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嗣教天师和嗣教真人

今日,两位道门十方丛林的顶尖人物齐聚一堂,堂下是前来回事的礼部尚书毛澄。

“当年那封皇后诏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查出来了么?”张阳明略带烦躁的问。

“嗣皇帝位,奉祀宗庙”这八个字,是本次朝争的焦点,也是赞同皇帝一派的理论依据。这封诏书由当时的孝康皇后所下,经内阁用印,报已故的上一代嗣教天师和嗣教真人同意,才明发天下的。张阳明问的当然不是这些,这些流程和经过他和沈云敬都很清楚,他问的是后面的内情。

毛澄擦了擦汗,道:“回天师,查出来了,诏书是当年内阁首辅杨阁老所拟,经秉笔太监赵德批红,交孝康皇后用印。礼部上月派人查核,发现赵德已于嘉靖三年发往川西宣慰司为镇守太监,于嘉靖十二年六月自缢。”

“自缢?”

毛澄道:“的确是自缢而亡,吊死在了镇守府正厅的横梁上,有人说是因为川陵铜矿矿难,赵德无法完成皇命,又云或与当年白马山大战有关,因白马山为夏军所破,川陵铜矿几至沦陷敌手。”

张阳明摇了摇头,又问:“杨阁老那头是怎么回事?”

毛澄道:“这却不知了,杨阁老嘉靖十年被贬回乡,于十二年病故于四川都府,或许当年拟文之时并未想及今日。其子杨慎也并不知情。”

张阳明叹了口气,向一旁的沈云敬道:“沈真人,你的意见呢?”

沈云敬道:“真要问我的意见?便是随他去!皇帝想要立生父?由着他折腾便是,折腾来折腾去,还能跳出三山之外?”

“总是乱了道门的成法。”

“当年更立皇帝的时候就已经种下来的因,如今不过是结果而已。再者,大明天下都是咱道门的,何必纠结于此?”

对于沈云敬的话,张阳明委实不敢苟同,但他也知道,沈云敬这位全真道士一向怕麻烦,属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性子,能不争就不争,对大部分事情都很淡然。

于是笑道:“总之皇帝脾气拗,咱们扳不过来,便等待真师堂议决就是。今日便辛苦沈真人了,咱们各自回去,将情况好好梳理梳理,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你们那边到了几位仙师了?”

沈云敬道:“到了三位真人,其实用不着那许多,有许真人在就行,其余几位都听他的。”

“云璈真人在你们那边的确是异数。”

“你们天师呢?”

张阳明道:“来了五位,明日再到一位,加上我,便来齐了,但你们那边还差三位。”

沈云敬懒懒道:“我们这边的仙师都喜静不喜动,这你是知道的,再等几日吧,若是还不到,便等不得了,其实有这么多真师到场,也足够议决了。早些议完早些了结,在京城待得厌了。”

张阳明道:“谁说不是呢?皇帝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无可厚非。但无论怎么闹,他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道门的意见,才是最终的意见。总之这件事情,无论咱们同意与否,尽早把朝争平息下来是正经,日子久了,天下人心纷扰,难免有所后患。”

乾元观中同样有方丈院和监院舍,沈云敬身为简寂观下观方丈,便入住了方丈院,而作为监院的张阳明,当然住进了监院舍。乾元观的方丈和监院,自是另寻他处去了。

沈云敬回到书房,书案上已经堆好了整整齐齐的公文,都是今日需要处理的事务。

揉了揉额角,沈云敬取过公文折本,一份一份认真看起来。道门十方丛林的事务,但凡全真的,一般都由他钧裁,涉及正一的,则需要交给张阳明,如果正一和全真同涉,则召集三都议事,大家一起商议。

眼下就有这么一份需要三都议事来拟决的事项。方堂和典造院两位大执事联名上疏,提议简寂观下达正式诏令,限制馆阁修士在十方丛林中出任道职。

因沈云敬和张阳明都在京城,按照总观的处置惯例,一般事务由留守庐山的三都措置。如今,三都均就此疏文提出了修改意见,现由典造院誊清,发给沈云敬和张阳明,提请召集三都议事。

如果是一般的小事,沈云敬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在总观中,三都位高权重,仅次于自己和张阳明,三都达成了一致意见的事情,自己通常是不会驳回的。只要在公文上画个圈,同意三都议决,并将自己的意见附上,整个流程就算完成了。

但这件事情,涉及到的可不单单是十方丛林,其中牵扯到的可是馆阁修士,不经上观真师堂同意,下发这么一个诏令出来,那不是开玩笑么,绝对是行不通的。到时候三都议事通过了,最终还得自己和张阳明提交真师堂,当着那么多馆阁高修的面,你说不让馆阁修士出任十方丛林道职,这要怎么开口?

更何况疏文中还列举了八条危害,每条看上去都那么触目惊心,这份疏文要是拿出来,真师堂的诸位坐堂真师们,会怎么看自己?

沈云敬大感头痛,当即就要将之否决,正要动笔之时,却犹豫了起来,否决的意见应该怎么写呢?此时此刻,只觉坐着的椅子都隐隐发烫。

思虑再三,还是把笔暂时搁下,想来想去,将书房外厢的提科道士叫了进来。

“腾嘉,这份《馆阁修士不入十方丛林疏》,你怎么看?”

“真人的意思是?”

“这样一份疏文,三都怎么一致同意呢?他们难道不清楚,这是要报上观真师堂的么?”

身为沈云敬的提科道士,顾腾嘉很多时候担负着了解和反馈下面意见的职责,许多时候,沈云敬囿于身份,无法了解到下面人的真实想法,而顾腾嘉这里,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禀真人,据我所知,这份疏文不仅是三都的一致意见,而且八位大执事都是赞同的。”

果然如此!看来这道疏文深得十方丛林同道之心啊,若是自己断然予以否决,恐怕会让下面的绝大多数同道们失望吧……可若是就此莽撞同意,又该如何在真师堂开口呢?当真是左右为难。

“腾嘉,你也赞同么?”

“禀真人,就我本心而论,我也是赞同的,毕竟我没有修行的命,十方丛林就是我的立身根本。若在我的身边,有馆阁修士出任道职,我无法想象应该怎么和他相处。”

“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份疏文想要变为诏令,需要在真师堂商议,我去了真师堂应该怎么提议?”

天明道长中午飞升,现在就返回人间大额打赏,贫道实在感激涕零!感谢磊磊少爷、金刚来也、步剑庭、书山的男爵、王半缘的打赏,拜谢道友们的订阅和投票。

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学习第十二章 新地旧人第三十七章 东线贯通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三十四章 无时无刻不在的教诲第三十章 进一步合作第三章 和蔼的杜长老第二十四章 信条不可触犯第五十一章 师徒五个第七十七章 月上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门不能乱第二章 周怀和宋雄第三章 经堂内的说唱声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请第五十七章 听和尚讲故事第十七章 再拜玄元观第七十四章 要关心下属的成长进步第九十一章 门闩第四十九章 风起葫芦隘第九十八章 笔试第五十章 飞翔在天空之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烦还是不麻烦第二十章 群体性事件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七章 大禁术第四层第三十五章 新晋黄冠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三十八章 金记米铺第五十一章 老师的愧疚第九十三章 算计第三十六章 一县之尊第九十三章 振兴之兆第五章 三位师兄第一百一十六章 试探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三十九章 永镇监院第十八章 巡查第一百三十章 两份公文第一百四十九章 条件第四章 碉门(为zzz1220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信条不可触犯第二十六章 老道、杂工和毛驴第四十六章 曲凤山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个字第十二章 官僚主义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三章 东方敬的婚事第五十九章 君山会议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为落叶听风啊盟主加更)第十七章 大沼泽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赵致然了第十章 道庙第五十九章 家访第二十七章 狙击雪莲第七十章 对问第二十二章 敌敌友友第十九章 为成安鸣不平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号令第二十六章 两记小闷棍第九十一章 心病也是病第十四章 道门行走第六十三章 说不说?(为善哉大师萧山盟主加更)第十章 君山庙的扩建问题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七十二章 控诉(为蛩蛩巨虚—约翰道友加更)第三十四章 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十九章 慈善堂风波第九十八章 笔试第九十五章 又回来了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二十章 告状第七章 大禁术第四层第二章 宝贝复活了第十八章 衙内第四十二章 再见故人第二十五章 孔县尊第四十九章 天龙院来人第四十四章 夜谈第五十四章 庆云山的日常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一百零一章 炼丹和炼器第四十二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三十九章 永镇监院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六十三章 周转房第八十八章 双修道侣第六十八章 楼观丹符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九十八章 笔试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二十章 孔县尊的疑惑第十七章 三本道书第七十章 对问第二章 投石问路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二十章 开业大吉第七章 楼观承继
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学习第十二章 新地旧人第三十七章 东线贯通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三十四章 无时无刻不在的教诲第三十章 进一步合作第三章 和蔼的杜长老第二十四章 信条不可触犯第五十一章 师徒五个第七十七章 月上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门不能乱第二章 周怀和宋雄第三章 经堂内的说唱声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请第五十七章 听和尚讲故事第十七章 再拜玄元观第七十四章 要关心下属的成长进步第九十一章 门闩第四十九章 风起葫芦隘第九十八章 笔试第五十章 飞翔在天空之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烦还是不麻烦第二十章 群体性事件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七章 大禁术第四层第三十五章 新晋黄冠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三十八章 金记米铺第五十一章 老师的愧疚第九十三章 算计第三十六章 一县之尊第九十三章 振兴之兆第五章 三位师兄第一百一十六章 试探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三十九章 永镇监院第十八章 巡查第一百三十章 两份公文第一百四十九章 条件第四章 碉门(为zzz1220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信条不可触犯第二十六章 老道、杂工和毛驴第四十六章 曲凤山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个字第十二章 官僚主义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三章 东方敬的婚事第五十九章 君山会议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为落叶听风啊盟主加更)第十七章 大沼泽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赵致然了第十章 道庙第五十九章 家访第二十七章 狙击雪莲第七十章 对问第二十二章 敌敌友友第十九章 为成安鸣不平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号令第二十六章 两记小闷棍第九十一章 心病也是病第十四章 道门行走第六十三章 说不说?(为善哉大师萧山盟主加更)第十章 君山庙的扩建问题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七十二章 控诉(为蛩蛩巨虚—约翰道友加更)第三十四章 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十九章 慈善堂风波第九十八章 笔试第九十五章 又回来了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二十章 告状第七章 大禁术第四层第二章 宝贝复活了第十八章 衙内第四十二章 再见故人第二十五章 孔县尊第四十九章 天龙院来人第四十四章 夜谈第五十四章 庆云山的日常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一百零一章 炼丹和炼器第四十二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三十九章 永镇监院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六十三章 周转房第八十八章 双修道侣第六十八章 楼观丹符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九十八章 笔试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二十章 孔县尊的疑惑第十七章 三本道书第七十章 对问第二章 投石问路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二十章 开业大吉第七章 楼观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