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殿中议事(二)

杨存中立即回道:“秦相是什么意思?有话请明说。”

秦桧慢慢说道:“几日前收到从福建送来临安的文牒,其中委婉的透露出一些事关当地驻军之事,说当地驻军普遍经商,与民争利,扰乱商贾正常经营,不光如此,他们还依仗禁军身份,从来都不缴税,就连州衙府衙拿他们都没办法。这等现象不是个案,杨大人掌管殿前司多年,不会不知道吧!”

杨存中道:“福建距离临安何止千里,况且那边面朝广阔无边的大海,少有边患,向来不是殿前司重点盯防之地,我如何知道那边有什么问题。”

赵构道:“军队在战时自筹粮草,偶尔经商周转,尚情有可原。大宋多年无战事,军中所需粮饷朝廷一直都有拨付供给,几年前朝廷就下了严令,禁止军队经商,为何屡禁不止?杨爱卿,福建沿海虽不是边防重地,可那里的驻军也归殿前司管辖,你也该好好管管了,若蔓延开来,如何收拾?”

杨存中立即点头道:“是,皇上。”

赵构接着说道:“军队绝不能经商,这道禁令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破。再给各军下一道诏令,重申此禁令。”

“是,皇上。”秦桧、余尧弼、杨存中三人齐声应道。

随后,赵构又道:“秦爱卿,边防之事朝廷还是要重视,钱粮该拨付的足额拨付,有特殊用途也不要打折克扣,若户部府库不丰,内库也能酌情出一部分,但提前说好,不要百万千万的要,内库也不丰盈。”

皇帝发话打了圆场,搬出内库,秦桧哪里还会硬抗,当即回道:“是,臣一定酌情核准,协调好地方府库与户部府库,足额拨付钱粮,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向内库伸手。”

赵构轻笑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下,今日议事就到这里,诸位爱卿回去吧。”说完此话,他却没有起身离去,反而安安定定坐在那里。

秦桧、余尧弼、杨存中三人起身行礼,口中道:“臣,告退!”

皇帝不走,他们也只能先走一步了。

“杨爱卿暂且留下。”赵构好似忽然想起一事,三人临走之时,叫住了杨存中。

秦桧、余尧弼脚步微微一滞,发现没有他们的事之后,便快步离去。

杨存中转身回到座前行礼,赵构道声“坐”,他方才落座。

只听赵构问道:“存中,方才听你说如今军中尽是老弱病残,可是实情?”

杨存中回道:“是的,皇上。拱卫临安的几支禁军每年都会从各地驻军中抽调精装,并没有多大问题,可最近几年抽调来的各军精锐,士兵素养大不如前,由此可见地方驻军是何等模样。近些年臣虽没有离开过临安,可殿前司每年都会去各军巡查,从他们的反馈来看,驻守地方的禁军,情形不容乐观。”

赵构眉头微微收缩,眼道:“反馈了哪些情况,具体说说。”

杨存中略一思索,回道:“臣只说两个问题,一是各军统制官,二是士兵在编情况。”

“嗯,就说这两个问题。”赵构应道。

杨丛义道:“殿前司统管的禁军不看编制多寡,共有六十七支,六十七支禁军便有六十七个统领或统制,这些统领统制年纪最轻的也是三十六岁,而四十岁以下的只有三个,五十岁以下的不足十个,其余人都在五十岁以上,还有很多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是没战事,要是战争突然来了,五六十岁的统领统制还能带着将士冲锋陷阵?没那个精力了。臣今年也五十岁了,虽然每天坚持练刀枪,但精力跟十年前相比差了不少,臣若现在单枪匹马闯入敌阵,便不能跟年轻时一样全身而退了,很可能就死在敌阵,那些统领统制骑马上阵,恐怕还不如臣。他们年纪都大了,不能冲锋陷阵,就不可能带好军队。”

“不能冲锋陷阵还留着他们做什么,为何不把他们换掉?”赵构不解。

杨存中道:“不是臣不换,而是没人可换。大宋已经十年没有战事,有战功的,十年前就已经提拨任命,这批统领统制就是差不多十年前任命的,这十年中,当年冲锋打仗的士卒将校再也没能挣得战功,没有战功积累,单凭磨勘资历,根本不足以提拔任命,等他们熬上去也是十年八年之后的事了,而到那时他们也四五十岁了,一样不能带领将士冲锋陷阵。所以这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军中缺少敢打敢拼的年轻统制官。”

赵构道:“确实是问题。我记得当年任你为御前中军统制时,你还不满三十岁吧?”

杨存中道:“是,臣当年得皇上提拔为御前中军统制时二十七岁。”

“时间过的可真快,一晃二十多年了。”赵构感叹了一声,而后说道:“存中,军中统制年纪过大的问题,要马上解决,不妨破格提拔一些忠于朝廷,又有武艺谋略的年轻人,先把他们放在你能看到的地方磨炼磨炼,而后再委以重任,升为统领或统制,带领各军,重振军威,以备不时之需!”

“是,皇上。”杨存中应道,有了皇上这话,他就可以放手施为一番了,不过提拔哪些人还是个问题,只能留待慢慢想办法挑选了。

“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说?”赵构问道。

此时他很关心军中之事,听说大宋无可用之军,这让他十分不安。

杨存中道:“第二个是禁军编制问题,从巡查各军之后的反馈来看,各军各指挥几乎没有满编的,很多是名册满编,而营中无人,普遍缺员一半左右,一指挥的编制是十队五百人,各军实际在编往往只有二百五十人左右,还有些只有一百多人,极端情况不足百人。殿前司号称掌管六十万禁军,但这六十万是纸面上的,实际估计不足三十万人。一旦打起仗来,无将也无兵,臣每次想到这些,便焦虑不堪,难以入眠。”

“缺额如此严重?”赵构简直不敢相信,若真是实情,大宋百万禁军,可能实际不足五十万人?

杨存中道:“是,不光缺额严重,就是在编的士兵也很多都是伤病缠身,已经不能再上战场,另有一些年纪大了,却还待在军中,而还有一部分是招募的灾民和流民,这样的军队几乎说不上战斗力。像这种情况,在军中也很普遍,新兵招募不进来,老兵不能退。臣一直在想,幸好宋金议和,这些年没有战事,不然我们拿什么去打仗,谁去打仗。可现在金人换了金主,又在营造燕京,将来的战争是不可能避免了,我们只能早做准备。”

赵构听后,久久无语。

禁军缺额缩编,规模减半,他尚能接受,可这剩下的一半也都是凑数的,毫无战斗力,这就让他难以接受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他不禁要问,大宋的军队还在吗?

最终,他没有问出来,他怕耿直的杨存中告诉他,大宋确实没什么军队了。

“存中,你以为该怎么解决禁军兵员问题?”赵构很焦虑,他很想马上解决问题。

杨存中想了想,答道:“臣之前说了,眼下除了灾民、流民,几乎没人从军,原因就是现在从军并不是什么好出路,一是没仗打,没仗打就没有战功,就不能升官,没有出头之日,二是不挣钱,顶多只能吃饱饭,而吃饱饭的出路有很多,可以在家种田,可以给人帮工,也可以自己做些小买卖,没必要进军营受苦。”

赵构道:“现在可没仗打。那就只有给钱?”

杨存中回道:“是,只能多给些饷钱,才能招募到禁军想要的人。只要把钱用到实处,其实每年也花不了太多钱。现在天下太平,府库丰盈,能用钱解决的,其实都不是问题。”

赵构想想也觉得有理,而后问道:“你觉得招募一个合格的禁军士兵,需要多少钱?”

杨存中道:“招募时给两贯安家费,之后每月发放饷钱一贯,若是招募十万禁军新兵,第一个月只要三十万贯,之后每个月十万贯,一年下来新招募的十万禁军花费只比以前多出一百五十万贯。用多出来的一百五十万贯钱训练几支精锐禁军,臣以为值得。”

“十万人,每年多花一百五十万贯,一百万人,每年多花一千五百万贯,两年多花三千万贯,四年多花六千万贯。存中,花费有些大了吧?”赵构皱起了眉头,要花的可是一笔巨款。

杨存中道:“皇上,兵在精不在多,精锐禁军不用一百万,二十万足够打恶仗,招募二十万新兵,每年用不了三百万贯,现在府库丰盈,哪里调拨不出三百万贯?”

赵构想了想,道:“让我想想,需得慎重一些,招募新兵给了高额饷钱,那些老兵怎么办?你也思虑思虑。”

“是,皇上。”杨存中有些无奈,每年户部府库有那么多钱,多拨点用来建军有何不好。

第376章 重返神骑军第624章 升职受命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182章 旗语检验第63章 解围第623章 赤阵御敌第116章 秦桧出场第37章 狼王之死第759章 夺取平州第556章 画图沟通第195章 人员协调第605章 分兵备战第546章 烤羊飘香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183章 大制鱼面第7章 狱中传道(上)第648章 义军战略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515章 故人相会第494章 灭金之策第46章 回城复命第128章 太学辩议(一)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77章 好消息第431章 最后的考验第269章 固守防袭第578章 金使挑衅第112章 郎君风流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784章 防线坚固第701章 两帝共存第106章 初入斋舍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753章 三难第551章 包办婚姻第333章 重返钦州第57章 前门寺第571章 辽阳府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135章 汤鷽之疑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564章 奇异气味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466章 败军中伏第414章 怎解难题第492章 危机未解第639章 攻下行营第673章 大军北进第648章 义军战略第36章 杀戮第193章 再会故人第354章 空饷救命第304章 密谋第33章 人心本善第19章 都是糊口第292章 再设伏击第181章 赶回老家第362章 凶案现场第745章 金军疑惑第533章 争相采购第144章 远洋护军第364章 命案推测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5章 结案第18章 衙门的补偿第512章 税赋之忧第601章 战前检验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764章 刘汜辩解第120章 遇袭第424章 暗中调查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373章 记性不好第674章 四面合围第405章 汤鷽的消息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227章 虚张声势第28章 隐情第439章 暗流涌动第188章 登陆泉州第726章 赵昚疑虑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270章 返回广州第511章 徇私之忧第437章 大醉归来第126章 别了第5章 结案第140章 纸上谈兵第25章 疗伤第674章 四面合围第84章 又起争斗第713章 州试第614章 行营议事第86章 夜半鬼叫第518章 分头行动第184章 亲训新军
第376章 重返神骑军第624章 升职受命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182章 旗语检验第63章 解围第623章 赤阵御敌第116章 秦桧出场第37章 狼王之死第759章 夺取平州第556章 画图沟通第195章 人员协调第605章 分兵备战第546章 烤羊飘香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183章 大制鱼面第7章 狱中传道(上)第648章 义军战略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515章 故人相会第494章 灭金之策第46章 回城复命第128章 太学辩议(一)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77章 好消息第431章 最后的考验第269章 固守防袭第578章 金使挑衅第112章 郎君风流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784章 防线坚固第701章 两帝共存第106章 初入斋舍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753章 三难第551章 包办婚姻第333章 重返钦州第57章 前门寺第571章 辽阳府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135章 汤鷽之疑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564章 奇异气味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466章 败军中伏第414章 怎解难题第492章 危机未解第639章 攻下行营第673章 大军北进第648章 义军战略第36章 杀戮第193章 再会故人第354章 空饷救命第304章 密谋第33章 人心本善第19章 都是糊口第292章 再设伏击第181章 赶回老家第362章 凶案现场第745章 金军疑惑第533章 争相采购第144章 远洋护军第364章 命案推测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5章 结案第18章 衙门的补偿第512章 税赋之忧第601章 战前检验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764章 刘汜辩解第120章 遇袭第424章 暗中调查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373章 记性不好第674章 四面合围第405章 汤鷽的消息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227章 虚张声势第28章 隐情第439章 暗流涌动第188章 登陆泉州第726章 赵昚疑虑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270章 返回广州第511章 徇私之忧第437章 大醉归来第126章 别了第5章 结案第140章 纸上谈兵第25章 疗伤第674章 四面合围第84章 又起争斗第713章 州试第614章 行营议事第86章 夜半鬼叫第518章 分头行动第184章 亲训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