感和无助感。

“混账!”

朱由检一声怒吼,一脚踹向了离自己最近的范景文。

范景文忍着腹间剧痛,疼得闷哼一声,未敢有一句怨言。

朱由检见此便又颓然地坐回到椅搭上,声音低沉而又带着丝丝颤栗:“若朕不依呢?”

“微臣甘愿挂冠而去,是杀是逐凭陛下裁决!”

范景文嗫嚅了一下,还是毅然说出了这句话,且自觉地将头上梁冠取了下来,铿然一声放在了金阶之上,带着银色头发的瘦削额头重重地叩在了地上。

啪嗒一声!

一滴泪水滴落在耀眼的梁冠上,浸染了锦纱。

祁彪佳与刘宗周等也做出了同样选择。

看着一顶顶梁冠放在金阶上,朱由检这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真君子倒不是不会悖逆君王之意,这些人甚至比佞臣小人还要难以对付。

王承恩也很是惊骇和恐惧,也同朱由检一样油然而生起一股愤恨,一种被背叛的愤怒!

王承恩自思自己从南迁以来虽是朱由检身边最亲信的内相,但在文官面前从未有半点傲慢之举。

即便史可法掌印司礼监,他也没有过任何怨言,甚至也以史可法其才在自己之上为由表示史可法的确比较自己更适合掌印司礼监。

即便是他执掌东厂,也不过是奉旨办事,从未轻易制造大案,也从未利用自己掌握东厂的权力去报私愤。

可现在就因为自己随意抓了一个小小生员顾林,居然会惹得这些文官首脑都表示要陛下诛杀自己,甚至不惜以辞官相威胁。

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王承恩只能沉默下来,眼巴巴地看着大明皇帝朱由检,心里暗自呐喊:“陛下,你若杀微臣,微臣绝无怨言,但此时若杀微臣,陛下将无法再制文臣!”

朱由检拳头捏得很紧,他是不可能依照这些人的主意杀了王承恩,因为王承恩代表的就是自己,是自己悬在文官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果自己杀了王承恩,就等于自断手臂,从此以后将会导致再无人跟文官作对。

而朱由检又不能杀掉眼前这些文官,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离不开这些文官,也是因为他们的忠心是这个帝国维持统治秩序的根基。

朱由检陷入了两难之境。

他知道这些文官们恨的不是王承恩,恨得是东厂这个特务机关,恨得是自己这个皇帝的手伸得太长,恨得是自己手段太过强硬。

从南迁之前的大杀群臣再到南迁后钱谦益案与王铎案以及张慎言案,自己依靠东厂大行王霸之道,铁血镇压一切不服从自己者,但在当时只针对江南一系的官员,而且是乱世之时,外部矛盾占据着主要地位,才使得文官们只能接受东厂的强大。

但现在天下稍安,文官自然不愿意看见东厂继续凌驾于帝国行政秩序之上,枉顾法令,恣意行事,对东厂的意见越来越大也是很正常。

不过,朱由检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东厂不过抓捕一个小小生员,而且还没掀起大案,这些朝臣文官们的反应为何如此之大,竟然不惜聚集起来逼迫自己!

朱由检现在自己掌控有军权,这几个内阁六部的重臣威胁不到他,他完全可以杀掉或者罢黜这些人,然后再重新起用一批官员,大明从来不缺做官的读书人。

但朱由检也知道自己若是这么做,将会彻底压断文官的脊梁,帝国以后将不再有忠贞铁骨存在于朝堂之上,将会有大批佞幸之徒。

“是谁在利用他们,怂恿他们做出这样的事,一个生员被抓,就聚集起来要求自己杀了王承恩,然后再让自己恶了范景文等内阁六部的文官,自己要么听从了范景文等的安排,要么杀了他们,让朝堂一空,再有居心叵测者上位,真是打的好算盘!”

朱由检暗自这样想着,转而就愤怒地把玉频摔在了地上。

……

此时,南京礼部尚书管绍宁正与给事中欧阳达碰起杯来,笑着说道:“以陛下的性格,这几位当朝的阁老尚书只怕都得被罢职,到时候满朝之内便会多出好几个重要的位置,我们的人也好上去,只要我们这些人掌握了实权,才不能让朝廷就这么肆无忌惮地大兴商税,夺民之利,使我等无生存之地。”

“依下官看,只怕连性命都保不住,以陛下的脾气,哪次不是杀他个血流成河,只可惜啊,这些可都是他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忠心良臣,这些人没少让我们吃亏,如今正好让陛下除掉他们,让天下的读书人看看,这就是只为国不为家的后果!”

欧阳达笑着说道。

而此时,生员左进茂则问道:“学生现在担心的是,顾朋友会不会受不了东厂的手段,把所知道的全部招了出来。”

“怕什么,难道就他们越人赣人不怕死,我们吴人就怕死不成,我等既然在朝为官,要争权,就得有被杀头的准备,顾林也就知道本官和巡抚霍达而已,再有就是欧阳兄而已,陛下若是要做大案,把我等连着范景文等一起都杀了,那天下所有士绅就将寒心,他还能拿什么和大清斗!”

管绍宁这么一说,也在这里作陪的土国宝不由得笑了起来,暗自希望着朱由检能再次兴大狱,把所有的士绅都赶到自己大清那边去,为自己大清再次南下争取更多民心。

“以本官看,陛下只怕不会这样做,陛下虽狠却不昏,若不然从南迁以来,我们也不会处处被压着,总之,无论陛下如何选择,都会是陛下和朝中范景文等浙党北方党官员两败俱伤,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坐收渔翁之利,不过鄙人倒是希望陛下还是妥协,这样不至于伤了君臣和气,于大明江山社稷之影响不大,不过是让陛下无法再任意管束我等文官而已。”

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士鼎这么一说,土国宝则冷冷一笑,不由得多看了陈于鼎一眼,他不希望局面如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士鼎所说的这般,那样大明内部矛盾就不会激化,不激化大清灭掉大明的难度自然就会增加。

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尔衮见周则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贬黜史可法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检搞不懂大明官员们第四百一十章 让俘虏先接受劳动改造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八十四章 积极响应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访丹徒听说书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谁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二百一十三章 鞑子掠鲁南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鞑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罗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烧毁东林书院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六百一十六章 枪杀红毛番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九章 加征商税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六百零一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抚完成第二十五章 继续南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孙可望降清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慑降清汉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知道税政出现腐败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华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五章 言官唱反调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击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进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说了算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三十四章 收编刘泽清大军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六章 大丈夫相时而动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军撤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议合围全歼左军事宜第三百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东第一百六十八章 决战之日已定第五百零七章 近卫军第二军登陆旅顺第三百九十三章 诈败第五百六十四章 战争要继续进行下去第七十章 两个太监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冲朕来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御战 三第三十二章 嚣张至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发制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十七章 骗取保定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军撤退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满清的奸贼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户部左侍郎党崇雅看押起来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协同作战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乱时代第五十九章 东林党和阉党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四十五章 抵达江南 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七十八章 预备练兵
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四十四章 抵达江南 一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御战 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关于取缔农业税与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尔衮见周则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贬黜史可法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隶众议司驳回咨议司提案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检搞不懂大明官员们第四百一十章 让俘虏先接受劳动改造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八十四章 积极响应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访丹徒听说书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谁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二百一十三章 鞑子掠鲁南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鞑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卖国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罗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烧毁东林书院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给我打!第六百一十六章 枪杀红毛番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儿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九章 加征商税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进式射击第六百零一章 朝鲜使团与朝贡制度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卫军的南北运动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抚完成第二十五章 继续南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孙可望降清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慑降清汉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知道税政出现腐败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华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卫军第三军炮轰卫辉府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五章 言官唱反调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对骑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击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进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说了算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把刀第三十四章 收编刘泽清大军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四十章 选妃第二章 百官各怀心思第六章 大丈夫相时而动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军撤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议合围全歼左军事宜第三百章 洪承畴的心思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东第一百六十八章 决战之日已定第五百零七章 近卫军第二军登陆旅顺第三百九十三章 诈败第五百六十四章 战争要继续进行下去第七十章 两个太监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冲朕来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御战 三第三十二章 嚣张至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发制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十七章 骗取保定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决顺清士绅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军撤退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满清的奸贼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户部左侍郎党崇雅看押起来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学是原罪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协同作战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乱时代第五十九章 东林党和阉党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开始第二百六十章 阿济格回京后的满洲贵族反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四十五章 抵达江南 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七十八章 预备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