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朝臣群像

自天禧四年六月寇准被罢相后,大宋朝廷文武大臣更换了不少,刘娥逐渐把持了朝政。

大宋朝廷的政治体制颇为怪异,行政和军政分别为政事堂和枢密院节制,合称东西两府,而财权归属于三司(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

宋廷的三省六部制不过是徒有虚名,吏、礼、兵、工、户、刑部的尚书皆为加官之虚衔,六部官员皆为闲官,纯属修养和贬官的性质。

吏部的主要职权被审官院代替,礼部仅仅保留了贡举的职责,宋廷另设礼仪院行使职权。

兵部完全是个空架子,大宋最高军事机构为枢密院,有调兵的权力和高级武官任命之权,而三司负责禁军和厢军的后勤物资、武官升迁则归属于审官西院

统兵权则在三衙(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三个衙门),三衙对全天下的禁军有训练、统领之权力,三衙直属皇帝,不归枢密院节制。

工部的职权基本是三司盐铁司和户部司行使;刑部还有些职权,但主要的刑罚审核职责也被审刑院接替。户部就不必提了,三司已经全部代替;

而三司是个庞大的机构,由户部、度支、盐铁合称为三司,一般设正使一人,副使三人,分掌三部,从苏州调任的孙冕便是掌控户部。

户部管收税及修筑营造,度支管支出,盐铁司规模最大,掌矿场、盐政、铁及各类官营工坊。

再说说地方官制,表面上来看有路、州或府、县三级,路有转运司(主掌税赋)、提点刑狱司(掌刑狱复核)、提举常平司(管常平仓)

而实际上某某路与州府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路有监督州府之权,却无管辖之权,甚至某些转运使的官衔和地位远不如知州或是知府,所以实际上大宋只有州和县两级政权机构。

...........

此时的皇后刘娥权欲心甚重,为掌控朝廷军权,趁着赵恒糊涂之际,她提拔几个亲信充任了三衙管军大将,掌握了朝廷的军权。

统兵的三衙除了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蔚昭敏之外,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冯守信、殿前司都虞侯夏守恩、侍卫马军司都虞侯刘美都是刘娥的亲信,她这一手可真是厉害。

侍卫马军司刘美却是个大笑话,他原名龚美,本是川蜀之地的小银匠,与皇后刘娥早年成婚,后来夫妇俩来到东京城谋生,

到了京师之后,龚美因生计艰难,打算将刘娥卖掉,再嫁他人。

时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元休(后改名赵恒)的指挥使张耆(此时还叫张旻,公元1025年改为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元休一见刘娥,大为喜爱。

宋太宗闻听皇子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大怒,令赵元休将刘娥赶出王府。

赵元休不敢违抗父亲之命,又难舍刘娥,遂将刘娥秘密安置在张耆家中,不时私会。

张耆见刘娥是皇子极爱之人,侍奉她甚为谨慎小心。为避嫌,张耆从此不敢回家居住,在外面另选了一处宅子安身。

后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济生大统。即位后,赵恒才将刘娥接入宫中。

刘娥后来与龚美兄妹相称,龚美才改名为刘美,刘娥对这前夫也是颇为关照,先是做媒让钱惟演的妹妹嫁给了刘美,生下了刘从德。

后来又让刘美从军,一直升迁至侍卫马军司都虞侯,按照职务来说,这是马军司第三把手。

而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子,钱俶纳土归宋后,他也来到了东京城。

自从他把妹妹嫁给了刘娥,便成了皇后的亲信,紧跟刘娥十几年,也是一路升迁,先是任知制诰,又升为翰林学士,再后来与丁谓勾结同为后党一员,升为枢密副使。

再说当初收留刘娥的指挥使张耆,如今也是平步青云,为武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出判陈州。

刘娥的这几个亲信,包括身边的什么罗崇勋、皇甫继明等內侍无一人不是钱、权欲熏心之辈,尤其是张耆,那敛财之法令人喷饭,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朝堂上刘娥也安插了不少亲信,天禧四年六月之后,政事堂本是丁谓和李迪同为宰相,结果这二人尿不到一壶,共事不久纷争不断,丁谓遂独断专行,私下任命官员而不通过李迪。

李迪本就看不惯丁谓,且个人恩怨是私事,官员的处分调动事关国体,李迪按捺不住了,愤然道:“迪起布衣至宰相,有以报国,死犹不恨,安能附权幸为自安计邪!”

天禧四年十一月,李迪在崇政殿外当众臭骂丁谓是奸佞之臣,举起笏板在崇政殿外便要揍丁谓。

病患缠身的赵恒不胜其扰,他令翰林学士刘筠起草诏令,将他们双双罢相,李迪出知郓州,丁谓出知河南府,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丁谓脸皮极厚,翌日还入朝隆恩。皇帝责问他们的相争,丁谓以受害者的无辜口吻回答道:“非臣敢争,乃是李迪辱骂微臣,微臣还望替陛下分忧,岂会与他一般见识。”

此时的赵恒已是病得糊涂之极,加之刘娥一吹枕边风,便又令翰林学士刘筠拟诏令丁谓复相。

可刘筠平日便看不惯丁谓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他向官家奏曰:“陛下,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然后愤然离职。

赵恒无奈,又令已升为翰林学士的晏殊拟诏,晏殊本就是个太平官,自周怀政事发后,更是夹着尾巴做人,皇帝的命令他哪敢不听,于是丁谓又复为政事堂宰相。

一同被晋升为政事堂宰相的还有吏部尚书冯拯,这家伙不过是个庸官而已,处理政事糊涂之极,又无丝毫文采。

刘娥看中了他无任何追随者、又无任何党羽,便进言赵恒,迁他和丁谓共任政事堂宰相,无非是多了个她的应声虫而已。

政事堂里如今只有参知政事王曾不是刘娥提拔的,枢密院除了枢密使曹利用中立,枢密副使张士逊是太子党,枢密都承旨杨崇勋和夏守赟那都是铁杆的后党。

杨崇勋背叛了周怀政后,在刘娥的关照下升迁甚快,而夏守赟是殿前司都虞侯夏守恩之弟,皆为碌碌无为之辈,且都是刘娥一党。

政事堂还有宰相丁谓这个附庸皇后的奸佞之臣,可以说刘娥已经牢牢把握住了朝堂军政大权,史称此时“朝中正人为之一空”。

............

赵祯自父亲病后,无心工坊事务,全部委托杨文广和陈坤代为处置,他每日在资善堂上完课后便去崇薇殿陪伴父亲。

这一日他刚进入崇薇殿内殿,见到父亲正躺在床榻上,双眼眯缝,元儿轻轻的打着扇子替父亲扇风纳凉,两人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闲话。

元儿此时已有八周岁,年龄长大了许多,在赵恒的纵容下,却是越来越顽皮,经常在宫里大呼小叫,四处乱跑,没有丝毫大宋公主的矜持模样,她只有在父亲的病榻前,才会稍稍收敛些。

赵祯上前向父亲行礼问安:“爹爹,今日可好些了。”

赵恒微微睁开眼睛,勉强笑了笑:“我儿勿忧,为父无碍。”

哪里会无碍,赵恒病的连人都记不清了,根本无法处理政务,且时常昏迷不醒。

赵祯心下悲伤,却强颜欢笑道:“爹爹,听闻台湾派了神医上东京城给爹爹看诊,那台湾的吴先生可是高人一个,定有灵药能治愈爹爹。”

元儿忙站了起来,问道:“六哥,是不是当年送灵药给我的那吴先生?”

赵祯点了点头道:“正是,爹爹,你还记得元儿三岁那年病重,太医束手无策,其实那时便是吴先生送来灵药,几日便转危为安。”

赵恒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才回忆起那件事,他点了点头道:“爹爹记得,只是不知那是吴先生送来的灵药,一代高人,总不愿入朝为官,若是能请他为我儿讲学,那才是幸事......”

元儿嘟着嘴巴说道:“爹爹,既然吴先生不愿入朝,为何六哥不能去台湾游学一番?”

这个调皮的丫头忽然想起了海里的大鱼,大眼珠子骨碌一转,赶紧趴在床榻上摇晃着赵恒的手臂,继续说道:“爹爹,元儿还未去看过大海,听说大海里有好大的鱼,我想去看看,要是六哥去台湾,让我一起跟去好不好?”

赵恒对精灵古怪的元儿毫无抵抗力,闻言便呵呵笑着握了握元儿的小手,说道:“此事不是如此简单,太子不可轻易离开京师,待爹爹病好了就让你去看看大鱼,如今爹爹身子不适,你就不陪陪爹爹?”

元儿本来满是期盼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是啊,爹爹病得如此之重,自己怎么能够抛下爹爹呢?

赵祯连忙安慰道:“元儿妹妹勿急,吴先生既然遣人来替爹爹看诊,必然是有把握的,待爹爹好了,我等一起去看看台湾岛和大海。”

元儿想了想,觉得吴先生既然能治好自己,那爹爹的病也应不在话下,便连连点头,心里盼望着吴先生尽快来京师医治自己的慈父。

.........

孙冕自苏州任上迁三司户部副使已有一年半,上任伊始,孙冕老将出马,雄心勃勃,也想在东京城里干出一番大事。

谁知甫一上任,先是岁入亏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来寇准罢相,朝政混乱,无人勇于任事,他搞房地产、各种工坊的想法便落了空。

从苏州带过来的各种图纸放入三司官营工坊后,官僚体制下的工坊进展甚缓,如今还只在盐铁司麾下的各式军器工坊推广使用,反倒是太子赵祯的三才工坊在东京城里大放异彩。

如今皇后刘娥把持朝政,秉承的就是一个“稳”字,要说这刘娥也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她信奉的便是祖制,从不改动太祖太宗制定的方略,想推陈出新那是千难万难。

而孙冕欲想兴办工坊,那首先得要有钱财,但三司自天禧初年开始一直缺钱,每岁都须从皇宫内藏库借钱五十万贯维持开支,哪有多余的银钱来支持?

想从内藏库多借银钱,赵恒清醒之时还有可能,如今皇后刘娥在位,那基本是休想,孙冕的奇思异想便被束之高阁。

孙冕接到台湾六百里加急的密函,称吴梦已经启程北上,正翘首以盼吴梦的到来,期盼他进京后能为自己打开僵局。

419章 登陆琉球(中)371章 国王亲迎412章 进击的台湾(上)355章 绝处逢生第九十二章 房地产之论181章 中秋夜宴.少年扬威291章 莆田移民(上)170章 游历东京(5)267章 西北榷场280章 吴梦的危机303章 广南之事(上)第二十七章 面见知县340章 联姻融合第七章 传授数算第六十九章 中秋佳节(上)269章 党项入寇321章 蒸汽车船入东京(下)第一章 楔子375章 真腊传道438章 国子监辩论(二)226章 闽越遗民411章 始乱终弃(下)192章 杨府烧烤第七十二章 润州矿难(下)300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五)385章 天圣二年元日(四)第二十一章 机械改造275章 攻防易势(上)第五十章 蒸馏酒水第七十八章 吴梦论水(上)第八章 父母盘问142章 分工合作第九十一章 赋税之论第二十六章 衙门差役280章 吴梦的危机397章 丰原县立(三)109章 滑州水患95章 三门湾航帮(下)364章 宴请官员(上)289章 禁军家眷(上)147章 矿脉换工匠412章 进击的台湾(上)177章 中秋夜宴(2)第十四章 工农业的起步(上)374章 真腊风情(下)296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一)362章 交趾云屯岛296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一)398章 丰原县立(四)375章 真腊传道121章 天禧三年年尾(上)第六十四章 唢呐声声297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二)354章 进士授官(下)406章 丁睿相亲(一)279章 丁谓倒台第二十七章 面见知县254章 治水规划(上)261章 元日后的规划(下)401章 广州之行(下)215章 怒斥知州143章 厢军政训(上)第七十三章 十里飘香405章 丁睿回乡262章 学子安排366章 交趾互榷244章 大开眼界(上)349章 洗脑大法第八十八章 布置课业264章 麟州石炭(上)225章 南拓之行320章 蒸汽车船入东京(中)464章 天圣三年元日大朝会(四)419章 登陆琉球(中)第六十三章 瓮中捉佳人(下)314章 天圣新年的台湾(下)123章 苏州的新年172章 迎宾馆论政(1)349章 洗脑大法第二十八章 论差役法196章 夜探无忧洞(上)235章 蒸汽机出世200章 掳至契丹347章 培训进士(三)343章 进士赴台(上)第七十三章 十里飘香204章 又入狼窝第五十三章 丁睿炒菜(下)152章 运河见闻(1)292章 莆田移民(二)第八十一章 酒楼开业(下)第六十六章 资善堂格物404章 蠹虫之奢101章 起航前的准备(下)第十二章 学堂初建259章 元日后的规划(上)188章 试论天下(上)422章 泸州盐井(中)239章 海边交易
419章 登陆琉球(中)371章 国王亲迎412章 进击的台湾(上)355章 绝处逢生第九十二章 房地产之论181章 中秋夜宴.少年扬威291章 莆田移民(上)170章 游历东京(5)267章 西北榷场280章 吴梦的危机303章 广南之事(上)第二十七章 面见知县340章 联姻融合第七章 传授数算第六十九章 中秋佳节(上)269章 党项入寇321章 蒸汽车船入东京(下)第一章 楔子375章 真腊传道438章 国子监辩论(二)226章 闽越遗民411章 始乱终弃(下)192章 杨府烧烤第七十二章 润州矿难(下)300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五)385章 天圣二年元日(四)第二十一章 机械改造275章 攻防易势(上)第五十章 蒸馏酒水第七十八章 吴梦论水(上)第八章 父母盘问142章 分工合作第九十一章 赋税之论第二十六章 衙门差役280章 吴梦的危机397章 丰原县立(三)109章 滑州水患95章 三门湾航帮(下)364章 宴请官员(上)289章 禁军家眷(上)147章 矿脉换工匠412章 进击的台湾(上)177章 中秋夜宴(2)第十四章 工农业的起步(上)374章 真腊风情(下)296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一)362章 交趾云屯岛296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一)398章 丰原县立(四)375章 真腊传道121章 天禧三年年尾(上)第六十四章 唢呐声声297章 东京房地产窝案(二)354章 进士授官(下)406章 丁睿相亲(一)279章 丁谓倒台第二十七章 面见知县254章 治水规划(上)261章 元日后的规划(下)401章 广州之行(下)215章 怒斥知州143章 厢军政训(上)第七十三章 十里飘香405章 丁睿回乡262章 学子安排366章 交趾互榷244章 大开眼界(上)349章 洗脑大法第八十八章 布置课业264章 麟州石炭(上)225章 南拓之行320章 蒸汽车船入东京(中)464章 天圣三年元日大朝会(四)419章 登陆琉球(中)第六十三章 瓮中捉佳人(下)314章 天圣新年的台湾(下)123章 苏州的新年172章 迎宾馆论政(1)349章 洗脑大法第二十八章 论差役法196章 夜探无忧洞(上)235章 蒸汽机出世200章 掳至契丹347章 培训进士(三)343章 进士赴台(上)第七十三章 十里飘香204章 又入狼窝第五十三章 丁睿炒菜(下)152章 运河见闻(1)292章 莆田移民(二)第八十一章 酒楼开业(下)第六十六章 资善堂格物404章 蠹虫之奢101章 起航前的准备(下)第十二章 学堂初建259章 元日后的规划(上)188章 试论天下(上)422章 泸州盐井(中)239章 海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