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22章 游说

bookmark

想到这里,康熙微微松懈下来,端起茶杯,浅浅的啜了几口茶,老十四所说的保障皇室血统纯正的法子也算是行之有效,皇子如此,宗亲也可如此,允许娶外族女子,不过得以放弃皇位或者是爵位为代价,这倒是比强行禁止有效的多。

至于与藩国女子所生子嗣,公主自然是和亲,皇子只要不继承皇位,倒是没什么不妥的,按老十四的想法,这些皇子,他可能还要派上大用场,这倒不用他去操心了。

微微沉吟,康熙才含笑道:“如此多的女子,后宫如何安置?况且,仅日本一个藩国就谴二十人,是否多了点?”

见康熙竟然是默许了,胤祯不由大为欣喜,忙按捺住心里的兴奋,沉稳的回道:“回皇阿玛,儿臣窃以为,采取分院而居,身份等级限制等措施便可相安无事,况且,各藩国是否愿意,还在两可之间,即便愿意,也不会同时谴派多人,于后宫而言,无足轻重。

日本的人数确实多了点,但日本系被逼而为,儿臣令其多送,意在有挑选余地,不满意者,既可充当宫女,也可赏与宗室。”

原来老十四是这个想法,康熙不由微微点了点头,却是不再言语。

见康熙不再发问,胤祯微一沉吟,便道:“皇阿玛,关于旗人生计问题,儿臣近日有些想法。”

一听这话,康熙立时来了兴趣,旗人生计问题,他可是头痛不已,一直想不出妥善的解决办法,而旗人生计又直接关系到旗人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制约旗人发展的瓶颈,虽然明知其重要性,却是苦无良法,能够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掉。不论是拔款,还限制旗产交易都只是权宜之计,他曾经还尝试过‘沿边驻防’,却是毫无成效。

老十四接手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如此长时间。才首次开口,想来不会是权宜之策,康熙登时就含笑道:“无妨,说来听听。”

胤祯微微沉吟,才从容开口,侃侃而道:“随着‘摊丁入亩’的推广,免除了人头税。种痘疫苗法的推广又消除了天花的传染,提高了小孩的存活率,北方各省推广高产抗旱作物,又将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台湾、南洋、澳洲的移民,保证了充足的土地,再加上对喇嘛教的逐步限制,可以肯定。未来十数年,大清将迎来人口爆炸似的增长。

但以上的所有措施,旗人却是受益不多。仅是海军的扩建,多了几千披甲名额,对于日益严重的旗人生计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旗人的生计问题,如今已经严重的遏制了旗人的繁衍,我大清八旗子弟本就式微,此消彼长之下,这劣势就更为明显,因此,解决旗人生计已是朝廷当前首务。

对此。儿臣思虑多日,若是仅仅治标,朝廷如今财力可说富足,供养十数年,没一点问题,问题是十数年后。若是朝廷财政紧张,而旗人又大量的繁衍起来,势必出现不可逆转的冲突,因此,要解决旗人生计,必须得标本兼治,才能一劳永逸,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才能不给子孙增加负担。”

康熙听的微微点头,老十四看问题,果然是与众不同,竟从满汉的人口增长比较入手,确实眼光长远,待听到标本兼治,他更是有些急迫起来,老十四真是找到了标办兼治,两全齐美的办法?

微微顿了一顿,见康熙身子已是有些不自觉的前倾,胤祯不敢多吊胃口,接着说道:“旗人之所以会造成生计日艰,儿臣以为,不全是挥霍无度、安于游惰,聚众滥赌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生齿日繁、不善经营、限制从业造成的。”

听胤祯提到限制从业,康熙不由微皱了皱眉头,这个原因,他何尝不知,却是苦无两全齐美之法,老十四若是要求放开对旗人的从业限制,这番话,可就等于白说了,他不由的微觉失望。

WWW_ tt kan_ CO

见康熙皱眉头,胤祯仍是从容不迫的接着道:“朝廷必须要鼓励旗人大量繁衍,这是朝廷的长期利益所在,这一点不容置疑,更不能因为生计问题而限制旗人繁衍。

旗人不善经营,这是事实,但这不能怪旗人,是朝廷的从业限制导致他们不善经营,在限制旗人从事其它行业的情况下,要想旗人擅长经营之道,是完全不可能的。

儿臣以为,限制旗人从事其它行业才是导致旗人生计日艰的真正原因,因此,儿臣建议适当的放开对旗人从业的限制。”

康熙敏锐的注意到了胤祯所说的适当,老十四既然是如此说,则说明他对朝廷限制旗人生计的用意是有着充分的了解,微微沉吟,他才沉声问道:“适当?如何放开这限制才能两者兼顾?”

胤祯亦是沉声道:“回皇阿玛,随着海军和禁卫新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火器火药,冶炼钢铁、造船、铸造枪炮、制作火药、军工后勤等都需要建造大量作坊,不妨让旗人进作坊做工匠。”

让旗人成为工匠?康熙亦是大为惊讶,这就是老十四所说的标本兼治的法子?简直荒唐,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老十四可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见康熙不作声,胤祯赶紧解释道:“皇阿玛,这些军工作坊,民间是绝对禁止的,旗人同样脱离不了朝廷的掌控。而且,这些军工作坊都掌握在旗人手中,朝廷也更为放心,对火器的控制也更严密。再则,旗人皆有子弟在军中,他们负责军械的生产,更能保证军械的质量。

而且,有工可做,可以让旗人一改安于游惰,聚众赌博的习气,对于整顿旗务亦大有益处。”

听胤祯这一解释,康熙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这法子是真不错,既未放松对旗人的控制,又解决了旗人的生计问题,而且还益处多多,真是难为老十四,居然想出如此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来。

不过,很快,康熙的眉头又微微皱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151章 招抚第325章 老八的决断第238章 大乱将起第378章 重金悬赏第583章 从谏如流第530章 顺水人情第483章 十三当家第630章 无意第92章 德妃第75章 各自算计第28章 恂贝勒第217章 仇人相见第600章 有雨第701章 反对新政第544 康熙病危第584章 出路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83章 酸第266章 特权待遇第400章 微服私访(三)第544 康熙病危第393章 大动干戈第99章 立威第718章 西班牙战俘第309章 聚积人心第94章 陈鹏年第583章 从谏如流第590章 彻查第356章 清官之论第362章 什么香?第61章 不听话的没肉吃第612章 争执第122章 二级战列舰第49章 白送?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478章 入主东宫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178章 摘桃子第143章 手铳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45章 邬思道的手段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208章 子嗣问题第515章 跋扈第333章 龙生九子第369章 败家子儿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431章 唱白脸第169章 会审第89章 眼红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第607章 想不通第215章 海军扩招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47章 顺势而为第644章 畅春园第477章 升级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第212章 不甘心第49章 白送?第226章 玉佩第199章 风云变幻第408章 有持无恐第591章 反应第192章 十三归心第339章 再阴老四第499章 征日(八)第90章 兄弟同心第156章 敲竹杠第549章 稳定人心第101章 奖罚分明第196章 隆科多请客第127章 不卖帐第645章 内务府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466章 进退两难第566章 收服第497章 征日(六)第451章 **老五第692章 发卖满城第554章 自保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714章 大局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l85章 京报第269章 新式禁卫军第125章 十三行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90章 兄弟同心第55章 国家名器第1章 胤祯第83章 酸第443章 官场地震第477章 升级第493章 征日(二)第619章 绿营兵制第634章 各有盘算第62章 狠师爷
第151章 招抚第325章 老八的决断第238章 大乱将起第378章 重金悬赏第583章 从谏如流第530章 顺水人情第483章 十三当家第630章 无意第92章 德妃第75章 各自算计第28章 恂贝勒第217章 仇人相见第600章 有雨第701章 反对新政第544 康熙病危第584章 出路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83章 酸第266章 特权待遇第400章 微服私访(三)第544 康熙病危第393章 大动干戈第99章 立威第718章 西班牙战俘第309章 聚积人心第94章 陈鹏年第583章 从谏如流第590章 彻查第356章 清官之论第362章 什么香?第61章 不听话的没肉吃第612章 争执第122章 二级战列舰第49章 白送?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478章 入主东宫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178章 摘桃子第143章 手铳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45章 邬思道的手段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208章 子嗣问题第515章 跋扈第333章 龙生九子第369章 败家子儿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431章 唱白脸第169章 会审第89章 眼红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第607章 想不通第215章 海军扩招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47章 顺势而为第644章 畅春园第477章 升级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第212章 不甘心第49章 白送?第226章 玉佩第199章 风云变幻第408章 有持无恐第591章 反应第192章 十三归心第339章 再阴老四第499章 征日(八)第90章 兄弟同心第156章 敲竹杠第549章 稳定人心第101章 奖罚分明第196章 隆科多请客第127章 不卖帐第645章 内务府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466章 进退两难第566章 收服第497章 征日(六)第451章 **老五第692章 发卖满城第554章 自保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714章 大局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l85章 京报第269章 新式禁卫军第125章 十三行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90章 兄弟同心第55章 国家名器第1章 胤祯第83章 酸第443章 官场地震第477章 升级第493章 征日(二)第619章 绿营兵制第634章 各有盘算第62章 狠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