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

田氏只所以能在贵州数百年不倒,甚至又在前明因为谋反被灭门后现在又一次站起来,自然有他们的处身之道。其实说起来也不希奇,田氏的处身之道就是有奶便是娘,谁强大就依附谁而已。

明军攻进四川,清廷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已面临土崩瓦解,在这种时候田仁统再傻也根本不会继续跟着清廷一条道走到黑,更何况他原本就同各方势力私下眉来眼去,这时候哪里还会傻傻地继续支持清廷?

田仁统的决定和意愿甚至可以代表着贵州大部土司和头人,所以在这时候田仁统开始对清廷的命令阳奉阴违,在地方有些出工不出力了。而且他私下还派人去联系了赵弘灿和高进,向两部表达善意,主动让开道路供对方通行,同时还又重新找关系搭上了大明的线,再一次当上了二五仔。

贝和诺等人也不是傻瓜,很快就察觉到了这情况。气得咬牙切齿的贝和诺试图以商议军事的理由招田仁统来贵阳议事,借此机会把田仁统抓起来,但谁想到田仁统直接以自己身体歉佳为由拒而不来,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田仁统这一手又让贝和诺无可奈何,对于田仁统这样的地头蛇,如果是在平日里他贝和诺自然有几百种办法收拾他,最简单的就是调集大军进行直接围剿抓捕。可是现在,贵州各地打成一团,田仁统作为四方势力中的一员,虽然力量最弱但也不是随手可以灭掉的草鸡,而且清军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去抽调兵力去对付他,一旦这么做了,田仁统直接和赵弘灿、高进一起联手而动,其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如此,贝和诺只能咬紧牙关强咽下这口气,想尽办法稳定贵州局势。可这时候城亲王却一意孤行,强行要回川救援,相对其他人贝和诺还能摆出云贵总督的架子,但对诚亲王却是丝毫无能为力。

诚亲王是当今皇帝的弟弟,更是当年八爷党的骨干,自己又是亲王爵,无论地位还是身份远高于贝和诺。苦劝没有效果,诚亲王直接带着部队向四川返回,可谁想在进川路上岳钟琪早就等着他了,几仗下来非但没能强行入川,反而损兵折将,最后无奈领着折损近半的兵力返回贵州。

回到贵阳,诚亲王对岳钟琪是破口大骂,更是恨得不行。不过这也不奇怪,当年江北之战,岳钟琪被迫提前撤离,令诚亲王孤军在山东差一点儿被明军包了饺子。之后中原大战,岳钟琪突然改旗易帜投了大明,导致清廷在中原大败,使得诚亲王和隆科多等人狼狈而逃,差一点儿丢了性命。

而现在,他又一次在岳钟琪手下吃了如此大亏,使一直自视甚高的诚亲王心中愤怒万分。要知道作为康熙之子,诚亲王一直就以知兵闻名,甚至还曾被康熙封为大将军王,这对于诚亲王来说放眼天下以军事论之,自己都是拔尖的。

可谁想,一次接着一次在岳钟琪手里吃憋,如今又被困贵州,心中的郁气别提有多少了,再想到四川丢失,道路截断,诚亲王心中更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随着岳钟琪入川,清廷最后的几块地盘已风云飘摇,在董大山看来只要守住四川,西南三省落入大明手中恐怕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至于岳钟琪能不能守住四川,无论是朱怡成还是董大山都不担心,岳钟琪之将才是有目共睹的,更何况他对于川中极其了解,以明军的力量牢牢掌握四川根本不在话下。

除了西北和西南外,接下来的就是山西了,山西也是离直隶最近的一个区域。清军在山西驻扎重兵,这点大明非常清楚,再加上之前罗刹国的参与,使得大明在未能完全解决西南的情况下暂时没有展开针对山西的战略。

但现在不同,随着朱怡成这一次还都,大明的战略部署会进行调整,接下来山西就是大明最重要的攻击目标。除去山西外,朱怡成的目光就是陕西,等这两片地方平定后,可以说长城之内的神州大地就能完全恢复,然后就是朝着四边扩张。

董大山向朱怡成详细介绍了在北方的兵力布置,同时讲了讲北方的各处情况。仔细听完后,朱怡成微微点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至于接下来的战略部署,朱怡成打算等到了北京安顿下来后再由五军都督府和总参谋部进行制定,然后再由他来做最后定夺。

当天,朱怡成就在行宫休息了一日,第二日一早朱怡成在地方官员的相送下离开了天津,由董大山亲自护送,再由来迎接的官员陪同下朝着北京进发。

由于提前做好了安排,再加上尽量避免道路耽搁以增加不确定的因素,朱怡成一行速度很快,下午时分御驾就到达了离北京三十里地的地方,这时候以廖焕之为首的各级官员已迎了出来。

御驾稍作停留,继续前进。按照礼仪,朱怡成先入外城,然后再由大明门进入北京内城。

所谓的大明门是当年依南京洪武门而建,天子入城当以此门而去。满清窃取江山后,曾把此门由大明门改为大清门,当然现在已经又改了回来。

说到改名字倒也有个趣事,原本孙嘉淦在恢复北京城模样,去掉满清遗留的痕迹时,对于更换名字的大明门是打算把门前的青金石匾拿下来,然后翻个面重刻大明门三字再挂上去的。

但孙嘉淦怎么都没想到,当他让人取下门匾后才哭笑不得的发现,这门匾的背后居然就是当年大明门三个大字。闹了半天当时满清改大明门为大清门时为了省事直接就用了这个办法,这一下倒是也省了孙嘉淦的麻烦,他当即下令抹去原来大清门三字,然后把原来藏在后面的大明门三字重新当成正面挂了回去,从而完成了这个任务。

当朱怡成抵达大明门时,早就等候着的礼部官员立即按照天子入城的仪式迎接圣驾,这时候整个北京城的官员和百姓也全在御道旁等候着,所有人带着无比兴奋和期望还有虔诚的心情迎接朱怡成正式还都,这样的大事几乎全北京城的老百姓全来了,虽然外围里三层外三层被挤得水泄不通,可所有人依旧翘首以待,拼命地踮起脚朝着御驾方向望去,试图以目睹一下圣颜。

要知道大明复兴,皇帝正式还都,这可是数千年难得的大事。综观中华几千年来,恐怕也只有东汉的光武帝做到这点,可要知道光武中兴后却未回去长安,而是去了洛阳定都,这又比不上现在的场面。

这种大事,谁不想让自己成为见证历史的一员,就算无法亲眼看见皇帝的模样,看看这个入城场面就足够了,别的不去说,仅仅今日所见恐怕就能够让普通人吹上一辈子的了。

“这就是我的北京城……。”朱怡成的御驾并非是正式御车,毕竟正式的御车太过笨重,行动又极其缓慢,不适合快速而便利地赶路。所以他的御车是特制的,其实以朱怡成看来,自己作为复兴之君不同于普通皇帝,就算是骑马入城也没丝毫问题,但考虑到安全和威严,在廖焕之和礼部官员相劝下,朱怡成最终还是选择了这辆特殊的御车。

在大明门门口,朱怡成突然揭开了车帘,直接从车内探出身来望着面前高大宏伟的城门,心中发出无比的感慨。

后世的北京城他去过,但那时候的北京城早就不是原来的北京城了,一些历史的记忆早就被人为破坏,至于这个大明门也不复存在,仅仅留下一些老人记忆的痕迹而已。

“请皇爷入城……。”廖焕之作为重臣此时此刻陪伴在朱怡成车驾边,见朱怡成探身眺望着大明门,虽然明白朱怡成此时此刻的感受,不过依旧轻声提醒了一句。

虽然现场有着无数明军和锦衣卫维持秩序,但同样也有着无数百姓前来观礼。这是朱怡成提前告知的,他这个皇帝还都不可能把百姓驱离,他要所有人知道他这个大明皇帝是如此还都又是如何入城的,这代表着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整个大明的威严。

但廖焕之实在是担心会出现意外,尤其是现在朱怡成的举动。见到如此连忙提醒道,朱怡成自然明白他的担心,再深深看了一眼后说了声“入城”这才放下帘子坐了回去。

在坐回去的一瞬间,朱怡成心中突然间想到了一段历史,那就是当年始皇帝巡游被刘邦遇见的那一幕,那时候还是小小亭长的刘邦望着始皇帝的车驾,由心里升出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感觉。

也许现在,在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也有人会如此想吧。不过他朱怡成不是始皇帝,他的大明也绝对不会是二世而亡的大秦,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刘邦更不会有项羽,所以他的大明帝国必然会千秋万代永存。

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万岁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九百四十八章 问询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谋划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适人选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战定音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战5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远方来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铁壁攻营垒(祖国七十周年普天同庆,大家节日快乐!)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对外布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会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议争论第六百六十四章 杀气腾腾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恼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稳扎稳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战1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四百六十六章 红顶商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马前卒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来讯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无总督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战1第九百三十三章 后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七百六十章 重视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总督阁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六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见监国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六十一章 两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马前卒第二百九十二章 选择第九百零九章 长辈前来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聪明人的对话第四百七十一章 东西联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牢骚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战舰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溃败第六百二十九章 骂将第九百九十七章 帝王不需仁德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问题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术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更替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战(完)第四百五十四章 转进千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老客户第十七章 城变第四百五十四章 转进千里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第二百零二章 放饵(求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线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骂娘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悔意第九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百零二章 包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战(3)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两虎相争还是驱虎吞狼第六十八章 拜访第四百七十五章 后路第八百零八章 地动山摇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无百年之运第九百九十六章 老父亲很欣慰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阵第三百零八章 鸭王出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六十八章 拜访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优势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庆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反常的举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五百一十三章 绝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仓大案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福建关家第一千四十六章 锦衣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后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领头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归明第七百三十章 论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紧锣密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复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万岁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九百四十八章 问询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谋划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适人选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战定音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战5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远方来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铁壁攻营垒(祖国七十周年普天同庆,大家节日快乐!)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对外布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会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议争论第六百六十四章 杀气腾腾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恼怒第四百二十三章 稳扎稳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战1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四百六十六章 红顶商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马前卒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来讯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无总督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战1第九百三十三章 后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七百六十章 重视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总督阁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六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见监国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六十一章 两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马前卒第二百九十二章 选择第九百零九章 长辈前来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聪明人的对话第四百七十一章 东西联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牢骚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战舰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溃败第六百二十九章 骂将第九百九十七章 帝王不需仁德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问题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术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更替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战(完)第四百五十四章 转进千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老客户第十七章 城变第四百五十四章 转进千里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第二百零二章 放饵(求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线第一千八十四章 皇帝骂娘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悔意第九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百零二章 包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战(3)第五百六十三章 被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两虎相争还是驱虎吞狼第六十八章 拜访第四百七十五章 后路第八百零八章 地动山摇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无百年之运第九百九十六章 老父亲很欣慰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阵第三百零八章 鸭王出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六十八章 拜访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优势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庆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反常的举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五百一十三章 绝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仓大案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福建关家第一千四十六章 锦衣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恩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后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领头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归明第七百三十章 论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紧锣密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复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