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

天快亮时,王安石筋疲力尽回到县衙,他脑海已是一团浆糊,困得眼睛都睁不开,有些事情尽管已迫在眉睫,但他也懒得再想。

他现在只想先好好睡上一个时辰再说。

刚走进县衙内堂,一名衙役上前禀报道:“县君,范小官人有急事找你,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王安石掩口打了一个哈欠,倦意难掩,衙役立刻领会,连忙道:“要不,请范小官人先回去,改天县君再接见他。”

王安石刚要答应,但忽然想起邱勇还是范宁帮自己抓到的,或许他还真有大事。

王安石便改口道:“不用了,我去见见他。”

县衙内堂,范宁在不慌不忙喝茶,他昨晚睡得也不太好,几乎一夜未眠。

他一直在考虑惊牛案,从他第一眼看见邱勇,便知道此人是个有勇无谋之人,拼命哀求王安石饶他一命,可他也不想想,惊牛撞死了七个无辜百姓,这时候哀求还有意义吗?

既然是有勇无谋,那他背后必然还有主谋,那这个主谋是谁?

他想了一夜,直到刚才徐庆告诉他一个消息,他才将心中考虑的几件事情串在一起。

这时,王安石疲惫地走了进来,“贤弟,有什么事情赶紧说,愚兄实在坚持不住了。”

范宁看着困倦难支的王安石,心中也有点歉疚,不过有的事情是当局者迷,如果自己不点破,王安石还真不一定看得透。

“其实,我就是想问兄长一个问题,金富钱铺的幕后东主是谁?”

“这个…….”

王安石一时有些语塞,他心中忽然一动,警惕地看了范宁一眼。

“你问这个做什么?”

“兄长先别管,先回答我的问题。”

王安石沉吟一下道:“金富钱铺的东主姓张,很低调,有传闻说,他是张县丞的兄弟,但只是传闻,具体我没有查过,也不太清楚。”

范宁点点头,“和我想得一样,这个姓张的东主十有**就是张县丞的兄弟。”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安石又一次焦急地询问,直觉告诉他,恐怕他最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

范宁沉吟一下道:“我的护卫刚才告诉我一个消息,恐怕县君很快就会知道,东城外的小越州客栈有一人自缢而亡,有人认出此人便是金富钱铺的大掌柜龙俊。”

“啊!”

王安石顿时呆住了,他审问了邱勇一夜,邱勇终于承认,策划惊牛之人正是金富钱铺的大掌柜龙俊。

不料龙俊居然在这个节骨眼死了,等会儿他怎么向李知事交代?

这会儿,王安石的困意全无,他心中焦虑万分,负手在房间里打转。

范宁看出了王安石的束手无策,其实王安石只是当局者迷,还没有想到处理这件事的关键在哪里?

“兄长应该想好了怎么向李知事汇报惊牛案吧?”范宁淡淡问道。

这句话问得很没有水平,天都要亮了,怎么可能没想好。

王安石心中一动,他忽然明白范宁的意思了,他连忙笑道:“我现在心思很乱,你给我提提意见?”

范宁笑了笑,“兄长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这件事的真正幕后策划者,兄长心里应该有数,我说得没错吧!”

王安石点点头,他怎么想不到呢?邱勇承认这件事是金富钱铺大掌柜龙俊策划,他便想到了县丞张启林。

张启林当然不会直接涉案,他会通过兄弟来实施计划,甚至他兄弟也不露面,而是让大掌柜龙俊来充当策划者。

杀了龙俊,就等于灭了口。

“我确实知道!”

范宁又微微笑道:“其实兄长何必在意龙俊之死?我也来找兄长也不是为了专门告诉兄长龙俊之事,只是顺口提一提。”

“那你是想说什么?”

范宁沉吟一下,缓缓道:“我只是提醒兄长,有人制造惊牛案的目的,就是想把事情闹大,若兄长只是为了破案,那怎么折腾都行,可如果兄长是为了不影响青苗法,那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于背后下刀子之人,以后再找别的借口收拾它。”

范宁的话顿时让王安石惊出一身冷汗,自己还真准备根据邱勇的口供去抓龙俊,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居然把初衷忘记了。

自己想积极抓到邱勇,不就是怕把事情闹大吗?

如果抓捕邱勇,势必会涉及金富钱铺,那又追查东主,一层层抽丝剥茧,迟早会让李知事发现此事和县丞有关,最后闹出一个县丞策划杀人案,天下哗然,那自己的青苗法还搞不搞了?

王安石暗暗叹息,自己真是当局者迷啊!

他低头沉思片刻道:“你的意思是说,把这个案子直接钉在邱家钱铺上,和金富钱铺无关?”

范宁喝了口茶,慢慢悠悠道:“邱氏三兄弟被称为鄞县三虎,不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让他们的钱铺承担所有损失并赔偿,我觉得并不委屈他们。”

停一下,范宁笑了笑又道:“其实李知事应该是聪明人,他能猜到幕后的真相,如果他将错就错,了结这桩案子,说明他不想把事态扩大,如果他不满意,要求重审这个案子,那兄长就索性趁机拿下张启林,为青苗法实施彻底扫清道路。”

范宁的一番话让王安石心中着实震撼,范宁处理问题的老道和思路清晰令他赞叹不已,尤其在洞察人心上,甚至超过了自己。

虽然他说得还比较含糊,但已经切中的要点,李知事也不希望事态扩大。

王安石看了看眼前这个少年,他甚至有一种错觉,这只是一个少年人的身体,却是一个成年人的心。

王安石缓缓点头,“那我就用第一次审问邱勇的口供就行了,没有什么策划者,就是他一时头脑冲动犯罪。”

.......

事态的发展正如范宁的推断,上午,王安石向刚刚赶回鄞县的明州知事李诚汇报了惊牛案的调查结论。

李诚接受了王安石的结论,这是一桩意外突发案件,案犯本意并非为了杀人,只是想用牛来捣乱春耕放钱现场,只是事态失控,造成了严重后果。

由于证据确凿,后果严重,李诚当即判决邱勇处斩,报提刑司和刑部批准,同时抄没德晟钱铺所有资产,作为赔偿死者以及罚金。

惊牛案最终没有演变成惊天大案,而是定性为意外事件,大大降低了它的影响程度。

县衙开始继续发放青苗借款,王安石根据去年的放款情况,将青苗法又做了一些微调。

一是降低的借钱利息,将原来两分年利减为一分年利,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如果连续三年信用良好,还可以在每亩三百文的上限基础上,扩大为每亩五百钱,并将利息再降到七厘。

第二是扩大了借钱范围,不仅是自耕农可以借钱,无地佃农也可以向官府借钱,这便将所有农民都纳入了青苗法的实施范围。

.......

惊牛案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但王安石和范宁都明白,博弈只是暂时停止,如果不彻底挖掉毒瘤,那么还会另一个惊牛案或者惊马案。

“什么!”

王安石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盯着范宁。

“你让我去找邱立?”

范宁笑着点点头,“德晟钱铺是邱立苦心经营了四十年时间才走到今年,却被官府没收,他的小儿子也要被处斩,他能不恨?能不急?

但我们要搞清楚,他恨谁?急什么?把这两点搞清楚,我们就有的放矢了。”

王安石已经习惯了范宁和他年纪不相符的老道,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睿智,应该和神童没有关系,倒更像奇才,比如甘罗,不就是在范宁这么大时拜相吗?

现在,王安石已经把范宁当作自己的谋士来看待,有关青苗法重要事情都要和他商量。

就比如降低利息、奖励守信、将佃户纳入借钱范畴等等,都是范宁提出来的建议。

王安石沉思片刻道:“你是说他深恨张县丞,急着赎回钱铺?”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举报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试开幕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三娘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杨渡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县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况初现第三百四十章 催妆铺床(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占领易县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六百一十六章 进退失据第四百九十章 关键一步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职(上)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零六章 联名上书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试(上)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九十三章 去县学读书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发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计划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第五百零六章 背锅大侠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一章 范家小神童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会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寿(二)第六百二十章 易县初战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县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发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诱导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零八章 开榜报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马威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线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一百五十章 做笔大买卖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渊博罢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种小马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第七百四十章 朱楼论政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阅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举报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试开幕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三娘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杨渡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县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况初现第三百四十章 催妆铺床(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占领易县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六百一十六章 进退失据第四百九十章 关键一步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职(上)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零六章 联名上书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试(上)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九十三章 去县学读书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发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计划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第五百零六章 背锅大侠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一章 范家小神童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会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寿(二)第六百二十章 易县初战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县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发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诱导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零八章 开榜报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马威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线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一百五十章 做笔大买卖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渊博罢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种小马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第七百四十章 朱楼论政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