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回东京

三日之后,大军浩浩荡荡离开了庐州城。

接着北上寿州停留了两天,等原本驻扎在淮西各州的禁军汇聚过来后,这才开始正式返程。

此刻已经是初秋天气,虽然午里炎热,但早晚已见微凉,路上晓行夜宿,不过多久,便已经进入到京畿地界。

赵柽七万兵马出,十几万兵马回,不但收拢了邓洵武部的残军,更是将投降王庆的禁军,并其他的部分降军带回。

这部分降军,赵柽大抵捡身姿雄壮,根底清白,流民出身的收纳过来,打算回东京后编入厢军之中。

沿途之上旌旗招展,秋毫无犯。

百姓都知是当朝二大王平反淮西,凯旋而归,便是远远观看,有胆大的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不过进入京畿之后,这种情况变得热烈起来,穿插开封府属县之时,百姓也更多,呼喊之声不断,大多都是歌功颂德。

赵柽在马上看到这种情景,不由皱了皱眉。

百姓爱戴,自是好事,但京畿道距离东京太近,难免会被有心人记下,然后去给道君皇帝打小报告。

想到此处,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蒋猷。

原本蒋猷是坐车的,但进入京畿后说什么都要下车骑马,这时正和邓洵武、王襄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邓洵武和王襄这时都没什么精神,不停唉声叹气,他二人只想着回朝后如何请罪,倒没太在意百姓的呼喊,蒋猷则不同,不时地望向四处,将那些喧闹中的赞誉之词都听在心里。

只是他并没有露出什么特殊表情,始终一副严肃中略带欢喜的模样,极符合当下凯旋归来的情境。

赵柽回头看向他,蒋猷立刻在马上微微欠身,道:“王爷有何吩咐?”

赵柽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京畿道上这时风光不错,过了开封几处属县,官道两旁,便能看见麦田。

开封多水,京畿的田地历来收成都不错,虽然这几年来各地田土兼并愈发严重,但相比之下开封府四周要稍好一些。

毕竟京畿本土是不能出现流民的,一但京畿本土出现流民,哪怕朝廷对土地之事从来都睁只眼闭只眼,也肯定会干预过问。

大宋在应对土地兼并的事情上,与其他朝代不太一样。

对于这种严重动摇国基根本之事,大宋朝廷历来忽视,不说放任自流,也是坐视不理。

这也造成了有宋一朝,造反起义不断,高居历朝历代榜首。

大宋朝廷对土地兼并熟视无睹,没有制止的反应态度,无外乎两个原因。

第一是当年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的许诺,放任高级官员大量屯并土地,以此做为这些人被剥夺兵权的弥补。

而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其他官员也纷纷效仿,到后来就是杨戬等宦官也都开始巧取豪夺,已经成为一种聚敛财富的手段。

贵族阶层势力庞大,到这个时候再想要制止必然引起强烈的反弹,随着大宋国势渐重,贵族阶层势力根深蒂固,已经没有力量去全面制止这种行为了。

第二就是大宋百多年里,虽然土地兼并厉害,但其实农业水平是高度发展的,包括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土地兼并的问题反而让商业经济得以激活,出现大量与商有关的其他行业,可以让部分百姓赖以生活。

而大宋朝廷又鼓励开垦荒地,在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农民去开荒的,也让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以被发现使用,反而刺激得粮食产量大大增高。

同时大宋朝廷大力发展制造业、纺织业,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缓解了土地的问题,这其实算是大宋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不过,这个国策的推行是必须要依赖于国土范围内有大量荒地。而大宋虽然人口多,其实在建国初时荒地还是不少的,也刚好符合这一点。

纵观历朝历代,土地一直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为了维护、巩固朝廷统治,稳定民间的秩序,各朝代的当权者都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抑制土地兼并的现象,但是,宋朝却是无视这一现象,去发展纺织制造商贸等行业,用这些去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刺激经济繁荣。

但赵柽心里知道,这种发展其实是畸形的,是饮鸩止渴!

一切都还是建立在必须有荒可开,有商可营的情况之下。

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流民到处乱窜,就是荒地已经越来越少,而且有些即便开出来,过不了多久再次被人吞并,这种情况多了,渐渐的便没人愿意开荒,开了也是给官人老爷们做嫁衣,最后都不是自家的。

于是,乞讨的乞讨,乱窜的乱窜,上山的上山,造反的造反,只会越来越多。

而营商这件事情,最怕的就是打仗,一但打起仗来,尤其是国战之类,那么一个依靠商贸才繁荣的国家,是很容易崩盘的,毕竟眼下是冷兵器的时代。

赵柽望着官道两旁的麦田,心情渐渐沉重起来,这时大军前方有几骑飞速驰来,见穿着是宫中的宦官。

前方充当先锋的姚平仲将这几人带到了赵柽面前,原来是道君皇帝有旨意下来。

赵柽唤停大军,随后接旨,听却是道君皇帝对这次京畿禁军收复淮西十分在意,要在东京南城门外举行一场慰军。

不过时辰不是定在今天,而是明日上午,所以下旨让赵柽带着大军在外住上一夜,暂不入城。

赵柽计算了一下路程,当下距离东京只有三十里之遥,前方再无属县,倒是有座镇子,可以驻军,否则这官道两旁,皆是麦田,想要安营扎寨都无地方。

他看了眼天色,对姚平仲吩咐几句,让他带着厢军和辎重去镇子那边安排营寨之事,大军坠后缓慢前行。

直到太阳向西,变成一抹胭脂颜色时,大军才缓缓来到镇上。

此处距离东京城只剩下十来里地,镇外已经扎下了大片营寨,随后开始埋锅造饭,随着烟火渐渐升起,营盘中有些热闹起来。

吃过晚饭后,赵柽在帅帐里坐得发闷,便唤来了沈飞,让他从血色先锋团里挑选十人过来。

血色先锋团是他的私人卫队,占着禁军的编制,算是他为自己谋的福利。

不过赵柽一般时候,不调用血色先锋团的人,在东京时不是丢到军营跟着马步军操练,就是丢给徐宁,让徐宁单独教导钩镰枪法。

这次征剿王庆他把血色先锋团也带了出来,但因为他自家潜入庐州,所以这团人就跟在宗泽身旁,几场大战下来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人亦未曾折损。

片刻后沈飞带了人来,赵柽已是站在帐外,少年们见到赵柽行礼,赵柽挨个看了一眼,最后目光落在沈飞身上,道:“随本王去镇子上逛逛。”

少年们尽皆称是,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原本都是年龄不大,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在东京时还好,偷空倒能出去走走,可这几个月来征剿王庆,不是呆在军中,就是战场厮杀,都是年轻心性,早就闷得有些发慌。

此刻天色还未黑下来,夕阳斜照小镇,金霞铺洒,炊烟袅袅,映衬出一片郊野市井风光。

大军营帐扎在镇外,镇上倒是没受到甚么影响,既没有下令宵禁,也没有阻止百姓出门,许是见得多了,京郊的百姓也不怕禁军,该如何生活便如何,只是话里话外多了二大王讨贼凯旋的谈资。

镇子叫揽霞,据说原本不是叫这个名字,神宗时有次王大相公外出返京,归来已晚,就在镇子上落脚。

那时大抵是春日,依王大相公的身份,赶夜入城也无人会拦,不过到镇子后却见黄昏小镇霞光满天,景色秀美,就此住了一夜,并题了首诗,以揽霞为名,自此小镇便叫了这个名称。

赵柽和沈飞几人步行进镇,虽然沈飞几个都穿了军服,但镇上此刻正在饭时,行人不多,有几个瞧见了也不在意,毕竟禁军于这些郊镇之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事物。

镇子上有两条路,一条是主路,青石子铺了,看起来还算齐整,两旁有些店铺之类,因为时辰的关系,已是闭门了大半,另一条则是穿插进百姓房宅前,是为辅路。

赵柽带人慢悠悠走去,这时空气中飘散着饭菜的香气,有些临街的人家直接把小饭桌摆在院外,还有人干脆蹲到了路旁的大槐树下,端着粗碗,蹲在地上大口吃喝。

主路两旁这时还营业的店铺多是酒肆茶店,本来镇小,是养不下这许多铺面的,可这里乃是京畿南向进入东京的要道,商贩旅人甚多,便是平日热闹繁华,生意好做。

镇上还有一家青楼,此刻虽然天色未黑,却已挑了连串的红灯笼出来,有那姐儿描了黛眉,擦了官粉,说不上美貌,却也是耐看,坐在楼上向下张望。

路上稀落的行人走到此处大多露出些鬼祟,初时目不斜视,昂首挺胸,待到近前感觉到了四周空荡,便忽地抬起头瞅上一眼。

姐儿立时目光一亮,挥舞着手上的绢帕,眼神儿仿佛拉了丝般地勾过去,嘴上刚想道些可心话语,却不料男人却迅雷不及掩耳转过了脑袋,脚下加快,仿佛做了甚么十恶不赦大事,逃也似地走掉。

姐儿见状,在楼上气极而笑,口里骂着:“有贼心没贼胆的东西……”

赵柽一行人走走停停,边品鉴着小镇风光,边说些当日战场情形,这时来到了一家茶店前方。

看招牌门脸,叫做朱仙茶店,沈飞道:“王爷,这怕不是来处那朱仙镇人开的。”

赵柽点了点头,朱仙镇距离开封四五十里,乃是开封诸属县下最大的一座镇子,繁华远胜这揽霞镇,看这茶店牌子很可能是那边商家于此处开设。

这时茶店内客人并不算多,饭口和晚时生意淡薄,从窗口望去,里面稀疏地只坐了三五张桌,却隐隐有说书声传出来。

赵柽走到门前,看说书的是名老汉,须发皆白,穿着青布衫子,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正在说着一段越王扫北的故事。

越王便是罗通,隋朝靖边侯罗艺之孙,大唐越国公罗成之子,罗成死后,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收做了义子。

罗通白马银枪,十三岁挂帅扫北,乃隋唐英雄里二代第一,到薛仁贵征东时罗通已是天下少有人敌。

说书老汉此刻正讲到罗通与突厥公主纠缠之处,便是阵前联婚,阵后反悔,反反复复,令人唏嘘。

赵柽听得直摇头,让其他人在门外等候,独领了沈飞进入店内。

这时又看到那说书老汉另一旁,站着个梳双辫,穿红衫的小女孩,玉琢样的小脸,双眼若点漆,此刻落在他的身上。

“又长高了……”赵柽嘟囔了一句,找了张桌子坐下,有店家送来茶牌子。

片刻后茶送上,老汉继续讲书,旁边的小女孩嘴角露出丝甜美笑容,走了过来,给赵柽倒茶,然后瞅他。

赵柽伸出手,想向以往那般,摸一下她的头,但随即却顿了顿,道一声:“如今几岁了?”

小女孩道:“十一了。”

赵柽笑了笑,收回了手,不再说话。

听了一段书后,赵柽起身,沈飞在桌上留下银两,赵柽道:“走了。”

小女孩眸子动了动,轻轻“呵”了一声,跟在赵柽的身后,送他出门,直到见不到身影,才转身回去,看起来心情很是欢快……

第二日,东京南门外举行盛大慰军仪式,迎接凯旋而归的征剿大军。

道君皇帝自是不会亲自出面,派了礼部尚书白时中主持,因为之前两次讨伐王庆都大败,所以这次要大张旗鼓庆祝一番,以挽回颜面,甚至光是圣旨就读了许久时间。

接下来是各种奖赏,功劳簿早就送到东京朝上,虽然军中将领的加官晋爵不能在此处进行,但对小兵们的赏赐却是直接发放。

按照当时战场上的杀贼许诺,朝廷并不吝啬,大箱的铜钱银子散发出去,引得兵丁们不断高呼官家万岁。

大宋朝廷从不克扣这些赏赐,道君皇帝也要做出样子给禁军和百姓观看,只要你们能打胜仗,那朝廷必然言而有信,不吝惜钱财。

同时道君皇帝这般大张旗鼓,其实也要给西军看,就算朕不用你们,也能够打胜仗。

慰军仪式一上午才结束,整座东京城几乎沸腾,对这次大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随后军丁归营,等待休沐放假的命令。

帅将们则入城,赵柽被直接召去了宫中。

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第2章 人间总有不平事第290章 混账啊混账第251章 秘本兵法第501章 对策第668章 三山岛第13章 亡命之徒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427章 计划,入宫,秘第595章 烽火起,大乱始第51章 动手第504章 营中血战第596章 传话第378章 败走帮源第372章 再无后顾忧第273章 贼军刺客第139章 完颜宝花第441章 疑惑万分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34章 陇右都护府第433章 搜砸第52章 地下城池第154章 哪见世事险人心第458章 庙小妖风大,池浅魔怪多第531章 烽火连三月第549章 梁山好汉第533章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第385章 疑点重重第459章 格物造器第604章 四猛大战朱仙镇第159章 海袭第465章 阴谋诡计,虫花药膏第563章 一怒拔剑,嫁衣神剑第59章 统统该死第388章 惊天秘辛第253章 一触即发第266章 再开经义第302章 中秋,词曲,悬案第314章 诰命,明教,梁山第21章 神行无影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358章 连环计第135章 辽国密谍第502章 攻袭第191章 诛心三联第382章 大战帮源峒第105章 神秘古城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154章 哪见世事险人心第647章 追杀,肃杀,风火绝灭第593章 剑隐与萨满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655章 形势,下城第206章 带兵,带兵!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第516章 心魔第399章 暗战,失策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275章 放人第372章 再无后顾忧第478章 设计,誓言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26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104章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439章 正道沧桑第615章 暗流汹涌第674章 儿女不省心第513章 夺命十三,剑神,剑魔第4章 聚拢八方第136章 堂上考较第631章 对策,试探第548章 顺流,逆流第593章 剑隐与萨满第528章 同宗同氏,千古之号第11章 京城势力第167章 收场,兵书,蕊珠殿家宴第445章 嵩山绝艺,六指四爪第503章 阵内厮杀第473章 天赋,枪法,斗将第617章 燕京鏖战第229章 光明使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123章 白龙鱼服,君临七海第559章 啸傲自在抖威风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601章 进京畿第108章 你张家小郎叫什么名字?第164章 追查第191章 诛心三联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16章 前往龙虎山第417章 剑气碧烟横第305章 我二哥用脚写都比你们强第406章 练兵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
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第2章 人间总有不平事第290章 混账啊混账第251章 秘本兵法第501章 对策第668章 三山岛第13章 亡命之徒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427章 计划,入宫,秘第595章 烽火起,大乱始第51章 动手第504章 营中血战第596章 传话第378章 败走帮源第372章 再无后顾忧第273章 贼军刺客第139章 完颜宝花第441章 疑惑万分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34章 陇右都护府第433章 搜砸第52章 地下城池第154章 哪见世事险人心第458章 庙小妖风大,池浅魔怪多第531章 烽火连三月第549章 梁山好汉第533章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第385章 疑点重重第459章 格物造器第604章 四猛大战朱仙镇第159章 海袭第465章 阴谋诡计,虫花药膏第563章 一怒拔剑,嫁衣神剑第59章 统统该死第388章 惊天秘辛第253章 一触即发第266章 再开经义第302章 中秋,词曲,悬案第314章 诰命,明教,梁山第21章 神行无影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358章 连环计第135章 辽国密谍第502章 攻袭第191章 诛心三联第382章 大战帮源峒第105章 神秘古城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154章 哪见世事险人心第647章 追杀,肃杀,风火绝灭第593章 剑隐与萨满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655章 形势,下城第206章 带兵,带兵!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第516章 心魔第399章 暗战,失策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275章 放人第372章 再无后顾忧第478章 设计,誓言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26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104章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439章 正道沧桑第615章 暗流汹涌第674章 儿女不省心第513章 夺命十三,剑神,剑魔第4章 聚拢八方第136章 堂上考较第631章 对策,试探第548章 顺流,逆流第593章 剑隐与萨满第528章 同宗同氏,千古之号第11章 京城势力第167章 收场,兵书,蕊珠殿家宴第445章 嵩山绝艺,六指四爪第503章 阵内厮杀第473章 天赋,枪法,斗将第617章 燕京鏖战第229章 光明使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123章 白龙鱼服,君临七海第559章 啸傲自在抖威风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601章 进京畿第108章 你张家小郎叫什么名字?第164章 追查第191章 诛心三联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16章 前往龙虎山第417章 剑气碧烟横第305章 我二哥用脚写都比你们强第406章 练兵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