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国庆之前

共和2751年(西元1910年)9月7日,武昌。

没错,从今年9月1日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开始试行“共和纪年”。这个“共和”就是西周的“周召共和”。经过今年几个月的试行,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会在明年正式使用“共和纪年”,原本被称为“公元”的西方纪年则改称“西历”。

原本文德嗣对于纪年历法什么的并不在意,他出于自己方便,直接就使用了在穿越前用惯了的“公元”纪年和历法。但他和星科高层都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对这方面的重视,以及强烈的民族情绪。

在统一之前还好,他在内部采用西元纪年,不会有人说什么,毕竟是反政府武装嘛,不用俺大清的纪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统一之后就不行了,民间对于采用西元纪年反应很强烈。很多人都质疑政府,我们中国那么多的纪年可用,为什么偏偏要用西方的纪年法。这还算客气的,还有比较损的人就直接说:“凭什么要用一个外国私生子的出生年份来决定中国的纪年?”

就连科社党内部的土著高层,如章疯子等人对此也非常介意。前清的那些降将降臣如赵尔丰、锡良等人更是纷纷上书,表示反对。就连最圆滑的袁大头,也写信来劝文德嗣再考虑一下民间意见。

好吧,实事求是的说,民意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也是文德嗣和科社党一手造成的。因为科社党的强势崛起,把中国原本朝着深渊一路冲去的轮子,硬生生的扳了回来,使得中国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文德嗣三下两下的就搞定了满清和北洋,又取得众列强认可并成功修约,取消了所有特权,收回了所有租界和部分租借地。接下来推平了西北分裂势力,又用小白舰队巡游西洋,逼得我大荷兰吐出了万生群岛(纳土纳群岛),还让当地华人自治……

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很提振士气的,让憋屈了几十年的国人大大出了口气。可是民心士气是提升了,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心气也跟着提升了。原时空红朝建立时的中国,被列强瓜分蹂躏的时间更长,尤其是后来的抗日战争,天朝上国的骄傲被彻底粉碎,所以才能比较容易的接受如纪年在内的一系列西方标准。这样的国人对于快速推行工业化当然是有利的,但也有了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从天朝上国的思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各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崇洋媚外。

在原时空的后世,即使红朝已经很逆天了,但国内还是有一大批的崇洋媚外的,包括一些红党高官也不例外。被很多人诟病的“洋人在国内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事例,就是这种思想的延续。直到混成世界第二,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才开始消失。

可本位面的中国还没有那样惨,当然文德嗣也不会允许再重复原时空那苦逼的命运。也就是说,现在中国人普遍还有着天朝上国的骄傲,这种傲气还没被残酷的遭遇完全打消。所以他们在看到复兴的希望之后,就不想再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了。

在他们看来,像现代科学技术、政治军事制度方面之类的东西,因为中国没有,而事实也证明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国家强盛,所以他们也不会傲慢的拒绝。但纪年、历法这种东西,咱家又不是没有,凭啥要跟着洋鬼子的标准来?

最让文德嗣感到囧的是,甚至就连北一辉那几个日本党员也来劝阻,他们声称:“泱泱四千年之中华,何需欧美鬼畜之纪年?”好吧,当时日本确实坚持用他们自己的纪年法。

要说今年上半年最热闹的事情,就是这个历法之争了。在群情汹涌之下,文德嗣也就让步了,他就像全社会征集纪年和历法的方案。要求很简单,既然是共和制,传统君主那种年号当然是不要的。纪年和历法既要简单方便,能够很好的指导工农业生产,也要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也要容易与世界沟通。

这下子可把大伙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各界人士都纷纷下场参与。尤其是那些个文史大师们,无论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全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致勃勃的发起了讨论,在各地的报刊上打起笔战。经过三个多月的争吵和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满足了上述要求,又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方案。

这就是现在试行的纪年历法制度——双纪年双历并行制,简称“两双历法”。

以太阳历(公历)作为国历,夏历(汉历、农历)跟在后面。因为大伙也尴尬的发现,夏历确实不适合工业生产和现代社会,最要命的一点就是,它是一种阴阳历,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为同时采用了太阳和月亮两个标准,因此规律相当复杂,19年7闰的设置,仅仅是每次不同的闰月就够让人头疼了。此外附加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一般人根本搞不懂,怪不得古代要有专业人士算历法,就是因为这玩意儿太复杂了。所以就不符合简单方便的条款。

而太阳历在这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也就每四年一次瑞年,非常简单好记。但是农历也不能不要,这东东虽然复杂了些,但是在农业生产的指导上,又有太阳历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最后的办法就是双历并行。

但纪年发却发生了变化,和原时空的后世不一样了。本位面的共和国采用是“共和历”为主,西元为辅。这样就保持了中国特色,符合此时人民普通存在的天朝心理,也便于和世界交流。现在中国的日期正式格式是:共和XX年(西元XX年)-公历月日(夏历月日)-时分秒,这样。

至于为何最终采用了“共和纪年”,原因就是它是最准确的。最开始的时候,用各种纪年法的意见都有,比如用轩辕黄帝诞生、炎黄合流、夏朝建立、周公诞辰、孔子诞辰、秦朝建立、汉朝建立……等等各种年份为标准的纪年法都有。

不过经过长期争吵之后,首先以“朝代建立”为准的纪年法就出局了,理由很简单,当今共和国又不是恢复那些朝代,凭什么用他们建立的时间为纪年,这肯定是不合适的,政治不正确啊。以古代圣贤诞辰为准的纪年也跟着出局,这些人物要么如孔子那样不具普遍代表性,又不是每个人都是儒家信徒,文德嗣自己就不是,绝大多数科社党高层也不是,这一点就注定无法通过。要么如轩辕黄帝那样,虽然具备普遍代表性,但是却无法确认准确年份。这一点是文德嗣再三强调的,纪年的标准要准确,否则到时候考证出人家不是那年生的,岂不是闹个大笑话?同样的,“炎黄合流”这个事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出局。

所以最后剩下的就是“共和纪年”了,这个纪年时间记载非常准确,不存在难以确定的问题。其次,“共和”这个名字也很符合主旋律,正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暗合。

按照中宣部部长章炳麟的话说,就是:“共和国用共和纪年,简直就是绝配啊!”文主席高兴直接拍板了:不用再选了,就它了!

…………

对于刚搬到武昌的国务院来说,纪年历法的事情是解决了,但还有一大堆让他们头疼的事情等着呢。

此时,国务院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一屋子高官

“总理,这个开国庆典的时间实在太紧了,很多准备都没完成呢……”民政部长宇文包春在会上说道。

“是的,时间实在太紧了……”大伙都纷纷点头。

建设部长魏苏南问道:“为什么文主席要把开国庆典定在十月一日呢?如果拖后两个月,就不会这么紧张了……”

他这一说,一众本时空土著高层也纷纷点头。他们也觉得很不解,为什么文德嗣非要把时间选在这个时候。大伙现在心气高了,都想把这个开国大典搞得热热闹闹的,越盛大越好。你说钱?哦呸,咱们科社党啥时候缺钱了!?再说,这点儿钱是该花的!

文化部长章炳麟也说道:“十月一日这个时候很多地方正是秋收繁忙的时候,为何不等到秋收结束,那个时候大伙更高兴,庆典也更热闹啊……”章疯子不但是文化部长,还兼着中宣部部长。

高级生化人们当然知道文德嗣为什么要选这个时间,但总不能直接说,咱们文主席习惯了这个时间当国庆,所以懒得改。

外交部长卡富尔干咳几声,说道:“呃,同志们。庆典的日期已经通报给各国使馆,各国已经在做准备,现在改动的话就不太好了……”卡富尔同志因为在修约和威逼荷兰的行动中表现出色,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虽然还有少数人还在遗憾他为什么不是“华人”,不过他这个外交部长的职务算是已经坐稳了。

嗯,这个借口找的好!国务院总理张立铮欣慰的看了他一眼,两人眼神一碰,都露出会意的笑容。

又等了几分钟,其他的生化人高层也纷纷出面借口。张立铮最后拿出总理架子,义正词严的说道:“同志们,文主席已经说了,武汉只是临时首都,所以这次庆典也不用搞得太隆重,意思到了就行了。再说,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我们更应该把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而不是搞什么庆典。庆典搞得再好,对国家富强有什么好处吗?”

坐他左边的袁世凯笑了笑,他早就注意到在场高官们的反应,很明显,文德嗣的几个铁杆嫡系都是支持这个时间的。以他的圆滑当然不会对着干。

于是,他就说道:“各位,我想文主席的意思是,现在我国国力还不算强,仅仅是勉强被各国承认是准列强,国民生活也没有达到他希望的程度,所以还是不是大肆庆祝的时候。文主席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肯定是想国家搞得再好点,再来大庆典不迟。再说,武昌这里地方不大,太大规模的庆典也不好安排……”

张立铮马上点头道:“袁副总理说得不错,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不是大肆庆祝的时候。而且武昌这里也确实狭窄了点。等到我们的新都建设好,一定会来一次超大规模的庆典!所以,这次开国典礼就按原定计划……”

张立铮是第一批高级生化人之一。他最早就是作为文德嗣的助手,协助他管理星科公司的副总经理。只不过当时大家都关注文德嗣,除了在内部,张立铮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外界的名气还不如那几个活跃的支部负责人,他就是默默的做好一个大管家的角色。

其后星科集团的发展壮大,跟他的努力和手段也分不开,文德嗣虽然是一把手,但他基本上就是负责制定方针,指出大方面。企业的具体内部运作,各部门的协调,基本上都是张立铮负责。所以,西南自治政府成立后,文德嗣就选定了张立铮担任政务院总理,现在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国务院总理。

第42章 第八镇的惨败(下)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283章 对日军售第134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621章 金库第639章 兴灭国,续绝世第88章 空军的新玩具第661章 卖队友的高卢大公鸡第506章 加纳新政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695章 打击(3)第257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上)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169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上)第5章 买地第137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第484章 提前到来的经济危机第233章 来人啊,喂陛下吃饼...第137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第661章 卖队友的高卢大公鸡第334章 美国佬的“非裔回归行动”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87章 基层(下)第437章 关东大地震(下)第256章 放卫星第58章 为国捐躯有巴公第697章 打击(5)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转移第663章 应得的报酬第79章 空中攻击(下)第547章 生意大好(下)第495章 小胡子上台了!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524章 西班牙内战收宫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中)第129章 调停第440章 束手无策的裕仁第382章 地中海风云(四)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199章 钓鱼岛大海战(一)第122章 苏皖鲁战役(四)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12章 公路规划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迹第689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3)第30章 共同社第257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上)第166章 武装干涉(上)第550章 全面换装(上)第63章 气死老佛爷第117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539章 战争,总是在不经意中到来第700章 打击(8)第654章 法国佬要退场第445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上)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团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218章 履新第651章 治安战(1)第77章 城管无敌(下)第91章 席卷天南(下)第199章 钓鱼岛大海战(一)第168章 势如破竹第667章 非洲问题(3)第349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中)第87章 基层(下)第96章 投名状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二)第89章 席卷天南(上)第436章 关东大地震(上)第250章 西亚风云(中)第206章 钓鱼岛大海战(完)第198章 决战前奏曲第596章 中美峰会第381章 地中海风云(三)第128章 大获全胜第539章 战争,总是在不经意中到来第583章 海军间谍案(上)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中)第78章 空中攻击(上)第158章 “一五计划”(6)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374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弄月号事件第181章 文总的第二动物园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437章 搅屎恒久远,一根永流传第666章 非洲问题(2)第284章 日本的反应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398章 烂尾的一战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586章 审判第665章 非洲问题(1)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中)第156章 “一五计划”(5)
第42章 第八镇的惨败(下)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283章 对日军售第134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621章 金库第639章 兴灭国,续绝世第88章 空军的新玩具第661章 卖队友的高卢大公鸡第506章 加纳新政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695章 打击(3)第257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上)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169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上)第5章 买地第137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第484章 提前到来的经济危机第233章 来人啊,喂陛下吃饼...第137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第661章 卖队友的高卢大公鸡第334章 美国佬的“非裔回归行动”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87章 基层(下)第437章 关东大地震(下)第256章 放卫星第58章 为国捐躯有巴公第697章 打击(5)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转移第663章 应得的报酬第79章 空中攻击(下)第547章 生意大好(下)第495章 小胡子上台了!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524章 西班牙内战收宫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中)第129章 调停第440章 束手无策的裕仁第382章 地中海风云(四)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199章 钓鱼岛大海战(一)第122章 苏皖鲁战役(四)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12章 公路规划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迹第689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3)第30章 共同社第257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上)第166章 武装干涉(上)第550章 全面换装(上)第63章 气死老佛爷第117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539章 战争,总是在不经意中到来第700章 打击(8)第654章 法国佬要退场第445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上)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团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218章 履新第651章 治安战(1)第77章 城管无敌(下)第91章 席卷天南(下)第199章 钓鱼岛大海战(一)第168章 势如破竹第667章 非洲问题(3)第349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中)第87章 基层(下)第96章 投名状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二)第89章 席卷天南(上)第436章 关东大地震(上)第250章 西亚风云(中)第206章 钓鱼岛大海战(完)第198章 决战前奏曲第596章 中美峰会第381章 地中海风云(三)第128章 大获全胜第539章 战争,总是在不经意中到来第583章 海军间谍案(上)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中)第78章 空中攻击(上)第158章 “一五计划”(6)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374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弄月号事件第181章 文总的第二动物园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437章 搅屎恒久远,一根永流传第666章 非洲问题(2)第284章 日本的反应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398章 烂尾的一战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586章 审判第665章 非洲问题(1)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中)第156章 “一五计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