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

?在安西唐军消灭石国的时刻,西域也是危机重重,步步惊心,远在阿姆河畔的呼罗珊,发生了足以震惊世界的大事。这件大事意义深远,对以后的华帝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客气的说,伊斯兰入侵了佛教的领土,对以后的发展是很耐人寻味的。

这个事件是震惊当时世界,至今影响犹在的阿拉伯黑衣大食帝国的崛起。

击败了倭马亚王朝在呼罗珊的主力,穆斯林总督信心十足,高举阿拔斯家族的黑色旗帜,号召民众,在谋夫绿洲正式宣布起义。

不同于普通农民起义的揭竿而起,穆斯林总督的起义在一开始具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以真主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宣称“叛教的”倭马亚人不能继续把持俗世的权力,必须以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为伊斯兰国家的哈里发,也是阿拔斯家族。并提出减轻赋税、取消劳役、凡穆斯林一律平等的政治主张。

正因为穆斯林总督的主张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兼顾了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平民百姓的利益,满足了大部分人的要求,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粉丝加盟,穆斯林总督的军队迅速扩大,达到了令人震惊的规模。据史书记载,参加起义的人员成分复杂,有波斯和亚的农民、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伊斯兰信众、阿里的信徒,以及对倭马亚王朝统治不满的波斯封建主和阿拉伯部落的长老。

而在穆斯林的势力茁壮成长的同一个时刻,倭马亚王朝的实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因为叙利亚的阿拔斯派发动了起义,兵锋直指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都城大马士革战事吃紧,兵力入不敷出。

在这种情况下,马尔万二世下令,将呼罗珊总督赛雅尔的军队大量调离呼罗珊。

呼罗珊地区的主力大量调离,留下的政府军很少,恰在此刻发生的穆斯林起义,抓住了有利时机,因此,进展很顺利。

起义队伍在穆斯林总督的助手卡赫塔巴的指挥下,于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在内沙布尔、尼哈万德、伊斯法罕等地多次击败呼罗珊总督赛雅尔的白衣大食军队。

经过了一连串战败,军队损失殆尽,手里的筹码不多了,大食帝国呼罗珊总督赛雅尔已经筋疲力尽了。

倭马亚王朝四面楚歌,呼罗珊危在旦夕,赛雅尔总督收缩了防线,将所有的军队都集在木鹿,深沟高垒,困守孤城。

因为倭马亚王朝丧尽人心,人民希望一个新的王朝给他们更好地生活,听到了穆斯林总督的主张,木鹿附近的60个村庄农民揭竿而起,参加了义军。起义军迅速壮大,有能力进行更大规模的作战,穆斯林总督抓住机会,指挥大军,迅速完成了对木鹿的合围。

面对强大的起义军,白衣大食守军人心惶惶,叛逃的无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赛雅尔总督无力抵抗,放弃了木鹿,率领亲信逃跑到朱尔詹城,起义军兵不血刃的占据了木鹿。

木鹿的失守,呼罗珊的部重镇陷落,意味着倭马亚王朝对波斯故地统治的终结。“覆巢之下无复完卵”,呼罗珊总督奈赛雅尔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起义军南北并进,向朱尔詹迫近,对呼罗珊残余军队形成了钳形攻势。

起义军声势浩大,赛雅尔总督无力抗拒,也不敢抵抗,唯一的出路是继续逃跑。

逃亡的生活生不如死,不,赛雅尔总督无法忍受颠沛淋漓的生活,死在逃亡路。

赛雅尔总督一死,东部总督呼罗珊的残余军队六神无主,其残部投靠了驻守尼万德地区的白衣大食叙利亚总督的军队。

卡赫塔巴的儿子哈桑紧紧抓住战机,率领军队紧追而来,在伊斯法罕附近击败了叙利亚总督的军队。

走投无路之下,赛雅尔总督的残部投降,然而,倭马亚王朝的残酷统治激怒了起义军,投降的军队没有得到善待,遭到了毫不留情的屠杀。

在穆斯林总督的屠刀之下,呼罗珊地区的倭马亚王朝的势力一扫而空,起义军完全掌握了控制权。

正在穆斯林总督建立新秩序的时候,这时,正在布哈拉坐镇的阿拔斯发布了命令,命令穆斯林总督率领起义军进入倭马亚王朝统治的心地带叙利亚,彻底消灭倭马亚王朝叙利亚总督的主力,以解除阿拔斯派叙利亚方面军的压力。

穆斯林总督是自学成才,在战争学习战争,刚刚在呼罗珊练成手艺,砍人的兴头正浓,得到了阿拔斯的命令,立刻率领大军,以卡赫塔巴为开路先锋,沿着呼罗珊大道向西方进发。

倭马亚王朝继承了波斯萨珊帝国的十分发达的驿站体系,在亚建立了发达的驿站系统,对亚各地进行严密的监控,其以呼罗珊大道最著名。

呼罗珊大道从谋夫绿洲出发,经尼沙普尔和雷伊,西与倭玛亚王朝央政府相连,能够迅速了解国家的动向;从谋夫绿洲向东,抵达阿姆河河岸,渡河后抵达河地区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在撒马尔罕东面不远的扎明,这条道路向北到达石国,向南可达拔汗那和锡尔河游,东可控制亚地区。

因为有了这条大路,呼罗珊与亚南部、部和东部的交通是便利的。驿站不仅便利了交通,也是阿拉伯人统治亚的一种手段。它是使央政府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边远省份情况的机构。可以说,驿站实际是哈里发的间谍机构,央政府通过驿站监视各省的总督。

但是,时过境迁,这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成了加速倭马亚王朝死亡的绞索。

穆斯林总督率军沿着呼罗珊大道攻击前进,野战击败了伊拉克总督叶齐德的军队,扫清了前进道路的障碍。但经此一役,义军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很多将士战死,卡赫塔巴也身负重伤,被迫退出了战斗,回到木鹿休养。

这种时候,部队需要休息和整顿,然而,穆斯林总督没有任何犹豫,任命卡赫塔巴的儿子哈桑为先锋,率领军队继续向底格里斯河进军。

起义军迅速到达了底格里斯河地区,会合叙利亚义军,实力大增,足以和任何强大的敌人打一场像样的战争。在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春,起义军夺取了渡口,越过了底格里斯河,攻占了伊拉克首府库法,随后席卷全国,彻底摧毁了倭马亚帝国的军队。

起义的风暴残酷无情,横扫一切旧的体系。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倭马亚王朝繁华落尽,终于解体。

当年10月,阿拉伯半岛的热风过去,秋雨霏霏,半岛椰枣飘香,一年的好日子到了。在战争建立起巨大威望的穆斯林总督,亲自率领呼罗珊12名酋长到库法,公开拥戴老大阿拔斯为新帝国的哈里发。

终于熬到了出头的一天,阿拔斯立刻露出了真面目。在库法大清真寺演讲时,面对着芸芸众生,狂妄的宣称自己是“赛哈法”,意思是“屠夫”或“放血者”。

作为一个领袖,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自由人,话是不能乱说的,尤其不能在大庭广众下乱说。阿拔斯的话被史家记录在案,这成了他的终生标志,让人民记忆至今。

阿拔斯没有食言,在获得政权以后,残酷的屠杀倭马亚王朝的直系亲属,几乎将倭马亚王朝皇族斩尽杀绝。只有马尔万二世的幼子扮演了赵氏孤儿的角色,历尽千难万苦,逃到了西班牙,在利牛斯半岛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

正是因为阿拉伯人长期的统治了利牛斯半岛,阿拉伯人和当地人通婚,现代的西班牙人因此具有和欧洲人不一样的身体特征和行为特性。

家族统治崩盘,倭马亚王朝垂死挣扎,马尔万二世率领残部进行了抵抗。

马尔万二世因为意志坚定,坚持奋斗,绝不屈服,到处做演讲,鼓动人民为倭马亚家族战斗,因此,他的敌人送给了他“叫驴”的光荣称号。

马尔万二世不仅是一个宣传家,更是一个实践者,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亲赴沙场,指挥战斗,甚至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事实证明,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然而他获得政权的时候太晚了,其处境应该和崇祯皇帝差不多。后人感叹,如果他生在鼎盛时期,会成为阿拉伯历史一个伟大的君主。

然而,生活不需要假设,历史总是残酷的让人无语。在那个时刻,真主抛弃了倭马亚王朝,马尔万二世日薄西山,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时刻。

首都丢失以后,马尔万二世率领帝国最后的12000人的军队,从大本营哈兰出发,进军到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萨卜河左岸,和阿拔斯军队展开决战。

阿拔斯的军队云集,将马尔万二世的军队曾层围困。

马尔万二世抱着必死信心,率领孤军应战阿拔斯的大军,经过9天会战,马尔万二世的军队战败,一代明君落荒而逃。

不过,马尔万二世没跑多远,不久在埃及的一个清真寺被抓,然后被残酷的处死。他的死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倭马亚王朝彻底灭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时代变了,风俗也在变,满大街的白衣服消失了,举目望去,到处都是一片黑衣胜炭。

阿拉伯人窝里斗结束了,广袤的土地实现了和平,大批呼罗珊军队回到了故地。

必须承认的是,阿拉伯人具有天生的侵略性,特别是他有这个能力的时候,西域的军事形势顿感紧张。

第18节 伏击第262章 不请自到的安禄山第324章 没有赢家的北邙山之战第246章 唐军左翼溃败第164章 血战石堡城第22节 滑头小子郑德诠第22节 滑头小子郑德诠第300节 城门风波第84节 遭遇突骑施游军第46节 有朋自远方来第99章 怛逻斯城沦陷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10节 从军第215章 别了,呼罗珊第76节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第11节 阿爸去哪儿了第326节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45节 赏金杀手第232章 唐军出现在怛逻斯城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257章 停止追击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182章 又见烟花第195章 进军拓枝城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85节 庭州被围第222章 大食突袭第32节 互市马牙郎第63节 李代桃僵第27节 诡异的宫廷第47节 死到临头第80章 受命出征第303节 英雄之死第36节 捉生将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320节 光复洛阳第6节 太原斗殴第246章 唐军左翼溃败第93章 突骑施游兵第111节 峡谷遇险第330节 辛家大小姐第258章 呼罗珊警报第146章 相会布哈拉城第300节 城门风波第243章 锋矢阵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国参战第51节 入幕之宾第264章 安禄山逃出生天第174章 越过青海湖第327节 母马计第180章 兄弟相会第323节 李嗣业殉国第12节 到草原撒野第173章 决死一战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112节 华清宫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272章 “以番易汉”第324章 没有赢家的北邙山之战第179章 千钧一发第47节 死到临头第24节 梁公公第64节 刘三哥第160章 社会大哥哥舒翰第211章 鸵鸟比赛第156章 哥舒翰请命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32章 王忠嗣拒战第174章 越过青海湖第204章 谁克扣了军饷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132章 王忠嗣拒战第20节 油焖大米饭第91章 别了,突骑施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94节 追兵第205章 封常青杀人第203章 孤独的逃亡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45章 呼罗珊的来客第320节 光复洛阳第95节 马老四第81节 拨换城陷落第19节 孤身遇险第88节 英雄末路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69节 死到临头第50节 兄妹重逢第198章 石国投降第180章 兄弟相会第58节 香积寺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230章 击溃昭武九国第71章 死亡突击第9节 高将军第60节 死里逃生第229章 河水干了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队
第18节 伏击第262章 不请自到的安禄山第324章 没有赢家的北邙山之战第246章 唐军左翼溃败第164章 血战石堡城第22节 滑头小子郑德诠第22节 滑头小子郑德诠第300节 城门风波第84节 遭遇突骑施游军第46节 有朋自远方来第99章 怛逻斯城沦陷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10节 从军第215章 别了,呼罗珊第76节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第11节 阿爸去哪儿了第326节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45节 赏金杀手第232章 唐军出现在怛逻斯城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257章 停止追击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182章 又见烟花第195章 进军拓枝城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85节 庭州被围第222章 大食突袭第32节 互市马牙郎第63节 李代桃僵第27节 诡异的宫廷第47节 死到临头第80章 受命出征第303节 英雄之死第36节 捉生将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320节 光复洛阳第6节 太原斗殴第246章 唐军左翼溃败第93章 突骑施游兵第111节 峡谷遇险第330节 辛家大小姐第258章 呼罗珊警报第146章 相会布哈拉城第300节 城门风波第243章 锋矢阵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国参战第51节 入幕之宾第264章 安禄山逃出生天第174章 越过青海湖第327节 母马计第180章 兄弟相会第323节 李嗣业殉国第12节 到草原撒野第173章 决死一战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112节 华清宫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272章 “以番易汉”第324章 没有赢家的北邙山之战第179章 千钧一发第47节 死到临头第24节 梁公公第64节 刘三哥第160章 社会大哥哥舒翰第211章 鸵鸟比赛第156章 哥舒翰请命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32章 王忠嗣拒战第174章 越过青海湖第204章 谁克扣了军饷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132章 王忠嗣拒战第20节 油焖大米饭第91章 别了,突骑施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94节 追兵第205章 封常青杀人第203章 孤独的逃亡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45章 呼罗珊的来客第320节 光复洛阳第95节 马老四第81节 拨换城陷落第19节 孤身遇险第88节 英雄末路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69节 死到临头第50节 兄妹重逢第198章 石国投降第180章 兄弟相会第58节 香积寺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230章 击溃昭武九国第71章 死亡突击第9节 高将军第60节 死里逃生第229章 河水干了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