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合法掠夺

虎实在想不通,父亲李长浩为什么在汴京有那么大连蔡重视他。

“你父亲喜欢金石,钻研古经文,极力推行礼制,尤其在《易》学上有相当的造诣。”李清照说道,“凡修《易》者一般精通天文,擅长占卜,而你父亲就是其中的翘楚。你父亲轻易不做预测,但一旦预测,必定惊人准确,故此非常有名气。”

给人算命就能搏得声名?不会吧?我老爹就是个江湖骗子啊?李虎的尴尬表情让李清照笑了起来,“你父亲是个奇才,也是个全才,这天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过他生性淡泊,喜欢周游名山大川,结交天下俊杰,虽然名满天下,但从不经营仕途,很多时候就是为你祖父出出点子而已。”

李清照的思绪回到天真浪漫的少女季节,那个时候李长浩经常带着她徉于绿水青山之间,流连忘返……有时候她非常恨他,恨他离开她,恨他任由这个世界黑白颠倒,恨他不顾亲人朋友的生死就此一走了之。

在她的心里,李长浩就是一个迷,一团无法看透的迷雾。他有着非凡的本事,却任由奸佞横行、荼毒百姓;他可以预测未来,却铁石心肠,从不设法挽救;但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去的时候,他却在辽东呼风唤雨;但北方汉人聚集在一杆大旗下的时候,他却失踪了,把所有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儿子。

李长浩,你到底干什么?你想让这个世界就此毁灭吗?

李虎开始描述大宋毁灭的可怕场景。

三个女人情专注,而李虎则滔滔不绝。

三个人越听越害怕。李虎挥舞着双手,虽然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豪迈气势,但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倾覆在即,现在能力挽狂澜的,只有他一个。

李有这个资格说这样地话。

李清照在汴京和一帮朋友们议论时地时候认为李虎有实力拯救大宋;茂德公主同意远嫁塞外地时候。她地皇帝三哥就郑重告诉她。如果不和金国议和。灭亡大宋地必定是李虎;而柔福公主要下嫁李虎地时候。她地皇帝哥哥只有一句话。你嫁给他。哥哥就能保住江山。

“我愿意为大宋而战。但大却拖住了我地后腿。让我寸步难行。”李虎话锋一转。把皇帝和汴京骂得狗血喷头。

不给我钱粮给我武器。不相信我地忠诚。然后还要我镇戍陕西。要我死守大同。要我到河北参战。我拿什么打仗?我地军队没有钱粮没有武器。到了战场就是送死。虎烈军全军覆没。我拿什么拯救大宋?

“我回汴京帮你向皇帝哥哥要钱。要粮。”小公主义愤填膺。涨红着小脸气呼呼地叫道。她现在知道自己误解了李虎。李虎承受着巨大地压力。没日没夜地为大宋操劳。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皇帝哥哥和汴京那帮无耻地大臣却担心养虎为患。在不给虎烈军钱粮武器地情况下还逼着虎烈军在数个战场作战。这不等于是送死嘛。皇帝哥哥在骗我要回去找他算帐。

“你即使回去。也要不到钱粮。”李虎苦笑道“朝廷地财政危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到如今更是处于崩溃状态。”

“我大宋会没有钱粮?”小公主根本不相信,“你以为我当真一点不懂啊?我大宋赋税九成出自黄河以南,其中江淮、两浙、荆湖更是占据其中的六成以上。大运河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把东南的钱粮调运到北方。现在打仗都是在北方打,那里的赋税本来就少本影响不到我大宋的赋税收入。”

“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李虎笑道,“大宋的财政主要用于军队、官员、官府和皇室的开支军队、官员数量庞大,太上皇这些年又大兴土木政早就入不敷出了。随着北伐的开始,军资支出更是惊人。几年的仗打下来国库已经严重亏空,虽然朝廷横征暴敛,但根本解决不了缺钱的问题。”

“江南、河北、山东为什么爆发叛乱?很简单,百姓活不下去了,而活不下去的原因就是被官府的苛捐杂税逼的,不得造反。造反的人多了,仗打得更多,地方也遭到严重破坏,朝廷需要更多的钱来平叛和稳定地方,于是进一步横征暴敛,如此恶性循环,结果一塌糊涂,再也没有挽救之策。”

这番话简单明了,三个女人都听懂了,心情异常沉重,尤其两个公主,更是愁云密布,这可关系到自家的江山社稷,怎能不着急。

“皇帝哥哥没有钱粮,你也没有钱粮,

办?我们是不是打不过蕃虏了?是不是要亡国了?”眼泪水都涌出来了。

“有办法。”李虎说道,“国库没有钱粮,军队没有钱粮,但地方州县有钱粮,地方上的贪官污吏有钱粮,地方上的富豪地主有钱粮。我们从百姓那里抢不到钱粮了,但可以从地方州县和地方官僚富豪那里去抢,而且一抢一个准。”

“抢?”三个女人惊呆了。这个人从举旗造反就开始抢,开始烧杀掳掠,开始血腥屠城,从辽东抢到辽西,从辽西抢到幽燕,从幽燕又抢到代北,现在终于要从代北抢到西北,抢到中原,甚至抢到东南了。

“你要烧杀掳掠?”小公主瞪着李虎,声调骤然提高,几乎是尖声叫喊了,“这个时候了,你还要烧杀掳掠?你成心要亡我大宋啊?”

“你不要激动,先听我说完。”李虎神态自若,笑嘻嘻地说道,“你听我说完,就知道该不该抢了。”

大宋富甲天下,自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边境安宁,赢来了高速发展的机会,但很快,它的财政危机出现了,而造成财政危机的原因就是大宋的国策。

大宋官制的最大特点就为了中央集权而想方设法削弱和分割地方权力,地方上的军政财监各成一系导致权力过度分散,这迫使地方上对中央过度依赖,失去了因为地域差异而必须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继而导致体制严重僵化,行政费用极高而效率极低,贪污**更是愈演愈烈。

这种情况了大宋中、后期越来越严重,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弊端尤其突出,财政陷入危机,而财政危机则是大宋变法的缘由和动力,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随即应运而生,但变法必然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于是大宋在变法和不变法、推行新政和废除新政之间反复折腾,并演化出新党和旧党之争,演化出以党争为表象的权力争斗。

朝廷政策上的摇摆和反复,新旧两党在权力上的血腥斗争导致中央权威降低,导致中央权力弱化,而相对应的则是地方得到了更多的权力,而地方上之所以得到更多权力,则是因为中央朝令夕改,两党针锋相对轮流执政导致地方官僚如走马灯一般更换,导致两党士人的利益严重受损,于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开始明目张胆、变本加厉地掠夺国家财富。

财是国之命脉,利益集团要掠夺国家财富,首先就要削弱中央财权,加强地方财权。把中央的钱变为地方的钱,再把地方的钱变为自己的钱,这是合法掠夺国家财富的最好办法。

中央集权财政体系的原则是“天下一”,即各地财赋要通融均济。大宋初期地方财政相对宽裕,中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天下财赋通融均济。

财政危机出现后,变法者先想到的就是加强中央财权,经济上进行国家垄断,开源节流,增加中央财赋,而反对变法者则坚持固有政策,增强地方财权,经济上更加放任自由以增加财赋。这两种理论归结到具体政策上,就是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财权。

新旧两党激烈交锋的结果是,大约从大宋中期开始,中央对于地方财政的管理原则明显发生了变化,每一转运使路开始基本依赖本地财政收入,实行独立核算的理财政策。

在各转运使内部,推行“以一州一县之力,供一州一县之费”。在这种各路、各州郡独立核算的理财格局下,各地财政收入与开支~轻~重局面随之出现。相应地,州郡为了应对各自独特的财政局面,在财政的收与支方面也会因事创制,自行其事,从而使得本属天下一体的财政体制呈现一人千面之相。这种财政政策直接导致各个地方为了本地利益,创谋财路,形成贪赃枉法的根源。

各方在财政管理方面的因事创制,自行其事,集中体现在国家财务制度地方化,也就是中央和地方妥协,中央调整国家财政制度,使之适应于地方需要。

李虎这几年在研读大宋国策上花费了不少功夫,加上最近几个月和童贯有过多次的深入讨论,理解更深,因此说起大宋的政经制度上的利弊也是头头是道。

三个女人对财政危机、赋税制度都很陌生,这时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但心里对李虎的评价却高了一大截,这个人能成为王者,的确名副其实。

第46章 杀人去第26章 一盆冷水第46章 没办法就是办法第97章 退敌之策第30章 窝里反第31章 犹豫第77章 最大的内奸第44章 隐患的出现第5章 人有这么无耻的吗?第12章 大饼夹羊肉第20章 理财的目的第91章 诱惑?噩梦?第21章 致命错误第63章 威胁第46章 杀人去第7章 下雪第9章 兄弟还争气第78章 放虎而去第57章 意外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31章 东进之策第78章 我要兑现诺言第17章 逃跑第26章 呕心沥血第68章 大结局第33章 谁是胜利者?第20章 南征之议第67章 仓惶后撤第55章 无耻第74章 做人要低调第25章 狗娘养的老天爷第85章 皇帝的赌注第35章 得失之间第66章 谈判(二)第74章 无法预测的未来第12章 大被同眠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20章 理财的目的第21章 海盗第44章 鹰崖堡第42章 当头棒喝第81章 大夏使者第64章 宗望的欲望第9章 大宋使者第88章 尔虞我诈第25章 锦州策略第11章 为什么活着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90章 北伐时机第60章 未来储副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70章 阻杀第6章 混乱第29章 我要跑路第35章 山前山后第28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第100章 大麻烦第22章 声讨范直昌第48章 以身相许第42章 连续出击第23章 交子制度第66章 河北战局第28章 一个响亮的耳光第49章 又一个鸟人给骗了第84章 吞并第3章 失守第82章 君臣之痛第58章 连蒙带骗第81章 马哥被困第99章 患得患失第74章 鱼肉和熊掌第42章 岳飞的咆哮第92章 夜袭第18章 岳飞的近忧第56章 突见恶鬼第51章 自寻死路第50章 虎落平阳第50章 奔袭第2章 破竹之势第12章 都是我杀的第25章 就是遭践你第96章 整军第79章 越来越糟糕第61章 兵进燕山府第53章 将计就计第11章 沙川重击第28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80章 兀剌海城第5章 时机第7章 错误的判断第85章 有舍弃才有收获第17章 绝不放弃第63章 强强联手第20章 南征之议第50章 有钱不赚白不赚第66章 宗望的攻击第68章 西线战事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83章 一份厚礼第68章 无耻鸟人
第46章 杀人去第26章 一盆冷水第46章 没办法就是办法第97章 退敌之策第30章 窝里反第31章 犹豫第77章 最大的内奸第44章 隐患的出现第5章 人有这么无耻的吗?第12章 大饼夹羊肉第20章 理财的目的第91章 诱惑?噩梦?第21章 致命错误第63章 威胁第46章 杀人去第7章 下雪第9章 兄弟还争气第78章 放虎而去第57章 意外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31章 东进之策第78章 我要兑现诺言第17章 逃跑第26章 呕心沥血第68章 大结局第33章 谁是胜利者?第20章 南征之议第67章 仓惶后撤第55章 无耻第74章 做人要低调第25章 狗娘养的老天爷第85章 皇帝的赌注第35章 得失之间第66章 谈判(二)第74章 无法预测的未来第12章 大被同眠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20章 理财的目的第21章 海盗第44章 鹰崖堡第42章 当头棒喝第81章 大夏使者第64章 宗望的欲望第9章 大宋使者第88章 尔虞我诈第25章 锦州策略第11章 为什么活着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90章 北伐时机第60章 未来储副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70章 阻杀第6章 混乱第29章 我要跑路第35章 山前山后第28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第100章 大麻烦第22章 声讨范直昌第48章 以身相许第42章 连续出击第23章 交子制度第66章 河北战局第28章 一个响亮的耳光第49章 又一个鸟人给骗了第84章 吞并第3章 失守第82章 君臣之痛第58章 连蒙带骗第81章 马哥被困第99章 患得患失第74章 鱼肉和熊掌第42章 岳飞的咆哮第92章 夜袭第18章 岳飞的近忧第56章 突见恶鬼第51章 自寻死路第50章 虎落平阳第50章 奔袭第2章 破竹之势第12章 都是我杀的第25章 就是遭践你第96章 整军第79章 越来越糟糕第61章 兵进燕山府第53章 将计就计第11章 沙川重击第28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80章 兀剌海城第5章 时机第7章 错误的判断第85章 有舍弃才有收获第17章 绝不放弃第63章 强强联手第20章 南征之议第50章 有钱不赚白不赚第66章 宗望的攻击第68章 西线战事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83章 一份厚礼第68章 无耻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