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包黑子怒了

包黑子的问话使得王宁安突然醒悟,他总算明白了老包看不上自己的原因所在。』不用问,一定是二伯说了什么。

王宁安差点气爆炸了,好你王良珣,靠着老子的办法飞上高枝儿,结果还恶语中伤,恩将仇报,简直不是东西!别看比我大一辈,等碰上了,非给你点颜色看看!

更让王宁安愤怒,或者说失望的是包拯。

拜托,你是包青天啊,清正廉洁,断案如神,王良珣的花言巧语就把你给骗得团团转,老百姓还怎么指望你伸冤做主?

王宁安都怀疑他是不是穿越错了时空,包青天变成了包黑天了,比他的脸还黑!

本来只有一分怒气,到了此时,已经到了十二分。

“这位大人,小子品行如何,自有公论。忠孝仁义,乃是立身根本,还请大人慎言,污人清白,可不是好官的作风。再有,小子斗胆劝大人一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衙门之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吏,都能逼得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破家县令,灭门的知府,纵使大人为官端正,用错了人,一样要累及大人名声!”

王宁安一口气说完,一拱手,转身离去,丝毫不给包拯和公孙策询问的时间,仿佛多说一句,就会感到厌烦一般。

公孙策的脸黑了,比包拯还黑。

“好个猖狂的小子,大人,要不要把他……”

包拯突然一摆手,拦住了公孙策,他也起身,一甩袖子,走到了茶馆的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从怀里掏出几个铜子,扔在了桌上,大步离开。

公孙策在后面小跑跟随,一路上包拯一句话都没说,一直回到了知州衙门的二堂,包拯一屁股坐下,呼呼喘着粗气,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大人,那个王二郎不过是无知少年,他的话都是胡说八道,您不用在意的。”公孙策不停劝着。

包拯仿佛没听到他的话,而是突然说道:“那小子知道我是知州!”

公孙策楞了一下,说道:“或许吧,我去王家的时候见过他,以那小子的奸猾,应该能猜得出来。”

“既然知道老夫是知州,他怎么敢如此不客气?”

“这……或许是无知无畏吧,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他这样的。”

“不对!”包拯猛地摇头,“如果《三国演义》真是此子所写,就代表他心思缜密,见识不凡。既然如此,他就是个聪明人,不是个莽夫,可是他偏偏有对老夫如此不客气……公孙先生,你以为是为何?”

“或许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公孙策试探着说道。

“不然!”包拯用力摇头,“公孙先生,或许我们一直都错了。”

“错了?哪错了?”

包拯没急着回答,而是拿出了一册账本,送到了公孙策的面前。公孙策粗略翻看,顿时就皱眉头了,原来账册上面混乱无比,有很多涂改的痕迹,他看了几页,就现有算术错误,还不止一处。

“这,这是谁记的账?”

“王良珣!”

“啊!”公孙策失声叫道:“大人,王良珣不是读了十几年书,还算学了得,怎么连寻常的出入账都算不好了?”

包拯敲击着桌面,“算起来王良珣进入知州衙门差不多两个月了,最初老夫只当他没有在衙门干过,不懂规矩,以为历练些日子就好了。可是都两个月了,还是毫无长进。我这些天私下询问,不少人都说王良珣的坏话,老夫还当他恃才傲物,惹恼了众人。直到今日,王二郎的那一番话,老夫似有所悟啊!”

包拯皱着眉头,算起来他也入仕十年,见过了不少风雨,却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件小事上面栽了跟头!

包拯揉着眉头,努力回想那天和王良珣见面的场景,他先是向自己告状,然后点破了骗子的手法,包拯初来乍到,遇上了那么棘手的案子,一下子给破了,当然大喜过望。心存感激,觉得王良珣是个人才。

他就好奇为何王良珣能看透骗局,却还被骗子给坑了,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何会上当?

王良珣当时突然痛哭流涕,他说并非自己受骗,而是四弟王良璟被骗了,四弟从小喜欢耍枪弄棒,游手好闲,出入赌场也是常事,结果背着家里,借下了巨款。等到事之后,债主登门,四弟王良璟惧怕家法,又担心名声毁了,祈求二哥把责任扛下来。

他不忍心四弟身败名裂,才主动承认,并且要求分产,他独自承担债务,承担骂名,只为了兄弟情谊……

一个读书懂礼的文人,一个耍枪弄棒的武夫,一个帮忙自己破案的功臣,一个无耻的败家子……兄弟俩的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

包拯虽然精明,可头脑一热,也信了王良珣的话,并且爱惜他的人品和才华,加上包拯初到沧州,身边没有,就留他在衙门里当师爷。

上次见到王良璟一家居然在沧州有酒楼,生意还那么红火,包拯更加愤怒,觉得他实在是没有丝毫的兄弟情义,再看到王宁安的一些营销手段,包拯就给他们贴上了奸商的标签。

但是能骗过一时,不能骗过一世,进入衙门一两个月,王良珣就露出了马脚,做事错误频出,包拯心里渐渐有了怀疑。

直到王宁安的一番话,包拯最初愤怒无比,可仔细一想,他突然觉得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公孙先生,你马上去土塔村,给我仔细调查一下,那小子说得对,衙门里的人权力可不小,万一混进来心术不正之徒,老夫可对不起沧州的百姓。”

公孙策点了点头,“大人,王家人见过我,还是让王朝和马汉去吧。”

“成,我要尽快得到结果。”

……

两天时间,转眼过去,公孙策脸色通红进了二堂,包拯放下了手里的毛笔。

“有消息了?”

“唉!大人,羞死人也!我们都被骗了!”

公孙策又气又恼,羞愤焦急,把查到的事情一股脑都说了出来……王朝马汉先去了土塔村,询问村民对王家兄弟的看法。

令人惊讶的是村民普遍夸赞王良璟,说他会功夫,急公好义,以往村子周围的山上出了恶狼野猪,都是王良璟带头上山猎杀的,最近王良璟在沧州开了酒楼,就和村子的乡亲签了约书,收购大家伙的粮食。

王朝马汉还亲眼看到了一份约书,他们俩久在公门,见到了约书之后,都大呼意外,这个王良璟要么就心善得过分,要么就是个大傻瓜!

相比之下,王良珣虽然读了十几年的书,可是大家伙评价普遍不高,说他用鼻子孔看人,瞧不起乡亲。最要紧的是几年前,王老爷在西夏战死,办丧事的时候,王良珣铺张浪费,不该花的钱花了一大堆,弄得王家背了不少债,听说是王良珣的母亲私下把嫁妆都给卖了,才堵上窟窿。

孝顺父母是应该的,可是不顾财力,胡乱花钱,那就不对了。

王朝马汉打听到了这些消息,越怀疑,他们干脆找到了大伯王良珪,一问之下,才知道识破骗子的是王宁安,欠下巨额债务的不是王良璟,而是老二王良珣。分家倒是王良珣坚持的,可那是从沧州回来之后,在之前王良珣可是又哭又求,想让王家一起帮他被债务……

带着满满的收获,王朝马汉回到了沧州,他们告诉公孙策,对王良珣只有两个字评价:人渣!

“这些消息属实吗?”包拯强压着怒火,质问道。

“应该属实,马汉还去了私塾,据先生说王良珣的儿子也参与了斗犬,还因此惹恼了王老夫人,剥夺了他儿子读书的资格。”

好吗,又加了一条罪状!

包拯真的怒了,“这个王良珣简直太可恶了,他欺瞒老夫,把侄子的功劳据为己有,又诋毁自己的兄弟。最为可恶,在老夫招揽他之后,竟然逼着家里分产,分明是害怕家人知道他的行径,戳穿他的嘴脸!如此的败类,老夫竟然没有看出来,还留着他在衙门里做事,老夫简直瞎了眼睛!公孙先生,你立刻去把王良珣赶出衙门!”

公孙策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大人,只怕不成了。”

“为什么?”

“我刚刚得到消息,沧州府库当中,少了一千石粮食。”

第686章 自投罗网的两个蠢货第1043章 复兴文家的使命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国第799章 师父和三娘的区别第949章 忙碌的赵曙第699章 交锋陈琳第939章 全面剿杀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117章 我叫苏轼第1112章 一个不起眼的藩王第1114章 巨额财产第591章 势力庞大的王宁安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学生们第929章 将门下一代第75章 很惨的杨大公子第943章 秀才科第363章 壮哉,王家军第613章 弑君大案第1092章 吾皇万岁第143章 机智的苏轼第378章 再次出使辽国第101章 学堂也怕出名第828章 大宋是个怪物第937章 我们造反了第564章 碾压第86章 爆发吧,杨家将第144章 禁酒第1096章 王宁安要复出第745章 冯京落网第644章 胜利者的勒索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333章 对比很强烈第920章 漕运不安第484章 教育从吃饭开始第63章 包拯,你是个懦夫第710章 莫须有的罪名第1158章 除贪务尽第1060章 火爆的议政会议第1071章 师徒裂痕第710章 莫须有的罪名第321章 招兵买马第697章 王宁安回来了第1047章 行省制第673章 战前总动员第521章 有人要抢六艺第144章 禁酒第1163章 华夏族长第654章 最后的于阗人第360章 心软的代价第350章 无耻的王宁安第680章 三大钦差第472章 投资的妙用第1046章 狗牙儿要争气第227章 改造辽国计划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58章 一条汉子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学会第783章 强大若斯第478章 赵祯遇刺第190章 王大词人的传说第911章 王爷问案第598章 斩杀第一勇士第900章 海外订单第533章 你们做谁的官?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869章 打出国门去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88章 斩完本感言+新书计划番外 二第120章 出了一个贼第580章 人之将死第487章 腹黑的赵大叔第49章 有个粉丝叫赵祯第651章 很受冲击的赵宗垕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238章 一起去岭南第183章 实践课又来了第760章 盗墓贼也能立大功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480章 厉害了,掷弹兵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445章 王者无情第23章 只知忠义,不知孝悌第189章 欢宴第31章 悲惨的王大郎第842章 必须动税制了第38章 回村第801章 结盟塞尔柱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329章 铁板一块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452章 盐降价了第154章 杀到辽国去第123章 流民图第518章 泼天大功第231章 神通不敌佛法第987章 观察细致的蔡京
第686章 自投罗网的两个蠢货第1043章 复兴文家的使命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国第799章 师父和三娘的区别第949章 忙碌的赵曙第699章 交锋陈琳第939章 全面剿杀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117章 我叫苏轼第1112章 一个不起眼的藩王第1114章 巨额财产第591章 势力庞大的王宁安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学生们第929章 将门下一代第75章 很惨的杨大公子第943章 秀才科第363章 壮哉,王家军第613章 弑君大案第1092章 吾皇万岁第143章 机智的苏轼第378章 再次出使辽国第101章 学堂也怕出名第828章 大宋是个怪物第937章 我们造反了第564章 碾压第86章 爆发吧,杨家将第144章 禁酒第1096章 王宁安要复出第745章 冯京落网第644章 胜利者的勒索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333章 对比很强烈第920章 漕运不安第484章 教育从吃饭开始第63章 包拯,你是个懦夫第710章 莫须有的罪名第1158章 除贪务尽第1060章 火爆的议政会议第1071章 师徒裂痕第710章 莫须有的罪名第321章 招兵买马第697章 王宁安回来了第1047章 行省制第673章 战前总动员第521章 有人要抢六艺第144章 禁酒第1163章 华夏族长第654章 最后的于阗人第360章 心软的代价第350章 无耻的王宁安第680章 三大钦差第472章 投资的妙用第1046章 狗牙儿要争气第227章 改造辽国计划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58章 一条汉子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学会第783章 强大若斯第478章 赵祯遇刺第190章 王大词人的传说第911章 王爷问案第598章 斩杀第一勇士第900章 海外订单第533章 你们做谁的官?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869章 打出国门去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88章 斩完本感言+新书计划番外 二第120章 出了一个贼第580章 人之将死第487章 腹黑的赵大叔第49章 有个粉丝叫赵祯第651章 很受冲击的赵宗垕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238章 一起去岭南第183章 实践课又来了第760章 盗墓贼也能立大功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480章 厉害了,掷弹兵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445章 王者无情第23章 只知忠义,不知孝悌第189章 欢宴第31章 悲惨的王大郎第842章 必须动税制了第38章 回村第801章 结盟塞尔柱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329章 铁板一块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452章 盐降价了第154章 杀到辽国去第123章 流民图第518章 泼天大功第231章 神通不敌佛法第987章 观察细致的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