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卖卖卖,不卖不是人...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ps:忙得差不多了,基本上可以正常更新了。

先6ooo字大章,晚上争取再更一章。请大家票票鼓励。

…………………

中国,北京汽车集团。

一群英国人和法国人正在厂方人员陪同下,在试车场上看货。一辆越野型客货两用汽车,也就是俗称皮卡的车辆,在试车场上飞奔着,这个试车场根本没路,是被厂方故意搞得坑坑洼洼的,还设置了很多碎石、砂砾以及水坑、泥潭等等不友好的地形。但是在这辆车面前,这些东西根本不成为障碍,轻轻松松就碾过去了,无论是水坑、泥潭,还是碎石、砂砾,或者是3o度的坡度都不能阻止它。

英国人和法国人看得两眼放光。其中一位高个子的法国将军非常开心的说道:“真是太棒了!我们希望能大量采购这种客货两用汽车!至少需要三千辆!不,还可以更多!五千辆,我觉得五千辆才够!”

这位是法国北非朱阿夫兵团的新任司令戴高乐中将,他对眼前的汽车赞美了一番之后,又对自己的副手勒克莱尔准将很气愤的说道:“雷诺和雪铁龙的那帮废物真是该死,他们为什么就不能生产出这样的汽车来?”

“是的,将军。多亏了中国的越野车,我们才能在卢瓦尔河战役打败德国人。”勒克莱尔感叹的说道:“当时因为道路堵车,我们为了抢时间,一口气跑了好几百公里,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从没有道路的野地里开过来了。要是我们用的是法国产的那些破车,我敢肯定,这样折腾下来,在路上至少要坏掉一大半,可是你看看人家中国货,居然几乎就没有任何损失,连路上抛锚的都没有!”

“嗯,那一款是北京汽车的旧型号,性能就已经非常好了,现在这一款叫北京39o1型的性能就更加卓越了。你看,这种车可以轻松的装上一个班的士兵,以及他们的全部武器弹药,甚至还可以在拖上一门75毫米大炮,或者是装满弹药或者别的东西的挂车,还能在沙漠、砾石以及被大炮炸烂了的路面上跑。”戴高乐语气中充满了喜悦:“我认为,世界上不会有比这个更好的东西了!有了这种车,我们的机动部队才算是真正的机动部队了!”

“这种车非常适合北非战场,它们具有卓越的越野性能和维护性,我建议我们帝国在北非的军队以及埃及军队也装备这种汽车!”一个英国将军也在对同伴说道。

法国人现在缺乏武器装备,非常缺乏,非常缺乏。因为很重要,所以要说两遍。这倒不是他们没有,而是他们武器库很多都设置在马奇诺防线后面以及巴黎附近,马奇诺防线被突破之后,根本来不及转移就被德国人端了。这批能够装备四十多个师的武器就生生便宜了德国佬,不过德国佬拿着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用,双方的武器制式不一样,德国人拿到这批武器也只能武器仆从军,他们自己是不会用的。

现在法国人要大量扩编部队,急需大量武器,自己的不够了就只能外购进口。而当今世界上,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也就只有几个顶级列强了,对方阵营当然不可能考虑,自己这边的英国也在扩编部队,武器也紧巴巴的。苏联的武器法国人看不起,这样剩下的也就只有中美两家了。

而中国是最近的,因为欧亚大铁路现在已经延伸到了法属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准确的说,已经可以叫亚非欧大铁路了。中国出售的物资就可以直接送到法国的北非领地,这是需要跨越大西洋的美国无法比拟的。

所以法国佬就把大批订单给了中国,除了枪支大炮、飞机坦克以及弹药物资之外,买得最多的就是汽车。

在8月底到9月初的卢瓦尔河战役中,戴高乐指挥的第四机械化步兵师立下大功,他们击败了德国两个半师的攻击部队,成功守住了奥尔良。这一战是法国6军在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对于法国人的士气有着巨大提升作用,戴高乐也因此成为新的英雄,从准将晋升少将。在法国稳住阵脚之后,戴高乐就被晋升为中将,任命为北非方面的军事指挥官,指挥北非的所有殖民地部队,并兼任北非朱阿夫兵团司令。

北非那边到处是荒漠和沙漠,面积又大,没一款合适的车可不行,总不可能让法国大兵去骑骆驼吧。而戴高乐在卢瓦尔河战役就大量征用了民间的汽车进行运兵和物资,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情况下,中国产的几种越野车表现出了强劲的性能,皮实耐操,维护简单方便,什么路都能跑,没路也能跑。特别是其越野性能,竟然不亚于他手下的那一票半履带车,维护性和燃料利用率上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完爆。

戴高乐也因此成了中国车的粉丝。这次朱阿夫兵团和其他殖民地部队要扩编,就需要大量武器装备,戴高乐不放心,也亲自跑到中国来选货了。

这款北京汽车新推出的“39o1型”越野型皮卡被他一看就喜欢上了。

在原时空的2o年代,皮卡这种产品先在美国出现,它在美国是非常实用和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并且深受美国人的热爱,它是美国现代牛仔文化的象征。随着美国皮卡市场的繁荣,皮卡也向世界其他地区延伸。

当然在本位面就不一样了,这种车型最早是在中国出现,一战前就买到美国和欧洲去了,和原时空一样,深受美国人民喜爱。它在中国的正式名字是叫“客货两用车”,因为名字太冗长,反而没有“皮卡”这个从美国返销回来的名字更上口。

一战前因为中国民间的消费能力不高,这些皮卡都是销往美国和欧洲,到了一战后,在战争中狠狠捞了一票的中国日子就好过了,民间的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的民间消费更是出现了飞跃性上升。这些年来,中国民间的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5ooo万辆以上。

这款“39o1型”皮卡原本是瞄准了西北、安西和漠北地区的农村需要而设计的,这个时候中国的道路条件得益于持续三十年的基础建设,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毕竟面积这么大,城市和近郊还好,比较偏远的乡下尤其是新领地的乡下的道路条件就比较糟糕了,再加上农民伯伯们也不会细致保养什么的,而且农民买这种车就是要干粗活的,比如有时候要拿它当拖拉机用。

所以这款车型在设计的时候,最被看重的性能就是可靠性,第二是维护性,第三就是通过能力。为了增强这三项性能,很多其他的性能都为此做出了妥协。这使得这款车型具有极为出色的越野能力,通过能力好到爆,特别能跑烂路。而且极为的皮实耐操,还拥有非常优越的维护性。

这款车装了一台排气量6升,功率3oo千瓦4o2马力大功率v8动机,以及宽面深齿的自调压钢丝子午线耐磨越野轮胎,可以保证它在极为恶劣的路面以8o公里的度飞驰。因为它经常要干粗活,兼职拖拉机什么的,所以拖曳能力也是一流,别说拖个75毫米口径的火炮,就是拖个1o5毫米口径的火炮,也能照样能撒欢的跑。

文德嗣在得知英法一口气买了上万辆皮卡之后,忍不住囧了一下。好吧,这款皮卡确实很适合北非战场,英法选中这款车也确实很有眼光,但是文德嗣的脑子里就是忍不住的冒出了“皮卡快反应部队”这个词。

想想吧,一群黑蜀黍,坐在丰田皮卡上面,挥舞着ak47……不对,应该是一群法国大兵和英国大兵,站在北京皮卡的车斗里,挥舞着masm1936步枪或李恩菲尔德步枪,高喊着“为了法兰西”或者“为了大英帝国”向德国人动冲锋……或者是戴高乐同学站在皮卡的车斗里,慷慨激昂的向一群殖民地士兵表演讲。这个画风好像不怎么对,但是怎么想就怎么带感啊,有没有?

当然,英法也不是只买了皮卡,他们还买了大量的“热装备”,也就是中国正在使用的现役武器。没错,他们现在也不嫌什么二手不二手了,只要能用就好。至于口径制式问题,这更不是问题,中国不但包了所有的弹药,连弹药生产线都卖了几十条给他们,全是从工厂现拆的。

这些被“抢”了设备的工厂高层们都高兴坏了,把一堆快要淘汰换代的旧设备以原价三倍甚至五倍的价格卖出去,这种好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

中国海湾郡,寔安市。

寔安市是本位面的称呼,它就是原时空有名的土豪城迪拜。这是海湾郡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府湾西科威特和湾东马斯喀特。

这里顺便说一句,古代的马斯喀特国在鼎盛时是包括了大半个阿曼和阿拉伯半岛东北部,不过因为马斯喀特港被英国转让给了我中国,所以本位面“马斯喀特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建国不久后,为了不至混淆,在去年7月就改名为“麦因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了,麦因也是一个古国,是公元前一千年古阿拉伯人在也门境内建立的国家,是也门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主要的古代国家,都噶尔诺萨那。

迪拜是一个很新的城市,虽然公元前3ooo年的铜器时代这里便有人居住。但是真正的迪拜历史是从1833年开始,阿尔马克图姆王族的酋长带领8oo名族人,定居于迪拜河湾的辛大哈半岛,宣布脱离阿布扎比。在此之前,迪拜仅仅是阿布扎比的附属国,受众多的部落战争困扰。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马克图姆带领族人积极展起了贸易和船运等产业。至19世纪末2o世纪初,迪拜已经成为一座比较繁华的港口。

但是这里还是太贫瘠了,除了沙漠就是海洋,在中国接手时,虽然这里的贸易和航运展得还可以,但是得益的也就马克图姆王族的那些权贵,以及控制这里的英国公司。这里在原时空的后世之所以成为土豪城,是因为开出了石油,而这时候可没石油,能出口的东西也就是珍珠。在中国接手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不大的港口城市,主要是珍珠出口为主。面对着一片贫瘠的沙漠与海洋,当地居民只能靠养骆驼和椰枣,以及打渔、采珍珠为生。

在中国接手之后,先是对这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社会制度革命,从财产到宗教。袁大头的新管委以铁血手段在这里强制推行着中国的价值观。原来的当地人要留下也可以,但必须移风易俗,文德嗣一向对所谓“多元化”嗤之以鼻,一个国家只需要也只能有一种文化,既然想当中国人,那就必须接受中华文化,融合到主体民族当中,也就是汉化,如果过了汉语四级六级就能成为准公民,如果再服完了兵役或通过了中华文化考试,就可以正式成为公民。另外就是宗教上改革,当地原有的激进和保守派别一律取缔并强制改宗,除了采用脱胎于巴哈伊派的“东方启示派”取而代之,还引进了佛道等中国本土宗教。

至于不肯好好民族融合的,那就请他“走你”,两样都不肯的,那就只有一条路劳改。而且就算是当地人那些良民,也被袁大头他们分散安置到了请他新领土。新管委对于当地原住民的安置原则就是,大部分都必须以小家庭为单位,分散迁徙到别的地方,反正就是一条,大多数当地人都不能留在当地。当然,与当地人外迁同时进行的,就是把其他地方的人口迁移过来,主要是来自中国本土的移民,而且汉族的数量必须过当地的三分之二以上。袁大头认为,这种措施有利于民族融合。

不过在中国接手的时候,整个海湾郡当时还叫海湾特区的原住民数量也不多,从湾西科威特和湾东马斯喀特这将近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住民总共都不到三十万,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都不到一个人。无论是干什么,都比南洋和中亚那边省事多了。

在经过二十年的展之后,整个海湾郡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近二百万,最重要的是,人口结构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本土的移民在这里占了93,还有6是来自其他新领土的移民,当地原住民只有不到1。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已经彻底的控制了这里,整个海湾南部成为了“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了。

嗯,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自古以来”。因为在从英国人手里接过这里没多久,大头他们就在这里“挖”出来一堆中国古董。最久远的是在迪拜城郊挖出了一个中国式的城堡遗迹,里面现了几十件西周时代的青铜器和陶器,还有一个龟钮金印,上面刻着“寔子之印”四个大篆。中国的专家说,这里以前就是周朝一个诸侯的封地,封地名字叫“寔”,爵位是子爵,和楚国一个等级哦。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古城,所以迪拜就被改名为“寔安”了。

你问西周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跑那边去圈地,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反正古董都是真的,不信的话你们可以检验的,绝对是正宗的西周古董。至于古代文献有没有提到“寔子”?这个没问题,文总手下的文史院那么多文史大师可不是白养的,还有好多削尖脑壳想进来的野生大师,再说还有一大堆古董行的专家含赝品专家,以及特考委的那帮老牌摸金校尉、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呢。至于现代的化学家、建筑设计师等专家更是不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的支持,都是毫无问题的。要古代文献是吧?来啊,咱给他现写一本,还是用刀笔在竹简刻的哦,绝对的古色古香,比真的还真哦。

嗯,这么赞的事情,当然不会只用在海湾地区,凡是中国得到的新领土,在接手不久之后,都会掘出各式各样的中国古董和遗迹。基本上都是真的,嗯,基本上真的。

寔安市的辖区远比原时空的迪拜更大,包括了原时空的沙迦和阿曼的海塞在内整个寔安半岛穆桑达姆半岛,以及一部分阿布扎比和艾因,以及一部分阿曼的扎西拉省和巴提奈省,面积236oo余平方公里。寔安市北部临寔安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地处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这里也是中国在海湾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中国6军第十一集团军的驻地就是在寔安市,他们承担着守卫波斯湾咽喉,以及控制中东地区的职责。第十一集团军是一支机械化程度极高的部队,下辖部队人数过十万,主力部队是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机动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和一个6航旅,一个装甲旅。

此时,第67装甲师的驻地正在热闹着。大量的装甲战车被官兵们从营地里开出来,整整齐齐的停在营地外。一群穿着军装的高鼻子老外正满脸喜色的看着这些钢铁怪兽。

“太棒了!这就是红狼!最棒的装甲战车!”一个英军少将看着这些整整齐齐的钢铁怪兽,笑得嘴都合不拢。

“蒙哥马利少将,这是红狼丁型,最新型的红狼,我们中国最好的中型战车。”旁边陪同着他们的杨宁笑着说道:“比起最早的红狼,它的主炮提升到了9o毫米,威力更加强大……大家都是内行,肯定知道,战车兵要是不能很好保持状态,根本挥不了自己的优势。有些战车的性能极不友好,这人坐上去,用不了一个小时就晕头转向了……但是,这款红狼丁型就不一样了,它比原始型号放大了炮塔,扩充了车体内空间,改进了悬挂系统,还加装了空调系统,乘坐更加舒适,更能让前线官兵保持战斗力。”

杨宁又把他在西班牙那一套推销手段搬了过来,滔滔不绝的自卖自夸。他本来就是内行,积年的装甲兵军管,侃起来更到点子上,把一帮协约官侃得眉飞色舞。

“这批战车虽然是我军用过的,但是我们对武器的保养一向很重视,所以它们只要重新刷一遍油漆,就跟新的一样。而且这些战车都是我们用着的,可以保证它们不会有什么问题。”

“非常好,中将阁下。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蒙哥马利开心的说道。这批战车就是给他的,当然高兴了。不过出于谨慎,他还是说道:“阁下,我可以上去试试吗?”

杨宁摊摊手,无所谓的说道:“当然可以,请您随便选一辆。哦,您还可以打靶试试……”

当天下午,协约国的代表对这批战车进行验收完毕,当天就运到了寔安火车站,搭上了通往埃及的专列,直亚历山大。

等到那帮老外离开后,第67装甲师师长胡宗南忍不住问道:“司令,这么多红狼都卖给英国人了,那我们用什么啊?我们师的战车全都给了英国人,现在都成步兵了……”

“你慌什么?还能缺你用的?”杨宁白了他一眼,邪邪一笑:“小胡,你知道咱们一辆红狼卖多少钱吗?”

胡宗南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我想,应该有……有十万吧……”

“十万?”杨宁轻蔑的说道:“买个炮塔都不够……”

“不是吧,司令。我记得这红狼的价格是七万五千元啊,而且又是二手,十万都不够买个炮塔?”胡宗南惊呼起来。他把价格估算成十万,觉得已经很过分了。

“七万五那是内部价,同一样东西,你给你儿子和给外人的价格能一样吗?”在部下们期待的注视下,杨宁伸出了一个巴掌,又把大拇指曲起了一半,一字一顿的说道:“四十五万一辆!不二价!”

“四……四十五万……”胡宗南下巴都快砸脚背上了,他觉得自己果然不是做生意的料。

“对啊,这可是热机出售的现货,价格当然要贵点儿。而且每辆车咱们还有赠品嘛。每辆战车赠送了一百炮弹、三千子弹、1oo升柴油、1oo升机油,一套专用维修工具以及备用履带等常用的零配件,一共一百种赠品。买一送一百,真是太划算了,哈哈哈哈……”

“……”胡宗南等人面面相觑,都被雷得不知说什么好,用了几年的旧车居然能卖出新车六倍的价格。

杨宁笑够了,问道:“你们说,这么赚的生意,卖不卖?”

“卖卖卖,不卖不是人!”第42机步师师长杜聿明马上就叫起来,看到胡宗南瞪着自己,他又马上补充道:“司令,那咱们应该用新战车了吧!”

“嗯,小杜你总算想到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我就给你们交个底,这次买装备的钱,会有一半变成我们的新装备。”杨宁笑着说道:“我们这么多年都没大规模换装,等的就是这种凯子呢。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比用别人的钱给自己换装更合算的事情呢?哈哈哈哈……”

第508章 环球访问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下)第640章 法兰西救国军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来-Ⅱ第551章 全面换装(中)第563章 颠覆进行时(下)第615章 巨型航空钻地炸弹第354章 不卖队友约翰牛第31章 巴纳扎尔的奋迅第308章 扬基佬参战了第574章 儿子是皇帝第399章 即将爆发的革命和金矿第199章 钓鱼岛大海战(一)第183章 奥斯曼的拐点第583章 海军间谍案(上)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237章 倒霉的约翰牛(中)第184章 不一样的结果第102章 修约和关税(下)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妇第345章 荷兰远东舰队的末日第382章 地中海风云(一)第350章 盼王师的荷兰人第258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第707章 大胡子跑了,小胡子怒了第679章 “强大”的尼泊尔(上)第370章 红色哥萨克的覆灭(上)第527章 人革联众生相(上)第427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下)第59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上)第179章 “PLA动物园”第414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上)第303章 俄国二月革命第108章 魏总工的生意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83章 西门村长第307章 美国要下场了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为631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中第122章 苏皖鲁战役(四)第684章 次大陆战争(3)第174章 渔业(下)第647章 法德谈判(2)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43章 天下震动第309章 黄金和古董第371章 商人和大师第558章 摩杉海峡上空的手术刀(下)第3章 开局的计划第668章 非洲问题(4)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138章 小白舰队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21章 苏皖鲁战役(下)第17章 地球牌圆珠笔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舰第92章 选择第440章 束手无策的裕仁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战略(上)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15章 巨型航空钻地炸弹第305章 勇气之源第297章 文总的能源计划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65章 起义前夜第15章 动工第697章 打击(5)第89章 席卷天南(上)第50章 建党第363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第241章 炮灰(中)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上)第648章 托尔之锤第504章 钨网装甲第519章 小胡子的愤怒,大胡子的愤怒第309章 黄金和古董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392章 德国狼群的末日第122章 苏皖鲁战役(四)第302章 当前局势第617章 天罚(中)第678章 实在抱歉,又一根狗链松掉了!第221章 一战爆发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28章 理论准备第174章 渔业(下)第603章 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95章 美国的动作第657章 优惠政策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407章 海军假日和国际联盟(上)第144章 间谍(上)第698章 打击(6)第324章 先南后北?先北后南?
第508章 环球访问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下)第640章 法兰西救国军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来-Ⅱ第551章 全面换装(中)第563章 颠覆进行时(下)第615章 巨型航空钻地炸弹第354章 不卖队友约翰牛第31章 巴纳扎尔的奋迅第308章 扬基佬参战了第574章 儿子是皇帝第399章 即将爆发的革命和金矿第199章 钓鱼岛大海战(一)第183章 奥斯曼的拐点第583章 海军间谍案(上)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237章 倒霉的约翰牛(中)第184章 不一样的结果第102章 修约和关税(下)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妇第345章 荷兰远东舰队的末日第382章 地中海风云(一)第350章 盼王师的荷兰人第258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第707章 大胡子跑了,小胡子怒了第679章 “强大”的尼泊尔(上)第370章 红色哥萨克的覆灭(上)第527章 人革联众生相(上)第427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下)第59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上)第179章 “PLA动物园”第414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上)第303章 俄国二月革命第108章 魏总工的生意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83章 西门村长第307章 美国要下场了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为631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中第122章 苏皖鲁战役(四)第684章 次大陆战争(3)第174章 渔业(下)第647章 法德谈判(2)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43章 天下震动第309章 黄金和古董第371章 商人和大师第558章 摩杉海峡上空的手术刀(下)第3章 开局的计划第668章 非洲问题(4)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138章 小白舰队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21章 苏皖鲁战役(下)第17章 地球牌圆珠笔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舰第92章 选择第440章 束手无策的裕仁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战略(上)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15章 巨型航空钻地炸弹第305章 勇气之源第297章 文总的能源计划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65章 起义前夜第15章 动工第697章 打击(5)第89章 席卷天南(上)第50章 建党第363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第241章 炮灰(中)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上)第648章 托尔之锤第504章 钨网装甲第519章 小胡子的愤怒,大胡子的愤怒第309章 黄金和古董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392章 德国狼群的末日第122章 苏皖鲁战役(四)第302章 当前局势第617章 天罚(中)第678章 实在抱歉,又一根狗链松掉了!第221章 一战爆发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28章 理论准备第174章 渔业(下)第603章 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95章 美国的动作第657章 优惠政策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407章 海军假日和国际联盟(上)第144章 间谍(上)第698章 打击(6)第324章 先南后北?先北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