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两百零二章 大难临头

(非常感谢‘再见萤火虫’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朔望大朝会,仅是礼仪性质的朝会,四五百人聚于外朝文德殿中,又能讨论起什么政事?真正处理国家政务的地方,是平日里只有宰执和一些重要朝臣参加,举行常起居的内朝垂拱殿,以及朝会结束后,天子‘阅事之所’的崇政殿。

不过,此次南汉国使臣留了下来,叶尘接到了一名小黄门的通知,也留了下来。

孟修和秦权虽然在南汉国官位不低,前者正三品,后者从三品。他们虽不算是宦官,但却是太监。若不是赵匡胤已经对南汉国内情况有所了解,定会视二人到来为奇耻大辱,早早让人赶出了开封城。

孟修和秦权是第一次来到大宋,来到开封城,一路过来,他也为大宋的富庶和百姓安宁感到惊叹,同时也见识了大宋京师的宏伟繁华和皇城的富丽堂皇。感觉南汉国确实远无法与其相比。

但那又怎么样呢?大宋再强大,宋帝再厉害,难道还能够与天师相比?天师乃是天上玉皇大帝转世,天一道的教义迟早要传遍天下各国,大宋也不例外。等天师神功大成,出关之后,来到大宋,定会轻易使得宋帝如那南汉刘家皇帝一样,跪拜在天师脚下。

上面这些看法,不论孟修,还是秦权,都深信不疑。因为他们是天一道陈景元的狂热信徒。陈景元让他们把自己点着了,他们毫不犹豫就会去做,让他们将自己父母亲人吃了,他们甚至都不会迟疑丝毫。这便是天一道的恐怖之处。

“今日就算去死,也要将天师交待的任务完成。”孟修和秦权彼此互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然。可实事上,他们怎么去死,或者说怎么去死才能完成天师的任务?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真正能做的也只是将陈景元让他们说的话告诉宋帝。

“陛下有旨,宣南汉国使孟修、秦权上殿觐见。”

来自门外的通传,打断了孟修和秦权的胡思乱想,二人脸上表情此时很奇怪,漠然之中有着和让人心寒的狂热,捧起了国书,走进了垂拱殿中。

赵匡胤坐在宽大的御座之上,眸中满是厌恶和讽刺。昨天南汉国使臣到达开封之后,武德司的人便收买了南汉两名使臣身边的人,知道了南汉派出使臣的目的。赵匡胤当时有过难以置信,甚至首先出现的便是心动,虽然随后被理智将这份心动强压了下去,但时不时的这份心动还会从心底深处迸发出来。

但是,他毕竟是大宋开国皇帝,又怎么会做出那等自断国基的蠢事。

孟修和秦权见惯了南汉国皇帝的丑态,这些年下来,心中早已经没有丝毫皇权至上的想法。但二人能够被龚澄枢派来完成这件大事,却也不算愚蠢。进门后稍稍抬头一瞥,便立刻低下了头。装作谦卑的听从礼官的指派,行礼,至书,问候,然后聆听圣训。

赵匡胤对着两位阉人,却也不想说什么废话,更不用说什么圣训,看了一眼站在班列中的叶尘,直接以略带讽刺意味口气,且开门见山对孟修和秦权说道:“你二人万里迢迢来此,有什么话就说吧?”

孟修好像对赵匡胤的讽刺语气感觉不到,自顾自说道:“我南汉国愿意如南唐国一样臣服于大宋,奉大宋为上国。”

旁边文武百官闻言,顿时出现骚动,一名文官当即出班,躬身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不动兵戈,不战而使得南汉屈服。”

紧接着十多名文官也出声表示恭贺,最后除了赵普、赵光义等几名少数重臣之外,大部分文武重臣都出班恭贺。

赵匡胤不为所动,也没有理会这些恭贺的大臣,而是似笑非笑的盯着孟修和秦权说道:“既然如此,那两位使臣还不将臣服国书交上来。还有这次上贡之物为何没有带来呢?”

孟修说道:“陛下!我南汉四百多万人,二十四个州,一百七十三个县全部臣服于大宋,只有一个小小的条件。”

赵匡胤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叶尘,发现后者眉头紧皱,说道:“不知贵国这小小条件是什么呢?”

孟修精神一振,说道:“只要陛下将一个人送给我南汉,我南汉四百多万人,二十四个州,一百七十三个县全部臣服于大宋。”

群臣哗然,不少人都心想还有这样的好事,一个人便可换得一国的臣服。难道是想索要人质,或者联姻。历史上下国担心上国将其灭国,索要人质的例子不是没有。至于下嫁公主联姻的更是不再少数。这样的条件相比一国的臣服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只是当今天子只有两子一女,让一人远去南汉,天子心中恐怕会有所不愿。

赵匡胤心中已经失去与这两个阉人对话的耐心,沉声说道:“你们想要朕送你们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孟修根本就没有察觉到赵匡胤脸上讥讽和话语中的不耐烦,赶紧说道:“陛下只要将祥符侯叶尘送于我南汉国,我南汉国便臣服于大宋。”

全场瞬间寂静一片,文武百官齐刷刷的全部看向叶尘,叶尘自然脸色难看无比,心想这陈景元好大的手笔。

不过,若只是臣服于大宋,赵匡胤多半不会答应。但若是直接将国土奉上,赵匡胤多半恐怕会答应。毕竟在一国与一人之间选择,这人不管多么特殊,恐怕都很难与一国的价值相比。除非这人乃是传说中的诸葛武侯或者孙膑在世,才有这可能。可他叶尘好像还没有这样的价值。

叶尘心中忐忑的看向赵匡胤,后者则深深的看了一眼叶尘,正准备说话,不料文臣行列中突然一人出班,指着叶尘,正气凛然的说道:“叶侯!身为臣子,这时候还不挺身而出,难道你要做那不忠不义之小人。”

此人四十岁左右,

白面黑须,气质俨然,身怀儒者之气,正是翰林学士陶谷。

陶谷这个人,若论其才华学识,堪称出类拔萃。自五代至大宋之初,文翰冠绝一时。他的资历也极深,后晋时便已经官至如制诰兼掌内外制,参预机要。后汉、后周历朝皆为重臣。但叶尘从罗公明和曹彬那里了解到,此人的人品却不怎么样,为人“倾险狠媚”,为官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如今在在翰林院供职,算是清贵之位。

陶谷说完这些话,心中暗中得意,心想还好自己反应快,率先将这句话说出,轻易立此大功。他是认定了天子肯定是会牺牲一个小小叶尘,来换得南汉一国的臣服。可是这样的话,作为天子自然不能亲自诉诸于口。这个时候就很需要臣子替他说出一些话,甚至逼迫叶尘自己识时务。至于那南汉国要叶尘干什么,这个对于大宋得一国的臣服来说,很重要吗?他不这样认为。

赵匡胤眼见陶谷说出这样的话,神色有些怪异,便没有吭声,他也想看看叶尘会如何应对。

御史中丞王悦风与叶尘有着死仇,昨晚上便接到了赵光义送来的消息,按照赵光义的意思,让他不要出头,静观其变,他本来对此还大为不甘心,如今眼见陶谷竟然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然乐见其成。索性按照赵光义授意静观其变起来。

陶谷话一说出口,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文臣便不由暗自责怪自己反应迟钝,让陶谷得了头筹之功。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文臣,一部分是顾忌曹彬、魏王赵德昭、罗公明与叶尘的关系,另外一部分则是属于赵普和赵光义一系人员,没有得到两赵的授意,不会轻易出班发言。

反应第二快的是与叶尘本来便有过节的参知政事吕馀庆。吕馀庆虽然也算是赵光义一系的人,但毕竟身为副相,严格说起来,只能算是与赵光义联盟的关系。自然不用太过看赵光义的脸色行事。所以,有时候一些消息,赵光义也不会急着给他通报。

“叶尘!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此时此刻,你还不站出来为官家分忧,为我大宋尽忠,难道想要谋反不成。”吕馀庆不愧是副相,所说之话比陶谷更加阴狠,不但使得叶尘站在悬崖峭壁边上,而且使得正准备替叶尘说话的曹彬和罗公明都脸色大变,欲言又止,不得重新筹措语言,避开谋反这个敏感话题。

Wωω¸тt kán¸C○

实事上,不等赵匡胤、叶尘,或者曹彬、罗公明,以及魏王赵德昭说什么,吕馀庆话音刚落,便几乎同时有十多名文官出班,指着叶尘,说出了不同的话,但却同样的意思。

叶尘脸色铁青,心中凛然,好一个文人士子,自古有‘虚伪不过文人,阴狠不过士子’之说,今日总算是见识了,一个个说得大义凛然,说好听点是为天子分忧,但说白了其实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在天子面前表现忠心,投机钻营而已。至于叶尘的死活,他们才不会管呢!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五章 自焚第九百一十四章 攻陷外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理弥影第一百二十章 特殊的承诺方式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战(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灭族第一百七十章 剑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宋帝的惊慌第四百三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收获第一百八十七章 给泥娃娃喂奶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重创楼炎明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九百三十章 朱雀军团作战会议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个大麻烦第一百六十七章 春风化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翰林学士卢多逊第五百七十一章 南唐君臣乱象第六百五十三章 赵德昭的一石二鸟之计第九百五十八章 抢占大峰口第一章 永乐边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三岔谷第一百三十二章 杀人灭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九十章 榜下捉婿第七百七十章 微服私访第一千零八十章 手雷弹第七百零九章 麟州杨家第九十二章 此行会很有趣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拼(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鸿门宴(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喻清妍的苦恼第一百八十章 神秘的一扇门第七百七十五章 财政危机与辽国内乱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百三十六章 劫囚第二百六十章 谍影重重第四百零八章 柳舫诗会第三百零一章 谍战风云第九百六十二章 攻破青唐城亦或全军覆没第六百一十三章 弑帝(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万贯的故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此巧合的潘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吐蕃沐佛节第一百二十七章 白二爷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监辛石第四百一十七章 韩可儿生娃(下)第九十一章 五石散第九十九章 灭门案元凶第八百六十章 军事学院第六百一十一章 弑帝(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给上官冰云布下的陷阱第二百五十三章 破城(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喻清妍的毒计第五百五十八章 开战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血蛊母的分裂第七百三十九章 攻打大东岛第一百七十四章 黄河还是决堤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解毒第一千零六十章 头颅之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王的婚礼第二百四十八章 旗语传令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黑阳峰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越王的信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罗耀顺失踪第六百五十章 乱战(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八百七十五章 果然是妙计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监辛石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百家宴和筷子蛇第六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应第七百二十六章 妖孽叶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辽国来使第八百五十六章 封赏功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叶尘的仇人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死而复生的宋帝第六百一十九章 京都换防第三百二十六章 七大司使的任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暴躁的拓跋格鲁第九百七十章 杀手之王大战楼炎明第九百八十一章 追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京都中秋流血夜第九百六十六章 安多部灭族第二十四章 辽军压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藏在辽军大营的叶尘第七十四章 秘密交易第七百零四章 联姻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战第五十章 琵琶女王与刺客第七百二十三章 职业军队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身份第三百零八章 上钩的鱼也可伤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白面阎王第十四章 大宋军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个特殊的日子第八十一章 贴身丫鬟第三百四十章 好大的阵容第九百零九章 祥符国殉国的第一个军团长第七百零八章 帝后之间的两句话第六百五十八章 班师回朝
第三百九十五章 自焚第九百一十四章 攻陷外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理弥影第一百二十章 特殊的承诺方式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战(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灭族第一百七十章 剑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宋帝的惊慌第四百三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收获第一百八十七章 给泥娃娃喂奶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重创楼炎明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九百三十章 朱雀军团作战会议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个大麻烦第一百六十七章 春风化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翰林学士卢多逊第五百七十一章 南唐君臣乱象第六百五十三章 赵德昭的一石二鸟之计第九百五十八章 抢占大峰口第一章 永乐边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三岔谷第一百三十二章 杀人灭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九十章 榜下捉婿第七百七十章 微服私访第一千零八十章 手雷弹第七百零九章 麟州杨家第九十二章 此行会很有趣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拼(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鸿门宴(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喻清妍的苦恼第一百八十章 神秘的一扇门第七百七十五章 财政危机与辽国内乱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百三十六章 劫囚第二百六十章 谍影重重第四百零八章 柳舫诗会第三百零一章 谍战风云第九百六十二章 攻破青唐城亦或全军覆没第六百一十三章 弑帝(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万贯的故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此巧合的潘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吐蕃沐佛节第一百二十七章 白二爷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监辛石第四百一十七章 韩可儿生娃(下)第九十一章 五石散第九十九章 灭门案元凶第八百六十章 军事学院第六百一十一章 弑帝(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给上官冰云布下的陷阱第二百五十三章 破城(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喻清妍的毒计第五百五十八章 开战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血蛊母的分裂第七百三十九章 攻打大东岛第一百七十四章 黄河还是决堤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解毒第一千零六十章 头颅之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王的婚礼第二百四十八章 旗语传令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黑阳峰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越王的信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罗耀顺失踪第六百五十章 乱战(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八百七十五章 果然是妙计第三百三十四章 太监辛石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百家宴和筷子蛇第六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应第七百二十六章 妖孽叶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辽国来使第八百五十六章 封赏功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叶尘的仇人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死而复生的宋帝第六百一十九章 京都换防第三百二十六章 七大司使的任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暴躁的拓跋格鲁第九百七十章 杀手之王大战楼炎明第九百八十一章 追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京都中秋流血夜第九百六十六章 安多部灭族第二十四章 辽军压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藏在辽军大营的叶尘第七十四章 秘密交易第七百零四章 联姻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战第五十章 琵琶女王与刺客第七百二十三章 职业军队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身份第三百零八章 上钩的鱼也可伤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白面阎王第十四章 大宋军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个特殊的日子第八十一章 贴身丫鬟第三百四十章 好大的阵容第九百零九章 祥符国殉国的第一个军团长第七百零八章 帝后之间的两句话第六百五十八章 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