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节 威逼利诱

屋中两人忽然听见窗外有人说话,俱是吃了一惊。李师师忽的站起身来,大声开口斥道:“什么人在说话?藏头露尾之徒,竟敢放此厥词!”

李师师出奇的愤怒,她和安安在房中说些体己的话,被外人听了去,万一传扬出去,可就难听得很了。安安初始一惊,立刻就安静下来:“师师姐,这位不是生人,是妹妹的朋友。”

李师师讶异的回头看了她一眼,这等鬼鬼祟祟的人,怎会是周安安的朋友?

“馨楠姐姐何时回的京师,怎么今日有暇光临我这蜗居?”周安安对着李师师微微一笑,冲着窗口开口问道。

“我本就是个藏头露尾的人,倒没有什么不敢认的。”窗棱轻轻一响,一个黑影一跃而过,笔直的站立在屋中。这人一身黑衣,背上背着一把长剑,头上戴着一个低沿的斗笠,前面的遮面黑纱却是撩起的,露出一张冷冰冰的面孔,可不正是馨楠。

安安缓缓起身福礼道:“馨楠姐姐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馨楠看了李师师一眼,也不答话转身走到屋角,寻了个外面看不见的地方轻轻坐了下来。

李师师恼怒非常,她还从未遇见这么没有礼数之人,安安向她问礼竟然不理不睬。

“这位姑娘不必坐在那儿,请过来饮两杯水酒,可不要叫别人笑话我等姐妹不懂待客之道,凭白惹来别人的笑······”她正说着,馨楠忽然抬头冷冷的扫了她一眼,眼神犀利如刀般锋利,李师师顿时一窒,已是说不下去了。

馨楠瞪了李师师一眼,转头看着周安安说道:“我方才听你说,你怕宋江在人前落了面子让人笑话,还说他会为了这件事情对你再不理睬,看来你对他当真是不了解。他的面子你怎么给得出?那是他一刀一枪在战场拼杀出来的,要是因为你这种女人就被人瞧不起,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周安安脸色瞬间刷白,李师师露出愤怒之色,身子不由颤抖起来。这番话说得难听之极,便是说她们的歌姬身份,不值得旁人说三道四。馨楠并不看她们脸色,直直盯着周安安继续说道:“可惜宋江行事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却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馨楠姐姐,不是你想的那样,”安安有些着急起来,“我并非真的不想嫁给三郎。我只是······”

“只是过不惯清净的日子,喜欢这种迎来送往的生活?”馨楠讥笑道:“你也别说自己如何的为三郎着想,又如何痴心与他。情意不说用嘴说的,是要做出来的。”

李师师再也忍不住,露出一丝冷笑接过话道:“这位姑娘又知道什么叫做情意?”

“我知道不知道与你无关,李师师。”馨楠哂笑道:“你倒是懂得什么叫做情意,和周美成间的情意当真不小。”

“你!”李师师的脸上再挂不住笑容,馨楠说话向来便是尖刻无比,这下更是直接戳中李师师的命门。这个周美成的大名没有几个人知道,可是他另一个名字,只要是喜欢诗词之人无人不晓,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是也。

在李师师的众多恩客之中,她最中意的就是周邦彦。有一次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只好藏在床下。是时,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徽宗皇帝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官家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不顾李师师的挽留,坚持回宫去了。

事后,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来填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岂知天子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徽宗笔下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便找了个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回来后,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听后宋徽宗也觉得这个处罚太过严厉了,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封他为大晟乐正,命定正雅乐。

李师师被馨楠说到痛处,她这几年虽然还是歌姬的身份,但背靠着官家的宠爱,谁敢这般当面讽刺于她?现在蒙此大辱,正要发作起来,忽然听见院子外面传来一片喧哗之声。几个女子呼喊声音传了进来的纷纷攘攘的似是有人在外面争吵,其中不住有人提起周安安的名字。

李师师正是火头上,一肚子的火气无法可撒,当即高声喝道:“小翠,去看看什么人在外面喧哗,叫管事的立刻处理干净。”

随着李师师的发话,门外传来一个女子的应声,随即匆匆的离去。安安有些坐立不安,李师师一番好心来探望自己,却被馨楠惹得老大不快。说起来这件事情毕竟是由自己而起,她想着这不由得大为不安起来。“师师姐,我的事情牵累到您,真叫小妹无言以对。”

李师师脸色微微缓和些答道:“妹子说的是哪里话来,你我姐妹客套这些做什么。你性子总过于温顺,现在被人欺上门了,做姐姐的不帮你出头谁帮你出头?”说着眼睛瞟了瞟坐在屋角的馨楠,再转向房门之外,等待管事出现处理院子前面的争论。

屋中三人都安静下来,外面争吵声愈来愈响,大家都失去了说话的兴致,静静的等待这外面的争论结束。

安安和馨楠安静的等待着,与此同时,她们最关心的人同样也是等待着,同样的平静似水,同样的心潮起伏。

宋江等待着永吉的答复,永吉为何会到了这里,缘何不向东路军所在把宗城靠拢。

“大帅,我军初始袭扰了鬼芦人两座前寨之后,便按着您的指示,连夜行军绕行到湟州之南安陇寨之北八十里处,在那里等待战机。后来得信使回报说东路军已经攻破把宗城,鬼芦人集结起族中所有力量,五万大军屯与主寨旁意图不明。后来意外的被我俘获鬼芦部信使两人,这才明白他们的打算。”

宋江挑了挑眉,“是不是在等待湟州诸部援军到来,然后再将我东西两路大军各个击破?”

永吉躬身答道:“大帅明见万里,俘虏所言确实如此。后来我便想了一个计策,用的是声东击西之策。”

“呵呵,”宋江大师宽慰,“我明白你为何会身在此处了,你是不是派了一支军马佯攻鬼芦人的东寨,等他们军马前去救援之际,然后挥师南下用最快的速度毁去安陇寨的牲畜粮草,再转战到了这里?果真如此的话,你便是破鬼芦人的最大功臣。”

永吉见大帅面露嘉许之色,心里也是雀跃得很,能得到宋江的赞许,比抢到一千个奴隶还让人振奋。“大帅明察秋毫,永吉微末之功,不敢向大人邀赏。”

宋江呵呵笑着摆手道:“你这话不对,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建此大功我要不赏,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来人!”

帐外亲卫掀帘而入,叉手行礼:“在!”

“传我帅令晓谕全军,东路军永吉麾下,全军记大功一次,另赏钱万贯,待战后按功犒赏三军,不得有误。”

亲卫接过令牌,躬身而退,只消过的一刻钟的时间,整座大营之内沸腾了起来。虽然这些赏钱现在并未发下,可安抚使大人的令喻岂会是儿戏?三军欢声雷动,这些天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

外面人声鼎沸,帅帐之内却安静异常起来,永吉照旧恭敬的站着,宋大帅安坐在帅案之后闷头苦思。

鬼芦人的战略是对的,非常的正确。河州军马二十万人出征,到现在已经大半月过去,折损不小士气已疲,再想攻下十万人坚守的安陇九寨着实不易。把宗城和邈川城的血战宋江依然记忆犹新,只是两处堡寨便损伤两万之众,要再按照原来的法子攻克九座寨子,不说人员的伤亡是否会被河州吐蕃接受,光花费的时日没有月余时间,是绝对不够的。

“安陇寨······”宋江心中反复斟酌着,他原先的计划是趁着湟州吐蕃人不能抱成一团的功夫,大军急进将鬼芦部团团围住,用那围点打援之策,击退各部援兵之后再彻底孤立安陇寨,消灭湟州汉人统治的最大隐患。可如今鬼芦人采取的战略既不是坚守不出,也不是出兵来攻,而是在坚守的同时集结了五万大军伺机而动,这便叫他为难了。

“你是否知道,在你军的南面有一处湟州军的营寨,里面大约有万人驻守?”宋江思虑再三,开口问道永吉。

永吉点头答道:“卑职知道,那里是在方部的营地,正巧是早我半日扎下的营盘。我部从北向南,本想前往邈川城面见大帅,没想今日上午为在方部所阻,是以才退守此处。”

“哦?”宋江心下大奇,永吉驻军之处距离在方部西北面六十余里,距离安陇西寨也不过五十里,随时可能被湟州人两面夹击,又为何会在此处扎营。看着永吉不愿意说出详情,宋江心里有些疑惑,河湟两州同为吐蕃,难道庄浪族和在方族有什么秘密的交集不成?

他心里有些疑问,脸上却一丝不露,只是在不断的权衡着全盘的战略。湟州在方部的援军今天便到了,那么其他各部的援军呢?鬼芦人有十万战士,湟州各部要再来个十万援军,围困安陇寨势必不可能。战局要是僵持下去,等湟州人缓过神来,这种保家为本族的生存而战,是不会有人再行藏私的。反看河州诸部,现在有几族部战损不少,军中已经颇有微词,要等到两军僵持不下时,必然会生出变化。

不行,决不能让湟州人集结起来。河湟之战的成败,关系到宋大帅的西北全盘大计,断然是不能出现任何意外的。唯今之计只能是趁着湟州其他援军未到之时,将鬼芦人掀翻在地。只要鬼芦部一倒,其余各个小族只能是群龙无首,逃不脱败降的命运。

只不过片刻的时间内,宋江就想出了一个有些冒险的行动答案。这也多亏了他打惯行险之战,对这些东西轻车熟路。方案是有了,可是究竟能不能实施下去心里却没有底。因为现在他身旁的军马,并不是自家的义勇军,而是人人都懂得保存实力的河州番兵。

“你过来,”宋江向永吉招了招手,把他喊到帅案之旁,指着案几上的地图小声的给他讲解着自己的打算,下一步临时改变的战略计划,以及为何改变计划的原因和对未来战略转变的顾虑。永吉脸上阴晴不定,听着大帅的话觉得的确不错,可这件事情他真的不敢答应下来。

宋江说完自己的战略,静静瞧着身旁这个年轻的祈安城少城主,等待着他的答复。要是他愿意跟随自己,那将来必少不了庄浪族的好处。边帅大人别的地方说不上好,但对待有功之臣的奖赏,是从来不会吝惜的。

在他的注视下,永吉手足无措的站着,迟迟无法出声表态。对于边帅的计划,他内心是认同的,可理智却告诉他,这个计划太过凶险,弄不好自家祈安城的战士全部要丧身在鬼芦部的人手中。

如果大帅只是让他一个人参加这个计划,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可是实行这么危险计划的,是他全族的精英战士。要是这些战士此次尽数损在这里,庄浪族立刻就要失去河州第一族的地位。

“大帅,并非永吉不愿意追随您征战沙场,只是这个计划凶险得很。鬼芦部现在已经被我军围困,怎么也翻不出您的掌心,不如等东西两路人马围上来,再徐徐图之也不迟······”永吉不敢直面宋江,低着头喏喏而言。

宋江看着站立难安的永吉,也能明白他心中的难处,不过这一次就算他再明白也必须逼迫永吉答应下来。不然义勇军在湟州的初战,就将要无疾而终。这次声势浩大准备一劳永逸的战事,要不能解决湟州番部,战后不用想也知道,湟州部族一定会明目张胆的投靠小王子,西北边疆再无宁日。

“永吉,你昨日调开鬼芦部的主力,趁机偷袭了安陇主寨,捣毁了鬼芦人维持生存的大部牲畜,已经和他们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如果鬼芦部的头人,将湟州其余的部族全部集结在一起,共同抵抗河州军马,要是这样的话,你觉得咱们有几分战胜的把握?”

永吉脸色大变,他已经听出了宋江的意思,鬼芦人要是此次不亡,将来报复的第一个目标肯定是祈安城。按照大帅所说,要是湟州诸部真的能够及时来援,军马不会少于二十万人,将来的成败当真难说得很。

宋江见到永吉有些恐慌起来,心里有了些成算,语重心长的接着说道:“湟州部族以鬼芦部为首,只要鬼芦人被咱们击溃,其余诸部就是一团散沙,不必再废多大的力气便能收服。这一场大战就将落下帷幕,你那时便是此役的第一功臣。”

年轻的安抚使大人语气中充满了诱惑,永吉紧紧咬着牙关,唯恐自己忍不住出声应了下来。

宋大帅接着又说道:“我一向看好你,在你的身上我能看出和其他的头人大不一样的地方。你年轻但不浮躁,不贪恋钱财志向远大。河湟之地这么小的舞台是容不下你的雄心的,如果你愿意跟随我征战天下,我必能展你一身抱负,让你在青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宋江这句话倒不是蒙他,义勇军的大首领的确有这个心思,他想把河湟之地打造成自己的大本营。这块地方物草丰美属于产马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要是能够控制这处,对将来的大计是极为有利的。

要控制河湟,必须要牢牢控制住这一带的番人。这些天来宋江也一直在找寻自己的代理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不可能轻易背叛他的小族头人张怀忠。但是光依靠张怀忠的数千人马就要控制住上百万的番众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他需要再寻到一个愿意跟随他的大族,庄浪族便是最好的人选。

“可是······”永吉还是忍不住开了口,他终是抵挡不住那梦寐以求的东西,“可要是我族中的战士损伤过大,我真的无法向族人们交代。另外此次的计划太过凶险,只怕族中部将也未必会答应下来。”

“凶险?”宋江哈哈大笑,从永吉犹豫的话中他已经了解了他的心意,现在是坚定庄浪族少族长决心的时刻了。“这世上有什么事情没有风险?骑马游玩可能摔下来残疾,下水游泳或许会被淹死,怕死的战士不如在家里抱着女人睡觉,出来征战沙场的英雄哪个不是尸山火海里走出来的?”

永吉心中不住的点头,这些道理他也是明白的,不过明白归明白,心里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

宋江看着他语气和缓下来:“你所担心的无非是战败而已,我却丝毫不惧此处。想我宋江自从军以来,征战之事从来没有停过,不管是和北面辽人还是东南的叛军,从来没有打过像这次这样有把握的战事。鬼芦人能调动的军马不过五万,你帐下便有军马两万多人,比起我从前的遭遇不知道强了几倍,何来战败一说?”

这句话说得信心十足,也就是宋江有底气放此厥词不会让人心生反感。因为他说的都是大实话,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大实话。

听着边帅斩钉截铁的论断,永吉也生出了信心,这时候他才想起来,站在他面前的是大宋军中新一代的偶像,有不败之名,被辽人誉为杀神的宋江宋文启。

这样的统帅定下的策略,肯定是有他的把握的,永吉的战意逐渐燎然,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他无法避开的:“大帅,永吉是真心愿意跟随您剿灭鬼芦部叛军。可是我庄浪族大军,并不是我一定能指挥得动的,要是各军的部将不同意此事,我也是无可奈何。”

宋江淡淡的看着他:“你在军中可有自己的亲信?都是身居何职?”

永吉犹豫一下,轻声答道:“有是有一些的,可各军主将都是老成持重之人,我的亲信都尚年轻,并不能掌管大权,真正掌权大将都是族长亲自任命的。”这说的也是实情,虽然永吉是巴毡角的亲子,也是下一任族长的继承人,可毕竟年纪太轻。巴毡角生怕他年轻气盛贪功冒进让族人损伤太多,特意委派了不少老成些的部将掌控全军,协助永吉征战湟州。

“只要有便行,你不用为此事担心,我自然有办法让你的人掌权。”宋江微微一笑,眼神中却带出一股杀气,为了早日结束战事,他并不介意杀几个妨碍到计划的吐蕃人。

“万万不可!”永吉立刻猜出了宋江的心思,连忙躬身施礼求道:“大帅,那些部将都是我族中的长辈,永吉万不能行如此卑劣之事。”

宋江沉吟一下,对永吉的这种态度他也能够理解,要是不杀的话他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就必须要永吉亲自出面配合了。“要是我能不伤人命,你可愿意听我军令出面游说他们?”

见边帅大人松了口,永吉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不会伤及别人的性命,听命办事本就是他的本份:“永吉愿意听从大帅的军令,这一战打出我庄浪族战士们的威风。”

宋江颔首不已:“那好,你下去召集所有部将,半个时辰后到我帅帐议事,我答应你不会伤及无辜。此战胜后,我保你庄浪一族世代平安,你永吉永远是我的先锋大将,我必带你建下远超前人的不世功勋!”

五三节 死第七节 争先恐后四八节 大事不好三八节 市井传言二三节 童贯之怒六八节 婚事十五节 各怀心思二五节 马场十一节 情非得已五九节 致命一剑五七节 恒山隘口十六节 卧虎藏龙十一节 反客为主十九节 偷袭三八节 神臂弓威武二七节 良好习惯八一节 四面合围一零一 劝留四八节 出塞曲七一节 汤阴县孝悌里四七节 杀将令十二节 不速之客二四节 变化之道四九节 万贯家财五三节 去是不去六九节 生性凉薄四六节 秀州之战(十三)第八节 雄鹰和麻雀四八节 出塞曲六十节 怨军五九节 致命一剑第十节 有客到访第三节 意外之患四九节 一触即发秀州之战(三)六四节 性命之危二四节 营国之商三二节 四步成诗十四节 折家名将六九节 生性凉薄四九节 一触即发二九节 太监小娘子二五节 出手不留情四六节 机缘四九节 一触即发一零二 归国二九节 计算中的失败五二节 话不投机四三节 秀州之战(十)十六节 卧虎藏龙三五节 金牌使者六八节 婚事二五节 歼四九节 侩子手六二节 信使到七五节 秦凤路安抚使五十节 害人之心不可有十五节 我们是勇士十四节 夜不收的累赘十四节 姐弟相见二三节 漫长等待第十节 来讨债的第一节 阳谋二八节 男儿心如铁六三节 谈判第一节 福金的无助九一节 难眠之夜七四节 献俘(中)十五节 双姝认主第五节 分派任务十三节 庭院深深深几许四八节 没到时候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五六节 大牢五七节 恒山隘口秀州之战(三)七十节 悬崖钢丝二五节 马场第八节 天大麻烦三十节 公审大会三一节 未雨绸缪第四节 求田问舍二八节 后事七一节 汤阴县孝悌里第七节 失踪的公主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第十节 讨伐不臣四七节 剑指淮南九一节 难眠之夜三六节 失望三七节 秀州之战(四)十三节 庭院深深深几许十三节 六月之志第三节 二娘的心事第四节 为何不反五一节 宋军要做什么六一节 意想不到二四节 战苏州(三)第八节 为他而变!二四节 变化之道
五三节 死第七节 争先恐后四八节 大事不好三八节 市井传言二三节 童贯之怒六八节 婚事十五节 各怀心思二五节 马场十一节 情非得已五九节 致命一剑五七节 恒山隘口十六节 卧虎藏龙十一节 反客为主十九节 偷袭三八节 神臂弓威武二七节 良好习惯八一节 四面合围一零一 劝留四八节 出塞曲七一节 汤阴县孝悌里四七节 杀将令十二节 不速之客二四节 变化之道四九节 万贯家财五三节 去是不去六九节 生性凉薄四六节 秀州之战(十三)第八节 雄鹰和麻雀四八节 出塞曲六十节 怨军五九节 致命一剑第十节 有客到访第三节 意外之患四九节 一触即发秀州之战(三)六四节 性命之危二四节 营国之商三二节 四步成诗十四节 折家名将六九节 生性凉薄四九节 一触即发二九节 太监小娘子二五节 出手不留情四六节 机缘四九节 一触即发一零二 归国二九节 计算中的失败五二节 话不投机四三节 秀州之战(十)十六节 卧虎藏龙三五节 金牌使者六八节 婚事二五节 歼四九节 侩子手六二节 信使到七五节 秦凤路安抚使五十节 害人之心不可有十五节 我们是勇士十四节 夜不收的累赘十四节 姐弟相见二三节 漫长等待第十节 来讨债的第一节 阳谋二八节 男儿心如铁六三节 谈判第一节 福金的无助九一节 难眠之夜七四节 献俘(中)十五节 双姝认主第五节 分派任务十三节 庭院深深深几许四八节 没到时候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五六节 大牢五七节 恒山隘口秀州之战(三)七十节 悬崖钢丝二五节 马场第八节 天大麻烦三十节 公审大会三一节 未雨绸缪第四节 求田问舍二八节 后事七一节 汤阴县孝悌里第七节 失踪的公主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第十节 讨伐不臣四七节 剑指淮南九一节 难眠之夜三六节 失望三七节 秀州之战(四)十三节 庭院深深深几许十三节 六月之志第三节 二娘的心事第四节 为何不反五一节 宋军要做什么六一节 意想不到二四节 战苏州(三)第八节 为他而变!二四节 变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