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研究机构和黑科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7月6日,内江,西南科学院一院。

在建立政权之后,文德嗣就把原来属于星科集团一部分公益类、服务类等社会性机构剥离了出去,诸如学校、医院等,都被冠以“西南”或“四川”等地域性头衔,等以后统一中国后,有些机构的头衔还得换成“中国”。剥离出来的都是工业园区外的学校、医院,以便为社会大众服务,而工业园区内的还是继续留在星科编制,主要为工业区服务,当然也可以对外开放服务。

而实验室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则是多挂一块牌子,这种机构企业也非常需要,所以不能完全剥离。而且现在的中国,除了星科之外的科研力量都薄弱到不行,剥离出去根本玩不动。文德嗣打算先搞两块牌子一个机构,等发展壮大了再分家,政府和企业各拿一半,或者继续和在一起搞产研合作。

原星科集团的生物研究所,现在就换了牌子,改名叫做“西南科学院一院”。此外还有科学二院(化学)、科学三院(应用物理)、科学四院(大气、气象、海洋和水文)、五院(自然地理、地质、测绘和环境)、六院(天文)、七院(数学)。还有一个负责核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八院。“西南科学院”一共设立了八个分院,120个研究所。

应用科学方面,则是设立了“西南工程院”。原星科集团冶金和金属材料研究所也加了个“西南工程院一院”的牌子,“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成了“工程二院”,能源研究所成了“工程三院”,以及“工程四院”(电子、电器)、“工程五院”(机床)。以及六院(医学和药物学)、七院(农学)、八院(无机化工)、九院(有机化工)、十院(公路交通和车辆)、十一院(飞行器、航空)、十二院(铁路、机车、列车)……等等一共三十六个分院,666个研究所。它是规模是最大的研究机构。

另外,还新成立了“西南社会科学院”,目前有十一个分院,分别是:负责经济学、金融学和贸易学研究的“社科一院”;负责人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的“社科二院”;负责法学、犯罪学和各国法律条文研究的社科三院;负责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舆论导向以及传播学研究的社科四院;负责政治学、行政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社科五院;研究国际关系和外国政治的六院;负责语言学和文字学研究的七院;负责考古的八院;负责宗教学研究的九院;负责研究社会学、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研究的十院;负责教育和体育,中外武术和保健等相关研究的十一院。这十一个分院下辖研究所有108个。

当然现在研究人员还比较少,除了目前最重要的,这几百个研究所不可能个个满员,有些比较次要的也就只是块牌子,挂靠到相近的专业研究所。而且现在的研究人员大多数都是生化人,本时空土著的数量不到十分之一,毕竟现在的中国实在太缺这些研究人员了。

除了以上三个科研单位,还有一个“西南文史艺术研究院”,主要负责是文学、历史、艺术类等人文艺术方面的研究,因为这方面在文德嗣心里的优先度比较低,所以就没有设分院,只给了十一个研究所的编制,分别负责: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史、中国史、文物与艺术品(含金石、篆刻)、音乐、舞蹈、美术(含绘画、雕刻)、戏剧曲艺、民间艺术(包含魔术、杂技)、电影等十一个大类。

在文总向社会公开招揽研究人员时,前三个研究院都很顺利,但是在“文史艺术研究院”的招揽中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单位遭到了几乎所有“大师”的抵制,这倒不是他们认为这个单位不受重视,资源少,这些情况都是只有加入了才会知道。

他们抵制“文史艺术研究院”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编制极其不合理。居然把一群戏子、歌妓、跑江湖卖艺等等“下等人”干的事情,和他们这些高大上的文史大师们的研究相提并论,简直是有辱斯文到了极点啊啊啊啊!!!

不但社会上的文史大师们对此异常愤慨,口诛笔伐,就连科社党的一些土著党员对此也颇有微词,当然他们不敢说那些职业“下贱”,这是违反组织纪律,政治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们就从社会分工来说,强调文史类和艺术类的严重不一致。甚至就连那些“人民艺术家”也很自卑,根本不敢和那些大师们并列。

这次“文史艺术院事件”造成的反响非常强烈,甚至就连强制土改和大公审引起的反对都远远没有这么强烈。

这局面让文德嗣等人都傻了眼,他们私下商量之后,才发现是自己太想当然了。冒然把后世的情况照搬到了现在,就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文总所在的时代,搞艺术的明星大腕们才是高大上的职业,比那些文人专家风光多了,面子里子都是文化人们不能比的。但清末这会儿可不是这样,这些艺术工作者基本上都是下九流。

但是这种事情也不好强制执行,文总只好对现实让步,按照当下的主流观念,把“西南文史艺术研究院”分拆成两个。一个是“西南文化研究院”,设置了: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史、中国史、文物与艺术品、音乐、美术(含书法、绘画、金石篆刻和雕刻)等7个研究所,专门给那些自认为“高大上”的“大师”们玩。前面四项是他们的本行,就不说了。而后面的三项也算是自古以来的君子技艺,玩赏古董、琴棋书画都是风雅之事,他们自然能够接受。

另外又设置了一个“西南艺术研究院”,设置了:歌艺、舞蹈、戏剧曲艺、民间艺术(包含魔术、杂技)、电影等五个研究所,用来安置被主流视为“下九流”的“人民艺术家”们。

在文德嗣看来,对于目前的中国,这些人文艺术方面的东西不能没有,但绝对谈不上太重要,搞这方面的“大师”更是到处都是,随便找几个“大师”过来搞搞,撑撑门面就行了。所以,虽然同为“五大研究院”,但比起前三个,文化院和艺术院就显得苦逼无比,它们两个一年的经费加起来,甚至还不如工程院一个研究所一个月用的多。

因此学术界的人有种开玩笑的说法:科学院是文总的长子(最受重视),工程院是文总的幺儿(分配的资源最多),社科院是文总的亲闺女(最贴心的助手和智囊),文史化院和艺术院则是童养媳和丫头。

……………

此刻,文总就在被称为“亲儿子中的嫡长子”的生物研究院。

事实上,这些科研院所的排序只是按照建立时间的早晚编排,以后肯定还会进行调整和增减,并没有别的含义。但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却并不这么想,因为生物研究院是“一院”,所以被外界视为文总最看重的部门,因此在学术界得了一个“亲儿子中的嫡长子”的外号。

好吧,那些取外号的人其实也在无意中说对了某个事实,生物研究院确实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因为所有的生化人都是生物研究院这里培养的,而且生物上的黑科技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的黑科技,这里当然就是最重要的地方了。而且文德嗣也确实是这里的常客,基本上每周都要来几次,有时甚至一呆就是大半天。

生物研究院的下面有十几个研究所,分别负责:人类和人体工程、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微生物和细胞、海洋生物、古生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学和仿生学,以及特殊生物等各项领域的研究。

文总现在的单位是“十二所”,这个研究所主要从事生物工程学和仿生学方面的研究。

“月所长,这个东西能用吗?”文德嗣指着面前的玻璃培养槽问道。

这个玻璃培养槽很小,只有一个热水瓶那么大,里面飘着一些菱形的薄片,这些薄片是肉色半透明,只有一个婴儿的指甲盖大小。薄片是在培养液里缓缓蠕动,显然是种有生命的东西。

十二所的所长叫月幽沐,是个知性御姐风的美女(生化人就没有丑女,至少都是80分以上)。她是一个生物学家模板的高级生化人,也是院长姬辉夜的得力助手。她有个很少见的姓氏“月”,这是根据她的父系基因来源,不是随便定的。

听到文德嗣问话,月幽沐说道:“文总,模拟实验和理论上都已经没有问题,正在进行人体实验。”

月幽沐指了指旁边的手术室,同时打开了一个显示屏。

文总走过去,从显示屏上,看到一个双目紧闭的年轻男人正躺在手术台上,四肢都被固定着。旁边一群白大褂正围着他忙碌着。

“嗯,志愿者够吗?”文总淡淡的问道。

“呵呵,现在倒是够用。不过我们这里是多多益善……不过,最近送来的日本人比较多,白种人比较少……”月幽沐笑道。

“嗯,我知道了。欧美的间谍少,我也没法子啊。”

《大逆转1906》最新章节由云起书院首发,最新最火最快网络小说首发地!(本站提供:传统翻页、瀑布阅读两种模式,可在设置中选择)

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346章 金风细雨楼会议第300章 激斗!织布骆驼第211章 战后处置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下)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146章 间谍(下)第725章 核平时代(下)第69章 平地一声雷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来(5)第506章 加纳新政第216章 归国的旧船和新的超无畏第519章 小胡子的愤怒,大胡子的愤怒第416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下)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47章 连锁反应第454章 中国的反应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696章 打击(4)第241章 炮灰(中)第709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大西洋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五)第103章 纷纷来投第331章 下场前的准备第611章 崩溃第82章 生物芯片第123章 苏皖鲁战役(五)第244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第297章 文总的能源计划第148章 营养餐和俱乐部第654章 法国佬要退场第24章 布局美国第692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6)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战第465章 和平为什么这么难?第365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2)第513章 铁路大建第636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686章 印度犹太人问题第251章 西亚风云(下)第349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中)第659章 归化人(2)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鱼雷(下)第179章 “PLA动物园”第143章 西门的春天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230章 热闹的十月第239章 观察团(下)第90章 席卷天南(中)第646章 法德谈判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中)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229章 大战争,好生意第38章 风云渐起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248章 王启年看新闻第226章 飞艇、火箭、铀矿第273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第711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2)第710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1)第319章 两败俱伤的结局第155章 “一五计划”(4)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上)第158章 “一五计划”(6)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中)第33章 红旗漫卷华蓥山第660章 归化人(3)第697章 打击(5)第30章 共同社第684章 次大陆战争(3)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558章 摩杉海峡上空的手术刀(下)第93章 第十八镇起义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49章 合格的军火商第186章 焦虑的日本(上)第29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军火市场(下)第225章 空中舰队会战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殇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647章 法德谈判(2)第98章 安排第724章 核平时代(中)第397章 战后的国际格局第154章 “一五计划”(3)第130章 和平谈判第597章 五马克党的修养第633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完)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团第206章 钓鱼岛大海战(完)第59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上)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
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346章 金风细雨楼会议第300章 激斗!织布骆驼第211章 战后处置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下)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146章 间谍(下)第725章 核平时代(下)第69章 平地一声雷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来(5)第506章 加纳新政第216章 归国的旧船和新的超无畏第519章 小胡子的愤怒,大胡子的愤怒第416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下)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47章 连锁反应第454章 中国的反应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696章 打击(4)第241章 炮灰(中)第709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大西洋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五)第103章 纷纷来投第331章 下场前的准备第611章 崩溃第82章 生物芯片第123章 苏皖鲁战役(五)第244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第297章 文总的能源计划第148章 营养餐和俱乐部第654章 法国佬要退场第24章 布局美国第692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6)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战第465章 和平为什么这么难?第365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2)第513章 铁路大建第636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686章 印度犹太人问题第251章 西亚风云(下)第349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中)第659章 归化人(2)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鱼雷(下)第179章 “PLA动物园”第143章 西门的春天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230章 热闹的十月第239章 观察团(下)第90章 席卷天南(中)第646章 法德谈判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中)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229章 大战争,好生意第38章 风云渐起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248章 王启年看新闻第226章 飞艇、火箭、铀矿第273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第711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2)第710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1)第319章 两败俱伤的结局第155章 “一五计划”(4)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上)第158章 “一五计划”(6)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中)第33章 红旗漫卷华蓥山第660章 归化人(3)第697章 打击(5)第30章 共同社第684章 次大陆战争(3)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558章 摩杉海峡上空的手术刀(下)第93章 第十八镇起义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49章 合格的军火商第186章 焦虑的日本(上)第29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军火市场(下)第225章 空中舰队会战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殇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647章 法德谈判(2)第98章 安排第724章 核平时代(中)第397章 战后的国际格局第154章 “一五计划”(3)第130章 和平谈判第597章 五马克党的修养第633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完)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团第206章 钓鱼岛大海战(完)第59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上)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第107章 清廷的脑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