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上海知县

胤礽走出大门时,已是换上了一副笑脸,老十二、老十四、老十五三人都聚在门外闲聊,见他出来,忙着迎了上去见礼,胤礽甚是亲热的跟三人寒暄了一阵,才上轿打道回府。

胤禔听闻胤祯与老十二、老十五一同前来探视,不由暗叹这老十四谨慎,急忙立在二门上等候。

进的院门,胤祯留意了下,虽然被圈禁了,但府邸仍然是收拾的井井有条,就连草木也明显是有人经常侍弄,心里不由暗道,这圈禁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到得二门,见胤禔立在门口迎接,胤祯三人忙急走几步上前见礼,胤禔很是亲热的拉着三人的手,感叹的道:“一圈三年多,大哥真没想到,竟然还能见到你们几兄弟。”说着,很是诚恳的对胤祯一揖,道:“十四弟此番恩情,大哥只能铭记于心了。”

胤祯急忙回礼道:“十四不过为全兄弟情谊而已,不值当大哥如此感激。大哥该谢皇阿玛天恩浩荡才是。”

禔自失的一笑,“圈了三年,规矩都忘了。”说着,伸手将三人让进客厅。

十二阿哥胤祹对大阿哥胤禔并无好感,不过是来走走过场,因此并不多话,老十五胤禑亦是如此,他看了看四周站立的几个一脸严肃的宗人府看守人员,知道见面说的话有可能都会记录呈报上去,就更不愿意多话了。

一路走,胤祯一路打量了下胤禔,胤禔今年不过才四十岁,圈禁前甚是精悍壮实,不过三年时间,却已开始发福,想是心灰意懒,疏于锻炼的缘故。

落座后,胤祯便道:“大哥身体看着还结实,我国族人丁甚少,大哥可要多爱惜身体,为皇室开枝散叶,也算是份孝心。”

胤祯这三年来的情况,胤禔基本上都知道,对这个以前从来不曾多留意的兄弟,他现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对胤祯的话,也格外的留心,听说要他爱惜身体,胤禔心里就是一跳,老十四这话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十四弟此话有理,大哥现在基本就是废人一个,也只能在这方面多努力,以报答皇阿玛的恩情了。”胤禔情绪甚为低落的说道。

胤祯微微笑道:“皇阿玛宽厚慈爱,大哥何必做小儿女态?为皇族繁衍子嗣,可是所有兄弟的本份。”

什么叫小儿女态?胤禔心中一楞,老十四难道对自己有想法?想到这里,他再不跟胤祯说话,而是跟十二、十五两人闲扯了几句,胤祯也不再插话。

送走三人,胤禔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又开始跃动起来,总感觉老十四有对他示好的意思,可现在明珠一党已经烟消云散,自己又深陷囚笼,哪里还有丝毫拉拢的价值?冥思苦想了半天,他才眼睛一亮,难道是军方?自己两度远征,当年手下的不少低级军官,现在应该都开始冒出头了,难道老十四是冲着这点来的?

想了想,胤禔又觉没这可能,老十四远在江南,这些力量,他根本就用不上,也没机会用,再说,太子这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以老十四的精明,岂会重蹈覆辙?

胤祯回到府上,却是闻报张鹏翮在花厅候着,他不由一喜,直接就奔西花厅而去。

张鹏翮今日一早就回到了京城,递牌子向康熙汇报之后,也未回府,直接就赶了过来,听闻胤祯去探望大阿哥胤禔,料知他必然很快回来,便在花厅候着,方苞闻听之后,便到花厅相陪,一见胤祯进门,二人都忙起身请安见礼。

胤祯含笑道:“张中堂无须多礼。”待二人落座,他才接着道:“这几日大雪,我一直担心你们会被困在路上。”

“多谢王爷挂怀,一路行来,还算顺利。”张鹏翮欠身说道:“江南科考案一应犯官已经全部押解至刑部大狱,此案已移交九卿严查,此案得以顺利审结,全仗王爷施以雷霆手段。”

胤祯问道:“噶礼,梁世勋二人,张中堂可曾审讯?”

“未奉旨,下官不敢簪越。”张鹏翮微微沉吟着道:“不过,藩台马逸姿、督粮道台李玉堂、宁国知府陶卫等人都已是供认不讳,各项证据也取的殊为扎实,不虑噶礼二人有翻身之机会。”

这起案子,证据确凿,胤祯原本也不甚担心,略微思忖,他才道:“上海海商张元隆贿赂噶礼巨额银两,以水师战船倒卖稻谷入海的案子,现在就一并报上去吧,至于张元隆,我自去皇上那里为他求情。”

一听胤祯提到这起案子,张鹏翮微微一怔,此时将这起案子翻出来,可谓正是时候,想到去年胤祯要他将这起案子拖一年,他顿觉有些骇然,十四爷难道早就预料到噶礼会出事?他忙欠身回道:“王爷深谋远虑,噶礼再牵连到此案,断难有脱罪的机会。”

胤祯也不欲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忙岔开了道:“我在京时间不长,李中堂、噶敏图、施世纶、王顼龄、法海等人,张中堂有暇要多多联系,咱们人少,有事要联系,无事也要多走动,好在你们都是文人,不缺乏共同话题。另外,发现有操守有才干的官员也可以拉拢,不过,声势不要大,我不在京师,凡事谨慎为上。”

张鹏翮知道谈话结束了,忙起身一揖道:“下官谨尊王爷钧旨。”

送走张鹏翮,胤祯才对方苞道:“丈夫是江南人,对新任的上海知县查嗣庭可有了解?”这个上海知县是康熙点名的,胤祯查了下他的资料,却是不多,这才有此一问。

方苞点了点头,道:“查嗣庭,字润木,浙江海宁袁花人,查慎行之弟。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查家是海宁有名的望族,人才辈出,尤以这一代最为耀眼,先后有七人中进士,号称‘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在江南名望很大。

胤祯微微点了下头,这查嗣庭背后还有那么大的家族,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不过此人已经五十一岁,又无料理地方政务经历,康熙把他调到上海是何意图?

第303章 转移战场第80章 十四爷冷灶第30章 釜底抽薪第710章 揉搓第673章 满城第20 送礼也要讲策略第69章 海盗郑尽心第652章 相亲的第188章 宗室亲贵的立场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524章 豆汁饭第581章 返京第179章 坚韧八阿哥第724章 骗小女孩第88章 废了他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盘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665章 大清乡绅第476章 兄弟归心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第675章 下马威第1章 胤祯第393章 大动干戈第202章 李卫第574章 谋划晋商第17都是聪明人第630章 无意第536章 旗主担忧第9章 票号(上)第474章 掌握主动第154章 收曹颥第720章 贞武新钱第462章 回光返照第55章 国家名器第283章 下马威第512章 意外反应第91章 工商杂税第415章 探望废太子第714章 大局第140章 朝堂暗争第351章 试探第356章 清官之论第36章 督抚之争第153 章 曹寅的情报网第329章 奴隶农庄第177章 破除文字狱第717 章 女工第138章 人口问题第685章 狗咬狗第572章 紫竹林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章 初露峥嵘第530章 顺水人情第560章 考核第144章 福建布局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78章 蠲免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389章 旗民生计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125章 十三行第46章 胤桢的反击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70章 驿站第199章 风云变幻第485章 你来我往第724章 骗小女孩第141章 江宁织造府第223章 鼓动康熙第219章 打狗港第498章 征日(七)第671章 老辣后记三第568章 直隶总督第190章 老十三第119章 机会第447章 京师繁华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34章 意外收获第401章 微服私访(四)第722章 解惑第459章 千叟宴第253章 无条件投降第19 忽悠康熙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146章 太子妙计第251章 乱了第559章 年号第588章 试探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563章 放纵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81章 太子难当第570章 天道第169章 会审第722章 解惑第178章 摘桃子
第303章 转移战场第80章 十四爷冷灶第30章 釜底抽薪第710章 揉搓第673章 满城第20 送礼也要讲策略第69章 海盗郑尽心第652章 相亲的第188章 宗室亲贵的立场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524章 豆汁饭第581章 返京第179章 坚韧八阿哥第724章 骗小女孩第88章 废了他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盘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665章 大清乡绅第476章 兄弟归心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第675章 下马威第1章 胤祯第393章 大动干戈第202章 李卫第574章 谋划晋商第17都是聪明人第630章 无意第536章 旗主担忧第9章 票号(上)第474章 掌握主动第154章 收曹颥第720章 贞武新钱第462章 回光返照第55章 国家名器第283章 下马威第512章 意外反应第91章 工商杂税第415章 探望废太子第714章 大局第140章 朝堂暗争第351章 试探第356章 清官之论第36章 督抚之争第153 章 曹寅的情报网第329章 奴隶农庄第177章 破除文字狱第717 章 女工第138章 人口问题第685章 狗咬狗第572章 紫竹林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章 初露峥嵘第530章 顺水人情第560章 考核第144章 福建布局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78章 蠲免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389章 旗民生计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125章 十三行第46章 胤桢的反击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70章 驿站第199章 风云变幻第485章 你来我往第724章 骗小女孩第141章 江宁织造府第223章 鼓动康熙第219章 打狗港第498章 征日(七)第671章 老辣后记三第568章 直隶总督第190章 老十三第119章 机会第447章 京师繁华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34章 意外收获第401章 微服私访(四)第722章 解惑第459章 千叟宴第253章 无条件投降第19 忽悠康熙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146章 太子妙计第251章 乱了第559章 年号第588章 试探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563章 放纵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81章 太子难当第570章 天道第169章 会审第722章 解惑第178章 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