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夺印

三人谈起召集四路援兵的事情。张灏先叹了口气。由于他受到朝廷忽视,写出去的文书都石沉大海,直到他先到凤翔,再到新平,当面威胁要上弹章,才把秦凤经略使赵点驱动。

张浚也是一般沿着环庆熙河一路骂过去,才把各个将、厢的将领驱动起来,熙和经略使张深,环庆经略使王似都被他催促来到了新平。鄜延经略使王庶也到了新平。

现在在新平,五路经略使会集,但除了王庶早就“转檄诸路,会期讨贼”,其他四路经略使采取的是一种拖延、观望的策略。

“让他们在新平汇合,到时都来了,让他们叫诸军到耀州一线取齐,却阳奉阴违。”张灏忿忿的说。

张浚说道:“走马亲自来请援兵,定有良策。”

呼延庚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做,虽然这么做有些冒险,会给张浚留下弹劾的话柄,但为了尽快击退完颜娄室,这个险值得冒。

呼延庚深吸一口气,坦然道:“良策不敢当,吾闻《春秋》大夫出疆之义得以专之,今四路经略失期,请斩之,夺其印信,号令全军。”

张灏听到呼延庚这么说,心中暗叫:“好魄力。”呼延庚要以失期之罪,斩了泾原、秦凤、熙河、环庆四路经略使,然后以他们的印信来调动整个河西的宋军。

张浚心下却是暗喜,呼延庚所说,他早就想到了。但他又害怕落得跋扈之名。在另一个时空,张浚是经过长大一年的布置,才将四路经略使调离的调离,问罪的问罪,拿到了指挥全军的大权。

在这个时空,呼延庚一句话叫破他心中所想,对张浚而言,呼延庚的身份有两个好:

一来他是众所周知的太后宠臣,这件事由呼延庚喊出来并执行出来,大家会觉得合理,以后要推卸责任,只消给呼延庚安上个恃宠而骄的帽子就参死他。

二来呼延庚是武将,就算他拿到了四路经略使得印信,在赵宋“以文制武”的大方针下,量他也不敢用,只能乖乖的交给张浚来使用。

张浚赞叹道:“久闻呼横海敢作敢为,曾在大殿之上,锏打奸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传令小厮:“来呀,请五路经略使到大堂取齐,共商援雍之策。”

他要让呼延庚立即把这件事做起来,免得呼延庚自己想明白了,或者张灏提醒他。张灏和呼延庚关于太原的那点香火情,张浚也听说过。

张浚站起来一伸手:“事不宜迟,我等速到大堂去。”

张灏站起来,想对呼延庚说什么,张浚一拉他:“且到大堂再议。”

大堂上,五路经略使都到了,张浚坐在大堂中央,张灏坐在一侧。张浚道:“呼延走马从延安和京兆府赶来请援,诸公请听,情势如何危急。”

呼延庚大致说了下京兆府的情况,道:“前方局势,刻不容缓,请宣判督促诸军进发。”

张浚道:“都听到了,京兆府形势危急,不知各军何日可到?”

泾原经略使席贡道:“泾原军由统制曲端率领,吾已唤他们来,只是曲端素来跋扈,走到哪里,在什么位置,他也未曾通告本官一声。”他与曲端不和已久,趁机告一状。

秦凤经略使赵点道:“自小种经略在榆次陨身,去年在洛阳随范安抚惨败,秦凤军损失惨重。吾遣统制官刘锡,招流民溃卒,目下秦凤军不满万人,士卒也未经训练。”

熙河经略使张深道:“熙河兵马副总管刘惟辅和陇西都护张严正在赶来。但路途遥远,消息不通,不知到了哪里。”

环庆经略使王似道:“环庆军的老卒,都被刘承宣带走,环庆无兵可派。”刘承宣就是指刘光世。

鄜延经略使王庶道:“刘承宣已增援京兆府,延安府兵马统制呼延骤带兵坚守延安府。”

张浚道:“诸君贵为经略使,要么手下没有一兵一卒,要么却连自家的属下走到哪里了都不知道,真是可叹。”随即他把目光投向呼延庚:“走马,宣抚司对陕西局面可有示下?”

呼延庚踏上一步:“宣抚司请诸位经略使将印信上交给张宣判和张访察,由他们两位一同节制河西六军。六路经略使司撤销,除永兴军唐经略和鄜延军王经略外,其余四位经略请自行东返汴梁,朝廷另有重用。”

好胆!张浚头脑里就是这样一声。没错,他和呼延庚达成默契,要夺了各路经略使的印信兵权,统一指挥,但按张浚所想,无非是挑着几个经略使的错处,挤兑他们,和这些经略使下属军队建立直接的联系,然后将他们架空,最后水到渠成,最终夺得整个河西的指挥权。

张浚万万没想到,呼延庚居然一上来就这么蛮干,还假传宣抚司的命令,他这样作死不要紧,但却把张浚也拖下水。

张浚现在两种选择,一种是撇清责任,让呼延庚出示宣抚司的命令,呼延庚肯定拿不出来,那呼延庚自己承担假传命令的责任,与张浚不相干。但是,统一河西指挥权的机会可就溜走了。

另一种选择就是给呼延庚背书,执行这个假命令,拿下河西的指挥权,但张浚本人就要为这个假命令负责任。张浚并非不敢对假命令负责,他个人心底也想这么干,在另一个时空,张浚就是差不多的思路,用了大约一年时间,把四路经略使全都换了。

但张浚直到汴梁目前分作两派在争斗,虽然呼延庚目前春风得意,但是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张浚还没决定好要站到李纲这一边。但如果公开为呼延庚的假命令背书,可就上了贼船,上下就由不得自己了。

张浚在这边纠结,张灏却在心中暗暗惊喜,他这个西河访察使被诸军晾在一边已经快一年了,现在呼延庚将他提出来与张浚对掌河西的军权,看来呼延庚果然是个重恩义的人,不枉当初自己将河东几万溃军都交给他。张灏面容严肃,半低着头,偷眼观察堂下五位经略使的反应。

王庶申请肃穆,张深面露惊骇,王似老僧入定,赵点神情扭曲,席贡勃然大怒。

“宣抚司怎会下这样的命令。金贼凌迫,正耐我等整肃诸军,并力御敌。岂会将我等擅自调离。”席贡大声说道。

张深也道:“走马既是奉宣抚司之命,可否将军令借我等一观?”

“张宣抚、宗宣副,让我传话与张宣判与张访察,令他二人当机立断。”呼延庚把皮球抛给张浚,就看现在张浚接不接了。

张灏说道:“不错,正是让吾与张宣判便宜行事,一切以击破金贼为先。”

张浚还在天人交战,听到张灏已经认下了,心思电转,立即接口:“本官乃宣抚判官,呼延走马名闻天下,岂可有假,尔等四人可写下辞表,回汴梁去吧。”

转瞬之间,张浚已经辨明利害,做出了选择。现在有张灏和他两个文官一起承担责任,如果将来有麻烦,以他张浚辗转腾挪的本事,自可将责任都推到张灏头上。

但如果现在不和呼延庚合作,一来整合河西诸军的时机就可能失去,这对现在还想有一番作为的张浚来说,太可惜了。

另一方面,看呼延庚的架势,他是想霸王硬上弓了,这可是当堂打死尚书,煽动平民打死执政,宣德门前动用连环马的人啊。若是不和他合作,谁知道呼延庚会做出什么事来。

几位经略使还在纠结,张浚大叫一声:“机宜文字何在,来呀,给几位经略草拟辞表,几位画押即可。”张浚又叫自己的卫队首领:“到几位经略的住处,帮他们整理行装,顺便将印信取来。”如果几人再不交出印信,张浚就要抢了。

王似叹了口气:“吾经营环庆路,颇感力不从心,今日就辞官回家吧。”这是认输的。

张深也叹了口气:“悔不该……”后面的话没敢说出来,当初随范致虚东进,他是动了坐拥雄兵观望的心思,他现在是后悔没有在救援汴梁时有更多表现,还是后悔没有带兵去投金国,他没有说出来,也没人关心。

赵点将手按在佩剑上,看了呼延庚手边的银锏一眼,恨恨地把手放下,心中默默思考着什么。

只有席贡大叫:“好,待吾等到了汴梁,再好生理论。”

席贡、张深、赵点、王似四人被卫兵押送出去,张浚的案头前,摆着四人的印信,和四张写好的辞表。

王庶这时将自己的印信也送到张浚的案头,张浚将印信把玩了一会,将王庶的印信退给他:“王公,”他又对张灏和呼延庚说,“张访察,呼走马,这下我们可要同心同德才行,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啊。”

张灏和王庶应承着,呼延庚也做出一副惶恐的样子出来。但心中却不以为然。不过是把张浚在另一个时空的戏码提前了一年,你张浚犯得着这么装吗?

求收藏,求评论

第三十二节 撞阵第三十节 沁水第一百四十节 分道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九十九节 担保第三十节 龙岗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一百四十一节 齐州第三十节 沁水第一百七十五节 设计第七十节 压力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一十节 宫斗第一百三十六节 责任之争第一百四十四节 信誉第八十七节 藩镇第一百零三节 理顺第十四节 议和第二十八节 战守第一百一十八节 出发第九十六节 折冲第四十二节 骑战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节 过江第一百七十四节 前途第一百一十四节 巡查钦差到来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十三节 战长安(五)第二百四十三节 神仙的标准第二十节 汾州城下第六十二节 谁来付账第一百五十八节 受困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二十二节 乐陵第三十四节 结阵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三十五节 考试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五节 求情第十六节 平州第一百七十五节 设计第四十七节 阻截第九十五节 祖卜第六节 沧州第二百四十九节 路线第九十七节 合不勒第一节 平阳之围第六十五节 豪强第八十节 单骑第二十二节 兵来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七十七节 借镇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二十一节 偏厢第三十二节 撞阵第一百九十五节 首谋第一百八十三节 僵持第一百二十四节 铁军第一百二十七节 呼家将演义大纲第五节 平静第五十六节 兑赏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七十七节 失踪第三十五节 年底第七十一节 和机第七十四节 忻口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一百六十一节 处置第七十七节 失踪第八十九节 赵构第一百八十二节 收编第二十六节 霸州第四十八节 鸿胪寺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一节 逃民第十九节 阵地第五十九节 北上支队第三十六节 偃旗息鼓第二十二节 援鲁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十六节 平州第四十七节 阻截第一百七十四节 前途第一百四十七节 符离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一百九十三节 历史的惯性第二百二十九节 借势第三十四节 无力的宗泽第四十三节 风林火山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九节 皇帝失踪了第八十一节 劫道第二百三十六节 质子营第四十九节 邀击第六十四节 巡城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一百六十三节 塘沽新城第一百四十节 分道第七十三节 里城第六十节 刘彦宗第六十三节 老营第八十六节 团练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
第三十二节 撞阵第三十节 沁水第一百四十节 分道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九十九节 担保第三十节 龙岗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一百四十一节 齐州第三十节 沁水第一百七十五节 设计第七十节 压力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一十节 宫斗第一百三十六节 责任之争第一百四十四节 信誉第八十七节 藩镇第一百零三节 理顺第十四节 议和第二十八节 战守第一百一十八节 出发第九十六节 折冲第四十二节 骑战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节 过江第一百七十四节 前途第一百一十四节 巡查钦差到来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十三节 战长安(五)第二百四十三节 神仙的标准第二十节 汾州城下第六十二节 谁来付账第一百五十八节 受困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二十二节 乐陵第三十四节 结阵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三十五节 考试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五节 求情第十六节 平州第一百七十五节 设计第四十七节 阻截第九十五节 祖卜第六节 沧州第二百四十九节 路线第九十七节 合不勒第一节 平阳之围第六十五节 豪强第八十节 单骑第二十二节 兵来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七十七节 借镇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二十一节 偏厢第三十二节 撞阵第一百九十五节 首谋第一百八十三节 僵持第一百二十四节 铁军第一百二十七节 呼家将演义大纲第五节 平静第五十六节 兑赏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七十七节 失踪第三十五节 年底第七十一节 和机第七十四节 忻口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一百六十一节 处置第七十七节 失踪第八十九节 赵构第一百八十二节 收编第二十六节 霸州第四十八节 鸿胪寺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一节 逃民第十九节 阵地第五十九节 北上支队第三十六节 偃旗息鼓第二十二节 援鲁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十六节 平州第四十七节 阻截第一百七十四节 前途第一百四十七节 符离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一百九十三节 历史的惯性第二百二十九节 借势第三十四节 无力的宗泽第四十三节 风林火山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九节 皇帝失踪了第八十一节 劫道第二百三十六节 质子营第四十九节 邀击第六十四节 巡城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一百六十三节 塘沽新城第一百四十节 分道第七十三节 里城第六十节 刘彦宗第六十三节 老营第八十六节 团练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