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

因大明中央银行表示在头三个月内兑换银元可以获得兑换一百两银多给一银元的奖励。

再加上官府已按照户部公函发布了明年税赋征收只认银元的告示。

为考虑到明年缴纳税赋需要,普通百姓也开始前来大明中央银行兑换银元。

不过,在最初的阶段里,普通百姓们还只能把银元当成用银两购买的货物一样存在家中,并不拿去购物。

但随着,朝廷这边拍卖抄家所得的古董以及房屋产业要求也只收银元。

连带着在教坊司找姑娘都开始要求收银元后,百姓们也开始信任银元,接受以银元进行交易。

一月以后,约到九月中旬。

第一批铸造的银元大部分已经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随着秋季到来,秋粮收购与贩卖,而白银黄金又以各种方式被大明中央银行回收。

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急剧减少。

因而,这段时间,银元的流通量也就更大了起来。

当王家勤将第二批银元投放向市场后,所遇到的阻碍也比第一批发行时要快了许多。

大明中央银行也因此赚取了数百万银元的利润。

这样一来,短期内且亟需拨付的军饷和俸禄以及各处要地城池修葺,防御体系建立的资金有了着落。

也就是说,朱由检通过这次货币改革,不但没有因为各种国家开支而导致之前所得的近两千万两黄金白银减少分厘,反而凭空多赚了不少钱财。

因市面上开始流通,且朝廷明确承认银元的地位,将银元作为军饷和俸禄也开始被官兵们接受。

但朱由检将除掉杨家和王家以及韩守敬所得少部分利润以外的大明中央银行大部分利润拨给户部右侍郎祁彪佳,命其调拨给兵部和吏部时。

户部右侍郎祁彪佳这才意识到原来改革货币可以这么赚钱。

兵部尚书马士英也没再提出反对意见,并也难以相信朝廷可以这么玩钱。

本来也没指望朝廷再发足俸禄的文武官员们也没想到给他们的俸禄竟然是全额发放,还多了不少。

因兑换是一两银子兑换的一元,因而市面上一银元的购买力则与一两银相当。

这个购买力已经很大,明显不能满足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的小额交易。

因而,大明中央银行也开始按照规则发行配套的小额银元。

即将原来的银元按照同等比例缩小直径,然后设定出一元、一钱、一分、一厘的面值。

普通百姓对于这种量化方便的小额银元却是情有独钟。

毕竟上面的数字标记明显清楚,还配备了阿拉伯数字,虽然开始人们不懂,但久了因为知道汉字,所以也开始清楚阿拉伯的数字了,市面流通速度很快。

朱由检因此成功将简易好记好写的阿拉伯数字植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并为以后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打下文字基础。

大明银元的发行时间越久,使得大明中央银行利润越来越大。

渐渐的,官员们这才意识到原来陛下让内廷搞的新钱法竟然可以在悄无声息间将百姓们的银子赚到自己手里。

因朱由检给他们的俸禄提成是跟银行利润挂钩的。

所以对于内廷的货币改革,所有官员都保持了沉默,并也开始主动用起了银元。

也有嗅觉敏锐的官僚开始准备开私人银行。

其他商家也开始意识到开银行比传统钱庄和银号更赚钱,并学着大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

一时间竟然使得市面上开始出现其他类似银元的钱币。

要么是重量轻点,要么是颜色不对,要么是吹的时候声音不对。

甚至有刻印的头像乃至文字和装饰都与大明银元不一样的。

尤其是晋商范氏作为杨名深的老对手,也仗着他有不凡的财力,且也有不简单的背景关系。

这晋商范氏也不再嘲笑杨名深改掉自己老字号银号开银行,而也开始联合几家勋戚官绅,开办了一家大明银行,也冠以大明二字。

朱由检是人在深宫不曾知。

杨名深忙着推行货币和兑换银币也未察觉,而这晋商范氏竟也因此赚了不少利润。

不过,这一天朱由检准备微服来大明中央银行巡察时,却偶然发现一人正拿着一分的银币付饭钱。

当即,朱由检便夺下了那银币,发现上面写着‘大明银行’四字,便神色严肃起来。

“将东厂提督王承恩给朕叫来!”

朱由检突然冷声对随行的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李若琏说了这么一句。

李若琏有些惊讶,但当他看见那枚银币并非央行所出时,也知道此事不简单,便立即领命派人去找王承恩。

而朱由检此时则已然是感到很愤怒。

私人铸钱本来就是犯禁的事。

如今竟然有人明目张胆地发行货币,公然违抗旨意,还冠以大明二字。

朱由检不反对私人开银行,但发行货币只能是自己控制的大明中央银行!

所以,这种私自发行银币还以劣币驱除良币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他是要严厉抵制的。

心情不好的朱由检来到了大明中央银行总部:

“户部主事杨名深在哪儿?”

负责接待的大明央行总部掌柜即杨家原老掌柜一见此人直接唤他家老爷名讳,且气度不凡,便也客气地问道:

“我家老爷一大早就出去了,不知你们是?”

“锦衣卫!”

李若琏先将腰牌丢在了杨老掌柜面前,吓得杨老掌柜坐在了地上。

“让你们的人去找找,我们在这里等你家老爷,告诉他,若晚来一个时辰,要了他脑袋!”

朱由检声色俱厉地说了一句。

……

此时的杨名深还不知道崇祯帝朱由检已经驾临大明央行总部。

他现在正在大明银行正堂与范氏少当家范三拔理论。

“范三拔,本官劝你最好是立即将你这大明银行关掉,停止兑换和发行银币,并收回已经流通出去的银币,否则本官将你的事捅到上面去,到时候你就吃不了兜着走!”

杨名深说后愤然地一甩衣袖。

若不是晋商范氏在朝中颇有势力,他恨不得就将范氏贩卖铁器火器火药于关外的事直接奏报御前。

但作为一个商人的他,即便内心再厌恶对方,讲究的还是做人留一线,凡事讲个情面。

因而即便现在范氏威胁到皇家和他杨家利益时,他也没有直接上报给朱由检,而是来向范永斗之子范三拔讲道理。

“杨名深,你投靠司礼监韩公公做了个户部主事的虚官,就敢在我面前称起老爷来了,还真是狗长了尾巴尖,翘上天了,这大明银行凭什么你能开,我就不能开,你能发行钱币,我就不能发行?”

范三拔摸了摸后脑勺说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应天卫叛军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进击之血肉横飞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十八章 税政改革开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来的朱由检和多尔衮第一百六十四章 准备对左军决战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镇的朱皇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员在吴桥的新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来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第五百六十一章 处决孙之獬与陈名夏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五百七十二章 经略漠南第一百零一章 钢铁工业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礼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书生,亦当投笔从戎!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准备征服倭国第一百二十一章 给盐商吃定心丸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击第五百九十三章 关于女子放足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领圣谕第四百零六章 杀死吴三桂与活捉洪承畴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围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歼清军,明军大胜!第五百六十章 孙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复京师!第八十二章 君临淮扬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东番岛 三 炮击东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与伺机反攻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与地方商民之争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派士绅的激烈交锋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一百一十八章 还乡与帝临扬州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制造水平最先进的帝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铎败退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十二章 遇袭第二百一十三章 鞑子掠鲁南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应星反对议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四百零二章 变故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九十一章 刘芳亮的烦恼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访丹徒听说书第五百五十四章 陈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发制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军工基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东番岛 二 又收三艘战船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脑后的辫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国两派之争
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应天卫叛军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百四十章 还有大明皇上吗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乱党,给我杀!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近卫军剿左良玉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后的徐昭华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进击之血肉横飞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三十二章 济尔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十八章 税政改革开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来的朱由检和多尔衮第一百六十四章 准备对左军决战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镇的朱皇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阎应元的天赋与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员在吴桥的新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败退和全军出击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铁骑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毕懋康接来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来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军大乱第五百六十一章 处决孙之獬与陈名夏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勤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五百七十二章 经略漠南第一百零一章 钢铁工业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礼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书生,亦当投笔从戎!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准备征服倭国第一百二十一章 给盐商吃定心丸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击第五百九十三章 关于女子放足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领圣谕第四百零六章 杀死吴三桂与活捉洪承畴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围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变计划与袭扰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歼清军,明军大胜!第五百六十章 孙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开廷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获得军事基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复京师!第八十二章 君临淮扬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军守城兵力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东番岛 三 炮击东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国工业的新变化第八十五章 廷议军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与伺机反攻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与地方商民之争第二百九十九章 设枢密使一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林后人再结社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派士绅的激烈交锋第一百四十章 三颗重磅炸弹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现端倪的应天府官员第一百一十八章 还乡与帝临扬州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制造水平最先进的帝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铎败退第七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没晋商之介休范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十二章 遇袭第二百一十三章 鞑子掠鲁南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应星反对议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现在还不能走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四十六章 惩罚识仁天皇与德川家纲第六百零八章 给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四百零二章 变故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九十一章 刘芳亮的烦恼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访丹徒听说书第五百五十四章 陈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识仁天皇与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发制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军工基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东番岛 二 又收三艘战船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二十三章 招抚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农炮、臼炮大显神威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脑后的辫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大明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陈名夏第六百七十章 顾炎武去英国提亲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国两派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