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当仁不让的争取主导权

“狄卿此行劳苦,于国朝有大功,赐座!”

当狄进来到垂拱殿内站定,刘娥开口,语气里带着赞许与抚慰。

汉唐时期的使臣之路是很凶险的,往往与敌国使节短兵相接,杀人和遇刺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还要顺带灭个国,但宋朝立国以来,还真的没有一位使臣在异国他乡遭到这般待遇。

而狄进面临重重困境,不仅安然无恙地带着使节团回归,还让辽夏彻底翻脸相向,如此功绩确实前所未有,自是既有嘉奖,又要安抚,若不是这位实在太过年轻,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祯心里也是这般想的,但有太后执政,他不好直接表达,只是双目明亮,嘴角含笑。

“此乃臣分内之责!”

内侍将圆凳搬来,狄进再度行礼后,成为一众紫袍里唯一的绯袍,却没有即刻入座,而是从袖中取出奏劄:“臣有《定边十策》,望太后、官家御览!”

殿内一静,夏竦不禁侧目。

英雄所见略同么?

狄进忽略旁人的目光,注视着内侍将手中的奏劄接过,转入珠帘,呈给太后,才缓缓坐了下来。

倒不是要提前堵死夏竦的路,他如今根本不缺功绩,没必要抢别人的功劳,却得尽可能地争取宋夏战事过程中的话语权。

再加上夏竦迟迟不出手,那就别怪他先行定策了!

当这份早在出使前就开始计划,后来根据所见所闻,不断完善补充的《定边十策》,在垂拱殿君臣上下手中传阅了一遍后,众人都颇为惊异。

准确的说,是又惊又喜。

夏竦本以为英雄所见略同,但这位年轻臣子的积累是远远不及自己丰富的,可细细看了,竟犹有过之,眼中不禁掠过复杂之色;

晏殊看到了自己建议的“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的策略赫然在目,同样涌起了知己之感;

其他人也看到了自己所想的方略,关键是还有十分具体的实施步骤。

实际上,狄进的“和党项,灭李氏”之法,不是没有人考虑过,由于西夏无法自产自足,现阶段又过于依赖青白盐的售卖,最好的策略无过于封锁经济,再以夷制夷,孤立李氏,一举瓦解这个威胁巨大的党项政权。

但从战略的计划到实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有多少一开始惊才绝艳的谋略,落在执行层面却一塌糊涂,沦为纸上谈兵,尤其是这种拉拢分化番人的行动,更是说易行难。

稍有不慎,就可能反过来被敌人利用,明明是与宋人作对的部落,却可以伪装成亲宋阵营,即便是亲近宋人的党项部落,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反水,让宋军进攻时难以分清敌友,从而吃上大亏。

而现在狄进的十策,条条桩桩都是对战略计划的实际补充,刘娥仔细看完后,眼中的赞许之色尤盛,却又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狄卿亲见李元昊,对于此人有何看法?”

狄进道:“武有谋勇,文有韬略,却又自负过人,骄狂到不可一世!”

这個评价相当高,但仔细想想,也颇为确切。

不是这样的人物,是不敢在辽国中京,做出那等堪称疯狂的举动的!

赵祯则好奇地道:“那他到底要做什么?”

狄进道:“李氏父子所求,是建国称帝!”

“李德明老谋深算,能屈能伸,先建都城兴州,造宫殿,再封卫慕氏为后,李元昊为太子,籍此试探宋辽反应,倘若两国并无明面反对,恐怕就会正式称帝……”

殿内君臣默然。

实际上如果李德明低调为之,宋辽还真的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毕竟夏州政权本就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只要他们内部称帝,不对外宣扬,继续认宋辽为宗主,那外交局势实际上不会有什么改变。

但水是往低处流的,人心却是高了还想高,且不说李德明称帝后,会不会一改以前低调谦逊的风格,此人还有一位能力出众,性情却截然相反的儿子。

狄进接着道:“其子李元昊征战回鹘,开疆拓土,自认为西夏已据河西,实力雄厚,故而雄心万丈!他认为穿皮草做的衣服,以放牧为生,这才是番人的生活方式,不应该为荣华富贵而止足不前,因此我朝这些年间给予夏人的贸易恩惠,他根本不屑一顾,而是准备用战争的胜利,获得立国的资格,最终让宋辽都同意李氏的帝位!”

张士逊难以理解这种想法:“可大战一起,我朝必定关闭榷场,到那时党项人又该如此维持日常生计?夏州境内民生岂不凋敝?”

“李元昊会以战逼之,重开榷场!”

狄进解释道:“我朝对于西夏也无山川地利的屏障,倘若西夏立国,兵强马壮,连战告捷,李元昊就能逼迫我朝重开贸易,当然他若是能功成,索取的就不止是贸易了!”

张士逊连连摇头:“真蛮夷也!”

王曾眯了眯眼睛:“既如此,李元昊接连行刺,目的是请战么?”

“王相所言极是!”

狄进道:“西夏有沙漠瀚海的地形优势,我朝本就缺乏良马,一旦大军深入此境,粮草辎重运输必定困难,党项人又早已习惯当地环境,足能以逸待劳,一旦大胜我军,更能将兵马彻底留在西夏境内,得以全歼!”

此言一出,君臣尽皆变色,王曾沉声道:“我等不能如李贼所愿!”

陈尧咨冷冷地道:“不能中了贼子的圈套,却也不可畏首畏尾,此次必须征讨西夏,不然羌民番人欺我国朝软弱,边境就永无宁日了!”

赵祯看着面容平静的狄进,莫名涌起了信心:“狄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定边十策》上面写的是策略,狄进对于具体战术也有准备:“臣以为,当联辽灭之!”

刘娥十分关注:“辽国也愿对夏州用兵?”

狄进详细解释:“辽帝此前在中京城内通缉李元昊,擒之重赏,杀之重赏,又拟国书,问罪李德明,去其大夏国王封号,如若李元昊逃回夏地,命其送罪子槛送入京,接受审问,如若不然,辽国则要出兵伐之!”

“这一切是因为李元昊在寿宴上下毒,本欲害我,却误杀了辽国南院枢密使、左丞相张俭,辽帝于诸国使臣面前颜面尽失,此后李元昊又奇袭四方馆,如此挑衅,辽国必然用武,不然麾下藩属部落也会觉得辽庭可欺,不服管束!”

“然辽主绝不希望西夏为我朝所灭,更不愿意看到我朝得河西之地,重开与西域的贸易,辽军若是兴兵入夏州,我军不能引为盟友,反要慎之重之!”

此言让殿内的气氛紧张起来,自始至终,宋朝最忌惮的还是契丹辽人,担心契丹铁骑有朝一日再度大举南侵。

如今看来,依旧有凶险?

所幸接下来狄进话锋一转:“依臣之见,辽主并不愿撕毁盟约,与我朝再兴兵戈,辽军他日若在辽西之地聚集,用意莫过于对内平怨,对外威逼,让我朝即便取胜,也不敢放心收服河西之地!”

曹利用之前之所以受重用,正因为他亲自与萧太后和辽圣宗接触,了解对方君王的脾性,所作出的判断让人信服,如今狄进对于辽帝耶律隆绪的评价,同样具备这样的信誉。

刘娥缓缓点头:“看来军事之上,辽人并不能对我朝起到任何帮助,依旧是掣肘威逼!”

“请太后宽心,此番或许有所不同!”

狄进微微一笑:“毕竟辽帝的心思,党项各部却难知晓,他们只看到了我朝要用兵,契丹的大军也在逼近!”

殿内君臣眼睛一亮,立刻明白用意:“只要宣扬辽军进逼即可?”

狄进颔首:“蛮夷之辈,多畏威而不怀德,番人仰我朝恩德,不见得惧我宋军,但倘若宋辽大军一起压境,他们必感惶恐,加以宣扬,定能乱其军心!”

众人皆为赞叹:“此法甚妙!”

这就是外交的便利了,四两拨千斤,同样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不过狄进提出借势后,又适时地泼了一盆凉水:“然李元昊不是一味的莽撞之辈,他既敢实施诱敌深入之计,必是用谍细探听了边军的情报,知道军中将领多轻慢西羌之辈,一旦开战,恐争抢功绩,不遵上命!”

喜意消退,殿内气氛再度沉重,大家心里都不禁苦笑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战前准备得再好,终究要真刀真枪地打一场。

而宋军内部骄兵悍将,五代遗风的情况,上下其实都有数。

那些主和的臣子,也并非要对区区西夏委曲求全,实在是担心一旦不胜,得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被打破,国家又被拖入战争的泥沼。

毕竟前车之鉴,实在太多了,由不得很多渴望和平的老臣不重视!

“由此可见,首战的成败,至关重要!”

狄进却在这个时候,说出最后的战略总结:“首战一旦取得大捷,番人知我朝天威,又慑于辽军陈兵边境,惧怕腹背受敌,怀柔之策必然奏效,对于李氏的统治是极为沉重的打击!若是首战失利,以李德明之能,我军就不能轻信党项诸部了,当即刻放弃‘和党项’的策略,转而营建堡寨,徐徐推进!”

刘娥看向众臣:“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众臣沉吟着,纷纷点头。

刘娥愈发满意:“那就应狄卿所言,和党项,灭李氏!”

狄进起身行礼:“谢太后!”

在他当仁不让的争取下,对夏战事的策略,以“和党项,灭李氏”为主,再以《定边十策》辅之,接下来群臣所作的,顶多是细节上的补充和纠正。

如果说之前还有争议,那么经历了此番君前奏对,殿内重臣都是持认可态度的。

毕竟自己所言有理有据,对于三方局势更是了如指掌,这样的能臣所定的策略,才能让宋军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战略成果。

不过具体守边的军中将领人选,君臣都没有询问。

毕竟这位于军中并无根基,贸然让他举荐,反倒容易得罪人。

然而狄进等了等,竟主动提了出来:“臣举荐一将,或可担此重任!”

刘娥暗暗凝眉,赵祯脑海中则想到了一个人选,但那位于前线并未立功,现在出马似乎难以服众,赶忙提醒道:“咳!狄卿慎重,准备举荐何人啊?”

狄进顿了顿,说出一位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人物:“前环庆路兵马提辖,刘平,刘士衡!”

第两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两百四十五章 要犯刚被捕,当官的就疯了一个?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下不得不信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给“无漏”一点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两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赐五品服第九十二章 夜间看侦探小说的,不是书迷,就是……(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骗了?(第二更!)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三百八十章 “金刚会”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剑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头名!(第二更)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爷”是谁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两百七十八章 不利于两国太平的话,千万不要说!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装逼了!(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雪地谜团第三百二十五章 这下是真的乖乖谈条件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盗首:只要我够极端,就没人能威胁得了我上架感言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三百五十章 怂了怂了,他怂了!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烦恼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第三十六章 转变思路第两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从宽,反倒是为了兄弟之情?第四百一十章 子时到来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神探的挑战信》第两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给辽国使节一个新惊喜第两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样的泼天富贵,岂能不冒风险!(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一十一章 三千贯酬谢,稳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两百四十九章 出卖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第三百零六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两百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人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吗?如破!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两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兖州当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经心的话语,将疑惑解开第九十一章 自己伤害自己,这叫“造作伤”!(第一更)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三百章 大荣复 谁骂我一句亡国奴,我杀他全家!第一百零一章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公孙策:真乃奇书也!(第七更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狮回归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两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赐五品服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孙策准备开喷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三百五十六章 书中情节与现实相似?这就是推理啊!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马游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结)第两百三十一章 下马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下丐首兄弟在监狱团聚了! (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七爷的秘密一层层扒干净(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孙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选?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该蒙受不白之冤!为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两百九十八章 机宜司缉拿辽人谍细!闲者退避!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动机!真相大白!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两百九十三章 审问,就是在诛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书生第五十二章 这次是真丢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在该称驸马一声“中贵人”了(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丢了儿子,你叫我拿什么冷静!(第一更)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两百七十四章 什么!馆伴使正在热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第三百三十章 请阁下赴‘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还得谢谢狄同判呢!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伙(第五更求订阅!)第三百八十章 “金刚会”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动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让人惊喜了(第三更)第三十二章 迟疑一秒都是对进士的不尊重第四十三章 重新认识一下,萱娘!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这做间谍还真下血本啊!第两百五十二章 吕公孺拜师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第三百一十章 疯的第一百二十章 什么叫风轻云淡啊?科举之后,不看榜单!(第三更)第二章 铜钱油花
第两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两百四十五章 要犯刚被捕,当官的就疯了一个?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下不得不信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给“无漏”一点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两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赐五品服第九十二章 夜间看侦探小说的,不是书迷,就是……(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骗了?(第二更!)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三百八十章 “金刚会”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剑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头名!(第二更)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爷”是谁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两百七十八章 不利于两国太平的话,千万不要说!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装逼了!(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雪地谜团第三百二十五章 这下是真的乖乖谈条件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盗首:只要我够极端,就没人能威胁得了我上架感言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三百五十章 怂了怂了,他怂了!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烦恼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第三十六章 转变思路第两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从宽,反倒是为了兄弟之情?第四百一十章 子时到来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神探的挑战信》第两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给辽国使节一个新惊喜第两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样的泼天富贵,岂能不冒风险!(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一十一章 三千贯酬谢,稳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两百四十九章 出卖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第三百零六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两百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人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吗?如破!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两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兖州当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经心的话语,将疑惑解开第九十一章 自己伤害自己,这叫“造作伤”!(第一更)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三百章 大荣复 谁骂我一句亡国奴,我杀他全家!第一百零一章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公孙策:真乃奇书也!(第七更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狮回归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两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赐五品服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孙策准备开喷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三百五十六章 书中情节与现实相似?这就是推理啊!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马游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结)第两百三十一章 下马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下丐首兄弟在监狱团聚了! (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七爷的秘密一层层扒干净(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孙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选?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该蒙受不白之冤!为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两百九十八章 机宜司缉拿辽人谍细!闲者退避!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动机!真相大白!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两百九十三章 审问,就是在诛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书生第五十二章 这次是真丢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在该称驸马一声“中贵人”了(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丢了儿子,你叫我拿什么冷静!(第一更)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两百七十四章 什么!馆伴使正在热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第三百三十章 请阁下赴‘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还得谢谢狄同判呢!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伙(第五更求订阅!)第三百八十章 “金刚会”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动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让人惊喜了(第三更)第三十二章 迟疑一秒都是对进士的不尊重第四十三章 重新认识一下,萱娘!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这做间谍还真下血本啊!第两百五十二章 吕公孺拜师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第三百一十章 疯的第一百二十章 什么叫风轻云淡啊?科举之后,不看榜单!(第三更)第二章 铜钱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