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定策

郴州府衙正厅,杨畏在上首面色有些不好看,如今郴州城没有通判,他杨畏就是当之无愧的军政要事一把抓。

可你让他搞搞文事,杨畏自诩总能做到面子上过得去,可这武事?

若是平常时候就罢了,可现在蛮人已经将郴州城四门通通围住,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杨畏可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在座诸位难道都拿不出一个方略?调遣禁军这种事情就不用说了,本官不需要你们提醒。”左等右等还是没人说话,杨畏忍不住开口喝道。

厢军的各个指挥使又有几人勉强站了出来言语几句,却始终无法让杨畏满意。

就在此时,厢军都指挥使杜刚站了起来,开口说道:“杨大人,以我看来,这防备蛮族不过三个办法。”

“杜大人快快讲来。”杨畏明显来了兴趣。

杜刚并不着急,沉了沉嗓子才继续说道:“第一,自然就是将需要杨大人将这统兵之权尽数委附于我,必可保郴州城安危。”

神宗之后,大宋朝虽然废除了更戍法,避免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尴尬,但以文御武的大格局并没有变。

杜刚身为壮城军都指挥使,名义上是军队领袖,但实际上统兵权依旧在杨畏手上。

“此事还要容本官思索一番,杜大人还是请先讲明方略。”上来就想要权,杨畏自然不肯答应。

“那是当然,这第二个办法,自然就是召回此前府衙下令裁掉的军士,如今大战在即,人手根本不够用。”

杨畏点了点头,这个他倒是可以做主先答应下来。

“第三个办法,就要请杨大人出马,联络城中大族豪商,一来可以向他们借些银钱,有了银子大家才肯拼命,二来也可以将他们的护卫家丁借来,同时召集城中青壮,必可守住这郴州城!”

杜刚言语完,周围响起一片赞扬之声,他还特意挑衅的看了默不作声的吕璟一眼,神情很是得意。

杨畏安坐在书案前,心里却有些犹豫,又开口询问了下身边的诸位录事参军,意见也都各有不同。

这个时候,杨畏忽然想起了吕璟,自己光去询问杜刚,怎么把这个刚刚立下大功的人给忘了!

“吕军需?不知你可有高见?”有错就改,杨畏立刻开口询问。

“禀报大人,战局瞬息万变,下官眼下也只能暂且拿出三个办法。”

吕璟早就等着这一刻,让杜刚先出足风头,也是好有个对比,更容易取得杨畏这时的信任。

“首先,与杜将军说的意思相同,蛇无头不行,统兵之人必须尽快确定......”

“难道你个小娃娃还想统领我壮城军?做梦!”吕璟还未说完,杜刚就开口拆台。

“杜将军想多了,这统兵之人,下官举荐原国史院编修,秦观秦学士。”

吕璟话音刚落,顿时就在正厅里引起一片惊呼声,显然是刚想起郴州城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文官队伍明显很满意,录事参军和诸幕职官纷纷开口表示赞同,就连杨畏自己,也忍不住点了点头,秦观来当这统兵之人,实在再合适不过。

至于武官们的意见,他们很是识趣的没有发表意见,因为知道说了也没用,但凡有个文人能用,肯定没他们的事。

“其次呢,杨大人除了召集那些被裁撤的军士,还应该将城中有厮杀经验的人都组织起来,共同对抗蛮人,医馆和工坊也要集中起来,方便调度。”

杨畏再次点头肯定,这算是对杜刚第二个办法的扩充,更加完善一些。

“最后,无论是军饷开支,还是城中物价以及各处用度,下官都会借助大人名义尽量予以保证,只是......”

“吕军需直说吧,本官需要付出什么?”杨畏显然已经习惯了吕璟的套路。

“水运津渡。”吕璟开口的瞬间,整个大厅都安静下来。

如果说郴连道是郴州最重要的陆路交通线,那么城东的水运津渡,就是水路交通命脉,排除湘江本身的水文特征,那里可是能够直接勾连东京城的水运码头!

杨畏沉默了好一会,这才开口说道:“五年?”

“十五年。”吕璟言辞坚定。

“十年?”杨畏感觉自己可能会被后人名列奸臣录上。

“成交,请大人下令吧。”吕璟面不改色,直接坐回了位置。

周围的文武官员这一刻也有些傻眼,这种条件知州大人都能答应?

“行了,吕军需留下来,其他人都下去吧,各司其职,等候州府命令下达。”杨畏挥了挥手,直接作下了决断。

“大人,这种娃娃怎能轻信,这......”统兵大权的梦想破灭,杜刚多有不甘,还想开口申辩,却发现那些递次离开的文官们,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至于身边的这些手下,他们怎么想有个屁用,杜刚无奈的也起身离开,他还想说吕璟的办法都是抄自己的呢......

随着文武官员纷纷离开,府衙正厅里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杨畏摆了摆手,示意吕璟来到自己近前,将一封沾染鲜血的书信递到了他面前,开口说道:“大郎,你想要的老夫都能给你,只是我想要的,你可知道?”

吕璟沉默着接过了信件,他可不认为经过此前这一遭,自己和杨畏就冰释前嫌有了多深的交情,像他这样推崇纵横家学问的人,讲的从来都只有利益二字,只是暂时不得不合作罢了。

打开信件,才刚看了没几眼,吕璟就神色大变,他无论如何没想到,这次遇到的对手,竟然是个这么难缠的角色!

“如何?大郎可还有把握保全这郴州城?”杨畏也不知道自己此刻该作何感想,总之来这郴州城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只能尽力坚持,朝廷定然会有动作,如今之计,还请大人快些下令吧。”吕璟叹了口气,若是原先有七成机会的话,眼下怕是连两CD不剩了......

“好,此事还请大郎保密。”杨畏拿回那封信件,直接在烛台上烧成灰烬,随后开始叫来书佐下达命令。

“暂令原国史院编修秦观为郴州招讨使,统帅壮城军及民间保甲......”

一条条的指令自杨畏口中下达,经过书佐们润色用印后,很快作为州府的诏令向全城传达。

而吕璟这个时候已经带着麾下人马直奔自家府邸,他需要尽快和秦观汇合,开始整顿城中的防卫力量,同时也要协助府衙稳定城中局势。

向杨畏索要水运津渡的经营权,其实为自己谋利倒是次要,关键是吕璟需要一个巨大的甜枣,来吸引住城中大族豪商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牢牢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蛮族入侵。

按照现在的情况,蛮族只要再继续围城几日,郴州城内就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若是持续上个把月,粮价必然飞涨,出现易子而食也不是什么怪事。

战乱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趁机大发利市的大族豪商们。

与其等待他们出手,再争斗一番耗费城中本就稀薄的力量,倒不如先抛出个甜饵,只要团结了大部分人,剩下的也就只是跳梁小丑而已。

第三十三章 岭南食府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十八章 酒坊内的尸体第五十七章 权力争斗第二百一十三章 筹备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韩维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九十三章 呼唤吾的名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卢俊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编户齐民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袭第六章 胜败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连绵第一百零八章 战后生机-肥皂的故事第三十三章 岭南食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三十八章 闹事的厢军 (所有人节日快乐。)第三百一十六章 归京第一百零六章 赵煦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袭萧关(二)第八十五章 以一敌四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五十七章 权力争斗第一百八十九章 癞子的泪水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坡居士(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八十八章 安济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五十七章 权力争斗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一百八十章 萧关攻防大战(二)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袭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个炮听响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军之殇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强都护府第九十二章 间与间(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苏醒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编户齐民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务正业?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坡居士(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发展攻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强都护府第五十章 目标:大理国!第一百六十章 安国镇大营第一百六十五章 军中大比(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营前冲突第十六章 手术与蒸馏酒第三章 争论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风送暖入屠苏第四十三章 震惊的曾肇(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军中大比(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闹事的禁军第二百一十五章 义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泽第三百零八章 苏辙的劝说第三百零三章 报纸引发的改变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见章惇(感谢第一位舵主,秋叶落飘零。)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从军的晁盖第二百三十章 为政一方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二百七十六章 赵佶的成长第一百六十一章 营前冲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楼与演义第七十五章 招揽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赎第一百八十一章 萧关攻防大战(三)第一百五十章 客栈惊魂魄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义帝宝藏(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从军的晁盖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将宗泽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还是魔鬼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三百一十章 哲宗的困窘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兴庆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见梁师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谜团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韩世忠和银可术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二百八十章 朝会争执第二百四十一章 净土寺第六十一章 与苏过的相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远安出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团第三百四十六章 来自地底的贪婪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连绵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吕璟的平阳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袭萧关(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顺哭了第三百章 魅影出没第九十四章 残阙之死第三十二章 赵煦第三百零八章 苏辙的劝说第一百九十章 将门郭氏
第三十三章 岭南食府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十八章 酒坊内的尸体第五十七章 权力争斗第二百一十三章 筹备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韩维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九十三章 呼唤吾的名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卢俊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编户齐民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袭第六章 胜败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连绵第一百零八章 战后生机-肥皂的故事第三十三章 岭南食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三十八章 闹事的厢军 (所有人节日快乐。)第三百一十六章 归京第一百零六章 赵煦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袭萧关(二)第八十五章 以一敌四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五十七章 权力争斗第一百八十九章 癞子的泪水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坡居士(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八十八章 安济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五十七章 权力争斗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一百八十章 萧关攻防大战(二)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袭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个炮听响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军之殇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强都护府第九十二章 间与间(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苏醒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编户齐民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务正业?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坡居士(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发展攻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强都护府第五十章 目标:大理国!第一百六十章 安国镇大营第一百六十五章 军中大比(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营前冲突第十六章 手术与蒸馏酒第三章 争论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风送暖入屠苏第四十三章 震惊的曾肇(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军中大比(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闹事的禁军第二百一十五章 义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泽第三百零八章 苏辙的劝说第三百零三章 报纸引发的改变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见章惇(感谢第一位舵主,秋叶落飘零。)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从军的晁盖第二百三十章 为政一方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二百七十六章 赵佶的成长第一百六十一章 营前冲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楼与演义第七十五章 招揽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赎第一百八十一章 萧关攻防大战(三)第一百五十章 客栈惊魂魄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义帝宝藏(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从军的晁盖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将宗泽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还是魔鬼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三百一十章 哲宗的困窘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兴庆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见梁师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谜团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韩世忠和银可术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二百八十章 朝会争执第二百四十一章 净土寺第六十一章 与苏过的相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远安出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团第三百四十六章 来自地底的贪婪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连绵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吕璟的平阳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袭萧关(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顺哭了第三百章 魅影出没第九十四章 残阙之死第三十二章 赵煦第三百零八章 苏辙的劝说第一百九十章 将门郭氏